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燃农村电商发展“三把火”

2016-02-13陈越

浙江经济 2016年8期

本刊记者/陈越

点燃农村电商发展“三把火”

本刊记者/陈越

时下,电子商务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仅成为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还在农村种下星星之火。不过,星星之火尚未形成燎原之势。占据中国总人口半壁江山的农村人口,网络消费占比却不到一成。如何开拓农村电商发展空间?近日,由临安市商务局联合临安市农办、临安市团委、临安农村电商研究中心举办的第三期“浙江临安农村电商发展研修班”,邀请了一批省内外知名农村电商研究专家,从县域农村电商发展顶层设计与规划、农村电商发展具体案例分析、农产品电商品牌定位、全网营销等角度,深入探索浙江农村电商发展特色路径,本文对其中三位与会专家的精彩观点作了摘要。

优化县域电商顶层设计

(邹翠莉:浙江省现代电子商务研究院农村电商研究员)

县域电商的顶层设计,是县域电商发展中必须着力做好的前置性问题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县一段时间内的电商发展走向。而县域电商发展的规划水平,则取决于县级党委、政府的认识高度、定位精度、推进力度。2015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从中央层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县域电商的顶层设计指明了道路。

从县级政府的层面来说,应牢牢把握三大原则:一是做到知己知彼。要从县情出发,精确定位、顺势而为。不跟风搭建大型销售类电商平台,而是建设一批能够支撑地方产业发展的农产品分销平台,由政府带头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召集有能力的分销商帮助农民解决销售问题。对在本土就能实现供需平衡的优质产品,应从开拓外地市场转向立足本土市场,缩小其销售半径,从而降低产品的储存成本、物流成本。

二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对于政府是否要支持电子商务发展这个问题,社会上弥漫着两种极端的声音,有人肯定,有人否定。其实,两者本就是融合共推的关系:在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没有实际享受到产业红利的企业和个人不会自发投入,需要政府发挥公共职能,扶持新兴产业。但是当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政府就应该放手让其走市场化道路。

三是明确顶层设计的指导思想。时至今日,仍有些政府将农村电商简单地等同于农民开网店,将电商服务局限于业务培训与技术指导。第二届中国县域电商峰会提出了“小县域、大生态”的发展要求,强调农村电商无小事,需从电商服务、专业人才、产业配套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支撑。据此,在顶层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有宏伟目标,更要有实实在在的配套跟进措施,以规划引领工程、以工程布局项目,打造本地电商特色。

在浙江省内是否出现过较为成功的农村电商顶层设计?丽水市就是这样一个凭借电子商务完成“逆袭”的典型案例。作为浙江的欠发达地区,2012年,丽水迈开了市县村三级同步发展的步伐:成立市商务服务中心,重点推进销售、消费、物流、人才、品质、创业、服务、集聚、研究、标准等十大体系建设。同年5月,遂昌县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了全国第一个县级馆——“中国特色·遂昌馆”,开馆仅半天时间,就帮农民销售掉上千斤冬笋。在阿里巴巴公布的前两批“淘宝村”中,丽水就占据了7席。其中,素有“烧饼之乡”美誉的缙云县北山村变化最大。从前,村民一般靠外出开小吃店谋生,而受到“北山狼”等一批电商企业的激励,一批外出务工者回乡创业,目前已有80%的村民从事电子商务,并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深挖农村电商品牌价值

(龙伟: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特聘讲师、淘宝大学资深讲师)

时至今日,大部分农业电商企业已经意识到品牌价值的重要性,却不知该如何用有形之手创造“无形资产”。当务之急是做好农产品的品牌分类和定位,让品牌成为主体,成为一种新生产工具,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农产品电商营销突围。

纵观电子商务领域的品牌,主要分为三类:一是渠道品牌。商品生产后,经物流到达各种渠道,例如经销商、批发商、零售商等,最后再到达终端消费者手中,如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就是典型的渠道品牌。二是产品品牌。一般而言,那些贴有“有机绿色公无害”标签或带有地理标志的农产品往往较受市场欢迎。三是店铺品牌。主要由店铺打分、宝贝与描述相符程度、卖家服务态度、发货速度、店铺装修及文案等组成,仅“天猫”这一个平台,就有旗舰店、专营店、专卖店等多种类型的店铺。除了自己创立品牌外,经济相对落后、农产品区别度不高的部分地区还可以选择“贴牌”营销的方式,通过与品牌店铺合作,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销售的燃眉之急。不论是何种品牌,都需要通过形象设计来传达品牌定位。品牌标识(Logo)作为形象传播中最为直观的细节,必须好认易记,能与受众产生心灵共鸣,创造出品牌认识、品牌联想和消费者的品牌偏好。现阶段,活体卡通形象倍受青睐,比如“天猫”是一只猫、“京东”是一只狗、“苏宁”是一只狮子,这些形象亲切可爱、深入人心。

