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文化自信助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16-02-13徐瑞仙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文明民族

徐瑞仙

(天水师范学院政法学院,甘肃天水741001)

以文化自信助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徐瑞仙

(天水师范学院政法学院,甘肃天水741001)

纪念建党95周年专栏

栏目主持人:马建东(天水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持人语: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5年光辉历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95年,是在探索中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体系和理论体系的95年。中国工农红军2万5千里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壮举,是构筑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隆重纪念建党95周年暨长征胜利80周年,天水师范学院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得到了广大师生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其中,理论征文和研讨会就是纪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深入研究党的成长、发展和执政规律,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对进一步深化广大师生员工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地位的理解和认识、加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重点学科建设、推动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和“两学一做”活动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2016年7月1日天水师范学院举行的“纪念建党9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理论研讨会”上,先后有15位教师发言,内容涉及党的思想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法制建设、核心价值观、高校党建、长征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阐释等方面,很多老师提交了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他们提交的论文和所作的发言,观点独到,思考缜密,很有启发性和感染力,体现了我校理论工作者的学术底蕴和治学态度,也体现了他们的责任担当和理性思考。研讨会整体呈现出主题突出、联系实际、探讨深入的特点。本栏目所刊发的4篇论文,均遴选于本次研讨会征文,反映了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也是我校《学报》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响应与实践。

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在教学改革、人才引进、学科建设、成果奖励上做了大量工作,现有专任教师36人,其中教授8人,博士6人;出版著作3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高质量论文近百篇,学科权威期刊论文实现了突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其他各级各类项目30余项;获得各级各类奖励30多项。看到这支茁壮成长的队伍,我希望他们继续保持优良的传统,并在发展中创新,在理论研究上要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要有宽广的研究视角,要有明确的问题意识;要做好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学习和阐释工作;同时希望把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我们相信,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广大思政工作者的努力下,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及党建与思政工作将迈上新台阶。

中华民族文化心理嬗变的历程表明:当今光怪陆离的社会百态、心理错位的价值乱象,折射出转型社会的文化失守与文化危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重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既要避免近代之前傲视群雄的文化自大,又要消除自近代以降的文化自卑;重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文化自信将成为助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文化自负;文化自卑;文化自信;民族复兴

文化,因关乎人类精神世界与心灵诉求而成为21世纪的核心话题之一,发展是当今的时代主题,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习近平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1]当今时代,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时期,追溯中华民族文化自觉的时代历程,直面当下转型社会时代穹顶之下的文化乱象,探究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嬗变历程,探索文化自信助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与进路,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

一、中华民族由文化自负到文化自卑的历程嬗变

众所周知,“中国文明”又称“华夏文明、中华文明”。“中国”的原意里就有“中央之国”、“中心之国”之意;《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简单来说,华者,美丽也,夏者,盛大、大国也,“华夏”合起来意思就是“美丽的大国”;而“中华文明”则既与“中国文明”相系,又与“华夏文明”相通。曾几何时,泱泱大国、煌煌华夏;近悦远来、万邦来仪。在古代中国人的心目中,华夏文明,甚至于不是世界上文明的一种,而是世界上唯一的文明。言语之间,透露出对于华夏文明的高度自信,甚至可以说,曾经以来,我们对于华夏文明的文化心理近乎自负。中华民族曾经领先的制度文明、世界第一的人口数量、独一无二的国际地位以及无出其右的经济实力是支撑这种文化自信的社会存在,华夏文明在人类历史上悠久而显赫的地位进一步助长了这种骄矜与自负。

