黑暗中的锋刃:论早期共产党人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苦难探索
2016-02-13韩世杰
韩世杰
(天水师范学院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甘肃天水741001)
黑暗中的锋刃:论早期共产党人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苦难探索
韩世杰
(天水师范学院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甘肃天水741001)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大国,拥有一切主权国家的表征,可战后因清政府的战败,中国便开始丧失一些重要的国家主权,相应中国社会的性质也随之发生了重大改变。那么自此之后中国社会到底该如何定性,近代中国又是一个怎样的社会。这一重大社会课题,历来众说纷纭,始无定论,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国人才逐步弄清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共产党;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判断人类历史上某一阶段的社会性质,其实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学说的一个重要命题。据相关史料所载,最早提出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是列宁同志。当时列宁依据帝国主义时代的特征,提出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概念。在其1912至1919年间的一些文章中就曾分别提到中国是半封建的国家和半殖民地的国家。这可以说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认识的最早依据之一。后来蔡和森同志在《统一、借债与国民党》和《武力统一与联省自治——军阀专政与军阀割据》等文章中,也明确使用了“半殖民地”、“半封建”[1]的概念来阐述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而后如陈独秀、邓中夏、萧楚女、李大钊、罗亦农等同志均也明确认识到当时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到1926年,蔡和森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中正式提出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中国”。[2]这便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初步探索,当然这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基于此,本文则力图再现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科学认识的全过程。
一、追根溯源
首先,有必要对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两半”社会理论做一较为全面的学术回顾,以便再现中国共产党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科学认识过程。准确而言“半封建”和“半殖民地”这两个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和列宁,但需要说明的是,列宁同志在使用这两个概念时,前者指的是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而后者则指的是近代中国的国际地位。这和后来中共早期的一些理论家使用后一个概念时的含义是有所不同的。因为当时早期中共的一些理论家使用“半殖民地”这一概念,主要还是针对中国国内社会的情况而言的。
恩格斯在1851年所写的《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一文中,就曾用“半封建半官僚”[3]这一概念来阐述普鲁士的“君主专制”制度。而正如前所述,最早使用“半封建”这一概念来说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则是列宁同志。其在1912年所写的《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一文中,就曾明确指出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半封建的农业国家”。[4]而中国共产党最早使用这一概念则是在1922年7月所召开的中共“二大”上。据文献记载,当时大会所通过的《关于“国际帝国主义与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决议案》和《关于议会行动的决议案》这两个文件中就已开始明确使用“半殖民地”这一概念。同时蔡和森同志于1922年所写的《武力统一与联省自治——军阀专制与军阀割据》,及1924年所写的《冯自由派反革命运动的剖析》两篇文章中,也分别指出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半封建半民主的局面”,或是“半资产阶级和半封建社会”。[5]
此外,周恩来同志于1926年所写的《现时政治斗争中的我们》一文中也曾明确指出,我们要“肯定而且坚信目前的政治斗争,是应为打倒半封建势力而斗争”。[6]这便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初步认识。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两个代表人物而已。其实当时还有很多中共党人在认识和论述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时也曾相继使用了这一概念,如邓中夏、萧楚女、李大钊、罗亦农等同志。据中共1929年2月所发布的《中央通告第二十八号——农民运动的策略》所述,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完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社会理论,应该是在中共“六大”以后。这主要是因为中共“六大”上所通过的《土地问题决议案》曾明确指出,“现在的’中国经济政治制度,的确应当规定为半封建制度”。[7]值得一提的是由此还引发了一场中国思想理论界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大论战。
综上所述,可知早期共产党人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艰难探索和科学认识。最早是由蔡和森同志于1926年提出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0世纪30年代初“两半”社会理论便已成为中国思想理论界的显学之一,即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探析毛泽东同志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考察研究
众所周知,毛泽东同志历来非常重视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研究工作,并把它作为确定中国革命战略和策略的主要依据。早在1926年3月,其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就已经开始使用“半殖民地”的概念,称当时的中国是“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8]453随后,他又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10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和《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1935年12月)等文章中,多次使用过“半殖民地”的概念,称近代中国“是在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互相争夺的半殖民地”、“中国是好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的国家”。[8]529但这期间他还未直接使用“半封建”这一概念。
