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形成机制
——重点从各经济参与主体与突出行业的角度分析微观形成机制

2016-02-12顾晶晶禹仁朋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结构性供给国有企业

顾晶晶,禹仁朋

(江苏省行政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9)

浅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形成机制
——重点从各经济参与主体与突出行业的角度分析微观形成机制

顾晶晶,禹仁朋

(江苏省行政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9)

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方法,由浅入深地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形成机制,重点从我国各经济参与主体与突出行业的角度来分析微观形成机制,并概括出经济现象与问题背后的本质根源。最终得出结论: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到微观经济主体的非理性行为,再到宏观的供需失衡,构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形成机制。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增长;有效供给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五大任务的提出

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的五大任务;2016年3月8日上午,习近平在参加湖南省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硬仗,要把握好“加法”和“减法”;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五次提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根据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精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被定义为: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根据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五大任务是指去产能、降成本、去库存、补短板、去杠杆这五项任务,具体阐述为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化解房地产库存、扩大有效供给、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的宏观背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有其特定的宏观背景,主要体现为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供需失衡。从需求侧来讲,市场整体需求乏力,需求侧管理日益失效;从供给侧来讲,无效与低端供给泛滥,有效与中高端供给不足。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不需要的产品生产太多,需要的产品生产太少或者没有生产,下文将做具体分析。

一方面,从需求侧来讲,需求乏力,需求侧管理日益失效。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依靠需求侧经济管理,即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拉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但是,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全球经济进入寒冬,中国作为第一发展中大国也未能幸免于难。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萎缩,国际经济环境持续恶化,我国的出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国内投资趋于饱和,地方政府重复建设,“拆了建,建了拆”现象时有发生;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社会保障不足,居民购买力薄弱,消费相对生产严重不足。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经济发展方式面临转型,需求侧管理遭遇瓶颈。

另一方面,从供给侧来讲,有效供给不足。有效供给不足主要源自于资源配置的不合理。首先是资本。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投资总量巨大,但配置不合理,主要集中于房地产、重复建设的基础设施、产能过剩的重化工国企等,造成投资低效或无效,不能形成真正对实体经济发展有利的有效资本。其次是劳动力。由于观念的改变、家庭压力增加、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国近几年人口增长放缓,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劳动力成本上升,“去工业化”趋势日益显现。再者是土地。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大量土地被房地产占用,农用地日趋减少,土地价格高涨,企业面临高房租,居民面临高房价。最后是技术,可以用全要素生产率表示。

三、微观形成机制分析

我国这种供需失衡的宏观表现反映到微观层面上,主要表现为产能过剩、成本过高、库存过高、存在短板、杠杆过高这五大经济问题,中央审时度势,相应地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而客观问题的产生源自于微观经济主体的非理性行为。

(一)地方政府债台高筑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15年年中发布的《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5》,近几年,地方政府债务总量增长迅速,截至2014年底,地方政府性债务总规模为24万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为15.4万亿,相比2013年6月增长41.3%;或有债务8.6万亿,增长了22.9%。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债务居高不下,加大了总体经济杠杆,降低了政府信用,增加了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整体系统风险。

地方政府债台高筑,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以投资为主导的、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是根本原因。长期以来,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一直致力于对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进行投资,这些投资所需要的资金来源有很大一部分是依靠举债筹得的。持续扩大的基础设施投资使得政府债务规模不断累加,杠杆率不断攀升。其次,分税制的财政制度是关键因素。自1994年财政分权改革之后,地方政府债务迅速膨胀,主要是由于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严重不匹配,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空间一再被挤压,发债成了不得已而为之的出路。再者,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政府债务提高起了推动作用,尤其在2008年之后,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出台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以及地方债务融资平台的推出,使得政府负债水平进一步水涨船高。最后,对地方官员不合理的政绩考核制度也是重要因素。以GDP及其增长率论英雄的激励制度导致地方大搞重复建设,而有限的财政收入必然导致债务迅速提高。

