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和共进:中国海洋方略的内涵——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海陆统筹”的视角思考
2016-02-13黄建钢
互动和共进:中国海洋方略的内涵
——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海陆统筹”的视角思考
□黄建钢
摘要:在一个海洋世纪中,“中国梦”的实施和实现都需要国家海洋方略的支持和支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也即“一路”不仅是中国国家海洋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中国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重要的开局之举。但仅有海洋方略和海洋强国措施还不行,还必须有一个“海陆统筹”或者“陆海统筹”的战略思维支撑和支持。不要简单认为,这是两个相同的概念和思维。“方略”和“战略”不同,“一带”和“一路”不同,“海陆”和“陆海”也不同。应该形成一个包含战略内涵的方略思维,应该把“一带”和“一路”合成一个综合的“一带一路”战略,就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海陆统筹”或者“陆海统筹”的战略思维,进而形成一个推动“中国梦”实施和实现的海洋方略。但现实的民众思维基本上还是一种策略思维占主导和起主宰作用的思维方式。要一个策略思维为主的思维方式去接受方略思维和战略举措还是很困难的。所以,要做好战略举措,就必须首先要确立和树立战略思维,然后再在战略思维基础上形成一个方略思维。
关键词:中国发展;海洋方略;海洋思维;海陆统筹;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很需要海洋方略。这不仅因为近代社会是一个人类利用海洋资源较多且越来越多的社会,还因为21世纪是一个海洋世纪,更因为中国的发展、复兴和“梦想”的实现都需要海洋资源和海洋路径。但中国至今还没有一个丰富、完整、系统和有机的“国家海洋方略”。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甚至对住在海边和海岛上的人来说,“海洋”至今依然还是一个并没有放入思维层面和机制的陌生概念。在很多人的意识里,“海洋”就是一个“下游”和“垃圾排放地和堆放地”的概念。但真正的“海洋意识”却是把“海洋”看成一个“上游”和“资源储存地和来源地”的概念。所以,“海洋强国战略”就是一种利用海洋资源进而使国家由富裕变强大的战略。①《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陆海统筹走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之路》,新华社,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3-08/01/c_132591590.htm。
考虑到任何的战略都是方略的组成部分,一般又是一个长度概念,其特点是从长计议,所以与古代方略不同,现代方略往往具有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和有机性,要综合策略、战略、经略等谋略因素。*古代方略是指方针和策略、方法与谋略的组合。语出《荀子·王霸》的“乡方略,审劳佚,谨畜积,脩战备,齺然上下相信,而天下莫之敢当”。所以,“海洋方略”就是由海洋思维、海洋意识、海洋制度、海洋科学、海洋经济、海洋国防等方面构成的。但现实有的基本上只是战术和策略,很少有海洋战略,更没有海洋方略。海洋策略靠的是眼前的利益刺激和激励,海洋战略虽然已有长远的考虑,但整体看还是一种局部的线性布局,基本上只有“海洋经济”和“海洋国防”两个重点。但在一个全球化和整体化的时代里,应该把“海洋战略”更多地放在“海洋秩序”上进行重构和构建。之前的“海洋秩序”基本是遵循马汉的“海洋强权论”(power)的理论原理架构和构建的。*参见[美]马汉:《海权论》,一兵译,同心出版社2012年版。但自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发布以来,世界正在按照“海洋权利论”(right)理论来构建一种新型的秩序。这是一种以海洋运行为轴心的新型系统,一种合“海洋强权论”和“海洋权利论”在平面运行上的系统。由此将形成一种新型的海洋话语体系和系统。只有在一种新型的平台上,才能拥有一种新型的和立体的运行系统和话语系统。中国要实施“海洋方略”和“海洋强国战略”,就必须在重构世界新型的“海洋权系”秩序上进行自己的思考和做出自己特别的贡献。
