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十六国时期张骏、李暠、秃发傉檀、沮渠蒙逊、吕光的文学活动

2016-02-13霍志军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河西汉族文化

霍志军

(天水师范学院陇右文化研究中心,甘肃天水741001)

论十六国时期张骏、李暠、秃发傉檀、沮渠蒙逊、吕光的文学活动

霍志军

(天水师范学院陇右文化研究中心,甘肃天水741001)

十六国时期中原政局异常混乱,河陇地区则相对稳定,汉胡互化深刻进入人们的精神领域。陇右少数民族作家秃发傉檀、沮渠蒙逊、吕光等表现出明显的汉化倾向。同时,陇右汉族作家呈现出明显的胡化特征,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的本土化,对胡人生活方式的融合接纳和人格气质以及情感心态之变化。多民族文化影响下张骏、李暠的文学创作具有典型的胡化意象,异域风情,杂胡化的尚武气质等特点。

十六国时期;汉胡互化;陇右文学

随着北方民族的大量内迁,生机勃勃的北方游牧文化为中华文化带来了活力。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是十六国时期在北方各少数民族汉化的同时,当地汉人也经历着胡化的转变。陇右地区不少汉族作家与当地少数民族杂然而居,落地生根,客观环境使得汉族文人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少数民族的影响,从而使汉族文人的创作呈现出胡化倾向。“胡化意味着民族文化之间的开放势态,造成文学的全新格局,因其突破陈规,使被潜抑的美学因素找到新的艺术形式,是北方游牧文明对中原文明造成结构性震荡所留下的一项时代性成果”,[1]361使中国文学中产生的新的审美因子。学界较多关注各少数民族汉化问题,但对十六国时期汉族作家创作的胡化倾向却较少关注。为此,本文从陇右多民族文化视角切入对此问题进行探讨,旨在深化对陇右乃至中国文学的认识。

一、十六国时期陇右少数民族作家的汉化倾向及秃发傉檀、沮渠蒙逊、吕光等的文学活动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政局异常混乱,经历了长达四百年的战乱。河陇地区虽然也经历了各个胡、汉政权的频繁更替,但与血雨腥风的中原政局相比,仍然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得到长足发展。《资治通鉴》载:“先是,长安谣曰:‘秦川中,血没腕,唯有凉州倚柱观。’及汉兵覆关中,氐、羌掠陇右,雍、秦之民,死者什八九,独凉州安全。”[2]1060随着中土文人学者的到来,汉文化在河西地区的发展,十六国时期陇右少数民族作家出现了鲜明的汉化倾向。

南凉(397~414年)是十六国时期鲜卑秃发氏建立的政权。南凉统治者秃发利鹿孤是鲜卑族,对汉文化心向往之并积极吸收,当时侍部郎中史暠曾向他建言:“古之王者,行师以全军为上,破国次之,拯溺救焚,东征西怨。今不以绥宁为先,惟以徙户为务,安土重迁,故有离叛,所以斩将克城,土不加广。今取士拔才,必先弓马,文章学艺为无用之条,非所以来远人,垂不朽也。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宜建学校,开庠序,选耆德硕儒以训胄子。”[3]3146秃发利鹿孤则欣然接受建议,积极在南凉推行汉文化,“以田玄冲、赵诞为博士祭酒,以教胄子。”南凉政权出现了鲜明的汉文化特色。秃发利鹿孤卒后,其族弟秃发傉檀继立为王。据历史文献记载,秃发傉檀本人汉文化修养颇高,“少机警,有才略。其父奇之,谓诸子曰:‘傉檀明识干艺,非汝等辈也。’”[3]3147当时姚兴政权派尚书郎韦宗来挑衅南凉王朝,秃发傉檀“与尚书郎韦宗论六国纵横之规,三家战争之略,远言天命废兴,近陈人事成败,机变无穷,辞致清辨。宗出而叹曰:‘命世大才、经纶名教者,不必华宗夏士’。”[3]3151韦宗此行是奉姚兴之命来打探南凉虚实的,其还长安后报告姚兴说:“凉州虽残弊之后,风化未颓,傉檀权诈多方,凭山河之固,未可图也。”[3]3151从中可见南凉鲜卑族的汉文化程度之高使中原士人也为之惊讶!秃发傉檀之子秃发明德归少年时即能文,“援笔即成,影不移漏”,曾作有《高昌殿赋》。

