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语文“情感教学”

2016-02-13董耀华太原生态工程学校山西太原030025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情感教学情感语文

董耀华(太原生态工程学校,山西 太原 030025)

谈语文“情感教学”

董耀华
(太原生态工程学校,山西 太原030025)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审美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与“情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情感互动的过程,运用情感的认知判断作用、激励作用、移情作用进行情感教学,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境生情,可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语文;情感;教学

语文是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的基础学科,它具有人文性和审美性,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好学生知识,而且应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获得愉快积极向上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稳定的情感、健全的人格,灵魂得到进化,情感得到升华。所以,语文教学要教书育人,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与语文教学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态度的体验。情感是由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个体的需要而产生的,反映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伴随心理品质、情感活动,它对人的认识起着调节支配的作用。一个人对工作充满热情,热爱本职工作就能取得好成绩。情感教育是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领域之一,对其施以教育的力量。语文课文本身文质兼美,情感丰富,要充分发挥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以情感人,课堂气氛活跃愉快,寓教于乐,把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二、在语文教学中情感的重要作用

列宁说:“没有人类的感情,从来就不会有,而且也不可能有人类对于真理的追求。”它是一种推动人们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巨大精神力量,有非常重要作用。

1.认知判断作用

情感是人们工作和学习的动力,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情绪,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语文教学的认知活动中,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情感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改善关系以爱心和真诚去关爱学生。学生会产生热爱、尊敬老师的情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使学生理解和认同教师传递的信息。自愿接受教师的教育,从而产生服从—认同—内化的情感转化。否则,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而远离教师,对教师传递的信息不认同,难以内化,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2.激励作用

情感是激励和鼓舞学生的动力,教师只有取得学生的信任,所传授的知识才能被学生所接受,使学生的感知、思维、想象和谐运转。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产生一种愉快的心情去学习语文,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积极性高、想象丰富、意志持久,让学生的个性获得全面的发展。相反,那些消极的情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保持积极的情绪,让他们轻松地学习。

3.移情作用

中专生开始有独立的见解和认识,要想塑造自己的人格,教师要对他们关心、理解、信任。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热爱和积极的希望时,他会有一种信赖鼓舞的内心情感体验,并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诲,把它转化为行动去实现老师的期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影响是“润物细无声”,有时是有形的,有时是无形的。比如:在老师积极情感的影响下,学生就会形成热爱祖国的优良品质。

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1.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师生间架起一座感情的桥梁,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所喜欢的老师是既庄重又幽默,既严肃又活泼的,既是师长又是朋友,给学生参与的机会,用真诚和爱心感染每一位学生,从而树立起威信。学生都愿意与老师亲近,敬佩你的人品与才华,愿意主动配合老师。和谐的师生关系还能产生情感期待效应,使学生感到教师的期待和爱,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上好每一节课,从表情中让学生感到激励,要热爱关心每一位学生,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从而形成一种高尚的情感,健康快乐地成长。

2.设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情感

教学中要根据实际认识和教学需要,创设带有启发性、诱导性的情境,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展开联想,身临其境地感受。把作者的情感转变成自己的情感体验,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情感,从中受到熏陶和教育。比如:讲艾青《我爱这土地》一诗时,用多媒体演示了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遭受入侵蹂躏的一些图片,宝岛台湾被割让给日本,割让香港、澳门还有南京大屠杀等,激发了学生对外国侵略者的痛恨,但是中华民族对列强的抗争从未停止过,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们积极发言列举许多抗击侵略者的事例。如:甲午海战英雄邓世昌、镇南关大捷、义和团运动等,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挚爱,理解了诗中“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使主题得到升华,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读中生情

朗读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有效方法。通过朗读体会语言的韵味,可使学生进入作品的氛围中,亲切感受作者的情感,点燃情感的火花。比如:学习老舍《我的母亲》一文时,写母亲忍痛割爱,送女儿出嫁时写道“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地走去。”让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后,他们领悟了人物内心世界,体会到了母亲对子女无私而深沉的爱。

4.适当的表扬和鼓励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评价观念,关注学生的进步,要以鼓励表扬为主,激发学生的兴趣,给他们成功的机会,尝到成功的喜悦。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一个赞许的眼神,一番表扬的语言,一个真心的微笑,都会让学生充满惊喜与感激,从而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当老师表扬某个同学问题回答得好时,这个学生的积极性就更高了。其他学生被带动起来都想得到表扬,对中差生,教师常常要鼓励他们参与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见解。在他们稍有提高时,就给予充分肯定,学习情绪慢慢地就会高涨。

5.利用多媒体,激发情感。

多媒体课件特有的构图美、色彩美和音乐美以及直观、形象、醒目的特点,可表现语文中各种美的因素,从不同角度刺激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使作品中的文字描述变得更鲜明、生动,学生情感得以激发,加深对课文的领悟,突破重点、难点,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6.组织体验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不断设置有层次、有难度、活泼有趣的练习题、其他竞赛等,这样能激起学生愉快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①表演。让学生分别扮演小说中的角色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或者是把他们对作品情感的感受、体验用自己的语言、行动表现出来,使课文更生动、形象。

②分组讨论。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各抒己见,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情。

[1]汪艳波.基于体验的语文情感教育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7.

G718.2

A

1673-0046(2016)

猜你喜欢

情感教学情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初探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研究
激发情感,让语文课堂教学“有滋有味”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