(二)国有企业大而不强

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公布的2015年“中国企业500强”名单中,中石油、中石化和国家电网营业收入总额分别位于一、二、三位;榜单的前19名全部为国有企业;私营及私营控股企业数量远远少于国有企业。在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领域,国有企业占有绝对垄断地位。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为例,在2000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占全行业资产比重甚至超过了80%,在出现多次严重的产能过剩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占全行业资产比重在2012年仍居50%左右[1]。尽管经过多次治理,但是种种资料和数据都表明,国有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实力雄厚,独占鳌头。

然而,中国钢铁、煤炭、有色、水泥、玻璃、造纸等行业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而这些产业几乎都是由国有企业所主导。中钢协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生产的粗钢产量8.04亿吨,相当于全球钢产量的一半;中煤协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煤炭产能超过40亿吨,2015年前11月,90家大型煤炭企业合计利润比去年同期下降90.7%。除了钢铁和煤炭行业,电解铝、多晶硅、有色金属等行业,国企都是产能过剩的重灾区,甚至出现僵尸企业。这种现象的发生有着复杂的内部因素。

首先,国家政策保护。国企涉及到国计民生,再加上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属性,相对于私营企业,国家政策自然会向国有企业倾斜,以保持国有企业在本行业中“较强的控制力”;其次,地方政府为追求当地经济增长而部分放松管制强度,形成软预算约束,违背了市场规律,使得国有企业可以“不计成本”地进行生产;再者,在前面两者存在的基础上,国有企业以国家信用为保障,吸引了大量资金,尤其是大规模的银行信贷。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15年年中发布的《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5》,2000—2014年间,中国国有企业债务年均增长3.9万亿元。这导致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大幅度增加,中国整体经济杠杆率提升;也造成国有企业产能过剩,而私营企业生产资金不足。最后,在政策保护、资金充裕的前提下,市场出清规律对国企并没有多大影响,导致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不足,生产效率低下,生产的产品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

(三)私营企业险境重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私营企业发展迅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5年6月底,全国实有各类市场主体7419.6万户,截至2015年9月底,全国实有个体工商户5285万户,私营企业1802万户,吸纳全国就业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吸纳城镇就业人口四成以上。因此可以估算,我国企业总数的80%以上是私营或者个体企业,国内生产总值60%以上也由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所贡献。私营企业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提供了近70%的进出口贸易额,对享誉世界的“中国制造”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制造出口大省大批私营企业产品销售不出去,甚至倒闭。

造成中国私营企业自生能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制度因素抑制了企业自主创新。我国现行知识产权制度的制定、运营和应用都存在很多问题,对专利保护不力,对侵权行为惩罚力度有待加强,不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阻碍了私企的技术创新热情;企业人才激励制度不够完善,无法吸引优秀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从而人力资本的欠缺抑制了私企的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高成本降低私营企业抗风险能力。高税收、高门槛融资、高地价以及日益上升的劳动力成本提供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有数据显示,过去十几年里,对中国GDP的贡献超过了70%的非国有部门获得的银行正式贷款不到20%,其余贷款则都流向了国有部门[2];而且,在与政府部门打交道的过程中,“跑断了腿”、“难办事”时有发生,寻租费用提高了私营企业的经营成本。高成本、低技术含量以及“工匠精神”的缺失导致中国私营企业粗制滥造,在面临市场环境巨变、消费者需求升级的情况时,自然会发生产能过剩、企业倒闭的悲剧。

(四)居民收入两极分化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4%,快于经济增速。去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长8.5%,新增4万多亿元。又解决643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扶贫攻坚力度加大,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442万人。经过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不懈努力,人民的生活不断改善,人均财富不断上升。然而,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从2003年至今,我国基尼系数一直在0.47以上,超过国际公认的收入差距警戒线;目前全国农村尚有7017万贫困人口,约占农村居民的7.2%。根据各省份统计局公布的2015年上半年城乡居民收入,以农村为例,最低的新疆农村居民半年收入为1377.95元,月入230元;而最高的上海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346元,月收入为2224元,是新疆的10倍。悬殊的贫富差距将严重危害社会稳定与我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成了我国面临的一大任务。