若从字面上来理解,“自负”有“自以为了不起”或“过高估计自己”之意,而“自信”则是“相信自己”的意思,自信意味着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显然,自负绝不等于自信。中国人对于华夏文明经历了一个从自负到自卑的心路历程,这一点可以从追溯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中得以管窥:在公元3世纪形成,直到公元19世纪末期解体的“朝贡体系”中,中国始终处于核心地位,这是东亚以及东南亚地区区域国际政治格局的基本状况,这种“宗主国”或“共主”的核心地位,使中国人有了一种傲视群雄的文化优越感。因此,当外来的西方宗教文化试图到中国传播的时候,其传播者也不得不对于中国人的这种文化心理予以考虑。可为佐证者,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为了迎合中国统治者的这种文化心理,在给皇帝呈献地图的时候,刻意地将中国的位置标在中心。直到18世纪末期的清朝乾隆时期,满清政府依然对于英国派遣的马戛尔尼使团不屑一顾,在当时国人的心目中,华夏文明是优于一切“蛮夷”文明的,英国显然是“蛮夷文化”的代称。清王朝要求马戛尔尼使团以“贡使”的身份觐见乾隆,在由于礼节而争执时,乾隆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后来又说,尔等速速收起礼品,启程回国,云云。”[2]言语之间,一方面反映出清王朝统治者由于自外于世界发展潮流对于现代国家基本理念的缺乏,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满清帝国对于自身文明的骄矜自负。动辄以“天朝上国”“泱泱大国”而自居的清王朝,字里行间依然渗透着一以贯之的文化自大。

鸦片战争以降,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出现了剧烈的变化:不仅有了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感,更有开眼看世界后顿感差距时的焦虑感与失败感。就民族文化心理而言,国人开始由骄矜自大的文化自负变为技不如人时的文化自卑。

一个曾经的“泱泱大国”在一个“蕞尔岛夷”坚船利炮的沉重打击之下,遭遇了完全没有预料的失败,随着19世纪中期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屡战屡败,随着最后一个藩属国的脱离,以“朝贡体系”为代表的地区国际政治格局瓦解,中国逐渐失去的不仅是宗主国地位,而且自身也成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曾经的“天朝上国”低下了高昂的头颅,与大国地位一并丧失的,还有中华民族对于华夏文明的文化自信。[3]丧失了对于华夏文明优越感的国人,随着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的加深而逐渐陷入了文化自卑与文化危机。这一深刻的文化危机一度以来曾经被民族独立的时代命题所遮蔽,进而对其重要性与危害性的认识远远不足。

尽管之前中国也曾经多次遭遇过少数民族入侵,结果无非是王朝更替、江山易姓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民族危机与政治动乱。但与以往民族危机所不同:以往每一次外族入侵的结果,都是入侵者的文化后来被先进的华夏文明所同化。虽有政权丧失和生灵涂炭,然而我们对于华夏文化的自信并未丧失,入侵者一般都会被中华固有文化所整合或同化。然而,鸦片战争一役,我们遭遇到了“数千年未有之强敌”,这种强不仅体现在船坚炮利,而且体现在西方工业文明与华夏农业文明相比较的历史进步性上。

近代以来中国首先所遭遇到的对手英国,是西方工业文明的集大成者,这种工业文明由于比封建农业文明更加进步而显示出其强势地位,弱势文化在遭遇强势文化冲击以后失去了对于自身的评判坐标,变得茫然而不知所措。因此说,近代以来的民族危机,与中华民族所遭遇到的心理危机和文化危机相携而至。

从文化心理嬗变的历程来看,鸦片战争以后对于华夏传统文化自信的丧失,既是无形的、长远的,然而更是深刻的、致命的。难怪晚清国粹派会如此说“中国近百年来的危机,根本上是一个文化的危机。”近代以来的文化危机由此滥觞。“因为不知道地球的大小而又夜郎自大,所以中国人认为所有各国中只有中国值得称羡。……在他们看来,世界上没有其他地方的国王、朝代或者文明是值得夸耀的;这种无知使他们愈骄傲,一旦真相大白,他们就愈自卑。”[4]国人民族文化心理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从夜郎自大变为了妄自菲薄,从文化自负走向了文化自卑。近代以来民族危机压倒一切的必须性、紧迫性,一定程度上遮蔽了长久的、深刻的文化危机。

