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严复“信达雅”与泰特勒翻译三原则的比较

2016-02-13任庆亮邓晶晶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信达雅泰特严复

任庆亮,邓晶晶

(1.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 400031;2.暨南大学,广东 广州 510632)

严复“信达雅”与泰特勒翻译三原则的比较

任庆亮1,邓晶晶2

(1.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 400031;2.暨南大学,广东 广州 510632)

文章通过对严复“信达雅”说与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的横向比较,试从理论的文化渊源、具体内涵及产生背景等方面,梳理两者的异同之处,并分析了抄袭说出现的原因,从而证明两者虽形为相似,但实则迥异,抄袭一说并不属实。

信达雅;翻译三原则;差异

翻译标准是衡量译文质量的重要尺度,也是译者从事翻译活动必须遵守的准则。在中西翻译发展史上,各个翻译流派、翻译家都提出过有关翻译标准的重要论述。其中,严复的“信达雅”说与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不仅在译界举足轻重,影响深远,更是由于两者的相似之处,而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国内甚至有学者认为严复的“信达雅”理论植根于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本文从两者理论的文化渊源、具体内涵及产生背景等方面,梳理其理论的异同之处,并分析抄袭说出现的原因,从而证明两者虽形为相似,但实则迥异,抄袭一说并不属实。

一、理论阐述:严复“信达雅”说与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

严复“信达雅”说与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都在国内外翻译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若对两者进行对比、分析,就首先应正确认识各自理论的内涵。

(一)严复“信达雅”的解读

1898年,严复在他的译作《天演论》的卷首《译例言》中提出了被后人奉为金科玉律的“信、达、雅”这三字原则。其中,严复直言:“译事三难:信、达、雅。”有关此三字,严复并没有急忙下定义,而是进一步陈述为“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正是这样的陈述逻辑,使得“信、达、雅”三字的具体内涵也引起了学界的争议。本文暂且从字面意思作初步解释。从原文的后面内容可以看出,严复所说的“信”,援引于《易经》中“修辞立诚”的“诚”字,指不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表现风格上都要忠实于原文;“达”指译者不受原文用词造句的限制,而能够将原文通顺、流畅地翻译出来;“雅”则是要求译入语语言上要富有文采。出于原文的思想内容、当时的社会环境及翻译目的的考虑,严复的“雅”在这里所提倡的是用汉以前的文字句法。

(二)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解读

1790年,泰特勒在其发表的《论翻译的原则》一书中认为“好的翻译应当能将原作的优点完全移入另一种语言,以使目的语的读者能与原语读者同样清楚地领悟,强烈地感受那样,领悟和感受译作”。除此之外,在书中泰特勒还提出了著名的翻译三原则,即:

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 of the original work.(译文能够完全表达原作的意思。)

That the style and the manner ofwritingshould be of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the original.(译作的风格、笔调必须和原文保持一致。)

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the original composition.(译文必须与原作同样通顺自然。)

泰特勒的这一论述,在翻译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在西方翻译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泰特勒的三原则分别从译文的意义、风格和精神三个方面对译者提出了要求。并且值得一提的是,泰特勒表示其三者按重要程度排序。当三者发生冲突时,第一要舍去的是第三点,而后舍弃第二点。任何时候都不能为求译文优美流畅,而牺牲原文的思想内容。

二、对比分析:两者理论的不同之处

翻译从一定层面看是指“运用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对以另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或符号为载体表达的信息,进行转述的语言交流活动。”中西译论从起源来看,都有着深远历史。但刚开始时,双方大多是处于相互隔离的状态。直到20世纪初,才开始了最初的交流。作为翻译理论研究的重点,翻译标准从交流之初,就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而严复“信达雅”说与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所探讨的内容虽有相似之处。但两者的文化渊源、具体内涵及产生背景等方面却有着本质差别,不可简单将两者等同起来。

(一)文化渊源不同

首先,严复“信达雅”说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的文化渊源。众所周知,中国翻译历史悠久,且对于翻译标准的讨论早在支谦的《法句经序》中已有记载。原文如下:

将炎虽善天竺语,未备晓汉。其所传言,或得胡语,或以意出音,近于质直。仆初嫌其词不雅,维祗难曰:“佛言,依其义不用饰,取其法不以严。其传经者,当令易晓,勿失厥义,是则为善。”座中咸曰:“老氏称:‘美言不信,信言不美。’仲尼亦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明圣人意,深邃无极。今传胡义,实宜径达。”是以自偈受译人口,因循本旨,不加文饰。

从以上可以看出,首先,中国传统译论常以序的形式出现,零散随意,符合中国人传统上重感性思维而非理性分析,重个人体悟而非逻辑推理的特点;再次,可以证实“信达雅”的提法也并非严复首创。至少在比其早1700年的《法句经序》中已有记载。最后,从支谦开始,中国译论就与圣贤之言和经典文论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的译论家常常借重古人之言立论,或移植文论中的审美标准观照翻译的成败。这一方面体现了古典译论崇古信古的因袭的一面,另一方面反印了古典译论深厚的文艺学传统。从以上三点出发,可以看出严复“信达雅”的提出方式即在其译作《天演论》的卷首《译例言》中,这与中国传统上将重要观点放在序或跋中展现的倾向一致;并且从《法句经序》中“信达雅”提法的固有;严复生活时代下人们对古人言语的推崇;严复翻译理论的语言也如传统文论一样简洁精炼、内涵深刻,往往以不确定之语意给后人留下无尽的揣测空间等可以看出,严复的译论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论的土壤,充满着中国人特有的那种思维方式的印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

和严复“信达雅”说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积淀不同,西方翻译理论更注重其内在的连续性。西方对翻译标准的关注也是由来已久,而将翻译标准概括较为系统的是法国翻译家多莱的“成功翻译的四条准则”,而后是德国路德的“翻译修补七规则”;18世纪法国的巴托提出句法调整十二法等,其具体内容就不赘述。除此之外,在泰特勒翻译三原则之前,英国翻译理论家乔治·坎贝尔已首次提出了翻译的三原则:(1)准确地再现原作的意思;(2)在符合译作语言特征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移植原作者的精神和风格;(3)使译作像原作那样自然、流畅。而最早将泰特勒翻译三原则引进中国的还是郑振铎在1921年的事情。有关其思想具体内容上文已有论述。从以上众多翻译家对翻译标准的讨论“可以看到西方译论整体上思维严谨,表述清晰,代表了一种独特的学术精神和品格,这深刻体现了西方译论在思想内容及方法论上的内在连续性,特别是泰特勒和德莱顿翻译原则有明显的继承关系”。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两个理论产生于差异迥然的的文化背景,带有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与思维标记。

(二)内容侧重不同

有关严复“信达雅”的具体内容,上文已经作了简要陈述。从“信达雅”的具体内容上来看,“信”指“意义不倍本文”,而后“译者将全文神理,融会于心,则下笔抒词,自善互备。至原文词理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由此可以看出,“达”不仅指译文语言通顺,更要求把原文的风格、内容完全地表现出来。“达”与“信”的关系并非像泰特勒三原则中各要素侧重差异性一样,相反,“达”是为“信”服务的。再看严复“信达雅”中的“雅”。出于翻译的社会环境和翻译目的考虑,严复主张用汉以前的句法,此句也无可厚非。不过,在后人对“雅”的进一步解读却各持己见。王宏志认为“对于‘雅’与‘信’‘达’之间的关系,他(严复)也说得非常清楚:‘故信、达而外,求其而雅。此不仅期以行远已耳,实则精理微言,用汉以前的字法、句法,则为达易;用近世利俗文字,则求达难’。‘雅’的目的是‘行远’和‘求达’。假如我们再推一步,既然为雅即所以为达,而为达又是即所以为信,那么,为雅也就是即所以为信了。”由此看来,“达”和“雅”均是用来实现“信”的手段,是为实现“信”服务的。