北凉(397~439年)是卢水胡沮渠氏建立的政权。北凉的建立者沮渠蒙逊,本临松卢水胡人,史载沮渠蒙逊“博涉群史,颇晓天文,雄杰有英略,滑稽善权变”。[3]3189可谓饱读中原典籍之文士。据有关史料,其有关的文学活动仍然不少,如蒙逊入姑臧后,“以敦煌张穆博通经史,才藻清赡,擢拜中书侍郎,委以机密之任。”[3]3195沮渠蒙逊的文章也写得纵横洒脱、富有气势,今存文十篇。其《下书伐秃发傉檀》云:

古先哲王应期拨乱者,莫不经略八表,然后光阐纯风。孤虽智非靖难,职在济时,而狡虏傉檀,鸱峙旧京,毒加夷夏。东苑之戮,酷甚长平。边城之祸,害深猃狁。每念苍生之无辜,是以不遑启处,身披甲胄,体倦风尘。虽倾其巢穴,傉檀犹未授首。傉檀弟文支,追项伯归汉之义,据彼重藩,请为臣妾。自西平以南,连城继顺。惟傉檀穷兽,守死乐都。四支既落,命岂久全!五纬之会已应,清一之期无赊,方散马金山,黎元永逸。可露布远近,咸使闻知。[4]606

这一段文字慷慨激昂、大气并包,至今读之仍觉酣畅淋漓。而且行文中引经据典颇为熟练,排比对偶,颇为工整,显示出很高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沮渠牧犍亦饱受汉文化熏陶,今存文一篇。

后凉(386~403年)是氐族建立的政权。吕光,字世明,略阳氐族,《晋书》本传称其“沈毅凝重,宽简有大量,喜怒不形于色,时人莫之识也。”[3]3053吕光虽为氐族,却雅好辞章、有很深的汉文化修养,吕光攻破龟兹后,曾“大飨将士,赋诗言志。见其宫室壮丽,命参军京兆段业著《龟兹宫赋》以讥之。”[3]3055其《遗杨轨书》是劝降叛臣杨轨的书信:

羌胡不靖,郭黁叛逆,南藩安否,音问两绝。行人风传,云卿拥逼百姓,为黁唇齿。卿雅志忠贞,有史鱼之操,鉴察成败,远侔古人,岂宜听纳奸邪,以亏大美!陵霜不凋者松柏也,临难不移者君子也,何图松柏凋于微霜,鸡鸣已于风雨!郭黁巫卜小数,时或误中,考之大理,率多虚谬。朕宰化寡方,泽不逮远,致世事纷纭,百城离叛。戮力一心,同济巨海者,望之于卿也。今中仓积粟数百千万,东人战士,一当百余,入则言笑晏晏,出则武步凉州,吞黁咀业,绰有余暇。但与卿形虽君臣,心过父子,欲全卿名节,不使贻笑将来。[4]1693

全文向对方晓以大义,陈述利害,并动之以故国之恩、乡关之情,可谓情理兼备,委婉曲折,娓娓动听。特别是“凌霜不凋者松柏也,临难不移者君子也,何图松柏凋于微霜,鸡鸣已于风雨”!等句子,以“松柏凌霜”暗喻士人应有高洁之志;以“鸡鸣风雨”来指俩人曾经的友谊,化用《诗经·郑风“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之成句,不但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更可看出吕光高度的汉文化水平,这应该是十六国事少数民族作家汉化倾向之明证。此外,前秦氐族皇族苻坚、苻融、苻朗等汉文化水平上文已述,不再重复。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云:“吕氏、秃发、沮渠之徒俱非汉族,不好读书,然仍能欣赏汉化,擢用士人,故河西区域受制于胡戎,而文化学术亦不因以沦替。”[5]31柳诒徵先生《中国文化史》云:“自晋以降之史策,殆血史耳。然自文化一方观之,则诸族布在中夏,亦多同化于中国之文教。”[6]361两位先生正指出了陇右地区各少数民族特别是其上层作家热爱、接受并通晓汉文化的事实。

