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应对策略

2016-02-12孔艳君张淑华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年27期
关键词:网络时代心理健康心理

孔艳君 张淑华

网络时代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应对策略

孔艳君 张淑华

在网络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等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了一些影响。因此,加大对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与教育,对促进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以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研究的内容,就网络时代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应对的策略展开了分析。

网络时代;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困境

10.16730/j.cnki.61-1019/g8.2016.09.032

1.引言

在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体育专业大学生作为运动参与度高、相对较为活跃的群体之一,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做好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引导,可以更好的促进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水平。本文结合网络时代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分析,提出了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2.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诱因

2.1社会因素对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全球化、网络信息化时代不断推进的过程中,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交往方式产生了很多的变化。同时,一些社会的不良习俗也进一步的浸染大学生的成长过程。受到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强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很容易就受到一些不良意识的影响,这些不利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压力大、攀比心、不平衡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将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学业带来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

2.2学校因素对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素质教育的开展与分数评价的方式存在一定的矛盾。而从当前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可以发现,一部分学生因为学习的成绩不理想而受到教师的批评,进而产生厌学、自信心降低等心理问题。而且,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升学压力、就业压力,也是在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两大诱因。

2.3体育专业大学生主观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诱因上,有一部分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与其家庭环境、成长环境、自控能力等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此类主观性的心理健康问题诱因的解决,需要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高校、高校教师等三者的合力,借助健康的活动等来解决。

3.网络时代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困境

3.1网络环境的复杂性,让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教育更复杂

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健康向上的环境能够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而功利、不健康的环境则会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而网络时代的到来,让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面临者更多的诱惑,这些诱惑的存在,很容易让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产生一些不健康的思想与心理问题。同时,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的即时性、隐蔽性等,让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环境更为复杂。

3.2网络时代的多样化,给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挑战

在网络时代没有出现之前,大学生所接受的知识是以传统教育为主,教师可以更多的进行知识、人格养成的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生通过电脑、手机登智能设备,可以学到的知识更为多样、复杂。同时,受到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时间、生活空间自由度的影响,网络时代给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影响无处不在,这就很容易让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给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3.3网络时代背景,对大学心理教师提出的挑战

网络时代的到来,让传统的心理教育、心理咨询辅导工作,出现了新的变化。心理教师能否适应这些变化,将会对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从当下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化开展状况来看,存在着网络心理咨询利用效率低、网络心理知识传播不到位等问题。传统课堂上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网络时代的一个有机构成与实施主体,教师在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诉求、心理咨询等问题的时候,加大网络时代特征、网络心理咨询方式的创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手段的创新与实践,关系到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4.网络时代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应对策略

4.1建立健全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为了有效的解决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更好的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高校需要通过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等措施,来实现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化、长效性。其中,心理健康档案制度能够更好的提升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效果,这是因为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与动态更新,能够帮助心理教师、辅导员等获得更为全面的心理健康状况,为针对性的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提供真实有效的依据。

4.2注重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呵护与关爱

在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与管理的过程中,加大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关怀与鼓励,通过更多的爱与呵护,来赢得更多大学生的信任。从而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在开展心理健康咨询的过程中,心理教师要注意咨询解答的用语,在让大学生意识到心理问题的基础上,给予其更多的心理健康暗示,培养其正确的心理健康发展观。

4.3创新网络时代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为了更好的提升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规避心理问题给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就业等造成的不利影响,需要高校不断的加大心理教师队伍、心理咨询室等软硬件的建设。通过建立健全心理健康咨询、心理发泄室等,让体育专业的大学生能够有条件、有依据的进行心理咨询。同时,心理师资队伍的建设,要以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为基础,可以借助微信、QQ等交际APP,为高校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提供网络化的心理健康咨询。从而更好的提升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咨询的隐私性。

5.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是相对更为活跃的一个群体,在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升学、就业等过程中,加大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干预,能够更好的提升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水平。因此,网络环境下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教师具备更为敏锐的心理教育嗅觉,善于借助现代网络平台与设备,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方式,用体育专业大学生更易接受的心理教育方式,来正确、及时、有效的进行心理成长与干预,促进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更加健康、阳光的成长。

[1]刘英杰,孙永泰.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J].体育科学研究.2009(02).

[2]刘英杰.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运动处方干预[J].体育科学研究.2009(03).

[3]张立新,杨静.体育与非体育类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09).

[4]傅芳香,宋允清.广东省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04).

孔艳君,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系;张淑华,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系。

猜你喜欢

网络时代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