相比严复“信达雅”说中“信”的统摄作用,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显得更注重其内在差异性,强调译文要在内容、风格和语言表达的三个方面分别忠实原文。具体而言,三原则中的第一条原则强调忠实于原文的意义;第二条则是忠实于原文的风格;第三条是指译文的流畅度应与原文一致。因此,三条原则相互并列,每一条原则分别强调忠实于原文的某一个方面。从另一方面来说,参见前文对其三原则内涵解读可知,当原文与译文在不同方面发生冲突时,泰特勒三原则的处理方式与严复的“信达雅”也有很大不同。由此,也有学者推论,如果严复的“信”也包含对原文风格上的忠实,那就已经涵盖了泰特勒翻译三原则的全部内容。

从对两者具体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两者理论在具体内容上,有着不用的侧重。当然,这种差异与严复和泰特勒所处的社会和时代背景也有着莫大关联。

(三)思维方式不同

中西方历史文化传统和思维习惯的巨大差异,反映在语言上便有着这样的特征:中国人在表达方式上注重悟性、注重通过对整体的直觉认识来把握事物,而并不像西方人那样擅长逻辑推理与实验论证。正如谭载喜在所言“尽管西方早期翻译理论也有笼统的特征,但西方译论从整体上说表现出‘重逻辑分析、重理性和抽象思维、重立论推论’的特点。”在严复与泰特勒的翻译标准上,就可以窥见一斑。严复延续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通常把外在的客观世界和个人的内心感觉融为一体的倾向,用简洁的词语一言以蔽之,但往往内涵深刻,带有模糊性,给后人以无尽遐想。以严复译论中的“信”为例。“信”字和泰特勒的第一条原则“译文能够完全表达原作的意思”内涵大致一样,但从中显现出的思维差异却大相径庭。严复的“信”字用词精炼、语意多样,但泰特勒的这一原则语意明确、单一,反映出西方译论由于受到传统哲学的影响,强烈的主客体意识贯穿其间,倾向于原文至上,语意固定,但在中国,原文意义常依赖于译者和读者的解读,语意灵活。

总之,通过从文化渊源、内容侧重及思维方式三个方面的横向比较,可以看出严复“信达雅”和泰特勒翻译三原则存在很大不同,可以说两者虽为形似,但实则迥异。因此,抄袭一说并不属实。

三、正本清源:浅析“抄袭说”出现的缘由及启示

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对严复和泰特勒两者生活的社会环境、翻译实践、理论内容和背景等方面进行考察后发现,两者在个人生活、理论来源等诸多方面确有相似,但绝不能成为“抄袭说”的借口。

因此,严复“信达雅”出现被误解为抄袭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一说有其外在缘由,不过,两者实则迥异,远不能用“抄袭”这样的词语定性两者关系。

从以上对严复“信达雅”和泰特勒翻译三原则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抄袭说”并非空穴来风,但由于中西思维方式、表达习惯和文化基础不同,翻译目的有异,两者的理论虽为形似但实则迥异,抄袭一说并不正确。此外,还应注意在研究中西翻译理论时,既要关注两者异同之处,也要辩证看待我国古代传统译论,不可盲目排外,也不能妄自菲薄。只有兼收并蓄、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现代译论体系的建设。

[1]胡开宝.翻译定义之反思[J].东方翻译,2015(3):8.

[2]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6.

[3]赵巍,石春让.比较译学的个案研究引发的思考——从严复的“信达雅”与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说起[J].外语学刊,2005(5):97.

[4]谭载喜.翻译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128-247.

[5]严复.天演论·译例言[A].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6.

[6]王宏志.重释“信达雅”———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究[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9:84.

H059

A

1673-0046(2016)5-0201-03

猜你喜欢

信达雅泰特严复
严复的遗嘱
“信达雅”翻译理论指导下的中韩互译之技巧
谁说非洲野犬不流泪
严复:落日青山一片愁
严复:落日青山一片愁
严复修改试卷
对比浅析中西翻译标准
从“信达雅”方面浅析《钗头凤》两个不同英译本
Yan Fu’s Thoughts of Trans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