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及解决策略*
2016-02-13张晓丽
张晓丽
(锦州师范专科学校,辽宁 锦州 121000)
论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及解决策略*
张晓丽
(锦州师范专科学校,辽宁 锦州 121000)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创办近20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世界一流职业教育相比还相去甚远,不能与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相适应,不能满足社会需要,这其中的原因很多.笔者在文中着重分析了五个制约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政府政策扶持;校企深度合作;课程体系建设;资金筹措;师资队伍建设
1制约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
二十世纪末,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红火了十几年的职业高中走向衰退的时候悄然兴起, 特别是在2003年高等教育扩招后,从办学数量到招生人数都有了很大的增长.但至今为止,高等职业教育在社会公众中的认可度并不高,相当一部分的高职院校办学质量亟待提升,这其中有社会原因、政策因素,更多的还是学校自身发展障碍,这都成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
(1)社会对高等教育选择的误区以及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偏见,使高等职业院校生源的数量和质量得不到保证.
古人有“学而优则仕”的观点,读书的目的是当官,光宗耀祖,而不是甘当普通劳动者.当今社会重视脑力劳动,轻视体力劳动.学生参加高考的主要目的是毕业后要有体面的工作,至少要做一名高级白领,而非普通蓝领工人.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必然会存在一种歧视心理,认为高职是次等教育是落榜生和差等生的最无奈的选择.学生和家长甚至认为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受高职教育是不光彩的事情而羞于启齿.现今高等职业教育多为大专学历,人们认为这个学历是最不值钱的、可有可无的.近年我国把本科院校划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两大类,所谓应用型本科其实就是偏重于技能应用的本科起点的高等职业教育,但这种划分在高考报考中还未实行.
虽然现在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但这种旧观念却根深蒂固.这对高等职业院校的生源造成很大的影响,使生源匮乏、质量不高.而生源素质也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前提条件,因此这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势必造成影响.
因此,只有消除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偏见,提高高职教育办学质量,增加社会认可度,才会吸引更多的学子走进高职学校的大门.
(2)大多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现状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需求存在很大差距,师资力量的薄弱阻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十世纪末兴起的高职院校和高职专业大多是从普通专科转型而来的,与专业相关的高职专职教师也是从普通高等教育转型而来的,有的通过自学、有的通过短期培训就“走马上任”了.学校创办高职教育的经验和相应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很多专业教师有被赶鸭子上架的感觉.之后的十几年间,从省教育厅到国家教育部都非常重视高职教师的师资培训问题,每年都有大批教师得到省级、国家级的免费培训,获得双师型教师资格.再加上多年的高职教学经验,各个学校的师资力量逐渐得到增强,有了更多专业对口的年轻教师加入到高职教学的队伍中.但这远远不够.首先,所谓的“双师型教师资格”证书大多是纸上谈兵,远远不能适应与职业岗位技能相适应的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需要,更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人才需求;其次,虽然有专业对口的新生力量的加入,但这些年轻教师的加入并不能改变高职教育师资队伍的结构,特别是北方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基本是从学校到学校的教书匠,他们适应了普通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不能完全胜任与专业相关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想通过外聘企业专家能手补充教师队伍又会出现聘用资金不足的尴尬.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是师资力量是否强大,这一因素的欠缺显然制约了高职教学质量的提升.
(3)高等职业院校课程结构体系建设与企业人才需求有一定差距,阻碍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应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目标,以专业技能为培养核心.学校的课程体系应该是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的,紧紧围绕工作岗位的职业需求和工作程序以及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来制定.这个指导思想与普通本科教育是有显著不同的.上面提到,我国高职院校和高职专业大多是从普通专科转型而来的,缺乏办学经验和相应的指导,这些学校受传统高等教育的影响,重视理论教学的系统化和完整性,重视理论教学的深度.转型之后,各个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和安排常常是普通本科院校相应专业课程体系的翻版和课时的简单压缩,缺少高职办学特色,只是机械地把本科教育的四年学习时间压缩为专科的三年.这会让高职学生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既没有普通高校学生深厚的理论基础,也缺乏高职学生应具备的动手能力,就业的几率小,得不到社会认可.
虽然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都在努力地进行着课程建设,但力度仍然不够.由于经费、师资、政策等原因,课程建设还只是一种设想,实践课、技能课的数量和质量都得不到真正的保障.所以必须打破旧观念,大刀阔斧地进行课程体系的调整.