直到1936年12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才开始将“两半”的概念联合使用,并认为“我们的革命战争是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度里进行的。”[9]1938年3月,他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还曾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理论的角度出发,对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性质及任务等问题进行过初步系统的阐述。1939年以后,毛泽东同志又根据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实际需要,对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
同时还连续发表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与《新民主主义论》等指导性的文章,进一步系统地阐明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问题。譬如,他在文中写到“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的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8]468毋庸置疑,这是毛泽东同志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最经典也是最科学的表述,真是精辟至极,鞭辟入里。后来他又在多篇文章及讲话中都不止一次地强调指出:“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10]由此可见,毛泽东同志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这一重大的社会问题是高度重视的,并且他本人也对此进行了长期的考察研究,最终才完成了这一重大的社会课题,而且“两半”社会理论现已成了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成为中共全党同志及马列主义理论家与史学家观察和分析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理论出发点。
还应注意的是,当时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如此重视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研究,主要还是因为它是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治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因此,早期中共的许多知名领袖和优秀的革命理论家才会对此问题进行长期的考察研究,尤其是毛泽东同志向来是非常重视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考察,并对此问题进行过长期的分析探究。他曾结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实践,在近二十年中对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问题,作过一系列精辟、深刻而独到的阐述,最终完成了经典而系统的“两半”社会理论,回答了这一关乎近代中国命运的重大社会课题。毛泽东同志的这一伟大社会理论是科学的也是及时的。因为只有认清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问题,才能解决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问题,同时“两半”社会理论还为解决近代中国的革命问题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有部分学者开始对此理论提出了质疑,并写了许多文章予以反驳。譬如,有一篇题为《中国近代史需要理论的突破》的文章,作者便认为:“以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原原本本地指导通史性的近代史研究,……值得推敲”,[11]而且在文章的结尾明确对“两半”社会理论表示了质疑。诸如此类的文章现在还有很多,表达的含义也均大同小异,几乎都是一片反对质疑之声。本文在此就不再一一罗列,但笔者对这些反对意见是持保留态度的。因为“两半”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近代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过程中的一种理论创新,是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经典之论,它不仅总结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而且还正确地指导了中国革命的斗争。同时它也是运用马列主义理论总结中国近代历史规律的经典范例之一,此毋庸置疑。统而论之,毛泽东同志关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两半”社会理论,是完全符合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规律的,也是科学的理论创新。
三、余论
其实有关近代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研究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内的重要课题之一,同时也是中共党史研究领域至为关键性的研究课题。关于对此问题的研究,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许多知名学者就已开始了起步研究,尤其是在新文化运动后期随着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许多学者便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研究当时中国社会的性质问题。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共早期的一批先进理论家便开始系统地研究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如蔡和森,何干之等同志。他们在经过了长期的艰苦探索和相关理论的小心求证后,最后集众人之力终于对此问题的研究有了重大突破,得出了著名的“两半”社会理论,但也因此在中国思想界引发了一场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当时国内许多知名学者都对中共理论家所提出的“两半”社会理论表示质疑,其中主要表现在对“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概念的现代社会性质的科学论证方面。当时面对众多知名学者的质疑,中共的一些主要领导人和理论家,如张闻天、苏华、吕振羽、何干之等同志则从多方面引用了大量史料和社会实例予以论证。他们始终都坚定地认为近代中国社会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学界经过了一系列的论战,到上个世纪30年代中期“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概念就基本上已经成了一个阐释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诸问题的科学概念。