贫富两级分化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首先,市场化改革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收入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使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其次,税收失调。目前我国收入或消费总额的50%是由20%的富人所占有,而他们对个人所得税的贡献竟然只有10%。富人比社会平均都要低出10个百分点的个税贡献,使二次分配处于一种“倒流”状态[3]。再者,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立法滞后、责任不清、执行度不高等诸多问题。大量农村居民因病致穷,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山区孩子上学难等问题都与社会保障不完善有着很大的关系。最后,社会不公平。由于法律、制度的欠缺,导致规则与权利的不公平,使得富人更富、穷人更穷,以及社会不稳定风险扩大。

(五)金融管理机构监管失利

我国实行的是“一行三会”的金融调控监管机制,金融管理机构的监管能力反映在对市场预测、决策、监督、风险控制的全过程中。而中国金融市场存在着各种问题:第一,资金配置极不合理。大量银行信贷流向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债务平台,而最需要资金的私营企业却面临较高的信贷门槛。第二,金融结构严重失衡。一是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失调,间接融资的比例达到80%以上;二是银行金融结构与非银行金融机构比例失调,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大约只有银行金融机构总资产的10%左右[4],导致影子银行和地下钱庄泛滥。第三,我国金融市场创新乏力。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金融产品,还是服务,我国金融市场的创新都还比较落后。第四,金融市场波动剧烈。这一点尤其反映在股票市场上。2015年上证指数一路狂飙到5178点,在短短17个交易日内跌至3373点,暴跌32.11%,经历从疯牛到闪电熊的大起大落,无数散户血本无归。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强调:每一次危机都意味着金融监管失败!金融监管失利导致大量资金在虚拟经济内空转,流入产能过剩的国企、高库存的房地产、以及地方政府债务平台三大资金黑洞,阻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扩大了经济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金融监管失利除了市场失灵的因素,更多是由于我国的监管制度存在根本性问题。第一,由于金融机构管理的多头性,导致监管真空地带和重复领域并存。难管的都不管,相对容易的,或有利益牵扯的都想管。第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遇到问题是治标不治本,留下很多后遗症。近几年,由于国内经济下行,央行通过持续超发货币扩张经济的同时,也造成居民实际购买力下降、杠杆率提高等问题。第三,监管制度往往不能持久。以2015年股灾为例:初期监管机构意图通过大牛市来解决债务问题和实现经济转型,所以金融监管几乎完全放开,市场投机促进杠杆率迅速升高;当股市迅速下跌,中央政府部门施行救市,金融监管政策又完全转变,原本很多有效的资本运作模式被完全摧毁。过分的“相机抉择”最终会导致金融监管机构失去公信力,引起国内外投资者对中国金融市场的信任危机。

(六)房地产进退两难

房地产行业,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第一,从1998年开始,中国房价一直呈上涨趋势。据中国经济生活10年调查,京沪房价10年上涨近400%。根据《2016年财富报告》,全球房价最高的前十个城市,中国就入围了3个。第二,分化日趋严重。目前,京沪深等一线城市房价一路上涨,房市供小于求;而三四线城市房价维稳,甚至小幅下跌,供大于求。第三,中国整体房地产库存严重,而且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

房价居高不下,主要原因有:第一,投资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导致资金涌向房地产,房地产成为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和地方政府追求GDP的重要指标;第二,高价卖地与高地税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财政收入,推高了房地产成本价格;第三,不完善的土地产权制度、管理制度提高了房地产交易成本;第四,投资渠道狭窄以及人民币贬值使得居民购买房产保值增值。房地产在一二线与三四线城市分化严重的原因主要在于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资源分配的不均匀,从而导致公共资源比较丰富、设施比较齐全的一二线大城市比资源设施相对弱势的三四线城市更有吸引力。另外,市场的非理性投资心理也大大加剧了房地产的城市分化。所以,一方面,高昂的房价使得整整一代中国人买不起房;另一方面,要预防房地产价格出现断崖式下跌,以阻止类似于20世纪80年代日本爆发的危机。所以,在面临房地产去库存任务时,中央也是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难怪有媒体评价说说:房地产之于中国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之癌,绑架了中国经济。

