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意识”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2016-02-12潘李军

统一论坛 2016年2期
关键词:两岸人民祖国大陆两岸关系

■ 潘李军

“台湾意识”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 潘李军

在两岸关系的发展演变中,“台湾意识”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作为岛内极具影响力的一大社会思潮,“台湾意识”无时无刻不牵动着两岸关系的敏感神经。虽然2008年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的讲话中就指出:“台湾同胞爱乡爱土的台湾意识不等于‘台独’意识”,从而为长期受到误读的“台湾意识”正了名,但是令人担忧的是,时至今日“台湾意识”仍然没有受到应有的正确对待。在台湾,“台湾意识”被当作政治竞争的工具而被随意歪曲、异化;在祖国大陆,一些民众把“台湾意识”与台湾民意、“台独意识”等同起来,造成了对“台湾意识”极大的误解。这些都日渐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新形势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台湾意识”的合理内核并警惕其异化的苗头和动向。在此基础上我们也会看到,“台湾意识”在两岸关系的和平互动中最终会得以重新塑造,从而成为两岸人民普遍认同的社会意识。

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须肯定“台湾意识”的合理内核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台湾意识”在本质上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折射出的是台湾人民在其历史变迁过程中的独特而浓厚的集体记忆。它关乎台湾人民的心理和情感,因此正确认识和理解“台湾意识”的内涵并充分肯定其合理内核便成为了赢得台湾同胞民心,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一把“金钥匙”。

历史演进层面:历经磨难的悲情意识。台湾自中日甲午战争以来,遭受苦难的时间之长、规模之大、程度之深,中国的其他任何一个地区都无法相比。当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台湾后,台湾民众“奔走相告,聚哭于市,夜以继日,哭声震田野”,并自发组织起来与侵略者进行了殊死的抵抗。然而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无力改变台湾被割让的现实,从而让台湾人民产生了被祖国抛弃、出卖的感觉,这也是台湾人民悲情意识最初的源头。日本在台湾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经济上把台湾当作原材料产地和资本输出市场,政治上压缩台湾人民的参政空间,使其沦为“二等公民”,文化上推行奴化教育,企图同化台湾人民。50年的“亡国奴”生活是台湾民众不可磨灭的屈辱经历。1945年台湾光复后,台湾人民欣喜若狂,本以为可以享受当家作主的荣耀,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然而迎来的却是国民党的高压统治和兵荒马乱,从而酿成了至今都难以忘却的“二二八”伤痕,紧接着又是长达几十年的专制统治。社会现实从来就是与社会意识联系在一起的,这些痛苦的经历和感受给台湾人民带来了不能抹去的历史伤痛,并最终浓缩为一种悲情意识包含于“台湾意识”中。正如著名文学评论家叶石涛先生所说:“所谓台湾意识,即居住在台湾的中国人的共同经验,不外是被殖民的、受压迫的共同经验。”

社会心理层面:爱乡爱土的炽热情怀。伴随着一波接一波的祖国大陆居民漂洋过海、移民台湾,台湾得以开发成为中国美丽富饶的宝岛。虽然大多数祖国大陆居民或因为经济原因或因为政治原因被迫迁台,但一旦移民台湾,他们就扎根台湾、把自己当作台湾的主人并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台湾。再加上台湾宜居的自然环境使得移民能够世代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从而让他们产生了对台湾难以割舍的深厚情怀。这是一种由乡土观念、生活方式、语言习惯等共同构成的强大的内部凝聚力,这种原生态的“台湾意识”不仅包含着对台湾这片新土地的热爱,也散发着对祖国大陆故土的深深眷念。基于对台湾不可割舍的乡土情结,对于任何的外来侵略者和本国的压迫者,台湾人民都会本能地从保乡卫土的立场出发进行不屈不挠的抵抗。从反抗荷兰的入侵到抗击日本的殖民统治,从抵制清政府的割台行径再到与国民党的高压统治进行誓死的斗争,台湾人民在刀与剑、血与泪的漫长历史过程中也逐渐冲破不同地区原住民、不同祖籍移民在血统、文化、语言等方面的障碍,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地域认同观念,从而成为“台湾意识”里最朴素、最纯真的组成部分。

