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组织模式研究
2016-05-17南阳理工学院图书馆河南南阳473004
胡 燕(南阳理工学院图书馆 河南南阳 473004)
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组织模式研究
胡燕
(南阳理工学院图书馆河南南阳473004)
〔摘要〕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是推进图书馆创新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整合图书馆联盟各方核心资源、提升联盟成员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发掘图书馆联盟内部创新潜力、打造现代创新机制的重要举措。文章在分析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具体内涵和定义的基础上,按照图书馆联盟内部组织方式和管理模式,将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分为五种组织模式,对每一种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组织模式选择的主要方法和基本原则。
〔关键词〕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组织模式
〔分类号〕G252
〔引用文本格式〕胡燕.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组织模式研究[J].图书馆,2016(2):78-82
2014年12月,全国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大会在北京顺利召开,会议对推进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并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和方针,大会还倡议今后要大力提升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合作水平,为促进图书馆联盟发展奠定坚实创新基础[1]。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后,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已成为当前图书馆增强核心能力、应对未来发展挑战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协同创新,可以充分利用不同图书馆的创新资源和要素,增强创新基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图书馆联盟快速发展。这几年来,我国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发展迅速,创新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组织模式日益丰富和完善。分析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规律,对促进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的内涵及特点
协同论代表人物哈肯指出,协同是指同一个系统内部不同组成部分之间采取配合、协作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有机关系体的过程[2]。协同理论出现后,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协同理论体系。哈佛大学教授彼得·葛洛是首次给出协同创新定义的学者,他将协同创新视为在激励机制下组成的团队,在同一个组织远景和目标驱动下,通过网络开展分工交流合作,以达到组织目标。这里的协同创新不仅限于团队内部创新,也存在于不同团队之间的创新合作和分工,因此也适用于图书馆联盟创新。文章认为,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是指在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以及用户利益驱动下,通过建立创新资源共享基础和模式,以深度合作、细化分工、资源共享、利益分成、风险共担为基础,投入创新所需要的资源要素,全力推动图书馆联盟资源建设与服务推广的活动。
与传统图书馆联盟创新模式相比,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不仅保持了原有的优势,而且还凸显了许多新的内容,例如管理学中“1+1>2”的规模协同效应,包含了以下几个主要特征:①组织分工的协同性。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是建立在协同、合作分工理论基础上的,其协同机制较传统创新合作更加系统和复杂。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作为一种多主体互动协同、合作跨度较大的创新组织,是在联盟成员为核心要素、政府、科研机构以及创新平台等辅助要素基础上形成的多主体参与的网络创新模式[3];②创新资源的统一性。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突破了传统创新模式的限制,打破了机制、学科、组织之间的约束,有效提高了创新要素例如人力、物力、设备、知识等的流动性,为协同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保障;③创新系统的高效性。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系统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模式,能够将不同参与者的创新优势发挥出来,从而形成“1 +1>2”的协同增值效应,以提高整个图书馆联盟的创新水平和效益;④创新成果的共享性。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要求所有成员都能够共享创新成果,通过相互交流和学习完成成果分享和转移,从而促进图书馆联盟与成员共同进步;⑤创新活动的连续性。一般来说,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是建立在契约关系或者产权关系基础上的,不同成员馆以此为基础形成创新联盟。联盟的协同创新主要以大项目居多,可以形成比较牢固的合作和协助关系,以保证协同创新能够长期稳定推进下去。
2 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组织模式