(七)综合作用分析

从上文对市场各经济参与主体行为的分析可以发现:各经济参与主体的行为并不是独立发挥作用的,他们之间相互影响,彼此关联,共同导致宏观经济供需失衡,结构失调,构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微观形成机制。下文将六者的作用进行融合,进行综合分析。

第一,国家监管机构对国有企业的政策倾斜、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的软预算约束以及金融市场对国有企业大规模的信贷导致国有企业成为产能过剩的重灾区;再加上私营企业大量制造业产品剩余,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第二,地方政府对GDP的追求和财政收入的激励、国有企业的剩余资金对房地产市场的热衷、居民的非理性行为,以及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不到位导致房地产行业库存严重与房价高涨并存,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库存。第三,地方政府大规模的财政赤字、国有企业巨量的银行信贷、私营企业高成本的负债,以及金融系统内的资金空转和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失利造成中国经济整体杠杆率上升,系统性风险扩大,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杠杆。第四,房地产行业带来的高地价、地方政府为了获得财政收入带来的高税收、金融市场高门槛带来的高资金成本,以及监管机构繁缛的行政管理程序带来的隐性成本都导致中国私营企业居高不下的生产经营成本,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第五,国家监管机构税收制度的不合理、政府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社会的不公平,以及居民所创造的财富(国家几乎所有财富的根源)以储蓄的方式被政府、企业、房地产各方间接而隐性地掠夺,导致居民总体收入水平不高,而且贫富两极分化,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综合分析,我国过分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忽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导致制度缺陷,引发经济问题的根本因素。

四、总结

过分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忽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导致一切经济问题的本质根源。在这样的经济发展方式下,各微观经济参与主体非理性地参与到市场经济中,是产能过剩、成本过高、库存过高、存在短板、杠杆过高等问题的微观形成机制。反映到经济体系的宏观层面,便是有效供给不足、供需失衡与经济结构失调,最终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相对于经济参与主体的行为而言,前者是本质的,后者是现象的;经济参与主体的行为相对于供需失衡、有效供给不足而言,前者是微观的、本质的,后者是宏观的、现象的。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到微观主体的非理性行为,再到宏观的供需失衡,构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形成机制。

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机制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宏观到微观的深入分析为我们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科学的思路:我国必须突破传统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推动制度改革,从制度上规范各经济参与主体的行为;从而扩大有效供给,实现整个经济体系的供需均衡,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迈出重要的一步。

[1]范林凯,李晓萍,应珊珊.渐进式改革背景下产能过剩的现实基础与形成机理[J].中国工业经济,2015,(01),:19-31.

[2]林毅夫,巫和懋,邢亦青.“潮涌现象”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J].经济研究,2010,(10):4-19.

[3]李萍.中国贫富差距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07,(09):200-201.

[4]刘士余.深化金融改革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J].中国金融家,2011,(01):41-45.

An Analysis o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Structural Reform of the Supply Front——Emphasize the microscopic formation mecha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a’s Economic participants and the prominent industry

GU Jing-jing,Yu Ren-peng
(Administrative College of Jiangsu Province,Nanjing 210009,China)

This paper will analysi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structural reform of the supply front from the macro to the micro,from phenomenon to essence,from the shallow to the deep,emphasize the microscopic formation mecha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a’s economic participants and the prominent industry,and summarize the root causes of economic phenomena and problems.Results show that extensive mode of economic growth,irrational behavior of micro economic subject and macroeconomic imbalance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constitute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structural reform of the supply front.

supply front;structural reform;economic growth;effective supply

F20

A

1009-6566(2016)04-0047-05

2016-04-14

顾晶晶(1992—),女,江苏海安人,江苏省行政学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民经济学。

猜你喜欢

结构性供给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新时代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临床人才结构性改革正当其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