政治诉求层面:人民当家作主的“出头天”精神。由于台湾独特的历史境遇,台湾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一直是非常强烈的,这一诉求在不同的背景下又有着不同的侧重点。日据时代,面对日本残酷的民族压迫,台湾人民的反抗斗争一天也没有停息过,他们通过武装起义、组织民间社团等形式,为推翻日本的殖民统治、实现民族解放和台湾自治而努力抗争。抗战胜利后,台湾人民本以为“出头天”的日子已经到来,没想到接踵而至的却是国民党的倒行逆施和斑斑劣迹,面对的是国民党的高压统治和对台湾人民的歧视,仍然长期处于“戒严”、“戡乱”阶段,毫无民主自由可言。因而,此后台湾人民所追求的“出头天”更多的具有了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更多的民主权利的意义。特别是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台湾经济全面腾飞,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此同时,民主意识日渐增强的台湾同胞在政治上对民主权利的诉求也更加迫切。可以说,不受别人的统治,由台湾人民自己当家作主日益成为了“台湾意识”的核心诉求。

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须警惕“台湾意识”的异化

从以上对“台湾意识”内核的梳理中不难发现,传统意义上的“台湾意识”政治色彩并不浓,本身也不包含身份认同和政治认同问题。然而伴随台湾社会的变迁和政治体制的转型,“台湾意识”受到极度的扭曲被浓缩为具有高度政治含义的社会意识,从而给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造成了巨大障碍。因此,两岸关系的深入推进必须要有效防止“台湾意识”的异化。

警惕“台湾意识”向“台独意识”裂变。“台湾意识”中浓厚的乡土观念和地域认同情结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两岸人民心理上的无形疏离,从而埋下了被分离主义利用的危险因素,同时台湾人民在特殊时代背景下对民主、自由的诉求也极易被别有用心的个人和组织将其与追求“台湾自治”、谋求“台湾独立”混同起来。自1987年台湾当局宣布解除戒严、开放党禁后,在一系列的政治操控下,“台湾意识”中的这些非主流、非本质因素被剥离了出来,被当作“台独意识”的外衣加以渲染,成为了“台独”分裂势力发展的思想温床。他们利用民众所谓的“恐共”心理,歪曲台湾人民对民主的诉求,大肆渲染台湾历史中的悲情意识,挑拨台湾不同族群间的矛盾,割裂台湾人民爱乡与爱国的朴素情结,妄图把“台湾意识”引向承认台湾为一个独立主权国家的“台独意识”。这些行为无疑给两岸人民对“台湾意识”的正确认知带来了极大的迷惑性,对此,我们千万不能本末倒置而将其视为“台湾意识”的主流观点。虽然自2008年国民党执政以来,一些分裂势力逐渐从台前走向幕后,“台湾意识”被异化为反中国共产党、反祖国大陆意识的恶劣行径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我们丝毫也不能放松警惕,因为在台湾目前的政治生态下,异化了的“台湾意识”随时都有可能被当作政治斗争的工具被发酵。

警惕“台湾意识”的去中国化倾向。由于台湾与祖国大陆长期隔绝,两岸人民在政治立场、价值取向、思想倾向等方面存在不同的选择是可以理解的。“台湾意识”作为一种区域意识有其特殊性,但在本质上它仍属于“中国意识”。在台湾解禁之前,台湾当局不顾台湾人民的意愿,一味宣扬“中国意识”,在教育、语言、文化等各个领域实行高压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台湾人民的国家认同,但由于没有充分顾及台湾本土的特殊性,最终遭到了台湾人民的抵制。然而伴随台湾政治空气的解冻,特别是一系列的本土化政策的推行,台湾地方意识逐渐反弹并超出了一定的限度,日益对“中国意识”构成了挑战。以民进党为代表的分裂势力以本土化为幌子,推行台湾“正名”战略,鼓吹去中国化,企图切断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建构独立的台湾新政权。在此背景下,“台湾意识”也被引向了强调台湾价值、台湾利益、台湾优先、台湾主体性的一种社会意识,先前的爱祖国爱中华的意识却日渐淡薄。其实,本土化作为一种凝聚岛内民众建设家园的政策主张本身无可厚非,但如果将其作为分裂国家的手段就必须反对了。海峡两岸同文同种,以本土化否定台湾中国文化的归属,或者妄图使“台湾意识”脱离“中国意识”的做法无异于自欺欺人,不管是对台湾的现状还是未来,终究是百害而无一益的。