二、国强民富的时代诉求遮蔽了文化信仰的失落

(一)国民文化信仰的消弭与崇洋现象的泛滥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两大历史任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以及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前一任务要通过革命来完成,而后一任务则要通过现代化来实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境况下,民族民主革命具有生死攸关的必须性、救亡图存的紧迫性,因而使得民族民主革命成为压倒一切的时代命题,现代化只能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人文愿景。只有当前一历史任务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宣告完成之际,现代化的时代主题才符合逻辑地提上议事日程,然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四个现代化”被“灭资兴社”的政治化运动一再打断,并且当时的现代化多注重其经济内涵与政治使命而无暇他顾,高度的计划经济并没有为人们摆脱匮乏提供相应的制度安排,资本的逐利本性被过度压制。改革开放以后,对于资本的压制开始松动,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在中国大地上经过了合法性论证,在经过激烈的争论之后,邓小平的“猫论”实现了中国社会发展史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时代创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开始进入高歌猛进的发展轨道……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建设等各方面均取得了让世界瞩目的骄人成绩。[5]

“然而,这是一个尴尬的现实。‘发展的列车匆匆驶过精神的站台,现实的变化把心灵的地图抛在身外。’诗化的语言,道出令人痛心的‘价值失落’。舌尖上的安全屡屡失守,腐败蔓延侵蚀社会信任,甚至连老人摔倒扶不扶都成了问题。”[6]今天的中国,千奇百怪的各种现象不断刺激着人们日渐麻木的神经,混淆是非、颠倒黑白;虚化本国历史、恶搞民族领袖;富人出国生子、明星置换国籍;美女争嫁洋人,海外学子不归,价值理念混乱、文化信仰迷茫;历史观上的虚无主义、价值观上的实用主义、人生观上的拜金主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中国人到底怎么了?种种现象与风气与国外别有用心者的妖魔化中国、“唱衰中国”以及“中国崩溃论”等论调里应外合、互通声气。我们一方面在“挨骂”另一方面又在“自虐”,“西方中心主义”下的部分西方人对中国的傲慢与偏见与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自虐”彼此呼应,加剧了中国人国际形象的负面性,实际上,这种“被骂”以及“自虐”揭示的是中国人话语权力的丧失以及文化信仰的缺失。文化信仰的缺失使得“占有,更多地占有;赚钱,更多地赚钱;消费,肆意地消费”成为现代人生活的终极意义,暴富成为梦寐以求的理想,金钱成了顶礼膜拜的图腾。数千年文明古国域内的大国民众何以变得如此有知识、没文化,有追求、没信仰,……斯文扫地、自信全无?[5]

(二)“西方中心主义”下的民族文化失守

被誉为“文化意识宇宙中的巨人”的唐君毅是最具有文化自觉意识的近现代学者之一。他认为中华民族文化风教衰落的大悲剧源于失其所守。这种失守表现在中华民族风俗习惯的日益西化、民族语言逐步被英语取代以及中国学术研究的失守。[7]自近代以来,中国学者确实意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足以及与现代社会的不相适应。“如果自觉到文化需要变化,则自觉地加以改变创新,但这要以民族文化为标准,而不是以其他外在东西为标准。”[8]然而,我们恰恰没有做到以民族文化为标准,而是以西方文化作为了评判的唯一标准,“西方中心主义”不但甚嚣尘上而且影响至今。及至后来发现“盛极而衰”的西方文明之不足时,“批判的武器变成了对于武器的批判”。民族文化失守首先是中国学术研究失守。“唐君毅所言中国学术研究之失守:其一是以西方学术方法来研究中国学术,其二是国人对传统文化‘整理国故’的研究态度;其三是西方学者对研究中国学术的错误动机。”[8]虽然,唐君毅生活的时代与现在大不相同,然而,今天我们依然面临西方中心主义的围追堵截,在重建文化自信、复兴民族文化新的历史基点上,其强调树立民族文化主体性的意识以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根基的坚守,对于我们分析21世纪的文化乱象、探索中国文化出路,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当下,中国正处于现代化转型时期,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走向民族复兴、繁荣富强的不二选择,工业文明取代中国长久以来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是一个不可逆的时代潮流。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社会转型时期往往是新旧交替的价值重建时期,就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而言,一方面是对于自己传统文化失其所守,另一方面是对于西方价值观的盲目追捧,在原有的价值观已经坍塌的情况下,新的价值观尚未完全建立,造成的结果就是今天国民的信仰缺失和道德沦丧。