一、“一路”和“海陆统筹”是中国架构“海洋权系”的重要步骤
中国正在逐步地架构一个以自己为出发点和标准的“海洋权系”。但这种架构从目前看还看不出其主观的痕迹,而更多是一种客观的表现和表述。这需要把“海洋”放在一个“公共范畴”上给予认识、理解和处理,由此赋予了“海洋”一个浓厚的和越来越浓厚的“公共性”性质,形成了一个“海洋公共池塘”的概念和理念,并以“海洋公共池塘理论”来行为和运行。*此文原题为《论“海洋公共池塘”——一种对“海洋”的新理解》,是黄建钢、刘景龙合作的论文,并以此文参加2013年暑期在贵州贵阳召开的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四届中国海洋社会学论坛。这是21世纪海洋与之前海洋的不同之处。之前的“海洋”基本上是一个“自然海洋”、“处女海洋”、“无主海洋”、“边缘海洋”和“国防海洋”概念。这是国家海洋方略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海洋公共池塘”:21世纪海洋的基本特性
同样一个自然客观的海洋,到21世纪后就发生了主观观念的变化。海洋理论到2013年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理论。它就是“海洋公共池塘理论”,来自于对美国著名的行政学家、经济政治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池塘资源理论”感悟并把这种感悟运用到海洋问题思考上的一个结果。“公共池塘资源理论”很好地解决了“公共事物的治理这个世界性难题”的问题。奥斯特罗姆为此获得了2009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家”。这个理论的基本观点如下:一是人类存在着许多和普遍的甚至是越来越多的“公地悲剧”问题;二是形成“公地悲剧”的制度原因是一个“不是私有的就是公共的,或者不是‘市场的’就是‘国家的’”两极对立甚至分化的思维、理论和现实的状态;三是“‘公共池塘资源制度’就是为了冲破那种僵化的分类定势,成为一个既‘有私有特征’,又‘有公有特征’的制度混合”状态;四是“这些制度之所以能成功,就在于它既是一个‘存在着搭顺便车和逃避责任的诱惑的环境’,又是一个能使人们取得一个富有成效的结果”。*参见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这也是从海洋视角和海洋思维看待人类社会的一个结论。在一个农耕社会中,“海洋”一直都是一个“边角料”和“垃圾场”的概念。但在一个海洋社会中,“海洋”却是一个中心、重心和核心的概念。这个概念具有很浓厚的公共性,它是对各点、各角和各边都具有一种对等和同等甚至对角的地位和作用。由于把“海洋”放在了一个“公共”的地位和层面的角度和平面上去审视,就把“海洋”看成了一个“公共池塘”。
其实,从“海洋公共池塘”中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池塘”概念具有很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乡愁情感。“池塘”往往是一个村庄才有的公共领域。“海洋文化”发展至今已经进入一个“公共文化”阶段。“海洋公共池塘文化”是人类进入21世纪后的现代文化。它还是一种推动现代性发展的动力文化、“主流”文化和本质文化,是现代人类文化和文明的核心和基础,其基础是“海洋具有人类的公共性”。这种公共性可以从汉字的“海洋”中得知——“海洋”的“海”就是一个“水是人母”的意思。它是在人类与海洋互动之中产生的概念。这种文化运行的本质就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本质。从71∶29的全球表面海陆面积之比来看,海洋文化也应是人类的主流文化。现代人类文化溯源于“海洋”使其成为人类的“公共池塘”,从而成为人类的本质文化演绎和演变的现实基础以及形成的客观前提。所以,“海洋公共池塘”既是现代人类与海洋互动的摇篮,又是现代“海洋文化”的母体和载体,更是现代文明最初的动力源泉。但现实是,在观念上,能把现代性与海洋性联系起来的人还是很少。
