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提升发展 聚力打造全省产业发展大平台

2016-02-12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巡视员陈智伟

浙江经济 2016年11期
关键词:招商建设发展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巡视员 陈智伟

坚持提升发展 聚力打造全省产业发展大平台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巡视员 陈智伟

作为浙江产业发展战略大平台的省级产业集聚区目前已经显现出提升发展的良好势头。要切实按照《提升发展方案》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发展定位、优化产业布局、强化科技创新、加快开发建设,以集聚区高速度、高质量的发展支撑和引领全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省级产业集聚区提升发展基本情况

2015年是实施省级产业集聚区提升发展的第一年,各产业集聚区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要求,在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省级各有关单位的指导支持下,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突出抓好重大产业项目招商落地、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优化管理体制和协同推进机制,全面落实集聚区建设和发展的各项工作,开始显现出了提升发展的良好势头。据统计,2015年15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450亿元,同比增长20.3%;规上工业产值6601亿元,同比增长12.2%;服务业营业收入5012亿元,同比增长33.8%;企业利税总额1051亿元,同比增长17.7%。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产业增加值增速超额完成了不低于全省增速1.5倍的目标。2015年以来,省级产业集聚区实施提升发展的主要举措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

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产城融合和加快核心区建设的要求,在按规划实施围填海、低丘缓坡开发、拆迁安置、低效用地二次开发等拓展空间工程的同时,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湖州集聚区完成基础设施项目27个,完成投资41亿元(分集聚区项目及投资情况无全年数据,下同);嘉兴集聚区安排基础设施等政府投资项目150多个,完成投资约117亿元;台州集聚区完成基础设施项目116个,实现投资额70亿元。

全力推进城市功能项目建设。绝大多数集聚区实施了学校、医院、文化娱乐、酒店、社区服务、金融服务、商务等城市配套工程项目建设。宁波杭州湾集聚区实施城市功能项目9个,总投资额约18亿元。宁波梅山集聚区实施项目41个,总投资约53亿元。衢州集聚区实施项目41个,总投资约50亿元。其中,凤凰湖公园全面建成开放,商业街投入使用,五星级酒店、高品位住宅小区等即将交付,医院、学校、滑草场、森林园区等一批生活生态配套项目正在建设中。

全力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新开工建设的节能环保产业园项目(30亿元,湖州)、韩国晓星年产6万吨特殊用途差别化氨纶丝项目(22亿元,衢州)、奥克斯集团总部项目(22亿元,杭州城西)等2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1个,其中吉利-沃尔沃中国设计及试验中心项目(62亿元,宁波杭州湾)、新和成新材料产业园(53亿元,绍兴)、康达医疗器械项目(50亿元,宁波梅山)等50亿元以上项目3个。建成投产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昌海生物分公司二期项目(42.6亿元,绍兴)、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新建年产10万辆整车生产线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28亿元,台州)等20亿元以上项目2个。为推动区内产业平台的提升晋级,各集聚区积极实施了科技城、中外合作产业园、国家级产业示范基地、海关特殊监管区等重大产业平台项目的建设。

(二)突出抓好重大产业项目招商落地

2015年新签约产业项目投资总额2730亿元,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25个以上,另有大数据云计算数据中心专业园(100亿元,宁波杭州湾)、中电温州电子信息产业园(100亿元,温州浙南)等一批重大项目处于深入洽谈阶段。

招商方向和目标进一步明确。围绕“1+2”产业布局,梳理排定一批世界500强、央企、高端浙商等优质项目,着力开展针对性招商。嘉兴集聚区招商选资再创新高,引资总量和单个项目规模进一步扩大,成功引进美国荷美尔高端食品等3个总投资超亿美元的大项目。

招商网络不断完善。针对北京、上海等重点区域以及行业有影响力的企业家、科技领军人物、国际著名第三方机构等重要对象,建立完善招商网络,实施驻点招商、上门招商、以商引商。宁波杭州湾集聚区在推进上海大众、吉利汽车扩大投资的同时,成功引进罗兰贝格中国汽车创新发展孵化基地项目,进一步拓展了汽车后服务业领域。

招商政策机制不断健全。市政府、集聚区等各级领导亲自登门拜访客商,跟踪洽谈重大项目,并支持完善招商引资政策,优化招商工作机制。衢州集聚区建立招商联挂保障机制;温州市政府设立招商专员制度,出台对韩招商指导意见。

(三)积极推动科技创新高地建设

积极引进高端创新人才。截至2015年底,累计引进“国千”人才187名、“省千”人才178名,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62名、35名。

加快优化提升创新平台。全面推进创新平台提升能级和承载力,创建国家级、省级高新园区有序推进。衢州国家高新区正式挂牌、大江东临江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台州产业集聚区新创建了现代医药高新园区。