二、十六国时期陇右汉族作家的胡化过程和特征

汉代开发河西,向河西地区大量移民,汉武帝“处置张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7]1439元狩四年(前119年),“迁徙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会稽,凡七十二万五千口”,[8]178河西地区逐渐成为一个胡汉多民族杂居共处、且汉族人口居于优势的地区。“自东汉以来,由于匈奴南迁与氐羌东渐,至西晋时北部中国的民族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频繁的社会动乱,内迁各族原有的部落组织受到冲击而日益解体,民族混杂日益加深,民族之间的藩篱随之松弛,而原住汉人的日渐稀薄,汉文化在杂处各族中起不了主导作用,所以各族融合不是表现为直接汉化,而是表现为杂胡化,甚至居少数地位的汉人,久之也胡化了。”[9]永嘉之乱中大量中原士人奔往河西,汉族士人当地胡人杂然而居,落户生根,使得陇右文化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倾向。胡人汉化的同时,该地汉人也经历着胡化的转变,呈现出典型的“汉胡互化”现象。十六国时期陇右汉族作家的胡化过程,既与“五凉”政权的统治政策有关,又受到河西地区日益多元的文化倾向之影响。当地汉人在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上都发生了胡化的转变。

(一)人际交往的本土化

“胡化”之“化”,是指当地汉族文士在主观上或客观上接受、认同其他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五凉”政权之中,前凉张氏政权、西凉李氏政权为汉族所建立,后凉、南凉、北凉分别为氐、鲜卑和匈奴族建立。除了这些曾建立过政权的民族外,五凉时还有其他一些少数民族匈奴、突厥、吐谷浑等,也在河西地区定居。人际交往的本土化首先体现在胡汉通婚对汉民族体格素质的改造,如北凉哀王沮渠牧犍的皇后李敬受即是西凉武昭王李暠与尹夫人的女儿,为汉族血统。胡人逐水草而居,擅长鞍马骑射,体格健壮彪悍、性格勇猛刚强,胡人和当地汉人杂居而处,相互通婚使当地人的体质得到改造。此外五凉政权在政权结构上,也呈现出胡汉杂糅的局势。不但张轨、李暠这些汉族人士所建立的前凉、西凉政权中任用汉、胡各民族人士。匈奴卢水胡沮渠蒙逊所建立的北凉政权亦重用河西大批汉族士人,如“程骏,字麟驹,本广平曲安人也。……骏少孤贫,居丧以孝称,师事刘昞,性机敏好学,书夜无倦,沮渠牧犍擢为东宫侍讲。”[10]1345史载秃发乌孤徙都乐都之后,“署弟利鹿孤为骠骑大将军、西平公,镇安夷;傉檀为车骑大将军、广武公,镇西平,以杨轨为宾客。金石生、时连珍,四夷之豪隽;阴训、郭倖,西州之德望;杨统、杨贞、卫殷、麹丞明、赵振、王忠、赵晁、苏霸,秦雍之世门,皆内居显位,外宰郡县。”[3]3143如此一来,汉族人士在其社会交往、社会活动中遂出现当地化、本土化现象。前凉张琠《表留张轨》云:“刺史之莅臣州,若慈母之于赤子;百姓之爱臣轨,若旱苗之得膏雨。伏闻信惑流言,当有迁代,民情嗷嗷,如失父母。”[4]1689东晋南方文风已骈俪化,该文虽出自汉族作家之手,却质朴自然,折射出“胡化”在人们精神上的投影。