21世纪的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一个“海洋社会”的时代。这是由“海洋公共池塘”的概念形成的一个社会和生活的形态。它既是一个“全球化”的结果,又是一个“地球村”的附属品。“海洋社会”的核心是一个现代的“海洋文化”。现代“海洋文化”又由“村落”和“池塘”构成。这是一种以海洋为纽带或中心的人类文化形态。它的“准形态”是“湖泊文化”和“江河文化”。人类的生存和生活一直是围绕“水”而展开的,从起初的雨水,到后来的泉水,再到后来的井水,再到后来的河水,再到后来的海水。从“地球村”的角度看,现代社会的两大支柱是“池塘”——“海洋公共池塘”和“村落”——“国家私个陆地”。由此可见,不是有了社会才有的文化,而是有了文化才有的社会。只有对地球的海洋人类有了一种共知和共识,才会形成一个地球人类的整体“海洋文化”,才会形成一个整体的“地球村文化”。它就是一个全球的“海洋社会”形态。这种文化的融合状态又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发达,呈现出一种越来越明显的“全球化”的发展倾向和趋势,并具有一种文化的本源性和运行的循环性。
(二)国家的海洋强国战略要适应一个“公共海洋”的趋势
“海洋方略”是中国要进一步强大的一个重要谋略。它既要服从国家的战略目标,就是要复兴中华;又要适从国际的海洋状态,就是越来越浓厚的海洋公共性。进入21世纪后,海洋的矛盾、争端和冲突已经越来越明显。这是海洋“国际公共性”的一种表现。这决定了中国通过海洋强国的战略首先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突破。
1.意识战略。这个战略指的是要通过一个较长的时间甚至是很长的时间才能让人们具有一种海洋意识。这是一种看物、看人和看势要从海洋出发的思维角度。有海洋意识的人要多,海洋才会显得越来越重要。形成海洋意识,可以有各种和多种的路径,但通过普及知识和增加感受是很重要的路径。其中,树立一个“海洋国土”意识本身也是一种资源。对这种资源的争夺和控制,目前我们还缺乏意识,更缺少行动。中国至今没有对全民进行全面、系统和有层级的海洋意识教育。让全民都拥有一种海洋意识,是中国最大的海洋战略。这个战略有多长,其方略就有多大。这决定了各级学校不仅要开设海洋常识、海洋历史、海洋科学、海洋战争、海洋权益、海洋理论等等课程,而且还要树立一种全球海洋意识和全球生态意识。由于人类居住的星球表面积71%是海洋,所以“海洋意识”也就是一种“全球意识”。这要求必须把对人类居住的星球称谓由“地球”改为“水球”。否则,任何形式的海洋意识都是一种有所偏颇的、不彻底的甚至是畸形的海洋意识。特别需要免费赠送给每一位对海洋有兴趣了解的人一张以太平洋为中心的世界地图。
2.制度战略。现代社会是一个特别讲究实力的社会。但现代社会对实力的理解已经发生变化,要求在硬实力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软实力。由此来推理对海洋问题的解决,也是情同此理。在海洋问题上,海洋国防力是一种硬实力,但海洋制度力则是一种软实力。中国的现状还是一种不怎么重视制度力的现状。但要使制度有力量和有力度,制度就必须超前和科学。很多海边国家和海上国家已经有所重视,有的甚至已经高度重视。但中国在海洋制度建设方面不仅薄弱,而且还较落后。而要重视制度并使这样的重视有效果,就必须加强国家对海洋及其问题的研究,并把研究的成果及时地向民众宣传。宣传一方面会使民众拥有海洋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反过来反审、反思和反哺对海洋问题研究的不足和缺陷。问题导向是研究会有效果的根本。但问题不是都是眼前的。问题本身也是发展的。一个问题解决了,会有10个新问题扑面而来。制度走在了事态的前面,才会最终引导事态。反之,反而会被事态所裹挟,甚至还会产生一种负能量和负效应。对海洋问题,现在的制度不是结构缺失,就是内容没有导向。现在一般的海洋问题都是由限制和规范不够与引导和鼓励不力引起的。它决定了在海洋制度建设中既要注意限制性的海洋法律法规,又要重视鼓励性的海洋政策的架构。其中,还蕴涵了一个“限制性授权性”制度与“鼓励刺激性”制度的不同问题。对海洋,固然要限制和规范,但最主要还是一个如何鼓励大家去投入和投资的问题。这种鼓励是带有方向性的、范围性的和程度性的,是“法授权”的一种延伸和细化。
