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运动训练原则在竞技健美操训练中的运用

2016-02-13陈雪辉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年15期
关键词:运用

陈雪辉

浅析运动训练原则在竞技健美操训练中的运用

陈雪辉

摘要:每一个运动项目训练都要遵循一定的训练原则,运动训练原则是各个运动项目训练实践具有普遍经验的概括和科学研究成果的结晶。本文在立足作者自身学习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运动训练原则在健美操实际训练中的运用方法,以期为广大健美操运动训练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运动训练原则;健美操训练;运用

1.前言

竞技性健美操训练原则是根据人体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教育学和训练学原理对健美操运动实践进行的科学总结和概括。它是竞技性健美操运动训练一般规律的反映,对训练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控制和指导作用。训练原则在一定的时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随着运动实践的发展,其内容又会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完善。

林丽珍,苏清强[]在2010年提出《对我国运动训练原则三个理论体系的初步理解》中写到:我国运动训练原则归纳为三个理论体系。他们指出在我国,运动训练原则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各相关学科知识对运动训练的不断渗透得以不断的发展。并且随着运动训练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随着训练实践经验的积累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提出运动训练原则的依据是运动训练的客观规律、运动员的实际情况与训练目标。训练原则要解决的问题是:练什么?也就是训练内容是什么?练多少?也就是训练负荷的多少?怎么练?也就是如何解决训练负荷、训练方法、训练安排?笔者从不同角度对运动训练三个理论体系的发展、完善过程进行比较详细的阐述。

李文新[]在2012年《浅议体育运动训练的原则》文中写到:体育训练原则是反映运动训练规律,并要求人们在训练中必须遵循的准则。它是教练员和运动员及科研人员在多年实践中不断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掌握训练原则对于指导运动训练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从大范围简单的描述了体育训练的原则。体育项目是一个大的框架,每个项目有各自独特的特点,且不同项目、不同身体条件的人是有差异的,笔者缺乏针对性的对体育运动项目原则的阐释。

本文从竞技健美操的自身特点出发,并结合前人在体育运动训练原则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竞技健美操训练过程的实际需要、客观规律,正确提出、贯彻运用体育训练原则,使其发挥更科学的指导作用。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必须准确的理解规则,然后在体育训练原则的基础上,才能创编出既符合规则要求又独特新颖的成套动作。同时运动员则可以根据自己擅长的难度动作,力求发挥自己的最大优势,完美地完成好每一个动作。从而达到最佳的观赏性。

2.运动训练原则的基本含义

运动训练原则是依据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而确定的组织运动训练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对运动训练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对运动训练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在制订运动训练的具体目标、选择与安排运动训练的内容、确定运动训练的方法、制订运动训练计划和评价运动训练效果等方面,都要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贯彻选择运动训练原则。

3.运动训练原则的运用

3.1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的运用

健美操包括一般训练(一般身体训练、基本训练)和专项训练(专顶身体训练、专项技术训练)两个方面。在训练过程中一般性训练和专项性训练就是要在健美操训练过程中,根据竞技健美操的项目特点、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训练的不同时期、阶段及各阶段的任务,恰当地安排二者的训练比重。两者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完成训练的总目标。同时要根据健美操运动项目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不同的训练阶段的任务,合理地安排两者间的训练比例。例如在选择一般性训练项目时,既要保证训练内容、训练手段的全面,又要符合专项运动训练的突出特点。健美操是一项追求人体健与美的运动项目,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对学生的肢体、形态、气质以及舞蹈基础要求比较高。一个好的选手必须同时具有多方面的技能和丰富的艺术素养,才能在健美操中融会贯通,从而表现出高超的技艺,富有内涵。因此在一般性运动项目训练中可以进行芭蕾基本训练、代表性操化练习以及体操项目,包括发展身体素质的体操练习、健美体操、韵律体操等方面训练并结合健美操的特点进行。在健美操课的前部分和最后部分进行一般性训练,如果前部分是操化的基本训练,那课后部分就以身体练习为主。专项技术训练放在课的主要部分进行,并使一般性训练占整堂课的1/3。

3.2竞技需要原则的运用

竞技需要原则是指根据运动员竞技能力及运动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科学安排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及运动负荷等因素。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体现在完成成套动作的质量、运动员的表现力等方面,训练过程应围绕这几方面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健美操成套动作是难度动作操化有机、巧妙的组合。动作过渡与衔接需要包括节奏、空间、路线等方面的变化。动作质量是由运动员对机体的控制能力来体现的。完美地完成动作的标准是操化动作准确、有弹性、连贯,肢体线条优美与自然、健康。运动员的专项耐力主要表现为轻松完成成套动作的能力。表现力是通过运动员生动有力、清晰的动作,富有激情的、丰富的、贴切的表情来展现。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很好地把握自己在赛场上的稳定发挥。

