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课堂与第二课堂高效衔接路径的探索
——以铜陵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学改革为契机
2016-02-12许陶萍刘小斌
许陶萍,钱 璟,刘小斌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高职英语课堂与第二课堂高效衔接路径的探索
——以铜陵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学改革为契机
许陶萍,钱 璟,刘小斌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新形势下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和第二课堂的创新不仅增加师生互动、有效整合课内外学习时间,更能有效地提高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的效率。主动的教学改革和合理创新利用高新技术是探索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高效衔接路径的重要方法。
教学改革; 技术创新; 第二课堂; 衔接路径
一、理论基础和背景
互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所进行的教学实践。它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反对传统教育观中对现成知识的简单地单向传授,并确认了学生、教师、任务、环境四个方面的多种因素对学习过程的影响。在互动式英语教学中,广大教师的任务是以学生为中心,在考虑到各种环境因素影响的前提下,依照教学大纲,根据教学目标,按照教学任务,进行教学设计,协助完成教学任务,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框架上建构新的知识。加强语言对专业的适用性就必须落实公共英语教学的深化改革和相关专业英语开设以及科学评估。
第二课堂传统上被认为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和教学计划的有益补充和延伸,狭义的是指由高校教务或教学部门组织的第一课堂之外的辅导班或课程班。广义的第二课堂是以育人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重点,利用一切课余时间来开展的系列开放性活动,包括学生的自主学习,生生交流,它与第一课堂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整体,按照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输入假设理论,它对学生的学习影响比课堂教学更加深远。本研究指的是广义的第二课堂。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和教学管理部门针对本院学生实际情况,在英语教学和第二课堂的创建方面做了大量实践和研究工作。其中,基础部外语教研室对课程做了整体改革,创办了英语口语协会并指派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开辟了英语角,组织了英语兴趣小组,成立了考级辅导小组,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英语技能大赛,教务部门也聘请了外国专家任教,建立了校园英语广播,用“推门听课”的方式监督课堂教学和及时跟踪分析学生参加英语级别考试的结果,院图书馆也推出相关的英语学习的资料和服务,虽然有以上种种努力,但是也出现了高职院校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学生普遍参加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考试缺乏实证研究和分析;英语第二课堂的管理分工不明确、责任和考核也不明确;第二课堂教学缺乏系统性和有效的评估手段;第二课堂组织地具体活动(如英语社团和外语角等)不够吸引人,学生英语学习参与面不广、兴趣不浓;高职学生的课外英语学习没有按不同生源(例如自主招生)做定向和定性研究。
二、教改要求一方面,2012年秋季以来
,随着我院通过自主招生方式入学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从刚开始的近百人到后来几百人到2016年的1700多人,给公共课教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特别是英语课程。另一方面,随着原有的相关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修订和新的方案的实施,对英语教学也提出了更加细致的要求。基础部承担了整个学院的高职阶段的英语教学工作,面对此种形势,在前期走访调研、了解了周边高职和同类高职学院的教学情况后,基础部结合我院师资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下,于2014年提出了改革方案,在经过教务处和学院领导的支持下,于当年秋季学期开始了英语教学改革。
三、改革措施
1.改革高职英语教学中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模式
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除语言能力外应该包含创新能力、思考能力、情感理解与表达能力、跨文化交际与社交能力、自学与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和有效学习策略能力等方面,过去英语教学提出的“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的信息”,这一观念已不能满足21世纪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人才需求和人才标准国际化的需要,仅仅满足用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信息是不够的。因为新时期更强调的是人际交流的功能,所以强调英语的交际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也不能满足新形势的发展,过去的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室为唯一施教场所,以教师为中心,以黑板粉笔为主要教学手段的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模式,而现在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英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媒体技术等多方面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以注重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改革针对高职学生的共性和个性研究基础上,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这个主题教学模式体现了三个重要的教学原则,一是以学生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二是课堂教学的设计重在满足学生的要求,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衡量标准。