3.科学战略。人类至今的科学也可以从作用的领域来划分,可以分为地表科学、地质科学、海洋科学、大气科学和宇宙科学。至今人类的大多科学属于陆地科学。国家应该早点制定研究海洋科学的研究发展规划。我们自己未来的发展究竟需要什么支撑?首先需要对科学的需求进行想象,如同当年对研究开发“两弹一星”的想象一样。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海洋科学,至今还没有完整和系统的想象,也就还没有一种态度和行为上的明确性和明了度。做好海洋科学的基础研究工作,是最大的国家战略。当初,美国是通过曼哈顿计划才使其掌握了对二次大战的战争话语权。社会主义完全可以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海洋科学上去赶超美国。中国的最大海洋战略就是通过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海洋开发上拥有越来越大的话语权。特别是,海洋经济已经从一个自然经济、贸易经济、自由经济的状态进入了一个“海洋科技经济”阶段。所以,海洋经济对海洋科技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急、越来越猛和越来越深。这要求对海洋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必须集体和集中攻关。
二、“一路”是中国架构“海洋权系”的一个国际性超大开放型平台
一定要把“一路”放在一个“海陆统筹”的思维中进行考虑,一定要把“海陆统筹”放在海洋强国战略的构想中推动,一定要把海洋战略放在海洋方略的系统中运行。虽然从表面看,“一路”似乎是“历史海上丝绸之路”的一种延伸、演绎和发展,仿佛是“经济海上丝绸之路”的一种载体和平台,但实际上它却是现代的“海洋思维”运行和运作的一个结果。自人类在21世纪进入“海洋世纪”以来,“海洋”作为一种存在对人类的作用和影响已经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和越来越深。人类已经从一个“局部存在”进入了一个“整体存在”。从整体看,海洋是连接陆地的纽带,海洋把分居在不同大陆——海上大岛上的人们联系为一个整体。
(一)“一路”是一条发展之路
在汉语和英语中的“中国”概念是不同的。在汉语中,“中国”是一个“中央之国”的意思。但在英语中,“中国”即“china”却是一个产品即“瓷器”或一个地方的意思。随着世界中心的转移,随着世界中心由大西洋转移到了太平洋,“中央之国”的“中国”正在逐渐恢复。当初的唐朝、宋朝和清朝就是世界中心。中国要重新成为世界中心,就必须冲出重重包围圈。这就有一个发展以及如何发展的问题。一定要看到“一路”给中国发展创造的机会和提供的路径。这是一条把中国作为发展原动力的发展之路,是一条以中国现代产品为载体的发展之路,是一条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发展之路。它将是影响世界甚至牵引世界的发展之路。现在的问题是,怎么发展才能被国内人民和国际人们所接受?国际上对此已经有“中国殖民”的说法。要瓦解和消除这种说法,必须树立一种崭新的时代发展观和海洋发展观。
(二)“一路”是一条现实之路
不要因为海洋与陆地有距离,不要因为海洋很大很深,就以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就很虚幻和很缥缈。“一路”是一个很具有现实性和现实力的选择。“一路”的提出有很多效应和效益。从表层看,它是为了应对目前世界上形形色色的各种“经济谈判”和战略联盟如WTO谈判、TPP谈判等等;但从中层看,它却是为了摆脱和瓦解国际一些敌对势力对中国发展的尾追狙击;再从深层看,它却是为了维护、调整和修正二战胜利后所形成的国际政治与经济格局和秩序。特别是这种对二战后秩序的挑战目前已经从一种潜在状态逐渐地进入一种显在状态,甚至某些方面和区域已经进入或者正在转化为一种白热化的状态,如日本对中国东海钓鱼岛问题的挑衅,等等。二战后的国际秩序在进入21世纪后也确实遭到各种势力的挑战和挑衅,不同势力都希望这种秩序会发生一种有利于自己的变化。其中,有两大要素的变化决定着国际秩序正在或将要发生变化的方向和力度甚至程度:一是苏联及东欧势力的解体和瓦解,二是中国的发展及国力的崛起和上升。从“TPP”谈判的形成和发展的态势可以清晰看出这样一个趋势,小国和弱国同样也可以影响甚至牵引世界的发展。美国、日本参与由新西兰、新加坡、智利、文莱等四个并不起眼的国家作为发起国的“TPP”谈判可以清晰表现出这种趋势。
(三)“一路”是一条合作之路
现在,一种国际性、世界性和全球性的合作不仅已经成为潮流,而且其广度和高度都有新的要求。这就需要用一种崭新的合作思维、形式和方式来代替二战以后所形成的局部的和意识形态上的合作。对中国来说,以前很想合作,但既缺少合作的平台又缺少合作的舞台。现在,它可以依靠“一路”来实施和实现。“一路”将开拓一个崭新的合作路径。从整体看,它具有如下一些特点:一是需要回归一个海洋航线和航运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二是现实的各方“去意识形态化”的倾向十分明显且浓烈,三是一个世界化和全球化的影响进程和程度正在展开和深化甚至在发生突变,四是一个区域化和国际化与世界化和全球化的矛盾和冲突凸显并且在加剧而且还越来越激烈。