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公共服务视角下我国全民健身路径社会效益的审视

2016-02-13柴理想刘春山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年15期
关键词:社会效益公共服务

曹 阳 柴理想 刘春山

体育公共服务视角下
我国全民健身路径社会效益的审视

曹阳柴理想 刘春山

摘要:本研究从体育公共服务的理论,审视我国全民健身路径的社会效益。全民健身路径产品的属性为纯公共产品,具有如下特征: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消费的非竞争性;收益的非排他性;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我国全民健身路径的社会效益有促进国民健康的重要载体;提升体育彩票的社会形象;解决了体育场地设施的不足;美化城市的环境。建议:处理好“公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处理好供给主体与责任主体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健身路径配置的科学化与人性化的关系。

关键词:公共服务;健身路径;社会效益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同时,开始对健康、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追求。1996年,我国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实施全民健身工程,解决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问题,兴起了一种修建在室外,占地不多,投资不大,美观实用,简便易建,因地制宜,方便群众锻炼的一种公用体育设施,称之为“全民健身路径”[1]。这种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康复、休闲和娱乐等方面的需要。建设在群众身边的场地设施,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民健身工程的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影响到亿万中国人的切身利益,全面提升我国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水平和社会效益也成为了政府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

1.体育公共服务

体育公共服务是通过向公民提供各种体育公共产品满足公民需要的服务。政府作为体育公共服务的承担者,通过体育彩票发行获得的彩票公益金按照相关规定分发给各级体育部门用于发展体育事业,主要用于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全民健身路径作为政府主导的公益事业,需要我们从体育公共服务的理论视角,审视我国全民健身路径的产品属性,有效解决公共体育设施不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要之间的矛盾,实现全民健身路径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2.全民健身路径产品的属性

我国全民健身路径的属性为纯公共产品,全民健身路径产品的特性如下:

2.1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

全民健身路径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兴建的公共体育设施。以全体国民为服务对象,竭诚为大众服务,让全体国民享受到运动的快乐,体现了全民参与的特征,因此,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是由政府规划,目的是为人民大众的共同性需求而建设的服务设施,非盈利性是其最大的特点。

2.2消费的非竞争性

竞争性是指当某个人消费或使用一种服务和产品时,可以排除并阻止其他人消费或使用该种服务或产品[2]。产品被提供出来后,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人对该产品的数量质量,其他人消费该产品的额外成本为零,换句话说,增加边际成本为零。全民健身路径具有非竞争性,全民健身路径的投资是一定的使用的人群越多,它的价值也就越大,这符合我国目前基本国情的需要。

2.3收益的非排他性

排他性是指当某个人消费或使用一种服务和产品时,减少了其他人消费或使用该种服务和产品的机会[3]。全民健身路径内的建设设施人人都可以用,不论是谁。全民健身路径的收益空间非常广泛,突破了地区、阶层、年龄等界限,受益者包括所有人。全民健身路径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即所有公民都可以利用健身路径器材健身,具有效用的共享性。在可容纳的人数范围内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以个人使用设施并不会减少其他任何人对健身路径的消费机会或消费数量,增加一名健身者的边际成本为零。但当消费人数超过容纳限度时,即会产生拥挤成本,增加一名健身者会影响到其他健身者使用该器材的机会,从而导致健身设施过度消耗、损坏严重的现象。健身路径作为纯粹的公共物品,追求的目标为社会效益是否有利于实现整个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2.4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是指不区分相应的对象与群体,而是提供一种适合普遍大众的共性同态服务,修建全民健身路径用以达到普及全民健身的要求,使所有群众都可以享受全民健身路径带来了的方便、实惠。全民健身路径就是不分相应的对象,而是提供一种适合普遍大众的共性同态服务。全民健身路径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和外部性,谋求公共利益、实现公共目标。

3.我国全民健身路径的社会效益

3.1促进国民健康的重要载体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深,体育投资也成为未来老龄化社会中人力资本投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在国民健康方面存在投资不足、国民体质下降的形势下,必须树立“体育、健康、人口、经济增长四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确立以体育促健康的发展思路。

全民健身路径促进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贯彻和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广泛地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特制定的纲要[4]。全民健身路径作为一种健身器材,目的是向全民提供健身与娱乐的方式,居民利用健身路径参加体育活动,有利于促进健康、增强体质、发展体能、保持活力等作用,在直接的身体运动中,达到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增强了人际交往的目的。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地点少、锻炼的器械不多,健身房数量少且距离太远。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使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

3.2提升体育彩票的社会形象

体育彩票是经国务院批准在全国发行的,体育彩票公益金是国家批准从体育彩票收益中按规定比例提取用于发展体育事业的资金。原国家体委在1997年下发关于《1996年体育彩票公益金用于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通知》,从分配结构上看体育彩票公益金收入60%用于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5],全民健身工程包括项目众多,如全民建设路径工程、雪中送炭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工程等,而全民健身路径是当中最重要的且投入资金最多的项目。全民健身路径建设的资金来源于体育彩票公益金。体育彩票公益金的来源是通过体育彩票买卖。而体育彩票所获得的收入是由政府所支配的。政府是广大人民的政府,以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全民健身工程的实施,树立了体育彩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公益性形象,促进了体育彩票的发行。