深入推进创新载体建设。积极搭建创新载体,谋划建设了一批孵化器、创新工场、企业技术中心、科研院所等创新载体。

加快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集聚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及其所承担的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项目快速增长。杭州大江东的中科院计算所伺服电机、宁波杭州湾的正力安拓生物基因芯片等一批高新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四)优化管理体制和协同推进机制

集聚区管理机构建设得到了加强。各设区市和义乌市党委政府按照“一个平台、一个主体、多块牌子、一套班子”和“全面推行实体化运作”的要求,有的整合组建了集聚区管委会,有的调整充实了管委会领导班子,有的增设了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等。

上下联动机制得到了强化。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高度重视和关注集聚区的提升发展,经常深入集聚区调研指导工作。省领导联系集聚区制度对集聚区重大项目建设、要素保障以及重点难点问题的协调解决起到了很好的指导推动作用。各集聚区所在市、县党委政府认真履行领导推动主体责任,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经常深入集聚区调研指导工作,及时帮助解决建设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形成了全面推动集聚区提升发展的良好局面。

部门协调保障机制得到了有效落实。省市发改委积极履行集聚区建设发展业务主管部门的职责,牵头做好规划编制、重大项目推进、年度目标任务制定和评价考核组织工作。省级各有关部门按部门职责和年度任务分工,主动对各集聚区的建设发展提供指导和服务。省财政厅加大对集聚区的财政支持力度,主动落实集聚区建设财税优惠政策,进一步优化调整专项资金分配管理制度和支持方向。省国土资源厅强化集聚区要素保障,在所在县(市区)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中对集聚区按50%予以单列的同时,积极落实区内重大产业项目用地保障。省经信委推进产业集聚区创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加强对5亿元以上工业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和进度督查,支持集聚区“三名”企业培育。省商务厅利用国际投资与合作平台助推集聚区招商引资,支持集聚区建设国际化专业园区,在集聚区内启动打造浙江中德(嘉兴)、中韩(衢州)、中韩(温州)等3家国际产业合作园。省科技厅支持集聚区内的高新园区作为实施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的主要平台,加强集聚区内的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支持台州产业集聚区成功创建现代医药高新园区。省环保厅指导推动产业集聚区开展规划环评,强化项目环评与规划环评的联动性;创新环评审批改革模式,切实提高环评审批效率。省交通运输厅深入推进集聚区配套公路项目建设,重点支持国际陆港物流园、横畈物流中心等与集聚区深度融合的物流园区(中心)项目建设。省统计局完善统计监测体系,优化评价制度,积极履行集聚区主要经济指标统计监测分析职责。省海洋渔业局保障沿海产业集聚区用海需求,优先将集聚区用海需求纳入年度围填海计划,积极打造海域审批“绿色通道”。省金融办指导支持集聚区开展多渠道融资,成功推动美康生物、济民药业等10家集聚区内企业上市以及一批企业在“新三板”挂牌。省建设厅、省农业厅、省水利厅、省地方税务局等单位也分别通过完善空间布局、加强农业“两区”建设、推进水利工程建设、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等主要举措助推集聚区建设发展。

2015年以来省级产业集聚区实施提升发展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距离省委、省政府和《提升发展方案》的要求还存在不少差距。主要有:对省级产业集聚区在浙江经济发展中战略定位的认识,有的还不到位;主导特色产业不突出,产业雷同现象还比较明显,产业层次有待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有待提高,城市功能需要加快完善;招商引才的目标、方向、渠道、网络、机制等还需调整提升;用地、用海、用能、环境容量、融资等要素瓶颈,尤其是用海的制约需要有效破解;集聚区管理和运行体制中还存在需要完善的方面。

产业集聚区提升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

2016年是进入建设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决胜期的第一年。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以转型发展、创新发展为主旋律的大背景下,作为浙江产业发展战略大平台的省级产业集聚区,要切实按照《提升发展方案》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发展定位、优化产业布局、强化科技创新、加快开发建设,以集聚区高速度、高质量的发展支撑和引领全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高标准编制好产业集聚区“十三五”规划

——明确目标定位。各集聚区要以“建设世界一流创新型现代化城市,发展世界一流现代产业集群,打造最具创新活力、最具发展潜力、最具支撑引领示范作用的全省发展战略大平台”的定位,作为规划的起点和落脚点。

——明确空间功能布局。要建设一流创新型现代城市、发展一流现代产业集群,必须要有吸引一流高端人才集聚的城市功能,必须要有一流的公共教育、医疗、研发、设计、检测、金融、商务、文化、生态等机构设施作为城市功能支撑;必须按主导特色产业成链集群的要求布局产业空间功能。

——明确建设发展速度和质量。对建设发展速度总的要求是:先集中力量开发建设核心区块,争取在2020年前基本完成,到2030年基本完成重点规划区的开发建设;生产总值增速,按所在市域经济总量占比和增量占比,到2020年分别不低于10%和20%,到2030年分别不低于20%和30%进行安排。对发展质量总的要求是:集聚区内建成区亩均增加值、亩均税收、单位能耗、单位水耗、单位排放量等要优于区外市域总平均水平的1倍以上。

