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融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策略研究
2016-02-13陈发达
陈发达
( 韶关学院 学生处,广东 韶关512005)
校园文化融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策略研究
陈发达
(韶关学院学生处,广东韶关512005)
摘要:对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通过高校课堂、日常修养、课外践行与自治路径等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校园文化;融入;核心价值观;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的讲话,将培养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升到了强基固本、凝魂聚气的战略地位上[1]。由此可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发挥其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在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稳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校园文化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状
(一)校园文化中学习践行路径分析
1.学生的本职工作是学习,学生完成学业要求,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营造良好学习风气在某种程度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学生学习践行的主要路径是思想政治教育课。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不同程度存在着内容空洞,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注重灌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
2.“第二课堂”也是学生学习的路径。“第二课堂”以潜隐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校园文化、校园管理制度都是第二课堂的主要构成部分。部分高校对于“第二课堂”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将“第二课堂”纳入课程结构体系,缺乏相应的考核和评价体系[1]。因此,“第二课堂”没有充分发挥学习践行路径应有的功效。
(二)校园文化中日常修养路径分析
当前高校在日常行为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是可喜的。“诚信考试专题”、“诚信贷款”、“光盘行动”、“开创文明校园”、“文明班级评选”、“争做文明大学生”等活动路径规范了学生日常行为。日常修养路径,主题明确,内容细化,效果明显,对其他类型的路径具有借鉴意义。但部分学生反映参与这些活动是强制参与,不能理解此类活动背后的深刻用意。
(三)校园文化中课外践行路径分析
1.缺乏考核,路径流于形式。以大学生参与革命主题展览活动为例,大学生参与革命主题展览本是让学生铭记历史,增强国家尊严感和归属感。但部分学校组织此类活动过于形式化,展览活动进行完就意味着活动圆满结束。对于活动中学生情感是否得到深化,精神是否得以提升,却很少过问。即使部分学校要求学生以文字的形式记录自己所想所感,但学生将自己所想所感上交后,学校缺乏后续的考察和评价,没有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引导,严重打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践行路径被蒙上功利色彩。社团是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建立的校园自治组织。校园主题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对学生的思想、情感、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形式丰富多样、富有娱乐性,学生乐于接受[2]。但部分高校为保障社团活动、校园活动的顺利完成,将学生的参与作为学生评优、入党的重要标准。在功利化思想的驱使下,学生彼此激烈竞争。表面上看,学校与学生都实现了“双赢”,但是“双赢”的背后却使践行路径的意义大打折扣。
3.刚性规定约束学生践行意愿。以社区服务为例,高校对于社区服务多有一些刚性规定,内容约束性比较大。从积极方面说,有效约束了大学生的行为,保障大学生积极参与。但是从消极层面分析,大学生群体是具备自我判断能力的人,内心体验丰富。刚性约束在某种程度上会限制学生的情感外露和行动表达。
(四)校园文化中自治育人路径分析
1.自治育人路径的出发点是为了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但在执行过程中却偏离了最初设定的目标。以职业规划为例,当前高校开展的相关类型的职业规划活动,普遍存在内容泛化,缺乏针对性;活动流程形式化、缺乏吸引力等问题。此活动本来关系到学生的前途,但学生参与的兴趣寥寥,多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
2.高校教育实习是提高在校大学生的专业技能、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有效途径,但部分高校和大学生对于教育实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当前高校教育实习多采取集体实习和个人实习两种方式。集体实习是由教师将学生带到指定实习单位进行实习,但没有全程参与到教育实习过程,对学生缺少监督与考核。另外,对参与个体实习的学生更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监督,实习效果无法保障。
二、校园文化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策略
(一)充分发挥髙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
1.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推行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课是传播、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为此,高校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改革,以启发式教学代替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通过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共同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获得他们的认同。在进行考核时,应摒弃以最终考试分数为主定成绩的方法,需结合日常学习运用情况、课堂讨论表现情况以及考勤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3]。
2.把握重点热点话题,引领社会思潮。思想政治课教师不仅担负教育者的身份,还担负着马克思主义宣传者的身份。在课堂教学上,除为学生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还要以坚定的信念感染学生。具体说,教师在课堂上,在宣传和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当下社会现象。例如,在讲解新自由思潮时,应帮助学生深刻地了解不同制度下自由观的实质,引导他们深入地了解资本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
(二)注重日常修养,促进品质升华
日常修养是指大学生在日常行为习惯中所体现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日常修养主要包括思想情操修养、优良学风养成和生活作风修养。日常修养路径通过对学生具体行为的规范和引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1.高校学风即学校整体的学习风气,是全体师生员工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治学目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也是全体师生知、情、意、行在学习问题上的体现。学习是学生的本职工作,学生努力学习本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科学规划学习也是践行“爱国”、“敬业”价值观的体现。
2.大学生生活作风修养是指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循社会主义的“诚信”、“友善”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守时、守信、守法,才能取信于他人,取信于社会。大学生在日常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不仅要讲诚信,更要重友善。大学生“友善”观的践行,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协调与同学、教师的关系,平等对待、互帮互助,营造良好的身心环境。当前在少数大学生中“攀比”之风比较严重,讲排场、比阔气、挥霍浪费,这些都有悖于所倡导的艰苦奋斗的精神[4]。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约束大学生行为,要求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的小事做起,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注重课外践行,付诸实际行动