(4)深度校企合作过程中遇到重重障碍,阻碍了校企合作办学的发展速度.
众所周知,校企合作是引导高职办学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多数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仍停留在提供实习岗位的浅层次上,深度合作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阻碍了双方合作的进程.
首先,今天的高职院校是政府承办,并非企业或行业办学.而企业经营的主要目标是盈利,即有利可图.如果企业不能在参与职业教育中直接或间接增加利润,甚至有损于企业利益,又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制约,那么企业参与合作的意愿就会淡薄,甚至抵触、反感.企业不愿意给学生锻炼的机会,更不愿意投资共建实训室,提供免费师资支持等,因为学生意志力差,抗压力低,人际沟通能力弱,没有工作经验,工作效率低,给学生提供实践岗位会浪费资源、增加成本、增加更多上岗培训费用和管理学生的负担,最终导致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有损企业形象,同时大批接收实习生也会增加企业风险,如学生实习期间发生意外,企业要承担相应责任等.合作过程中一旦出现有损企业利益的现象,企业会马上提出停止合作,很少会考虑到长远利益和社会利益,和学校斤斤计较,导致合作破裂.
其次,高等职业院校自身满足企业岗位需求的能力不足,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不能对企业形成吸引力.
由于上诉社会原因、资金原因、课程体系因素、师资因素等,很多高职院校无法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不能形成与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相适应的独立实践教学体系,又缺乏产品研发和技术服务能力,不能为企业提供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企业自然没有合作意愿.
再次,政府没有制定相应的关于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如顶岗实习如何保障实习生和企业利益,工学结合如何进行利润分配等,学校和企业都是在边走边摸索,所谓的“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相关法规作指导,没有建立起校企合作运行的体制和合法模式,无论对校方、企业还是学生都是存在一定风险的,这必然阻碍校企深度合作的进程.
(5)经费投入问题一直是高职办学的瓶颈之一.
传统高等教育需要的是学术大师,“软件”支撑尤其重要,而高职院校办学则有自己的不同之处,更需要技术型大师,而不是只会捧着一本教材讲授理论的教书匠.技术型大师能把学生从课堂带到工作岗位,亲手指导学生实践,传授工作经验;此外办高职更需要教学设施、设备的完善,需要能与工作岗位相衔接的实训室、实训设施.就是说高质量教学水平需要高品质的硬件支撑,这需要高额的教学经费投入,而高职院校的前身一般为省属、市属专科院校,甚至是职业技术学校,资历低、学历层次低,不受重视,特别是市属院校,经费困难,办学条件差,实训室、实训设备陈旧落后,难以对学生和家长,乃至企业形成吸引力,造成生源少、素质低、难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2解决高职教育发展瓶颈的策略
(1)迫切需要转变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偏见,转变就业观念,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旧的习俗和观念的转变是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的,但如果有正确的舆论引导,有政府政策的支持就会在一个较短时间内得到改变.社会成员的择校观念和就业观念也需要一个正确的导向引导,通过各种大众传媒渗透,通过生动的事实案例使得人们认清形势和市场的人才需求模式,使学生及其家长能够用清醒的意识去认识自身、立足国情、认识市场、脚踏实地,成就辉煌人生.同时政府和行业应有相应的政策推进,比如企业工资不再以学历定级别,而是以岗位和工作能力定级别,轻学历重能力,打破企业招聘的学历门槛限制,为高职学生的就业提供更加公正合理的广阔平台.
同时,学生应正确认识自己职业理想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差距,学习适应社会,而不是等待社会适应自己,不好高鹜远,脚踏实地,有从一线职工做起的勇气和能力.因为我们的社会更需要的是一线普通劳动者,转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旧观念.树立劳动光荣的信念,努力掌握能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将自己从既不能谋得理想中的高级白领的职位,又缺乏胜任一线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导致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境地中解脱出来.
事实表明,当今更多的本科学历岗位已经被高职学生代替,高职学生的就业率远远高于本科生和研究生,政府和行业应保障高职学生的利益,同样岗位应获得同等报酬和同等升职空间.同时,应开设本科学历的高职教育以适应社会对学历的需求,建设一大批具有高品质的、与世界接轨的应用型本科高职院校.
(2)强化高职院校师资力量,调整师资结构,打造真正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放宽高职院校技能课教师招聘条件.