所以,一定要看到“一路”的现代性、世界性和全球性的意义、作用和影响。从整体上看,人类的合作精神和方式还是处于一种初创和开创的阶段。它需要一种包容的态势去包容各方,合作才能成为可能。但现实是,多数人都是被“分析思维”和“分析方式”所包围和裹挟的。但与“分析思维”是一种发散的思维不同,“合作思维”和“综合思维”则属于合围、合作和合力的思维。它的前提是一种收敛和凝聚的运行方式。它既可以激活国内投资和投入“一路”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可以激发国际参与和参加“一路”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但这又需要两种不同的合作思路和路径、方式和方法。在中国社会里,需要国内政策来引导合作的需求。而在国际社会中,则需要国际法律来保障合作的行为。
(四)“一路”是一条立体之路
传统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平面的。这决定了现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应该在超越平面基础上进入一个综合性、整体性和立体性的状态。它不仅表现在主体上的立体性、内容上的立体性、速度上的立体性、功能上的立体性、作用上的立体性、影响上的立体性等等上,而且还要体现在海洋的立体性如拓展水下航线、开发水下矿藏资源和旅游资源、创新多层制度的立体结构等等上。它们其实就是下一步海洋上的“立体性合作”存在的基础和前提。如同数学一样,从“平面几何”跨越到“立体几何”再上升到“解析几何”都是一种思维上和逻辑上的跨越、突破和提升。但这种立体性的确立和构建却都有一个逐渐丰富和丰满乃至完整和完善的过程。其中,一定要切忌一个一步到位的期望。
由于“海洋是平的”,所以人们认识和利用“海洋”都是从起始的“海洋的水平面属性”的角度开始的。从经济的角度看,人们长期是把“一路”的客体仅局限在单纯的贸易层次和层面的。其实,“一路”的立体性正在形成和突起。这种立体性并不是对个别平面性的否定和抛弃,而是对很多平面性的包含和兼容,甚至还是对整体平面性的超越。关键是要形成一种由政府、社会和民间力量组合而成的开放和开发海洋的主体立体结构。其中,随着航运业的发展,随着海上贸易方向和方面的拓展,还要形成一种特有的航海和航运的“一路”文化。这种文化还可以汲取现在普陀山的观音文化精髓,从而打造或者形成一种崭新的“海绸文化”,还要发展成为一个“现代海洋信仰”——“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是控制了世界”*这是2000多年前罗马著名哲学家西塞罗提出的著名的预言性论断,它又影响了马汉“海权论”的形成。是近代海洋信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出自林则徐的一副自勉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其中,“海纳百川”最早出自晋代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其言包含广也。”“有容乃大”则出自《尚书·君陈》:“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是现代海洋信仰。这就既需要继承,但更需要改革甚至创新。
三、“海陆统筹”是一个中国发挥“海洋权系”内功能的思维
不同的思维产生不同的效应。有一种思维的分法区分了陆地思维和海洋思维。从陆地看海洋属于陆地思维。从海洋看陆地是海洋思维。现在,人类是居住在陆地上的,或居住在“大陆地”上,或居住在“小陆地”上都是一种陆地,但资源主要是从海洋来,不论是海洋里的资源还是从海洋来的资源。所以,人类是既需要“陆海统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17)发展海洋经济。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发展海洋油气、运输、渔业等产业,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加强渔港建设,保护海岛、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环境。保障海上通道安全,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10月28日,第01版。又需要“海陆统筹”*李义虎:《从海陆二分到海陆统筹——对中国海陆关系的再审视》,《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8期。