(二)突出抓好招商引智,加快聚才兴产步伐

集聚区持续发展的活力在于要集聚一大批创新能力强的高端智力资源,但在开发初期必须尽快形成产业基础和规模效应。因此,在现阶段及在创新驱动成效未能完全替代招商成效之前,招商和引智必须同等重视抓好。招商引智工作要在提质增量上取得新突破。

——进一步明确招商引智的方向。要围绕培育主导特色产业集群的要求,引进以龙头和核心技术为重点的链式产业项目,及其大学、研发、设计、检测等智力资源项目和相应的产业领军人物和科技领军人物。

——瞄准招商引智的目标。要在选定的方向上紧盯“世界一流”这个目标。无论产业项目、智力资源项目还是高端人才,凡是引进的都要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创新招商引智方法。一定要建立稳定高效的招商引智机制。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游击式、突击式、坐等式、委托式的招引方法。建议各集聚区建立“政府(管委会)决策+专业机构”的招引机制。政府(管委会)决策层面主要是出台招引的政策和把控招引的方向目标,以及重特大项目、特殊高端人才引进的把关。配备足够数量精兵强将组成的专业招引机构,对外代表管委会全权履行招商引智职责。专业机构除少数人留本部外,绝大多数应常驻目标所在地(国),及时搜集信息、捕捉目标、建立感情、邀请考察、沟通洽谈,以其全天候全方位的热情投入感动“上帝”,千方百计提高招商引智的成效。

——确保引进保持足够的数量。为支撑集聚区城市和产业建设发展需要,在2020年前,无论是产业项目还是智力项目,尤其高端人才,每年都应有两位数的增长。

(三)加快科技创新功能平台建设

集聚区的发展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是实现创新资源的集聚。创新资源的集聚有赖于相关功能平台的构建。要围绕主导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创新平台建设。

——推进高新园区创建和提升。尚未创建高新园区的6个集聚区,要在省科技厅指导和支持下加快创建。已有的省级高新园区要积极创造条件提升为国家级高新园区。

——推动集合有世界一流大学、研究、设计、检测、金融等高端创新资源的科技城建设。经过若干年努力,使各集聚区成为跻身于世界前沿的创新高地。

——引入国际一流的幼教、小学、中学、医疗保健等高品质城市资源,尽快建设形成完备的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教育、医疗体系,以满足高端人才对子女教育和医疗保健的需求。

(四)全力推进基建投资项目建设

集聚区的基建投资项目包括基础设施、城市公共设施和产业类项目等,建设进度和质量直接关系到集聚区建设发展的成效。集聚区管委会要在省市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采取领导包干服务、挂图作战等有效方法,促开工、促进度、促竣工投用,全力推进重大项目的实施。

——抓重点。凡核心区的基础设施项目、重大公共设施项目、2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以及与龙头项目配套的链式项目等,对其进度、安全和质量都应全过程管控,确保按计划建成投用。

——抓保障。凡涉及用地、用海的项目,集聚区管委会应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合力支持下提前给予保障。

——抓服务。从项目前期开始,凡涉及审批备案的事项和业主希望提供支持帮助的事项,集聚区管委会要主动全程提供高效优质服务,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五)切实建立强有力的集聚区管理体制

在重点规划区范围内,尚未对各类开发平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政策、统一保障”的集聚区,要尽快整合建立“一个平台、一个主体、多块牌子、一套班子”和“全面推行实体化运作”的高效管理体制。要按照“办事不出区”的要求,赋予集聚区管委会在重点规划区范围内相对独立完整的市级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按照精简高效和为区内各类主体提供“店小二”式服务的要求,配足管理服务机构和人员编制。各集聚区要不断改革创新,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干劲足、能力强、作风正的干部队伍,把集聚区建设成为管理服务满意度最高、发展环境最优的发展平台。

(六)进一步完善强有力的推进机制

充分发挥省领导联系集聚区制度对协调解决建设发展重大问题的指导推动作用。充分发挥集聚区所在地市、县政府全面推动集聚区提升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统筹全域资源,为集聚区建设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充分发挥部门的服务保障作用。省市发改部门要切实履行主管部门职责,牵头做好集聚区发展规划编制、重大项目推进、综合政策协调、评价考核组织等工作。省市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按照部门职责和年度任务分工,强化对集聚区建设发展的指导和主动服务。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强对集聚区招商引智、重大项目建设、高新园区创建和提升等的专项服务,主动帮助集聚区解决在用海、用地、用能、环境容量等方面的问题,为聚力打造好产业发展战略大平台作出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招商建设发展
招商合作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园区项目招商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持续加持自由流,招商华软又添科技“神器”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