(二)对胡人生活方式的融合接纳

民族的同化总是双向进行的,在长期的交流中,汉文化的部分胡化还表现在文化生活、社会风尚的胡化上。早在汉末,中原士人在生产、生活中已经潜移默化地吸收了胡人的习俗。《后汉书·五行志》载:“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11]3272十六国时期,当时进入内地的胡物有胡饼、胡椒油、胡饭、胡羹、羌煮等等,这些胡物大都是通过河西走廊传入内地的。既然内地胡风如此浓厚,那么河西地区的胡化风气应该可以想见是多么炽盛了。

随着文化交流的频繁,胡茄、羌笛、琵琶等胡人乐器也流传到中土,受到中土士人的广泛欢迎,胡地音乐在中原大地几乎到处都可以听到,在河西地区已经成为当地的流行曲和“主旋律”之一。《太平御览》记载了一则前凉张骏的生活喜好。“咸宁二年,有盗发张骏墓,盗得白玉蹲、玉笛、紫玉箫。”[12]2620我们可以看到前凉张骏的胡化生活方式,对西域音乐格外喜欢。据《隋书·音乐志》记载:“《天竺》者,起自张重华据有凉州重四译来贡男伎,《天竺》即其乐焉。”[13]379可见北朝时期西域乐舞已传入河西。《天竺》等音乐首先在河西地区传播,后才传至中原。1982年,天水市出土了距今1400余年的隋代粟特人屏风彩绘石棺床,“床的左右和后面镶嵌上了石板雕刻围屏,分别采用减地雕刻技法,刻有风景、人物等11组画面。雕刻精湛,技艺娴熟,贴金彩绘,富丽堂皇。床前左右两侧‘八’字形摆放五件伎乐俑,每件高32~33厘米,分别持横笛、贝蠡、排箫、笙及琵琶,显然是一个正在演奏的乐队。……从刻画内容上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胡汉民族交融的文化特点,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典型见证。”[14]反映了当时陇右地区音乐表演时兼用汉、胡乐器的事实。生活在陇右的汉人处在此种文化氛围中,生活习俗难免会受到胡化影响。

(三)人格气质、情感心态之变

比服饰、风俗、生活方式更加深刻的是十六国时期汉人的人格气质、情感心态之变化。“凉州之地距中原颇远,然与西域相交通,其地实颇富饶,而文明程度亦颇高,西南苞河、湟,又为畜牧乐土,故两晋之世,始终有据以自立者。”[15]85时光的流逝,空间的相对隔绝和境内物产丰饶、多民族杂居的现实环境,族际间的文化互动,使河西地区汉人的情感心态发生着重大变化。

就十六国时期有关文献记载解读,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此种变化。如《晋书·唐彬传》记载:“唐彬字儒宗,鲁国部人也。……而不拘行检。少便弓马,好游猎,身长八尺,走及奔鹿,强力兼人。”[3]1217唐彬是汉族士人,从小随父来河西,在河西地区长大成人,遂成弓马游猎之士,明显已经胡化了。胡叟“及披读群籍,再阅于目,皆诵于口。好属文,既善为典雅之词,又工为鄙俗之句。”[10]1149这里的“鄙俗之句”其实是河西地区的各种少数民族俗文学,也是汉人胡化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在前凉、西凉汉族统治者中也出现了对河西文化高度认同、自信的心态。西凉国主李暠《手令诫诸子》云:“此郡世笃忠厚,人物敦雅,天下全盛时,海内犹称之,况复今日,实是名邦。正为五百年乡党,婚亲相连,至于公理,时有小小颇回,为当随宜斟。”[4]1700这种思想的出现,可视为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汉人、胡人互相认同、接纳的一个标志。