3.3解决了体育场地设施的不足

全民健身路径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应方便群众就近参加健身活动,是关乎民生的基础性公共设施。中国的基本国情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民健身路径工程不仅带动了群众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健身活动,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健身娱乐需求。“健身路径”的建设缓解了现有体育场地设施的不足,因为它具有的全民性、普及性、趣味性的特色,使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可以在不花钱的前提下进行户外健身活动。全民健身路径的推广使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即锻炼了身体,又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

3.4美化了城市的环境

公共体育设施是城市空间的元素,更是城市景观的创造者,公共体育设施的存在,提高和丰富了城市景观的品质,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丰富了城市空间。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很好的配合了城市广场、社区、公园的配套设施建设,美化了周围的环境,丰富了广场、城市社区、公园的布局,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成为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全民健身路径社会效益的思考及建议

4.1处理好“公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

健身路径是国家和社会提供的,面向社会,服务大众,使公众能够平等地、充分地享用这些公益性的场地、设施和服务,因此具有较强的公益性特征。公民使用健身路径是享受体育权利的一种重要体现,居民在免费使用健身路径时,如果每个使用者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过度或不正当地使用器械,从而造成了健身路径的提前损坏,将严重影响健身路径的使用寿命,最终影响了全体居民锻炼身体、愉悦心情的社会福利。

加大对西部地区和农村乡镇公共体育设施的投资力度,改善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我国东西南北跨度较大,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全民建设路径的投资力度也就大不相同,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做好调控,使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们照样能享受体育公共服务的政策。目前全民健身路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体育彩票公益金,如加大企业等投资会对健身路径的覆盖面更广,人民群众从中得到实惠更多。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原则,由政府负责投资,选择优质企业进行生产,完善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单纯的市场机制或单纯的政府机制都有自身的缺陷,只有两种机制相互配合,才有助于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在“公益”和“效益”两者之间寻找一个恰当的平衡点,从而使全民健身路径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益。

4.2处理好供给主体与责任主体之间的关系

我们要以满足人民的体育需求、保障人民的体育权利为出发点去扩大公共体育设施的供给,全民健身路径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决定了政府是其供给的主体。虽然国家在全民健身工程的投资巨大,但是这类公有公益物品的有效供给往往不足。缺乏真正的责任主体对其供给质量和效率负责,作为公共物品的健身路径,其供给有效性最终也难以保障。健全全民健身路径的管理体系,全民健身路径多处于有人建无人管的尴尬局面,要想使全民健身路径的社会效益发挥到最大,必须加强健身路径的管理体系。

明确了体育部门、受赠单位、健身路径器材生产厂家三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全民健身路径的供给主体是国家或地方的体育部门,供给主体可以采取授权社区自治的方法,社区作为受赠单位,以责任主体的身份对于社区内的健身路径,采取自治的方式进行管理。各街道办事处或社区,由他们负责对健身路径的使用、维护和产权管理,协调解决使用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健身器材生产厂家也是健身路径的责任主体,负责健身器材的安全性和售后服务、维修等工作。为了提高公共支出资金的使用效益,作为供给主体的政府,对相关责任主体定期进行评估,尽可能使政府的公共支出实现效益最大化。

4.3处理好健身路径配置的科学化与人性化的关系

全民健身路径的配置要合理,根据社区的人口、地理位置、面积,配置器械的数量,种类、功能。配置的科学性应考虑到大小关节、大小肌肉群的练习顺序,并考虑其实用性,以免造成运动损伤。健身路径的建设应遵循就近的原则,方便居民健身的需要,居民社区健身路径的活动主体是老人和孩子,最好分开设置,要适当分隔。注意配置娱乐性、安全系数高的健身路径,如太空漫步机、秋千等。学校的健身路径面向学生群体,配备健身性强、实用性强的健身路径,如单杠、双杠、平行梯等。此外,在建设全民健身路径应该与景观相协调,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人们健身的权益,让人们轻松愉快的健身。周边应设置相关的配套设施,如座椅、垃圾箱和路灯等,注意周围绿化环境。解决全民健身路径合理科学配置的同时,关注配套设施的人性化。

参考文献:

[1]李相如,苏明理.全民健身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

[2]靳英华.体育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45.

[3]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56.

[4]闵健等.社会公共体育产品的界定与转变政府职能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5,11:5-12.

[5]李森.全民健身设施供给模式的探讨[J]体育与科学2007,3:34-36.

基金项目:佳木斯大学教学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JYLA2012-007)。

作者简介:曹阳(1981-),女,河北青龙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初级职称,佳木斯大学。

猜你喜欢

社会效益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乌兰牧骑社会效益研究
好刊社会效益高
钱学森图书馆建馆四年注重社会效益
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体育与社会效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