与国外相比,国内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发展相对落后,不管是联盟稳定性、创新路径、创新模式,都处于起步阶段[4]。文章在总结和分析国内外学者关于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的研究文献和成果,深入分析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内部组织结构和联系的基础上,将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分成了五种组织模式,即项目式、共建式、实体式、联盟式和虚拟式,这五种合作模式并不是独立存在和运行的,在实际中总是会出现交叉和重叠。
2.1项目式协同创新模式
项目式协同创新模式是指以项目为中心和基础,通过项目组织和实施开展协同创新,利用各参与方的资源优势,共同努力和合作攻克技术难关,实现技术发展和升级。这种协同创新模式又可以细分成三种类型,即协同攻关、技术转让和委托研发。其中,协同攻关模式比较注重多方合作,因此在图书馆联盟项目实施过程中,这种协同创新模式比较适用。协同攻关以具体项目为基础,通过发挥联盟成员各自创新资源和优势共同攻克项目技术难关[5]。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和进步以及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不断加剧,单独依靠个体很难完成技术攻关,而是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协同攻关模式也就成为一种比较流行的技术创新合作模式。协同攻关主要有以下特点:①它产生的动机是不同的,既可能是政府推动的,也可能是自发性行为,例如政府通过科技项目立项以及专项资金拨款等方式,组织社会力量开展重大技术攻关和创新。如图书馆系统合作发展项目(the Collaborative Library Systems Development)就是在美国联邦政府主导下,由康奈尔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以及耶鲁大学信息技术人员组成项目团队,利用高校丰富的科研资源开展协同技术创新和研发[6];②协同攻关主要以项目运行为基础,依托图书馆联盟项目创新管理团队,针对重点技术问题组织人员攻关,寻求技术突破;③由于技术协同攻关主要是为满足图书馆技术应用和发展需要,因此图书馆参与积极性较高,同时也有利于降低项目运作风险;④创新攻关团队往往具有临时性特点,项目验收完成后,团队即解散。
2.2共建式协同创新模式
共建式协同创新模式是指围绕科学研究和创新展开,以提高成果转化和利用效率为目标,充分利用不同联盟成员的核心资源和创新优势,采取共同出资、共同投入的方式开展协同创新。一般来说,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1)共同出资成立研究机构。例如政府、图书馆联盟贡献部分科研资源和经费,投入科研项目启动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成立专门的研究团队和组织,开展共建协同创新活动。共建研究机构是指围绕图书馆联盟发展所需的前瞻性技术研发和创新需要,由多方成立研究组织和机构。例如俄亥俄州图书馆联盟成立的Ohi0LINK研究中心,就是在全州范围内统筹和配置科研资源,针对专门技术项目开展重点攻关,研究中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7]。其主要有以下突出优势:①围绕协同创新开展技术创新,主要致力于开发图书馆所需的各种技术;②参与协同创新的主体地位平等,没有主次之分,各参与方根据协同约定履行各自职责,共同合作完成任务;③通过合作创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利用效率,不断推动图书馆联盟技术创新发展。因此,共建协同研发模式逐渐成为一种图书馆联盟主流技术创新模式。(2)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这是推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门针对图书馆联盟创新成立的发展平台。一般来说,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中心主体是政府,主要依托高校图书馆开展创新协同和合作,这可以突破高校之间的体制壁垒,提高图书馆联盟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效率,促进技术创新跨越式发展。2012年,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国内10余所重点大学携手成立了“卓越联盟图书馆知识共享服务平台”,秉承“协同创新、追求卓越”理念,致力于通过联盟合作方式提升协同创新水平。
2.3实体式协同创新模式
实体式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模式是指通过招募会员的方式筹集资金,筹集对象就是图书馆联盟成员,通过成立一家独立法人组织机构,采用企业运作模式,根据市场经济规律,以资本运作为主要手段,共同合作开发图书馆相关技术和服务。实体式模式与共建式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独立的法人组织机构,是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实体式模式主要有以下突出特点:①主要负责技术项目攻关和研发,自行组织技术研发项目、自负盈亏和自担风险;② 通过采用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运作模式,将成员馆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共同投入、共担风险、共享收益,这是一种比较高效的合作模式,能够保证协同创新活动满足投入—产出比控制目标;③在内部建立集研究、设计、生产、营销等多位一体的合作部门和环节,可以保证技术创新成果用于图书馆需要,不断增强联盟核心竞争力;④实体式协同创新模式强调投入—产出评估和控制,主要从实体和无形资产两个方面开展定价评估,以降低协同创新风险。图书馆联盟协同实体模式要求成员馆共同出资入股,共同合作参加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该模式主要有以下突出特点: ①合作经营型。联盟成员馆发挥各自优势资源,通过合作建立研、产、销多位一体的技术创新和应用体系;②会员制。以发展会员的方式吸引其他图书馆参与联盟技术创新活动,可以灵活配置图书馆创新资源。 OCLC研究部就是典型的代表,OCLC研究部主要围绕以下三项职能展开:一是作为合作研发活动的行业平台;二是在OCLC内部提供先进的发展与技术支持;三是围绕共同关注的问题,增强OCLC与成员馆之间的联系,并整合行业内其他机构的力量。