的。它们虽然从外表看区别不是很大,但从方式看却是思维的角度和作用的方向不同。“陆海统筹”是一个基于陆地由内往外发的力,“海陆统筹”是一个基于海洋由外往里收的力。它们都是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支点。在2011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里,已经把坚持“陆海统筹”与制定实施海洋发展战略联系起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新华社2011年3月16日发,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2011lh/content_1825838_5.htm。由此看“海陆统筹”就会发现,它具有如下一些特性和特点。
(一)联动性:“海陆统筹”的基本功能和作用
从“陆海统筹”到“海陆统筹”,应该看到一个“海”与“陆”或“路”与“海”的联动作用。这也是一种战略与策略之间的联动,是形成方略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陆海统筹”只是一种策略思维,是眼前的事;“海陆统筹”则是一种战略思维,是长远的事。要站在一个更新和更高的制高点上去纵观我国的国家海岸线就会发现,在海域与陆域之间存在一种多角度和多维度的联系。就是这种联系才会致使两个本来是相互独立的系统之间能够进行一种顺畅的资源互动和联动,从而形成和产出一种包含长远性战略在内的综合性方略。
1.时间的战略性。现代的战略概念有些萎缩,缩到了一个时间长度概念。它针对的是人们现实的急功近利和欲望膨胀的状态。现在,急功近利和欲望膨胀已经成为中国再发展的重大和巨大的障碍。这就需要一切都要从长计议,要放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中审视和操作。“海陆统筹”概念的提出就是为了摆脱发展中的急功近利和欲望膨胀的状态。它要求站在一个更高的甚至是超越单纯陆地视野和眼前利益的高度来重新审视人类居住的这个星球的战略。由此发现了在海陆二者之间具有的一种关联性、互融性、互补性、整合性和综合性。由此推导出一个将海洋与大陆的发展必须统筹起来加以考虑与安排的结论。但这又必须完成从“陆海统筹”到“海陆统筹”的演变和转变。这也是随着陆地经济发展、陆地资源衰竭、生态环境恶化、海洋资源价值发现、海洋科技进步以及海洋经济地位上升而诞生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很注重时间的长度,其价值在于,越长越好。
2.内容的综合性。这要求海陆之间必须同时发展、统筹发展和综合发展。特别是一种综合发展,必须注重各个要素之间的渗透性发展。综合本身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个过程。有时形成这种状态需要一个很漫长甚至很曲折的过程。它要求有一个从海域与陆域之间的物流、能流、信息流和人流等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综合的角度为出发点的战略作为支撑点,来支撑国家的再发展。它要求对海洋的开发、利用、保护、养育等过程必须考虑陆地的需求。要特别注重海陆联动中的开发规划、产业一体化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海岸带综合管理等多个领域、多项内容,具有明显的综合协调和统筹。
3.手法的多样性。既然是一种方法就需要有办法和手法来配套。其中,方法是配套方式的,做法是配套做事的,办法是遇到问题时的做法,手法是进到细节处在技巧上的做法。在“海陆统筹”的思维、路径和过程中,也需要强调和讲究这“四法”。但要做好这“四法”又需要运用系统论和协同论的思想。它需要综合运用政策、行政、金融、税收、法律等管理和治理的手段,来制定战略规划、调集海陆各方资源,统筹协调海陆区域发展、联动海陆产业发展、区划海陆区域功能以及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章一系列制度等等,从而来引导市场朝着一个有利于“海陆联动”的方向发展。
4.目标的持续性。在现在的中国做事碰到的最大问题,就是目标和目的的不连续和不持续。对传统项目和陆地项目,不连续和不持续还可以容忍。但对现代项目和海洋项目,不连续和不持续的问题将会影响项目的构建和运行,甚至会影响项目效果、效应和效益的发挥和发力。“海陆统筹”概念的提出,就在强调其思维必须是可持续的。而要使这个思维持续,就必须使目标和目的具有稳定性。这是一种随时间的延续而来的持续性。它需要实现一个海域与陆域互为依附和发展条件并且优势互补的复合体系和机制,从而获得一个整体和系统且长远的良好效应。
