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丽水市庆元县竹制品产业提升发展的思考
2016-02-12叶慧珍庆元县教育局浙江丽水323800
叶慧珍(庆元县教育局,浙江 丽水 323800)
促进丽水市庆元县竹制品产业提升发展的思考
叶慧珍
(庆元县教育局,浙江 丽水 323800)
竹制品产业是丽水市庆元县的主导产业。当前,庆元县竹制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也存在创新及研发能力薄弱等问题,提出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大力实施产业集群战略等建议。
竹制品;产业集群;政策保障
竹制品产业是丽水市庆元县的主导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竹制品产业,对于促进全县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富民强县步伐意义十分重大。
一、庆元竹制品产业发展现状
1.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种类日益增多。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中竹制品产业实现产值24.45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38.2%,毋庸置疑将强力助推庆元县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竹制品主要包括竹筷、竹砧板、竹地板、竹炭、竹家具等品种。
2.龙头企业逐步凸现,转型升级加快。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竹产业涌现出了若干家龙头企业。浙江双枪竹木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该公司是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礼品筷的生产者,在全国近万家大卖场中,双枪的筷子、砧板、牙签的平均占有率超过了50%以上,连续13年成为庆元工业企业纳税第一名。
同时,近几年有的竹制品企业通过研发新技术、新工艺,先后开发出竹炭、竹胶板等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新产品。比如,浙江节节高炭业有限公司已拥有40项专利,参与“竹炭”国家标准的制定,其生产的竹炭制品连续荣获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金奖产品。可信竹木生产的竹胶板已打入国际市场,出口到南非、俄罗斯等地,销售前景看好。
3.营销网络日益完善,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庆元县竹制品企业还建立了遍布全国各地的营销网络。目前,双枪、天竹、三禾、九川、鑫光、节节高等龙头企业分别在全国大中城市建立销售及产品配送中心,竹家具行业也日益兴起,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不断提高。近年来,庆元县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建立了电子商务生活馆,网商数量日益增多,电子商务创业园也将建成投入使用,这为竹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销售平台,极大地改变了竹产业传统的经营模式。
二、竹制品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产业转移。竹制品是以资源消耗为主的产品,受目前用工成本、原材料价格上升等因素影响,庆元县成本比较优势转弱,导致部分竹制品企业向竹资源丰富、人工成本较低的福建松溪、政和、建阳等周边地区转移。
2.创新及研发能力薄弱。从产品本身的科技含量和工艺水平看,现有的产品和技术还不足以满足产业发展的要求。主要问题是专业技术人才少,产业结构欠合理,研究和引进推广科技成果的能力较弱,产业层次较低。从加工设备上看,目前庆元县的竹制品加工设备很大部分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低,竹材利用率不高,产品附加值较低。
3.资源未能有效整合,同质化竞争严重。各竹制品龙头企业销售网络虽然已遍布全国各地,但规模较小。大多数竹制品企业虽拥有了自己的品牌,但往往都是单打独斗,没有有效整合行业资源,甚至出现了互相压价、同质化竞争的局面。
4.企业运行压力不断加大。首先是资金压力,庆元竹制品企业绝大部分从家庭作坊式过来,资金主要靠原始积累、民间借贷和小额银行贷款。随着国家宏观新政频出,银行贷款更加严格,门槛更高,企业很难贷到足够资金用于生产经营,其他融资渠道非常有限,企业生产规模受到限制。其次是原材料压力,目前庆元县每年所需的成品竹,很大一部分要从外地购入。随着县外竹产地资源意识的增强,供量减少和价格上涨直接影响庆元县企业的竟争优势。再次是用工压力,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价格上不去,企业利润直接减少。
三、促进竹制品产业发展的建议
庆元县要想顺利实现竹产业百亿发展目标,必须从竹产业的发展实际出发,借鉴农业产业化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优化产品结构,大力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切实加强行业管理,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不断做强做大竹产业集群。