眼球经济时代,人类大脑对图片具有超高的敏感度。渠道平台如同一个陈列架,上面摆放着各种商品。如何令产品脱颖而出?这就需要在页面设计和图片制作上下工夫。如果说品牌是一颗“钉子”的话,那么在页面中反复出现且具有辨识度的元素就是一只“锤子”,将品牌态度烙印在消费者的脑海中。在淘宝网上,有很多成功案例。比如,提到“阿芙”就会联想到一个头戴花环、面带笑容的外国小女孩儿,呈现天然与健康的品牌特色;说起“茵曼”就会联想到梳着大麻花辫、衣着素雅的文艺范儿姑娘,强调简约个性的时尚风格。

在农村电商的突围方法中,体验营销是最常见的一种手段,通过充分刺激和调动消费者的感官、情感、行动、联想等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促进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淘宝上有一个专门卖酒酿馒头的个人店铺,起初无人问津,后来策划了“一块钱不包邮玩试吃”活动,仅两个月就做出5000多单的业绩。借势营销也是一种个比较奏效的手段,它将产品的推广融入到一个消费者喜闻乐见的环境里,使消费者在这个环境中了解产品并接受产品。为了给即将到来的年货节造势,今年1月,“百草味”在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时间段投放“年货礼盒”广告,在微信、微博发起“随手拍百草味”大赛,借助社会化媒体话题活动进一步扩大了品牌宣传的后续影响力。体验营销和借势营销外,二维码营销、故事营销已成趋势,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深挖产品文化将是未来电商营销的重点所在。

开启农产品“微营销”时代

(于明鉴: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商务总裁班特聘专家讲师、牛客电商创始人)

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编写的《中国互联网20年发展报告(摘要)》指出,截至2015年7月,中国网民数量达到6.68亿,普及率过半,其中,手机网民占比提升至九成,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增长迅速。毋庸置疑,移动端已经成为国电商发展的下一个风口。

随着微信、微博等移动端媒体层出不穷,原有网络营销模式已不能完全适用于现有电商环境,“微营销”概念应运而生。它是以移动互联网为主要沟通平台,配合传统网络媒体和大众媒体,通过有策略、可管理、持续性的线上和线下沟通,建立和转化强化顾客关系,实现客户价值的一系列过程。任何独立的手段都只是一个工具,只有包含微博、微视、二维码、公众平台、微商等一整套布局的互联网营销系统,才是今天聚焦的“微营销”。“微营销”的最大特点在于完全颠覆了传统媒体的“硬广”模式,以年轻人更易于接受的形式,让农产品营销更加互联网化。

第一,要在搜索引擎上建立信任,通过注册固定域名、添加关键词、制作网络名片等手段,提高农村电商的网络“存在感”和权威性。

第二,要明确微博和微信的职能分工,实现“两条腿”走路。微博是一种具有大众媒介性质的自媒体,擅长做强曝光,寻找精准用户并建立初步联系。李开复曾经打过一个比方,“当你的微博粉丝超过100,你就是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十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一百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一千万,你就是电视台;超过一亿,你就是CCTV了。”微博运营的重点在于,通过满足消费的感官体验和情感需求,在短时间内增加粉丝量与曝光率。电影《泰囧》在上映前,有针对性地制作了先导预告、增强版预告、惊喜版预告等5个版本的预告片,还有30个版本的海报,并在70多个城市专门部署了发行人员,结果成为首部票房超过10亿元的国产电影。同理,农产品电商也可以成立类似“专业化”宣传团队,用更为新颖的方式,动态呈现产品的特点与优势,然后通过发布购物链接将粉丝倒流到网商店铺,完成数据沉淀。

相比之下,微信是一个更为封闭的空间,它可以通过一对一的人际传播或稳定小组成员之间的传播,将由微博建立起来的“弱关系”转化为“强关系”,维护客户关系,传播品牌文化,培养品牌忠诚度。微信平台要充分挖掘其互动属性,通过开展各类活动,邀请消费者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和宣传中来。

目前,“微营销”还处于萌芽阶段,需要依托传统产业的发展。但它就像绞杀榕一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旦发芽,就会长出气生根,一直向下,直到在泥土中扎根,最终改变传统的农产品营销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