2.4联盟式协同创新模式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图书馆联盟技术创新协作也逐渐向高级联盟组织形式转变,例如战略联盟(如CALIS、CASHL等)就是一种十分典型的创新合作模式,战略联盟是指以大型馆为主导,联合其他图书馆或者社会科研机构,通过优化配置技术研发资源,建立长期稳定的技术研发创新模式,形成综合性的创新组织和团队。与传统图书馆联盟创新合作方式相比,战略联盟主要有以下突出优点:① 由联盟中居主导地位的图书馆牵头。围绕联盟技术需求开展创新项目立项;②政府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图书馆联盟主要以自发组织形式建立,但是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比较有影响力的图书馆联盟都是依靠政府扶持成长起来的。这是因为图书馆联盟创新往往涉及到一些国家级重要科研项目和成果,项目运作周期较长、资金需求较大,单独依靠联盟力量很难承担,因此需要政府做好扶持和协调工作;③ 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模式具有长效性和紧密性特点。一般来说,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往往涉及到跨区域性、跨行业性的技术研发工作,因此它不是临时性组织机构,而是一个由多种利益相关者组成的有机体,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特点;④制定联盟合作规范以及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图书馆联盟内部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合作管理制度,对各个成员馆的责任和义务都有明确分工。另外,联盟委员会负责协调内部关系和工作分工。总之,战略联盟是一种相对更高级的图书馆联盟合作模式。
2.5虚拟式协同创新模式
20世纪90年代,肯尼斯·普瑞斯第一次提出了虚拟组织的概念,随着社会信息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又多了一种组织模式,即虚拟研发组织。虚拟式协同创新模式是指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一个虚拟化创新合作平台,借助现代互联网技术提高创新协作、信息沟通效率,同时不断降低合作和沟通成本。例如虚拟参考咨询平台就是图书馆联盟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起来的,通过集成不同成员馆的优势提升咨询质量。该模式主要包含以下突出特点:①它打破了传统图书馆协同创新合作模式的局限性,形成了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多方共同参与创新的虚拟协同创新组织,以实现跨区域、跨行业的创新合作和交流;②参与协同创新的图书馆可以根据具体项目和技术创新要求,通过互联网结成协同创新组织,以提高协同创新效率、提高创新资源利用效率;③虚拟协同创新合作组织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信息资源在不同参与成员之间共享和交流;④ 虚拟组织没有实体条件限制,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整功能和组织结构,也可以在不同协同创新目标之间进行衔接和组合,还可以根据参与主体数量变化调整规模,项目完成后可以立即解散,一旦有新的创新项目则可以重新组建虚拟团队;⑤研发组织合作形成的创新成果归虚拟组织所有,而不是实体组织。为了降低团队合作风险,要加强成员馆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风险防范观念,以提高整个虚拟创新合作组织的工作效率。
3 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不同组织模式的优劣势分析及模式选择
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是指在一个共同的目标引导下,联盟成员馆为了追求各自发展目标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和组织,共同开展创新活动。经过多年发展,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模式种类日益丰富多样,每一种模式都有其优势和缺陷,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灵活选择,具体可见下表1。在我国,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其内涵和组织形式是动态变化的。因此,选择何种协同创新模式直接影响到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水平。由于不同图书馆联盟的发展目标、组织文化和资源各异,协同创新组织模式也各不相同。因此,图书馆联盟在选择协同创新模式时,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①从高、中、低三个不同层次出发,围绕战略性、短期性和经济性指标综合考虑和选择;②充分发挥不同成员馆的创新资源优势,形成优势互补,发挥整体合作效应;③通过协同合作提高联盟内部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各成员的核心能力;④引入市场机制促进协同创新发展,通过市场经济规律规范参与者行为,围绕用户需求制定创新方案;⑤政府部门要积极参与和扶持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工作,为其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⑥最大程度提高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的经济效益和技术优势,做好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联盟创新的跨越式发展,为所有成员馆提供更好的技术升级方案和发展条件。
表1 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不同组织模式的优劣势分析
