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期刊科学发展的若干设想*
——以中医养生思想为视角

2016-02-13李笑雪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学术期刊

李笑雪

(《会计之友》杂志社 , 山西 太原 030001)



学术期刊科学发展的若干设想*
——以中医养生思想为视角

李笑雪

(《会计之友》杂志社 , 山西 太原 030001)

摘要:由于历史、体制等原因,学术期刊的发展目前正面临诸多问题,而期刊人更不应该把期刊发展寄托于“影响因子”“核心期刊”“论文查重”等新技术、新手段,应该博采众长,通过重新温习传统的“养生思想”,掌握“导引”这种能使期刊自身健康发展,环境得以改善的养生方法和整体思维观,触类旁通,实现学术价值和技术间的协调均衡,引导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的“气血统一”,扶正祛邪,增强体质,从而实现期刊的科学化发展.

关键词:学术期刊;健康发展;科学发展;导引

1科学化是学术期刊发展的正确导向和必然选择

学术期刊的科学发展是指以期刊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为发展根本和目标,围绕作者、编辑、读者为核心的期刊共同体的人本发展内涵,实现学术期刊自身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只有理顺期刊发展过程中作者、读者和政府管理部门等关系,形成文章不仅仅是作者的作品而是整个社会作品的担当和共识,改革现行研究和评价体制,以从根本上解决学术期刊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实现自主发展.

学术期刊的科学发展首先必须强化人的作用,主要包括作者和读者二位一体的思想引导、能力提升,(其中一点需要理顺学术研究与成果(论文)的关系)编辑队伍的专业素养、责任担当.例如,对名家与青年作者队伍间学术研究能力的认识偏见,应该给年轻人更多的机会和舞台,把焦点更多放在文章本身,以打破版面的限制,实现打造期刊在各年龄段统筹协调的多样化成果展示平台.

与之相对应的期刊本体,需要协调综合类和专业类期刊在数量、地区、学科等方面的分配,需要打破思想壁垒,协同创新,形成自发性的期刊生命共同体.

另外,期刊社、政府管理部门等相关组织间关系的协调.学术评价体制,作为调动研究者的积极性、激发创新竞争意识,以及防止学术不端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规范制度也就成为一个重大问题.毋庸讳言,由于评价制度不健全、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方法不规范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和浮躁浮夸的学风甚至学术腐败现象.这一关系是建立科学学术评价机制的前提和基础,以体现期刊社的办刊主体地位、政府管理部门的服务角色、学会团体组织的协调作用,从国家顶层设计的层面为学术的规范标准划红线,亮底线,合理分配科研项目经费等方面,以推动学术风气的由邪转正.

2学术期刊科学发展与养生思想·导引的关系

养生之道在于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以“导气令和,引体令柔”为养生方法或养生术——导引.中医名家邓良月在《中国经络文献通鉴》中这样说,道者,导引之术.导引是沟通人形和神养生的使者,是体现和回归养生“动”本质的能动力,阐释了养生中道与术的关系.这与以期刊发展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学术期刊的科学发展中就是要强调自主发展,注重不同学科类期刊的个性差异和期刊发展系统中各元素的协调发展、持续发展.

2.1影响因子与中医体质养生·道数导引

中医之精华就在于重视个体差异,通过把握体质来制定治则、因人养生、辨体识病.因此,体质作为不同人生命活动中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根据人的整体特征,对不同体质构成、活动规律、环境影响进行研究,从而促进疾病的预防治疗及养生.中医讲究对不同体质的人分类辩证诊疗,以体现“治其未生、治其未成”的核心理念.用一个简单例子,如众人皆知的高血压,正是根据某个数值规则来简单地定义疾病.仔细一想,仅仅因为我们身体的某一项数值“超标”了,就被贴上患者的标签.这种“过度诊断”带入了一个“诊断越多就越好,更多的诊断就意味着更好的治疗和健康”的误区,同时也带来了身心和经济上的损失.

理所当然,想到我们学术期刊中的影响因子,期刊影响因子(Journal Impact Factor)作为一项基于引文数据来衡量期刊影响力的指标.(汤森路透)其本质就是一组数字.

从期刊的角度,每一种期刊都有自己不同的“体质”,而当前影响因子无疑已成为办刊人的“心头大患”,令大家胆战心惊,成为了期刊发展的一个不可逾越的“干扰和影响”.用数字去衡量文章的质量和价值,本身就不可能说清问题的实质,这样只会让办刊定位、宗旨被迫改变,使期刊肌体和心灵背负沉重的包袱,背后最根本的原因是期刊自我发展能力的缺失和不完善,主要表现为:先天禀赋不足,期刊社依靠政府组织社团得以生存.后天因素,缺乏底层基础的自主办刊意识和能力,没有形成本原性的独有发展氛围和成长环境,自然更不可能有相应的规范标准、伦理道德层面的自我约束.

2.2文章查重与中医药学·道术导引

岐黄之术,中医之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在没有实验室、解剖技术的落后时代,我们观察洞识、体验人体气感与病痛,此藉由中医之道术而形塑为中华民族的“高科技”与大智慧.众所周知,弄清经脉病候之间的不同和辨证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也只有辨别象症,寻经把脉,开方抓药,方可治病.

正如文章查重其本质只是一个象与术的问题,作为当前广泛应用的解决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技术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为净化学术环境,形成良好学术风气起着一定作用.其目的应该是惩戒行为不当的学生和责任心不强的导师,而不应该殃及大众.而其背后根源是学术道德问题.