三、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对“台湾意识”的重塑

2013年6月,习近平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时曾指出:新形势下“两岸关系已进入巩固和深化的新阶段,更需要我们双方保持积极进取精神,以更大勇气和决心面对和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为两岸关系巩固和深化不可回避的影响因素,“台湾意识”也必然会在两岸关系的和平互动中,其积极的一面不断强化,其消极的、非主流的一面不断被丢弃,从而得到全新的塑造,成为两岸人民都认同的社会意识。

对“台湾意识”民意基础的重塑。“台湾意识”本身就是台湾人民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基于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而形成的,在情感深处对台湾的认同和热爱,理应是全体台湾人民认同的社会意识。然而近年来由于各派政治势力的操控,“台湾意识”的民意基础呈现出了碎片化的状态。有评论者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从来就没有一个全体台湾人都认同的“台湾意识”,如果有一个“台湾意识”的话,它要么是国民党的意识,要么是民进党的意识。“台湾意识”在岛内都受到如此境遇,在岛外被误读也就不足为怪了,对于部分祖国大陆民众来说,“台湾意识”也不过是“台湾独立”之路上的一枚催化剂,因而对其嗤之以鼻。而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将进一步成为利益攸关方、命运共同体,之前基于统“独”之争而造成的台湾社会的撕裂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弥合。伴随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和两岸人民间了解和信任的加强,祖国大陆民众对“台湾意识”的误读也会随之消解。如此,“台湾意识”将不仅仅是台湾人民认同的社会意识,更是被祖国大陆人民所接受、所理解的社会意识。

对“台湾意识”文化底色的重塑。“台湾意识”所赖以形成的文化土壤本来就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不争的历史事实。然而随着“台湾意识”的异化和民进党执政期间一系列“文化台独”政策的推行,“台湾意识”中固有的中华文化精神被冲淡,取而代之的是西方民主、自由、人权等所谓的普世价值。其实,我们没有必要舍近而求远——五千多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所孕育的共同价值观就是打通两岸人民心灵的一把钥匙。另外,“台湾意识”的去中国化倾向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也在于两岸关系还不够深入、不够密切。伴随两岸关系在以传统文化为价值共识下的深入推进,不仅台湾民众在两岸交流的实惠中会对去中国化倾向作某种程度的抵制,而且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也会日益凸显,并日渐成为凝结两岸人民精气神的一面旗帜。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文化的价值理念作为两岸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也会深深融入到“台湾意识”中,从而成为“台湾意识”里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基石。

对“台湾意识”目标导向的重塑。“台湾意识”最初不仅表现为对台湾本土的认同和热爱,也表现为祖国大陆移民对故土的深深眷念;不仅表现为对台湾饱经磨难的历史悲情,更表现为对回归祖国的迫切期盼,因而爱乡爱国、团结统一一直都是“台湾意识”的目标追求。然而随着岛内经济、政治形势的变迁,“台湾意识”也日益受到“台独意识”、“台湾国家化意识”的侵蚀,原有的目标诉求不是被抛弃就是被歪曲,有时还被分裂势力作为攻击政敌的工具加以利用,这些都是为“台湾意识”正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之前由于长期的隔阂所产生的对抗和误会最终会得以化解,两岸人民在彼此了解、彼此理解、彼此信任的同时,彼此认识对方的好,彼此产生感情,先前所谓的“台湾命运共同体”的迷思被打破,取而代之的将是“两岸命运共同体”。在此过程中台湾人民也会发现,回归中华民族大家庭不仅原有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丝毫不会受到冲击,而且现有的生活会在两岸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变得更加美好、更有尊严。被肢解、异化了的“台湾意识”的非主流观点终究会没有市场,“台湾意识”将重新拾起和平统一的大旗,引领两岸人民迈向更加团结、更加美好的光明未来!

猜你喜欢

两岸人民祖国大陆两岸关系
浅析“台湾网红”的网络传播现象
大运河的年轮
台当局要处罚厦门台胞社区助理
赞中国军演
对台湾青年在陆交流与融入的新观察与新思考
两岸成人教育学学科专业培养比较研究
俞正声在会见台湾青年参访团时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两岸人民一起努力
台湾问题——和平或对立对未来两岸关系的影响
加强文化交流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祖国大陆与我国台湾地区的毒品犯罪立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