基础部英语教研室就《实用英语》制定了不同的课程标准,针对自主招生单独编班班级、五年制升入高职的单独编班班级和普高入学班级的不同情况,实行不同的课程标准和考核方式。例如:由于普高学生入学的学生基础相对比较扎实,学有余力,而且对未来的就业以及升学预期较高,如很多学生有报考四级、专升本的热情,还有学生需要报考导游证、报关员证等执业资格证,所以他们仍然使用《新编实用英语教程》(1-2),并要求在两个学期后参加省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作为结业成绩中的重要部分纳入到考核中。自主招生和五年制生源的学生基础相对薄弱,英语学习动力不强,按照高职英语“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的要求, 并结合其专业要求,基础部英语教研室使用了《实用英语基础教程》,要求他们参加学院组织的统一的英语考试作为结业考试。虽然这样的改革正在处于后期跟踪分析中,但从目前整体情况看来,因材施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
2.在原有英语第二课堂资源的基础上进行重新丰富和整合,使它成为英语学习的一体化平台
目前,我校学生英语学习的第二课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英语兴趣小组、英语考级辅导、英语社团、定期举行的英语口语以及诗歌大赛,大学生英语竞赛、英语广播、英语角、英语电影赏析、英语讲座等等。也有些教师主动与学生建立联系群,利用学生手里的视听设备(网络和手机),有针对地为他们传一些学习资料并且督促他们学习,也有些教师在课堂适时利用英语文学作品的欣赏,包括英语美文片段欣赏、名著欣赏和名片欣赏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与内涵,在提高英语能力的同时,促进其对人生的思考。这些活动的开展在一定层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由于覆盖面有限,学生总体参与的数量和积极性有待提高。基础部一方面大力加强以赛促学,积极组织并鼓励教师和学生参加省各类英语相关的职业技能大赛和其他需要英语提供服务支撑的专业比赛,将“学以致用”贯穿在教学和第二课堂的指导过程中,在近两年的“英语口语”省技能比赛中取得了较好成绩。另一方面,基础部和教务处也在探索研究慕课课程,并一直有将部分课程中的某些环节设置为选修科目的想法。
3.创建高效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衔接路径
将教学管理、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协调统一起来,创造良性的互动学习环境,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的效率一直以来是高职学院公共课研究的课题。课内和课外的有机结合,一方面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是使课堂教学要对学生的第二课堂有指导性和检测功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的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激发学习动机,进而有效提高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避免盲目和无意义的课堂上的语言操练。教学管理部门在监管第一课堂的同时,及时跟踪、研究、分析、服务课堂教学成果,以及进一步规划校内资源、规范管理、合理评估第二课堂,给学生打造一个多维一体化学习平台。
高职英语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目前的衔接路径有教学和比赛结合,学院组织的活动与课堂相结合,专升本、小自考和教学相结合等方式,取得满意效果,特别是针对英语学习刚性需求的学生。技能比赛、学院组织的口语竞赛、朗读比赛吸引了不少学生积极参与。专升本、小自考的班级英语课程更是针对其教学大纲而指定的,契合学生的学习需要。
对于更多的学习英语动机不是很强的广大学生,就目前社会发展形势,先进的电子科学技术将被广泛地应用到英语的教学当中。首先是人工智能技术,基础部一直准备去外地调研i-smart教学平台,这是一套由高教社开发的可以训练并检测学生听说读写译各个方面的平台,目前安徽省已经有数家高职学院安装了并且反响良好,现在每位学生都配备有智能手机,学生可以利用手机软件进行登入并且参加考核。另外现在的英语学习软件的APP种类繁多,记单词的、看新闻的、视频音频、四级考试的等等可以满足不同学生不同方面的需要,教师要和学生经常探讨这些软件的特点和优劣,并在新生入学时适时地向学生做一点相关使用介绍。第二项技术是数据跟踪技术,现在有很多人工智能的穿戴设备,能够实现对人身体各功能的数据记载和跟踪,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都要做好英语教学中的数据跟踪和分析,以便更好更快地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效率,改善教学效果。第三项技术是虚拟现实技术(VR),通过学生手持一副眼镜,将数据接口联系在手机接口,学生就能看到具有3D效果的教学视频。目前在安徽省内,科大有下属子公司负责开发此项技术,并且正在和省内名校(中学)联合开发各科目教学视频,此项技术尤其对于高职的口语教学和专业英语的教学有建议性意义。
四、结语
教学改革需要新的理念、新的技术,也需要更多的投入,探索更多更高效的高职英语课堂与第二课堂衔接路径,将一直是英语教学改革的课题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课堂学习和第二课堂的真正的有机融合(慕课一直在探讨,如翻转课堂)必然会到来。
[1]戴曼纯.中国英语学习者L2句法发展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12
[2]克拉申.输入假说:理论与启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周金萍)
G718.5
A
1671-752X(2016)04-0073-02
2016-09-30
许陶萍(1976-),女,安徽枞阳人,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讲师,硕士。
省级质量工程一般教研项目“高职英语课堂与第二课堂高效衔接路径的探索研究”(2014jyxm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