“中华民族是以多元起源,多区域不平衡发展,反复汇聚与辐射的方式作矛盾统一运动。各兄弟民族之间农牧区分明显而又互相依存互为补充;……各有形成发展的历史而又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中国。”[16]13秦汉以来,狭长的陇右地区就像是一根“扁担”,一头连着西域、一头接着中原,它既是汉文化的边缘文化区,亦是西域各少数民族文化的边缘地带,其边缘性或者说过渡性的文化特征鲜明。族际间文化互动关系为各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吸收提供了便利条件。因而陇右地区也就具有了多民族文化共同存在、融合发展的过渡性特征,在整个中国文化中有着独特的意义。

三、多民族文化影响下张骏、李暠的文学创作

张骏(306~346年),字公庭,安定乌氏人(今甘肃省平凉市西北),张寔之子,世称前凉世宗,《晋书》本传记载他“十岁能属文。”[3]2233《隋书·经籍志》著录《张骏集》八卷,今存诗仅二首,文二篇并残文二篇。李暠(351~417年),字玄盛,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十六国时期西凉政权创立者。初任效谷县令,进敦煌太守,天玺二年(400年)李暠受汉族豪门宋繇等拥戴,建立西凉政权。

十六国时期,黄河中下游文化遭到严重破坏,陇右河西地区一度成为北方文化的中心,一时文人辈出,如谢艾、王济、胡方回、刘昞等均以文章名于后世。《北史·文苑传》云:

既而中州板荡,戎狄交侵,僭伪相属,生灵涂炭,故文章黜焉。其能潜思于战争之间,挥翰于锋镝之下,亦有时而间出矣。……然皆迫于仓卒,牵于战阵,章奏符檄,则粲然可观;体物缘情,则寂寥于世。非其才有优劣,时运然也。至于朔方之地,蕞尔夷俗,胡义周之颂国都,足称宏丽。区区河右,而学者埒于中原,刘延明之铭酒泉,可谓清典。[17]2778

在十六国时期“五凉”文学的作家中,张骏、李暠无疑是佼佼者,这并非由于二人分别是前凉、西凉的统治者,而是源于其诗文创作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源于他们在当时“汉胡互化”中汲取的多元文化熏陶。正因如此,张骏、李暠的文学创作体现了多元文化传统影响下汉族作家创作的胡化倾向。

(一)典型的胡化意象

特定的生活环境和草原游牧生活方式,使得十六国时期河西汉族作家亦具有一种高亢激越、豪迈奔放的民族情怀,这实际上也就是汉族在接受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北方游牧民族那种勇武强悍的个性,便这样借助其政治优势向汉族文人的创作中渗透,五凉文学质实贞刚、粗犷雄豪等风格的形成正是在此种文化语境下形成的。张骏有《薤露行》一首,为北朝咏史诗中的佳作:

在晋之二世,皇道昧不明。

主暗无良虑,奸乱起朝廷。

七柄失其所,权纲丧典刑。

愚猾窥神器,牝鸡又晨鸣。

哲妇逞幽虐,宗祀一朝倾。

储君缢新昌,帝执金墉城。

祸衅萌宫掖,胡马动北垌。

三方风尘起,玁狁窃上京。

义士扼素腕,感慨怀愤盈。

誓心荡众狄,积诚彻昊灵。[18]870

诗中胡马、风尘、玁狁、众狄、愚猾、幽虐等边塞意象,具有典型的胡化特征。特别是逞、动、窃、愤等富有特征的动词运用,反映出典型的胡化气质和疾风劲草般的道德崇高感。

西凉立国后,李暠认为“诸事草创,仓帑未盈,故息兵按甲,务农养士”,[3]2263在政治上知人善任,积极纳谏,执法宽简,赏罚有信;经济上,李暠重视农桑,号召因战乱而背井离乡的百姓返回家园,给他们以优惠待遇和资助,很快就有逃民两万多户迁回敦煌;军事方面,为了统一河西,李暠派遣重臣宋繇东征凉州,西击玉门,都取得了成功。《晋书》本传记载李暠“少而好学,性沉敏宽和,美气度,通涉经史,尤善文义”。[3]2257他在位期间,在文化方面颇有建树,西凉建初元年(405年),李暠于“上已日宴于曲水,命群僚赋诗,而亲为之序”,[3]2264李暠自己作有《上已日曲水诗宴序》,已佚。然就是这位汉文化修养高深的汉族统治者,因其久居河西边地、长期熏染胡风,其胡化色彩仍然是颇为浓郁的。李暠的《述志赋》是今存五凉文学中唯一的赋体作品:

……悠悠凉道,鞠焉荒凶,杪杪余躬,迢迢西邦,非相期之所会,谅冥契而来同。跨弱水以建基,蹑昆墟以为墉,总奔驷之骇辔,接摧辕于峻峰。崇崖崨,重崄万寻,玄邃窈窕,磐纡嵚岑,榛棘交横,河广水深,狐狸夹路,鸮鸱群吟。挺非我以为用,任至当如影响;执同心以御物,怀自彼于握掌。匪矫情而任荒,乃冥合而一往;华德是用来庭,野逸所以就鞅。[4]1697

《晋书·李暠传》云:“玄盛以纬世之量,当吕氏之末,为群雄所奉,遂启霸图,兵无血刃,坐定千里。谓张氏之业指期而成,河西十郡岁月而一。既而秃发傉檀入据姑臧,沮渠蒙逊基宇稍广,于是慨然著《述志赋》焉。”[3]2265赋中“重崄万寻,玄邃窈窕,磐纡嵚岑,榛棘交横,河广水深,狐狸夹路,鸮鸱群吟”等描写将河西特殊的地貌描绘得格外精准,将河西人跃马祁连、纵横驰骋的慷慨激昂之气注入赋中,同时也拓展了李暠赋作广阔的时空结构,体现出中国文学发展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二)异域风情、田园情调

河西走廊平原辽阔、戈壁浩瀚,这里既有丰美的绿洲草原,滋润绿洲的雪山清泉,也有肆虐的狂风飞沙,吞噬生命、人迹罕至的茫茫沙漠。汉代扬雄笔下的河西景象是:“黑水西河,横截昆仑;邪指阊阖,画为雍垠。……上帝不宁,命汉作京。陇山以徂,列为西荒。南排劲越,北启强胡。井连属国,一护攸都。”[4]548在一般人们的想象中,河西地区是荒凉沧桑、大漠戈壁、飞沙走石的边远之地。对张骏、李暠等而言,他们生于斯、长于斯、活动于斯,对辽阔沧桑的河西自然景色充满着温馨、亲切之感。他们不是远赴陇上的游子,而是生活其中的主人。这种主客身份的移位,为其文学创作带来了新的活力。张骏《游春诗》是其代表性作品:

勾芒御春正,衡纪运玉琼。

明庶起祥风,和气翕来征。

庆云荫八极,甘雨润四垌。

昊天降灵泽,朝日耀华精。

嘉苗布原野,百卉敷时荣。

鸠鹊与鹙黄,间关相和鸣。

芙蓉覆灵沼,香花扬芳馨。

春游诚可乐,感此白日倾。

休否有终极,落叶思本茎。

临川悲逝者,节变动中情。[4]877

此诗写武威姑臧城外的春天景色,毫无凄苦之象,有着田园诗一般的情调。“嘉苗布原野,百卉敷时荣”使人看到了在中原大地才常见的农业景观。“芙蓉覆灵沼,香花扬芳馨”又使人感到河西走廊的古凉州不乏江南的秀美明快。这里确是一块风水宝地,可耕、可牧、可猎,鸟语花香、阡陌纵横。张骏笔下的河西风光,已了无中原人同类作品的荒凉感、沧桑感,而多了一份田园风光之美,这种对河西风光的“改写”正是其胡化气质的反映,也使得中国文学在胡化中展现了新的内涵、新的审美境界。

(三)杂胡化的尚武气质

十六国时期陇右地区汉族作家的胡化倾向不独在张骏、李暠身上体现出来,而是当时河西地区普通汉族民众共有的精神现象。此期陇右流传的汉族谣谚作品,也以朴实无华、清刚劲健的风格而在中国文学中闪耀着夺目的光彩。如著名的《陇上陈安歌》诗云:

七尺大刀奋如湍,丈八蛇矛左右盘。十荡十决无当前,战始三交失蛇矛。

弃我骤总窜岩幽,为我外援而悬头。西流之水东流河,一去不还奈子何![18]781-782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九收录《陇上为陈安歌》,附记云:“《晋书》记载曰:‘刘曜围陈安于陇城,安败,南走陕中。曜使将军平先、丘中伯率劲骑追安。安与壮士十余骑于陕中格战,安左手奋七尺大刀,右手执丈八蛇矛。近交则刀矛俱发,辄害五六。远则双带鞬服。左右弛射而走。平先亦壮健绝人,与安搏战,三交,夺其蛇矛而退,遂追斩于涧曲。安善于抚按,吉凶夷险,与众同之,及其死,陇上为之歌。曜闻而嘉伤,命乐府歌之。’”[18]781晋明帝太宁元年(323年)秋,匈奴族刘曜出兵陇右,围攻陇城(今甘肃秦安县东北),原秦州太守陈安孤城坚守,奋勇抵抗,兵败被杀。这首歌谣就是陈安殉难后,歌颂其英雄业绩的。曹道衡《南北朝文学史》将此诗列为汉族民歌,[19]343事实上,十六国时期的陇右地区杂胡化已非常普遍,陇右陈安等均为杂胡化人物,反映的正是一种汉人胡化,或者说杂胡化的精神境界。当时河西地区汉族文士不少是“土生土长”的河西居民,或者年幼时即跟随长辈来到河西,河西地区对他们来说毫无隔阂之感,就是家乡故园。他们既接受着正统的汉文化教育,又在当地特殊的汉胡双语环境中生活。河西地区特殊的文化生态给当地汉族文士提供了特殊的成长环境。使得十六国时期陇右汉族作家的文学创作能融合中土、西域不同文化,以别具特色的视角描摹河西地区各族人民特有的生活形态。

在十六国时期“汉胡互化”的文化背景下,无论是陇右汉族作家,还是少数民族作家,他们的文学创作是一种独特文化语境下的书写,显示出多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所激发的特有的精神状态,构成中国文学向异域延伸的一道美丽彩虹。

[1]杨义.国古典文学图志——宋、辽、西夏、金、回鹘、吐蕃、大理国、元代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2]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99.

[3]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5]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6]柳诒徵.中国文化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8.

[7]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8]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9]陈琳国.西晋内迁杂胡与杂胡化趋势[J].学术月刊,2007,(10).

[10]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1]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2]李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3]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14]李宁民,王来全.粟特人的石榻——天水隋代屏风彩绘石棺床[J].光明日报,2013-08-03.

[15]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6]陈连开,主编.中国民族史纲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17]李延寿.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8]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9]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艾小刚〕

On Zhang Jun,Li Gao,Tufa Rutan,Juqu Mengxun and Lyu Guang’s Literary Activities during the Sixteen States Period

Huo Zhijun
(Research Center for Longyou Culture,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Tianshui Gansu741001,China)

During the Sixteen States Period,the political situation in Central Plains was in great chaos while along the Helong area the situation was relatively stable,and the local minority writers were influenced greatly by Han people.Meanwhile,the Han writers showed obvious minority features in their socializing,accepting the local minority’s living styles.

the Sixteen States Period;interconversion of Han and the minority people;Longyou literature

I209

A

1671-1351(2016)04-0026-06

2016-05-11

霍志军(1969-),甘肃天水人,天水师范学院陇右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陇右地方文献与中国文学地图重绘(07CZW019)”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河西汉族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RANTES及其受体CCR5基因多态性及环境因素在昆明汉族T2DM发生中的交互作用
最后的铁血军团:盛唐已去,河西仍在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南京翠贝卡河西旗舰店
谁远谁近?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
汉族和维吾尔族心肌梗塞患者心肌酶活性测定的比较
河西行(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