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咏中国梦 文牵琼台情——2015两岸诗会侧记
2016-11-08郭江晓
■ 郭江晓
诗咏中国梦 文牵琼台情——2015两岸诗会侧记
■ 郭江晓
2015年12月4日至8日,2015两岸诗会在海南举办。郑愁予、张默、北岛等来自海峡两岸及香港的50多位诗人与会。本届诗会以“诗意中国”为主题,设置高端论坛、诗人新诗新书发布会、2015两岸音乐诗会暨桂冠诗人颁奖典礼、“寻找海南文化之美”采风、诗歌进校园进课堂等5大主题活动。郑愁予、张默、北岛、翟永明、欧阳江河荣获“桂冠诗人奖”。
诗会高端论坛现场(普燕 摄)
构建两岸心灵契合的平台
5日,诗会高端论坛中,来自海峡两岸、香港的50多位诗人,就传承发扬中华诗歌文化传统和当代诗歌美学建构等进行探讨。
诗会组委会副主任、海南省台办主任刘耿回顾2011年以来的“两岸诗会”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统一更重要的是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连续多届“两岸诗会”均具有体现民间性、突出两岸交流主题、彰显两岸同胞民族认同的特点,搭建了两岸文化交流、心灵沟通的平台。今天以“诗意中国”为主题进行交流研讨,就是探讨如何复兴中华诗歌传统以建设“美丽中国”,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发出诗人的声音。
“诗歌创作要关切他人,拥有对民族命运的关怀和感情。”郑愁予表示,诗人写诗要具有关怀之情,杜甫、白居易等古人的诗歌,正因为充满对别人的关怀,才会被传颂和流传。
“两岸关系亦如此”,郑愁予认为,两岸之间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交流很多,但是光有交流还不够,要彼此关怀,形成一个同生共死的利益共同体,这样才能走得更近。
郑愁予特意在论坛上诵读完成于手机上、为海南而创作的《南海的中国蓝》:“南海的中国蓝是古南海的中国蓝/所有的波涌浪滚都绽开繁华亿万/历史的大浪漫岂仅是英雄的演绎……”全诗表达了南海自古是中国的领海,希望两岸携手共卫南海主权的情感。老人的家国情怀引来现场掌声如潮。
香港诗歌协会会长秀实曾在台湾上大学。他说,如今两岸诗人在诗歌技巧方面相互影响、吸收,大陆诗歌有很多流派、风格,台湾诗人可以借鉴。在台湾颇具知名度的诗刊《创世纪》创刊61年来,一直关注着大陆诗坛动态。诗刊创始人张默带来了一本1984年出版的《创世纪》朦胧诗特辑,这让现场不少诗人翻阅之后感慨万千、视为至宝。
桂冠诗人颁奖典礼 (唐小平 摄)
声音演绎“诗意中国”
5日晚,2015两岸音乐诗会暨桂冠诗人颁奖典礼在海南歌舞剧院举行,1000多名观众聆听历久弥新的中华诗歌名篇。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先生脍炙人口的《乡愁》揭开音乐诗会序幕。配音演员徐涛用温暖的声音带给观众一种全新感受,他表示:“海峡两岸现在随着经济贸易的往来,(关系)逐渐在发展,沟通那么顺畅,所以我觉得这湾海峡已经失去了以前的那种乡愁的意味,而具有一个时代的给人心灵甚至心情带来更安慰的一种美好的感觉。”
整场音乐诗会分为《望乡路》《家园魂》《人间情》《祖国恋》四个篇章。方明、丁建华、罗大明、胡乐民等知名朗诵艺术家,先后动情演绎席慕容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郑愁予的《错误》、木心的《从前慢》、汪国真的《热爱生命》、戴望舒的《雨巷》、北岛的《回答》、舒婷的《致橡树》等诗篇。