1.不断优化产品结构。近几年,国内研究开发了竹醋液和竹纤维。竹醋液是竹炭烧制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茶褐色液体副产品,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在农药、医药、保健和环境卫生等领域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提取醋液,竹子直径可大可小,劳动生产效率高,主材加工剩余物也可利用,可实现全竹综合利用的目的。另外,竹纤维是近年开发利用的又一项重大新科技成果。利用新鲜的竹材加入适量的辅助软化剂,经高温软化和多种工艺处理,可将竹材制成纺织用竹纤维,该种纤维与麻、丝、毛等混纺后,可大大改善纯纺织品的性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十分显著。
竹材的高新技术产品种类很多,远不止竹醋液和竹纤维,都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庆元的竹制品企业应当努力优化产品的结构,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2.大力实施产业集群战略。一方面,随着竹制品产业的快速发展,庆元县许多竹制品企业在用地方面遇到了瓶颈,以致不能扩大生产规模,有订单也不敢接;更有部分竹制品企业由于自身没有土地,只能靠租用农民土地建立临时厂房,无法进行长远的发展规划,制约了企业转型发展。
另一方面,近年来,周边县市(特别是政和、松溪)将庆元县竹制品企业列为其重点招商对象,加大了公关力度,如果因为没有土地导致庆元县一些竹制品骨干企业将生产基地转移到外地,形成恶性竞争,那我们经过多年努力建立起来的产业优势就有可能丧失。
所以,必须加快建立竹产业专业园区,建设集生产、科研、运输、仓储、展示、培训、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园区,实现集聚发展。抓住低丘缓坡开发机遇,推进屏都综合新区建设,加快入园企业建设,使园区成为竹制品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地;同时,要加快安南、隆宫等竹产业功能区建设,对有潜力的竹制品企业要优先予以供地,解决当前竹产业发展对用地的迫切需求。对园区内的竹制品企业,鼓励通过“龙头企业+小微企业网络”方式达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小微企业依靠龙头企业和市场实施对接,龙头企业在利用自身垂直或半垂直一体化进行生产的同时,将部分业务向园区内小微企业分包,并提供产品的样式和规格,进行技术指导,最后成品由龙头企业推向市场。
3.强化政策保障机制。要加快构筑企业的培大育强新机制。对列入竹产业龙头企业培育对象的企业实行一企一策,把规定时间内完成目标任务与政策支持(税收支持、发展空间、品牌建设、技术创新、市场开拓、节能降耗)相结合,对完成目标任务的按档次进行兑现政策。政策奖励力度随档次的提高而加大(跳跃式)。激励企业做大做强,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重点项目的(如省级以上技术中心的建立,战略投资的引进、股改上市的成功、重大技术难题的攻克等),政府给予一定的奖励。对已经在“新三板”顺利挂牌的三禾科技、九川竹木、竹林居等企业要进行重点帮扶和支持。
4.切实加强行业管理。行业内部的无序竞争严重影响产业发展。以竹砧板为例,全县厂家由于无序竞争、竞相压价,利润大幅度降低。加强行业管理,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强化竹产业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内部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交流合作。虽然庆元已成立了以企业为依托,由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组成的竹产业协会,但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发挥不够。要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使协会逐步按照市场化方式进行运作,不断增
强协会的经济实力和自治能力,使之成为行业内部人才引进、设备更新、信息交流、技术培训的依托和实体,为竹产业发展提供更多产前信息服务、产中技术服务和产后销售等中介服务。
5.完善技术支持体系。一是深入推进产学研创新。深入推进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县政府鼓励竹制品龙头企业主动与高等院校联系,建立联合实验室,以市场需求为企业创新导向,与高等院校或研究所联手开发新产品。政府可以引导企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等科技协作方式,建立多层次科技协作网络。同时也要完善相应的利益分配机制,避免在推进产学研创新的过程中出现产权纠纷问题,从而能保证产学研更好的推进与发展。
二是鼓励企业成立技术中心。竹制品企业对于自己的技术中心要不断的推出适合企业自己的技术,并用于产品的设计、加工、生产上。庆元竹制品龙头企业要发挥自身优势,借助政府力量来成立自己的技术中心,培养自主开发的能力。同时,县政府应鼓励竹产业龙头企业建立企业自己的技术研发中心,并申报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对被确认的竹产业企业,县政府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与资金支持。
(责任编辑:施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