课外践行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诉诸实效的主要路径,主要包括党团活动、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社会调研活动等。
1.将核心价值观外化于党团活动。大学生的党团活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内涵宣传的重要阵地,也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途径之一。首先,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可以带动学生参与党团活动。其次,重视高校党组织生活。高校党组织是学生党员体验和感悟政治生活的重要渠道,学生党员在党小组内对党的理论政策的学习,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更为深入。在进一步强化学生党员学习理论的同时,应积极引导他们参与实践活动。第三,重视党组织建设。丰富党组织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吸引更广泛的学生党员参与其中,均衡各年级专业党员的发展人数,尽可能实现“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这样就能以班级的形式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
2.将核心价值观外化于社团活动。社团活动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引领“第二课堂”的发展。当代大学生是社团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参与者、策划者、管理者。大学生对于社团活动的参与热情,使社团成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首先,社团是大学生提升自我的平台。大学社团活动形式多样,有学术讲座、研讨会、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通过这些社团活动,学生既可以加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又能够不断提高其理论水平和道德境界。作为学生自我管理的平台,大学生社团以活动为载体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和影响是无可比拟的。其次,理论学习型社团定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传播。理论学习型社团既能够承担理论知识的传播职责,又能从大学生实际和需求角度考虑,是课内和课外联系的桥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因此,以理论学习型社团为依托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加顺畅地引导学生内化于心并予以践行。第三,发挥社会公益型社团的服务作用。社会公益型社团是大学生以社团形式服务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社团组织大学生深入敬老院,关注留守儿童,开展支教、法律援助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帮助、服务他人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魅力,从而不断强化自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3.将核心价值观外化于志愿者活动。志愿者服务是学雷锋活动的拓展和创新。青少年是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主体,青少年志愿活动也将成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国家举办的重大活动、重要会议和大型文体赛事中都能发现大学生志愿者的身影,他们在秩序维护、咨询联络、文明引导、礼仪规范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他们以“公益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为理念,关心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关爱残疾人,深入敬老院、孤儿院、救助站等单位,用自己的行为践行了“友善”的价值观,彰显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之美”[5]。
(四)建设自治路径,提升个体素质
自治路径是大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参与勤工助学、教育实习等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我,合理规划自己,从而提升个人素质。
1.教育实习是学生走向社会之前,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有效平台。通过深入生产一线,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深入了解社会,明确自身价值,加强对自身的职业规划,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团队协作精神和动手能力,增强对自身的认同感。在此意义上,教育实习也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环节。对于教育实习路径,要加强师资力量的配备工作,让教师全程跟进教育实习活动,严格考察和监督学生行为,并且在教育实习完成之后,进行技能考核,将技能考核作为评价学生教育实习成果的重要指标。
2.勤工助学既能帮助学生在学习之余赚取生活费,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具体操作能力,为学生就业和创业奠定基础。学校等要保障工作岗位的多样化,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在遴选勤工助学的学生时,学校要把好关,“严进严出”,改变学生“干活、拿钱、走人”的想法,让学生在勤工助学的过程中既解决个人生活困难,又可以学到有用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勤工助学的对象不仅要面向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而且要面向其他学生,让多数学生能认识到勤工助学是提升个人素质的平台。
总而言之,充分利用校园内多元化、实用化路径,加快转变思维模式,不断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方法,并在实践中相机抉择,实时反馈,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开琼.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研究[J].品牌,2015,(3):205-206.
[2]王建新.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5,(5):1-4.
[3]刘笑菊.后现代主义思潮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5,(5):5-8.
[4]于志娜,陈彦彦,刘佳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的北大荒精神融入思政课建设——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为例[J].黑河学刊,2015,(11):67-69.
[5]陈浩.摭说大学之大领悟大学之道[J].铜仁学院学报,2016,(1).
(责任编辑王小聪)(责任校对毛志)(英文编辑田兴斌)
Strategies for Campus Culture Integrated into the Core Values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CHEN Fada
( Student Office, Shaoguan University, Shaoguan, Guangdong 512005, China )
Abstract:After analyzing the current status quo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the results displayed some problems exited in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The paper suggested promoting the students to establish the correct values by developing cultural and daily training either in or after classroom, and running autonomy management on campus.
Key words:Campus culture, integration, core values;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639 (2016) 03-0189-04
收稿日期:2016-03-12
作者简介:陈发达(1981-),男,广东梅县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