3.3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的运用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原则是指在训练过程中,根据训练任务、训练对象水平逐步地有节奏地加大运动负荷,直至最大限度。健美操训练过程中加大运动负荷必须要循序渐进,训练实践已证明,只有加大运功负荷才能提高机体的机能水平,才能创造优异的成绩。教师要掌握好负荷与恢复的关系,有机体承担一定的负荷后,得到适当的恢复,以消除疲劳,才能使机体能力逐步提高。教师要切实做到:正确把握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关系。合理安排训练课的间隙时间,课的负荷越大,间隙时间相应延长;循序渐进地加大运动负荷。几次课连续的负荷积累,要在学生所承受的负荷能力范围之内,不能产生过度疲劳,同时间隙时间要足以保证有机体达到恢复和超量恢复;正确掌握好负荷与恢复的关系。几次课的负荷要大小搭配,负荷内容要交替进行;加强医务监督和恢复手段的运用。几次课的负荷后一定要采取积极的恢复措施。

3.4周期性原则的运用

周期性原则是指运动训练过程以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方式进行,后一个循环在前一个循环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训练要求,从而创造优异成绩。一般地把一个训练周期划分为准备期、竞赛期、过渡期。准备期是保证竞技状态的形成;竞赛期是提高和巩固竞技状态;过渡期是主动地对竞技状态进行调整。教师要根据健美操项目的比赛特点合理安排训练周期,如全国健美操比赛一般有上半年和下半年的比赛,那么全年训练大周期可以从年头开始,安排2个大周期,每个周期都有4个月准备期,1个月竞赛期,1个月过渡期。还要根据具体情况控制和调整一个大周期的三个阶段的时限,以保证学生出现竞技状态为准。并且要控制准备期的训练时间,不能采用强化专顶训练手段来压缩准备期。同时在每年赛事频繁的情况下,要有所选择,一旦出现疲劳的积累,竞技状态就会逐步消失,那么就要停止比赛,转入过渡期进行恢复调整。

3.5系统性原则的运用

健美操训练要有计划、有规律地在完整的训练体系下进行,以保证在竞赛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其中训练的周期、任务与目的、不同内容的安排、合理的运动负荷、以及不间断训练等是保证系统训练的基础。训练周期是根据不同赛事以及运动员的培养目标而建立的,首先要建立大型训练周期,也可称之为发展期。在不同的发展期中包含着若干个相关周期。入门期训练中教练员不仅要用言语讲解、指导,更要主动、有针对性地示范,使运动员对竞技健美操有全面准确的认识,对竞技健美操基本技术的掌握和对正确的身体姿态的控制。适应期这一阶段主要在操化动作训练方面要强调动作的准确性,适应动作的变化的复杂性。成熟期是发展超强的健美操竞技体能和新颖的难度动作,使动作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与表现力,形成鲜明独特的成套风格,具备成熟健康的心理承受能力,创新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3.6全面发展与针对性训练对立统一原则的运用

竞技健美操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运动项目,它不仅仅要求运动员在体能(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协调)方面有扎实的基础,同时也要求运动员在心理、文化、审美上有超乎寻常的想法。训练中,除了安排健美操专项特有的内容外,还要有意识地安排相关内容。如:健美、舞蹈、表演、美学、艺术鉴赏等。全面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要合理安排核心内容与相关内容的训练。运动员个体间既有共性也存在着差异,要解决好共性与差异的矛盾。

4.结论

这些竞技健美操的训练原则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训练过程的一些规律,每条原则对竞技健美操训练都起到调节、控制的作用,只有在竞技健美操训练中得到全面的贯彻和运用,才能取得更理想的训练效果。所以,在竞技健美操的训练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需要,正确贯彻和运用各项原则,发挥这些原则的科学指导作用。此外,尽管运动训练过程有自己的规律,但作为一种专门组织的教学过程,还具有一般教学过程和体育教学过程某些共性的规律,体育教学原则在运动训练中也必须贯彻和遵守,在训练中遵循了教学法,在教学中也遵循了训练法。[]体育训练原则同时是反映运动训练规律,并要求人们在训练中必须遵循的准则。它是教练员和运动员及科研人员在多年实践中不断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

参考文献:

[1]林丽珍,苏清强.对我国运动训练原则三个理论体系的初步理解.[J]体育科技,2010,31(2):55-57.

[2]李文新.浅议体育运动训练的原则.[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2,(4):55.

[3]雷蕾.浅析运动训练原则在体育舞蹈训练中的运用.[J]科教导刊,2012-4:195,236.

作者简介:陈雪辉(1990.11-),女,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运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企业管理中社会网络的运用及相关问题阐述
节能降耗技术管理在电气设备的运用
工厂电气节能技术综述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