(二)枢纽性:国家“陆海统筹”和“海陆统筹”的交汇点
从“陆海统筹”和“海陆统筹”交汇的角度来审视中国海洋方略的构建和实施,还是一个新角度。从这个角度来审视中国沿海各点的发展发现,科学地确定它们的交汇点和枢纽点是一个重大问题。一个什么样的点才能把“陆海统筹”和“海陆统筹”联合与联动起来?无论从地理位置看还是从政策位置看,“舟山新区”都是其中的一个“不二”新区。*王建友、李秀辉、蒋逸民、黄建钢:《海陆统筹:一个国家战略——关于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跨越式发展的思考》,《舟山日报》,2014年7月20日、26日、8月2日,第2版。它特别还是一个从海洋作用大陆的“海陆统筹”的最大作用点。同时,江苏省的连云港可以成为一个从陆地作用海洋的“陆海统筹”的作用点。
1.国家已经赋予“舟山新区”一个“海陆统筹”的任务。2011年6月30日国务院批复设立的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被冠之为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这个新区在国务院2013年1月17日批准的《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中既注意了“先行先试”的政策,也提到了“陆海统筹”的概念——“陆海统筹发展先行区”,但忽略了对“海陆统筹”思维的重视。但从国家赋予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看,“舟山新区”无疑将承担和承接我国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任,还承载了探索海洋经济科学发展路径的历史使命。特别是“一路”概念的提出,更显示了“舟山新区”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中的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2.“舟山新区”的“海陆统筹”资源优势无法复制。“舟山新区”的资源优势可以从自然和政策两个角度给予理解。其自然资源是什么是一个概念,它的政策资源是什么是另一个概念。由“海陆统筹”思维延伸而出的政策资源具有独特性。如果能把自然资源和政策资源合二为一,“舟山新区”的资源优势就会如虎添翼。怎么看“舟山新区”的资源,也会随视角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现在审视“舟山新区”资源的视角已经与当时批复“舟山新区”时的视角有所不同。现在有的“一路”和“海陆统筹”的视角是当时批复时所没有的。其实,“舟山新区”最大的资源是在“海上”。这个资源一方面可以与“上海”连接,因为“上海”就是一个“到‘海上’地方去的陆上驿站”。另一方面也可以连接“一路”,因为“一路”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也有一个“海上”。现在,“舟山新区”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又添加了一个很重要的政策资源——“国家级新区”资源。把“海上”资源和“新区”资源合在一起,“舟山新区”就可以起到一个统领我国沿海各个发展点的作用。□
(责任编辑:石洪斌)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9092(2016)01-0094-007
作者简介:黄建钢,浙江海洋大学公共管理学教授,法学博士,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公共管理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政治学会副会长,浙江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浙江省社会学会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研究方向为海洋公共性问题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
收稿日期:2015-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