师资队伍建设是教育发展的永恒课题,高职师资培训的内容、形式应随着市场和形式变化而变化.首先,培训内容应常常更换,而不是几年都是一个教师、一个课题;其次,真正的双师型教师不是纸上谈兵,或者十几天的培训后获得的一纸证书,而是真正掌握实践经验,能指导学生岗位能力的技能型教师,这需要较长时间的企业实践.因此应鼓励教师更多地参加校企合作企业的实践.推广新录用教师到企业上岗一年后回校任教的成功经验.
充分发挥校外企事业单位、行业专家能手的作用,使他们能充斥到我们的教师队伍中,这部分外聘教师经费应该有所保障.
此外,放宽高职院校技能课教师的招聘条件,特别是降低学历门槛,把有意向的行业企业专家招聘到我们的专业教师队伍中,增强师资队伍的实力.
(3)完善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优化课程结构,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
逐渐推行和完善模块化教学模式.新生入学专业课程设置以专业群通识课为主,有效地拓宽专业群内各个专业学生的专业口径,为学生未来职业方向的选择,为学生扩展就业渠道打下基础.
实行选修课、订单培训课分段式教学的模式.在任务导向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为进一步配合订单培养模式,同时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所学课程体系的完整.
把课堂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实现工学交替教学模式,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知识技能的不足,并对该专业的岗位特点有更深入的了解,由此产生兴趣,从而激发更大的学习热情.实行弹性学分制,实习前与实习后相结合,就业导向重于书本理论.坚持以赛带训,把比赛项目纳入到教学计划中来,
通过“订单培养模式”开设订单课程,课程的设计根据合作企业的实际需求,紧紧围绕实习岗位的职业需求和工作程序制定,由相关企业培训师、行业专家走进课程,创建校企共建课程.订单课程结束后,学生基本可直接上岗,为企业带来了极大便利 .
(4)在政策指导下,实现深度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为原则,拓宽思路实现校企深度合作,这是高职办学的捷径也是唯一出路.
通过校企共建专业、共建实训室,共同开设专业技能课程,共建共享实习实训基地、产品和特色服务研发中心,推进校企在人才培养、课程改革、教材修订、师资结构、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实质合作;帮助学校实现“工学一体、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以创建服务性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为主,以增强高职办学实力;走“后续式”订单培养模式,实习就业相融合.
深度校企合作迫切需要政府的相应政策法规作指导,开拓创新,确定合理、合法的合作模式.鼓励高职院校融资,对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给予政策上的鼓励、扶持,如减免税收、减免信贷利率等.对支持高职教育的企业给与相应的激励政策.同时通过政策和法律形式确保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受益,互惠互利,以利于校企的长期深入合作发展.
由政府牵头,帮助高职院校建立校企合作,切实推行政校企合作模式,而不流于形式,发挥职能部门的权威作用,使高职教育有所作为.
(5)继续加大高职办学的经费投入力度,打造与现代职业教育相适应的教育平台.
增加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应多渠道地筹措资金,除加大各级政府投资力度外,学校自筹,通过产教融合方式,既能够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实习实训机会,实现工学结合,又可以创造产值和利润,增强学校的整体办学能力.其次,合理吸纳社会资金,发展民办高职也是渠道之一.再次,通过校企合作,鼓励企业投资高职教育,实现利益共享.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社会、政府、学校、师生的高度重视下必将会有辉煌的明天,打造出世界级的一流高等职业技能学校.
参考文献:
[1]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
[2]理性看待社会对高职教育认识不足[N].九江新闻,2014.5.
[3]关于落实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报告和审议意见的报告[R].2016,2.
[4]方丙丽.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与对策-从教育要素角度来分析[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5]马一平.浅谈高职教育在我国的发展趋势[J].中国商界,2013(9).
(责任编辑:文章)
The Analysis of the Bottleneck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ts Solution
ZHANG Xiao-li
(JinzhouTeacher'sTrainingCollege,Jinzhou,Liaoning121000,China)
Abstract: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the past 20 years. But it is still far cheaper than the world class occupation education. It does not adapt to the needs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meet the needs of the community. Therefore, five bottlenecks for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is analyzed. At the same time, some solutions are given out.
Key words:Government policy support; Depth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fund-raising;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Teacher input
DOI:10.13877/j.cnki.cn22-1284.2016.06.032
*收稿日期:2016-03-15
作者简介:张晓丽,女,辽宁省锦州市人,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本科,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7974(2016)03-01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