现代化转型更是一个文化层面的转型,即人们的价值观念的转型。当今中国,前现代、现代以及后现代历时性出场而共时性在场:这是一个欲望狂欢而信仰弥留的时代;这是一个物质丰饶却精神贫瘠的时代;这是一个价值多元又信仰稀缺的年代。随着现代化的高歌猛进,现代人肉身沉重与灵魂轻飘相伴随形。狄更斯所言“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一定程度上亦可以成为当下时代特征的诠释。

“民族的复兴,首先体现在文化的复兴上;国家的崛起,势必伴随着文化的自觉。”全世界的目光都在注视着崛起的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与大量社会问题相伴而生。如果中国带给世界的仅仅是“中国制造”和廉价商品的话,那我们充其量只是“世界工厂”,而不是中华民族的真正复兴,因为“发展最终应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而实现文化强国,首先要恢复中国人的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适逢其时,为重建文化自信、以文化强国战略助益中华民族复兴确立了基本的价值坐标与价值维度。

三、重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将助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重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有助于确定中国文化在全球文化中独特的精神标识与身份认证。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之为人的基本标志,是人与其他物种相区别的集中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9]中华民族历经劫难,数千年依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就在于它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标识,有自己绵延不绝、代代传承的优秀文化。如今中国经济起飞、国力强盛了,然而有些国人却对于自己的身份归属、精神标识产生怀疑。这是价值失落、文化危机,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缺乏自信的表现。习近平总书记说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国学,弘扬国学要解决一个文化问题,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是怎样的人?”就是要解决中国人就是中国人,中国人爱中国的问题。对于自身的制度文明,既不自大、自负,也不自卑、自虐,既能够理性认识曾经的光辉历史,也能够直面当今的功过是非。要让中国人从内心深处信仰并热爱自己的文化,增强中华文明的感召力、吸引力与凝聚力。而文化凝聚力是一个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正如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进一步所强调的:“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1]

重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话语权的复兴。[10]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在经济建设领域中的成果令世界瞩目,然而,中国的话语权在国际上依然处于弱势地位。福柯认为:“话语的外在功能,就是‘对世界秩序的整理’,因此,谁掌握了话语,谁就掌握了对世界秩序的整理权,也就掌握了‘权力’。因此,福柯“话语就是权力”的著名论断被广为认可。一个没有话语权的国家,成不了世界大国,因为它对于世界各国缺乏影响力、号召力与凝聚力。在国际上,国与国之间的交锋、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最终将体现为国与国之间的文化竞争、话语权力的竞争。当前,我们正面西方文化的汹涌澎湃、步步进逼。据统计,西方几大通讯社几乎垄断了全球消息的来源及解读,80%~90%的消息是由西方几大通讯社提供的;以华语为载体的信息量,大约只占全球信息总量的5%.[10]