联盟式协同创新①联盟式协同创新模式突破了传统协作界限限制,提高了联盟内部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效率,有利于增强联盟综合创新实力;②联盟主要从宏观角度上制定创新发展战略,通过发挥不同参与者的创新优势,共同攻克技术难题,为联盟创新发展提供保障;③ 在联盟创新战略指引下,各成员馆进行资源配置和分工,从各自优势出发承担创新工作任务,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创新的规模效应,降低单个成员馆独立创新成本,能够实现互利共赢的目的;④联盟成员馆通过合同约定彼此责任和义务,以保证创新模式长期稳定发展。①该模式组织结构比较复杂多变、参与主体众多,联盟参与者在目标、文化、价值以及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容易产生矛盾冲突。因此,联盟管理成本相对较高、运行风险较大,对主导图书馆的统筹指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②联盟运行过程中所需投入的资源相对较多,中小型规模的图书馆往往被排除在合作之外;③联盟创新协作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和领域,例如文化、核心资源、价值和管理制度等,这对组织者和主导者的管理和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虚拟式协同创新①虚拟式协同创新组织可以突破传统合作时空限制,为参与者提供更便捷的合作渠道和条件;②虚拟研发组织通过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可以提高创新协作效率,提高创新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保证创新活动顺利开展;③虚拟组织在组织和管理方面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整组织架构和功能,根据项目运作需要添加和减少参与成员。①虚拟组织是一种非实体组织管理机构,成员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沟通和交流,因此会遇到一些不可预知的问题,增大组织运行风险。因此,虚拟协同创新组织不确定性较大,管理成本更高;②通常虚拟组织是为解决某个临时性技术问题而成立的协同创新组织,具有不稳定性;③如果参与者中有弄虚作假、投机取巧行为,就可能会影响整个组织顺利运行和发展,增大了联盟创新风险和难度。
(来稿时间:2015年7月)
参考文献:
1.郝欣, 曾江. 图书馆联盟协同服务创新研讨会召开[EB/OL]. [2014-07-11]. http://www.cssn.cn/gd/gd_rwdb/gd_ zxjl_1710/2014 07/t20140711_1250283.shtml
2.(德)哈肯.协同学讲座[M].宁存政等, 译.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12
3.赵晖. 我国图书馆联盟协同机制构建的困境与对策[J].图书馆论坛,2009(3):18-20
4.杨景光. 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4):41-45
5. Bostick S L. Managing technology, edited by Robert E. Dugan: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academic library consortia in the United States: an overview[J]. 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2001, 27(2):128-130
6. August D, Chang J, Girbal S, et al. Unisim: An open simulation environment and library for complex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J]. Computer Architecture Letters, 2007, 6(2):45-48
7. Dowling T. OhioLINK-The Ohio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Network[J]. Library Hi Tech,1997, 15(3/4):136-139
Analysis of the Organization Model of Library Consortia Synergetic Innovation
Hu Yan
( Library of 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Abstract〔〕Library consortia synergetic innovation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library innovation strategy to integrate all resources, to promote synthetic ability of consortia members, to develop internal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o implement mechanism of library consortia . Based on analyzing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ibrary consortia synergetic innovation, according to its organization level and different compactness, this article trying to divide it into five organizational models, including project type, construction type , solid type , alliance type and virtual type. Then combines with the case analysis, discusses the definition, connotation, forms, characteristic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organization model. Meanwhile, several basic principles that the model selection we should hold are put forward.
Keywords〔〕Library consortiaSynergetic innovationOrganization model
〔作者简介〕胡燕(1966-),女,南阳理工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与资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