譬如,当时主编大型理论刊物《理论与现实》而同时又主张“学术中国化”的著名学者沈志远先生就曾提出:“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问他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12]而当时对近代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作过较为全面学术研究的则是“新思潮派”。1930年4月,《新思潮》月刊第5期推出了“中国经济研究专号”,发表了王学文、吴黎平、潘东周、李一氓等中共理论家的专号文章。这些文章全面论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而且其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经过“新思潮派”众多学者的论证,“两半”社会理论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且深为众多革命青年所信服。这也是当时许多革命志士投奔延安,参加革命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众多在校大学生能千里迢迢去延安参加革命队伍。同时进一步说明了“两半”社会理论的科学性和感召力,此不言而喻。
如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史学概念现已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经典理论之一,同时也是阐述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经典提法,这无可非议。因为,其一,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这是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根本原因。其中若依政治而言,主要是西方列强侵犯了中国众多的主权,破坏了中国的独立,而且还扶植中国的封建势力和买办势力作为他们统治中国的支柱。若依经济而言,则是西方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控制了近代中国社会的经济命脉。在思想文化方面,则主要是列强在思想上、精神上对中国民众进行了可耻的文化奴役,以便进一步扩大其殖民范围。其二,就是中国固有的封建主义势力(清王朝)当时也已成了列强统治中国民众的工具,可以说这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又一重要原因。当年西方列强发动了旨在变中国为殖民地的侵略战争以后,中国的封建势力便开始奉行了对外妥协,对内镇压的反对政策。而随着近代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的加深,中国的封建势力与西方列强就完全勾结在了一起(主要是《辛丑条约》签订后),成了外国帝国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也成了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社会的基础。
除此之外,还可从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方面去理解“两半”社会理论。由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其主要矛盾,即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这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则又是各种矛盾之中最主要的矛盾。所以,近代以来中国民众所组织的各种反帝爱国运动,也正是在此主要社会矛盾的支配下组织起来的。譬如,清政府的对外宣战、爱国官兵的英勇抵抗、人民群众自发的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以及国共两党的二次携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等。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均可说明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就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那么自然也就能间接证明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而如果对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有一较为清晰的认识,那么对学习和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及中共党史是大有裨益的。因为明确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便明确了旧中国到底是怎样的社会,进而也就能理解中国近代现史上那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所谓“同情知理解”地去学习和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如果连最基本的国情都不明确,那这一切恐怕也都将无从谈起,而只能去以后人之见来研习历史,甚至还可能会经常去苛求古人。如果真是如此,那岂不是一种变相地对历史的亵渎,所得之观点恐怕也不会是什么真知灼见。因此无论研习哪段历史(无论是中国史和世界史),首当其冲的一个问题就是必须明确自己所研习的这段历史时期的社会到底是个怎样的社会,明确了这一点之后再来研习相关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也许才会更加精准地去“同情知理解”古人,进而才可能会提出一些真正的高见。
统而言之,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科学探索,并进而得出的“两半”社会理论,为近代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哺育”了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壮大,可以说“两半”社会理论已经是经过了历史检验的科学理论,同时它也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近代中国人民革命的指路明灯。因此,“两半”社会理论不仅是后世学者研习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时的经典理论指导,更是中国人民永远也不该忘记的警示鸣钟。
[1]蔡和森.武力统一与联省自治——军阀专政与军阀割据[J].近代史研究,1996,(4):21-22.
[2]蔡和森.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J].近代史研究,1998,(5):12-13.
[3]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67.
[4]列宁.列宁专题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6.
[5]蔡和森.冯自由派反革命运动的剖析[J].史学理论研究,l993,(1):10-11.
[6]周恩来.周恩来军事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93.
[7]李蓉.中共六大轶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46.
[8]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合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453.
[9]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38.
[10]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73.
[11]何强.中国近代史需要理论的突破[J].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3:16.
[12]何干之.何干之文集:第一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198.
〔责任编辑王小风〕
D06
A
1671-1351(2016)04-0006-04
2016-05-12
韩世杰(1988-),男,甘肃天水人,天水师范学院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