由于缺乏文化自信以及相应的传播手段,中国原本经过30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的事实,以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却一再被西方操控下的媒体曲解和妖魔化,当前要打破西方中心主义话语体系,重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唱响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以生动的中国实践、鲜活的中国经验、高度的文化自信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重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有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与感召力。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灭,华夏文明传承数千年而不绝,作为至今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大国,并将各民族团结统一于这个大家庭,就在于中华民族对于各民族具有一种吸引力与统摄力,这种力量表现为各民族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明的普遍共识与心理认同。这种力量最终表现为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的强大凝聚力。[11]推而广之,在全球化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最终体现在以制度、价值等为表现形式的文化竞争力、吸引力上,只有对于自己国家、民族的文化不断扬弃、不断超越、不断创新,才能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形成对于本国文化的充分自信与坚定信仰,才会形成对于其他国家的影响力、凝聚力,进而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这既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表征,也是拥有五千年文明传承的中国应该给予世界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

重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有助于重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文化的核心部分,因关乎人类精神世界与心灵诉求而成为21世纪的核心话题之一。对于国人失去文化主体性、失去文化自信的现象,中国现代思想家、新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唐君毅早就提出过警醒和告诫,他以一棵大树的生长比喻中国的存亡,以枝叶的披离比喻中华文化的残断,而以花果的飘零比喻学子散失海外。“此风势存在于当今,则表示整个社会政治、中国文化与中国之人心,已失去一凝摄自固的力量,如一园中大树之崩倒,而花果飘零,遂随风吹散;只有在他人园林之下,托荫避日,以求苟全;或墙角之势,沾泥分润,冀得滋生。此不能不说是华夏子孙大悲剧。”[12]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够供国民托荫蔽日的大树,就是这个国家的文化。如果仅仅是经济实力的强大而没有符合人类的普遍价值,那就难以摆脱“国强必霸”的原始周期律,就难以确定未来带给人类文明的究竟是福祉还是灾难。“泱泱大国、煌煌华夏,比中国制造更具恒久价值与历史传承的是中国创造、中国价值和中国精神。比国家富强更重要的是强大的经济后面你还有什么,有没有能够引领国家与民族未来的、具有普遍性意义和价值的先进文化。”[5]

民族的复兴,首先体现在文化的复兴上;国家的崛起,势必伴随着文化的自觉。[13]一个民族的强大,应该是文化的强大,一个民族的自觉,应该是文化的自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建立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形成中华民族独特的、优秀的,并且能够形成对世界具有吸引力、影响力的思想、价值、生活方式、社会科学等。只有当我们整个的文化体系具有现代性、超越性、进步性,在世界上具有相应的感染力、吸引力与号召力时,才可以说实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守护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传统文明的根基,在“扬弃”的基础上,兼收并蓄、兼容并包,既超越传统、又综合创新,创造出一种社会主义的新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出路。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6-5-19.

[2]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卷1435[M].北京:中华书局,1986:185.

[3]徐瑞仙,丁志刚,陈一军.从富强到文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省思与逻辑进路[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5,(5).

[4]利玛窦,金尼阁,著.利玛窦中国札记[M].何高济,王遵仲,李申,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13.

[5]徐瑞仙.从自卑到自信: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历程与进路[J].甘肃社会科学,2016,(2).

[6]任仲平.凝聚当代中国的价值公约数——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理论学习,2015,(5).

[7]崔海亮.唐君毅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保守[J].中华文化论坛,2015,(1).

[8]巴文泽.唐君毅文化视域中民族文化的失守与重建[J].宜宾学院学报,2013,(11).

[9]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5:164.

[10]韩庆祥,陈远章.马克思主义“三化”与话语权问题[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5,(3).

[11]陈育宁.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N].光明日报,2014-12-29.

[12]唐君毅.中华人文与当今世界[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9:2.

[13]光明日报评论员.以文化自觉促民族复兴[N].光明日报,2014-12-26.

〔责任编辑艾小刚〕

D616

A

1671-1351(2016)04-0001-05

2016-05-25

徐瑞仙(1971-),女,甘肃天水人,天水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博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当代中国发展语境中的社会保障价值理念建构研究(15XKS014)”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文明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请文明演绎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漫说文明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多元民族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