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及创新

2016-02-12芮松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年27期
关键词:理念高职教学模式

芮松

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及创新

芮松

因为受传统教育方式与陈旧教育观念的影响,使得当前高职院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高职院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也影响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兴盛。所以,有必要在高职院体育改革中建立一套完善、合理、科学、规范的教学模式、树立新型教学理念、建立健全教学评估体系。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职院体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使高职院体育教学得到创新和发展。

高职院体育;教学改革;问题;创新

10.16730/j.cnki.61-1019/g8.2016.09.056

我国高职院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体育教学,高职院体育教学改革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整体改革的成功与否,也是我国能否成功培养综合型建设人才的关键。在全新教学理念思潮的影响下,传统的高职院体育教学已经满足不了新型教学理念的教学需求。因此,高职院体育教学必须建立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便于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建设提供大量的智力支持。

1.高职院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相对落后。

目前来讲,很多高职院的体育教学中还存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于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衡量也只是以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为标准,从而忽视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对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更忽视了对高职院学生终身体育教学理念的培养[1]。高职院内部落后的体育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已经严重制约了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发展。我国的高职院体育教学理念还存在某些方面的偏差,导致我国的高职院体育教学太过于重视技术指导,而忽视了对学生的理论教学。新型教育理念要求把技能学习与理论知识学习结合起来,因为单纯的重视技术指导在一定程度上是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

1.2教学内容的设置缺乏创新。

目前高职院的体育教学内容比较繁杂,没有对其进行相应的细化,因此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新时期的大学生,他们的生活环境决定了他们的知识面与接触面都比较广泛,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崛起,使得学生喜欢追求新颖的事物,在个性上表现为喜欢展示个性、表现自我。所以应该给大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来选择他们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而不是让老师来随手一把抓,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感受,影响了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学内容的陈旧与繁杂让教师的教学程序混乱,也会让学生学而不精。学生经过了大量的努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也会进一步降低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

1.3缺乏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

目前高职院的体育教学一般采用的是职业体育教学模式,更注重根据各个体育项目的特点来向学生教授体育技能、体育知识,这是一种体育职业化的教学模式。高职院体育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全面综合型的人才,而不是单纯的培养职业运动员[2]。高职院体育教学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为国家的体育事业发展提供相应的储备人才。在高职院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不明确,高职院体育教学大纲及内容的设置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进而形成了教学方式单一固化,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与体育教学考核方式的单一、陈旧。教师没有用正确的指导思想来引导学生进行体育教学学习,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事倍功半,让很多学生对体育学习兴趣了了,无法培养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

2.创新高职院体育教学的方法

2.1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树立体育教学新理念。

我国要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基础,以提升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建立高职院体育教学的改革理念。新型的大学体育教学理念应该是:重视学生的个性需求、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提升学生对高职院体育教学的认知度、使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重视体育教学中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交流、强调体育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整体性效应。建立健全完善的新型教育教学理念还需要强化教师的综合教学素养,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起的是主导作用,而不是处于中心位置。转变这种教学模式需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起引导作用。大学体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出更多的综合性、多元化、全面型的建设人才,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直接要求,进而促进我国高职院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发展。

2.2优化体育教学内容。

在高职院体育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对繁杂的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优化,从而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程序。教学中的主要内容要突显对学生的个性培养,以强化身体素质为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进而促进他们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3]。在体育课的安排上,要减少必修课的比例,更多的是要强调学生自主选修。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他们自身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他们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

2.3建立完善合理的评估体系。

在高职院体育教学中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估机制可以养成学生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进而突显大学体育教学的社会意义。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系统需要紧紧围绕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这个核心,从生理上、心理上与社会适应性上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建立健全学生体育效果动态考评系统,重视对学生身体素质及体育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强化对教师的体育教学效果评价,评价方式要与素质教育目标相适应。考核学生要打破传统的常规方式,强调综合考评,不再单纯看体育测评的成绩,而是在评价中更加注重过程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评,进而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全面发展。

3.结语

高职院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身心健康,强调在新型体育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运动技能培养、健康知识的教学,进而让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把知识学习与体育锻炼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观念。把终身体育作为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创新的主线,把社会需要、学生个性需求、学校教学目标作为培养的前提条件,进而更好的推动我国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

[1]杜伟.浅析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武夷学院学报,2013,05:79-82.

[2]任杰.浅析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J].搏击(体育论坛),2012,10:27-28.

[3]吴振.大学体育教学课程改革实践浅析[J].学术交流,2012,S1:219-220.

芮松(1982-),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及阳光体育,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理念高职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