《管子·中匡》中言:“道血气,以求长年、长心、长德,以此为身也.”学术道德是学者和期刊人的共同学术良心,其生命的维系需要依靠这个学术共同体内的共同努力.它具有自律和示范的身体机理特征,学术道德的缺失无疑意味着学术失范“病候”的产生和蔓延.

也正如医学名著《内经》中所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也有民间俗语“药是纸包枪,杀人不见伤. 药可延年,亦可折寿”.现在人们往往像吃西药一样吃中成药,不管所谓“寒、热、虚、实”,这本身就是错误的.由此产生的毒副作用并不是中药的错,而是乱吃药的错.反之,“三分药七分养”的理念更应值得我们推崇,而且不止人与疾病的关系,更适用于当前的期刊发展.

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的学术期刊中同样存在,“查重”这味药已经让我们的作者“吃不消”了,忙于其中的数字游戏,丧失了作为学术人的自由,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术创新的步伐,成为了最原始的障碍.

众所周知,学术研究对历史文献有高度的依赖性.我们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来求生存,一个人不可能有多少原始的创新、创造,更多的研究的观念和心态,重点并不在各种技术本身.

2.3期刊的“分合”与“中西医结合”思想比较导引

中医西化问题,用西医生物学的观念、理论、方法,把中医作为研究的对象,以这样的“改造”作为一种主流,无疑会将中医推向万丈深渊.之所以中西医之争一直没有结果,主要原因,是双方没有共同认可的标准.从中医角度而言,如果我们不珍惜自身的传统文化价值,忽略中医理论的系统性,盲目搞所谓的“中医现代化”,中医将面临彻底毁灭的结局.

同理,当前学术期刊由于过度划分专业和学科,使得研究者只能被限制在自身的专业范围内打转,正所谓钻了西医的牛角尖,也就会出现当研究到一定阶段后,会有力不从心的感受, 这显然靠单一专业和学科是无法解决的,而生命的本质在于“动”,愈动愈能保持人体气血流畅,以此利身之道,引身机体各脏腑的闭启开合,突破专业学科界限,最终也就不会丧失了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另一方面,由于现有体制决定了我国学术期刊是以单位办刊为主的一贯模式,且有少量地方高等院校、专业研究机构以及部分社科院办有专业类学术期刊外,使得综合类期刊大量存在,这样的先天禀赋不足,眉毛胡子一把抓,脱离社会实践内容质量差,缺乏问题关怀意识抵抗力差,以致现在生存能力不足,需要依靠后天的调养和引导,弄清社会现实情况,把握期刊体系脉络,学“一线相传,宗枝正脉”的医统,合理配置出版资源,减少资源浪费,正确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通观整个期刊发展全局,延展期刊身体脉络,追求个体的健康发展和整个群落的多元化集群发展,构建不同形态的期刊群、读者群、作者群,维护期刊生态平衡.

在期刊的整体评价判断中,综合类期刊应更多地依靠社会活动中个体的有意控制,专业类则更多依靠同行同类间个体的自觉能动去判定.以现在的一些评价为例,其实很多学术性强的期刊并不可能都符合现有的标准.在期刊评价中,不应该也没必要非得整齐划一,应该根据个体发展具体的要求和目标,侧重不同价值需求,防止外界的过度诊断,兼顾个性的内涵发展,以充分调动期刊自身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不同风格特色的期刊生态.不同种类期刊面对的对象各有不同,或偏应用,或偏理论,但无论如何,提高其自身生存发展素质是最根本的.

一切学术研究,皆由问题的设置开始,不分大小,离不开社会中人的生活、生存、发展,旨在揭示了解人、社会、地区、时代间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演变.

人类是生活在价值世界而非科学世界中;学术研究首先应该是价值层面,而不是知识的“科学”层面.只有当科学真理能帮助学术人实现自由、平等、民主之精神时,才是价值真理之所在.只有以“天人合一”“形神兼养”的养生之道为导引,才是健康体魄之根本.

参考文献:

[1]仲伟民.关于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的几个问题[J].学术界,2014(7):41-52.

[2]郝秋红.对学术期刊科学发展的一些思考[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48-50,54.

[3]仲伟民.源于体制:社科期刊十个被颠倒的关系[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3(2):23-40.

[4]齐峰.树立“质量为本”的文化发展观[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07-08(4).

[5]齐峰. 纵论出版产业的科学发展[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6]张磊.综合性学术期刊培养学术新人的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3(6):183-184.

[7]李剑鸣.自律的学术共同体与合理的学术评价[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9(4):73-78.

[8]梁树发.办好学术期刊要处理好学术性与政治性的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17-18.

[9]周秀丽.自主才会发展——就教师成长访申继亮教授[J].辅导员,2002(2):13-14.

[10]文双春.大学里最终将只剩最会写论文的人[EB/OL].科学网,2015-04-02.

[11]李建民. 发现古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2]H.吉尔伯特·韦尔奇,丽莎·M.施瓦茨,斯蒂芬·沃洛辛.过度诊断[M].黄亚莎,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

[13]邓良月.中国经络文献通鉴[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3.

[14]颜昌峣.管子校释[M].长沙:岳麓书社,1996.

(责任编辑:品风)

DOI:10.13877/j.cnki.cn22-1284.2016.06.041

*收稿日期:2016-05-12

作者简介:李笑雪,山西太原人,《会计之友》杂志社主编.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7974(2016)03-0140-03

猜你喜欢

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学术期刊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多措并举开展“两学一做”促进扬水事业科学发展
文化自信,登高望远
杉树湾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探讨
效能监察助推企业健康发展的探讨
绿色生态,课堂构建
我国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众创空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