诗会尾声,丁建华、徐涛、方明等朗诵家与现场观众互动,深情朗诵海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诗情画意、手足情深,使人陶醉其中,观众久久不愿离去。
在音乐诗会的二、三篇章之间,穿插举行了两岸诗会“桂冠诗人”颁奖典礼。郑愁予、张默、北岛、翟永明、欧阳江河获“桂冠诗人”称号。
组委会表示:郑愁予,台湾新古典主义诗歌代表人物;张默,为台湾现代诗的发展作出开拓性贡献;北岛,著名诗人,朦胧诗代表人物;翟永明,当代女性诗歌代表人物;欧阳江河,知识分子诗歌写作代表人物。鉴于五位诗人各自卓越的诗歌创作才华与成就,以及他们对两岸诗歌和文化交流所作的贡献,特授予2015两岸诗会“桂冠诗人”奖。
载酒堂前思东坡
6日,诗人到儋州市洋浦古盐田和东坡书院采风,对古法制盐技艺和诗歌文化深入了解,并以诗为媒,交流互动。
位于儋州市中和镇东郊的东坡书院,原名载酒堂,始建于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为苏东坡被贬昌化军(现儋州市)时居住、讲学的场所。
大家先后参观了载酒亭、载酒堂、尊贤堂、钦帅堂等建筑,仔细研看馆内陈列的苏东坡书稿墨迹和文物史料,以及众多历代名家诗画的碑刻,深为当年苏东坡在此地兴学施教、传倡文化之举赞叹。
当晚,在婆娑树影、徐风晴空下,两岸诗人联谊会在书院举行,诗人们或挥毫泼墨,或浅吟低唱,一表对东坡先生的追思、仰慕之情。
85岁高龄的张默代表台湾诗人,为儋州赠送一幅“无为彩墨画”。随性而为却十分协调的线条,表达了两岸兄弟之情无法分割、融洽相处的寓意。
载酒堂前挥毫泼墨 (普燕 摄)
74岁的陕北诗人曹谷溪深情表白:自己走遍全中国,出访过十多个国家,唯独今天在东坡书院感动得流泪了。他登台朗诵一首自己的旧作《在轩辕古柏的浓荫下》,表达期盼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真诚愿望。
台湾诗人蔡富澧第一次到海南,他不畏泥泞,特意在洋浦古盐田找到“东坡盐槽”凭吊先贤;在书院内购买刻上自己诗句的砚盒留作纪念。联谊会上,他朗诵了自己的新作,并表示,两岸同文同种,以诗歌为媒介进行的两岸文化交流,增强了彼此的同胞情谊和文化认同。
数巡酒后,诗人的才情更加迸发。“该如何想你/想你的赤壁/想你一路苍耳/酒器里恍惚流光/汲汲营营的事在千里之外/赤脚渡过江/一袭儋耳衣帽……”台湾女诗人喜菡(彭淑芬)现场创作《想东坡》,登台边舞边咏,表达对东坡的无限敬仰。她说,台湾、海南是一家,东坡文化更是产生和传导共鸣与自豪感的纽带。
随后,两岸诗人欣赏了儋州调声等精彩节目,不少诗人还情不自禁地加入,激情共舞,体验海南文化的魅力。
走进青春校园
7日下午,海南师范大学曾宪云报告厅内挤满了求知若渴的学子,台湾诗人张默受邀在此作了一场题为《柳暗花明又一村——从习字、学诗、编书到水墨抽象画》的讲座。
演讲前,精神矍铄的张默一再请工作人员将讲台向听众靠拢,他说,喜欢年轻人的气息。
张默祖籍安徽无为。他带着浓重家乡口音,讲述了自己1949年到台湾后,与诗人洛夫、纪弦等诗人共创《创世纪》诗刊,编辑出版众多汇集两岸优秀诗歌文集,坚持推广中国传统诗歌的坎坷经历,并分享了自己学诗、写诗、作画过程中的心得。
他带来多本创作、选编的诗集,将收录其中的优秀作品逐一展示、诵读,还特意放大了诗集中的诗人画像,方便后排的同学能看见。他生动讲述与台湾诗人交往过程中的趣闻轶事,如“‘创世纪’三巨头”被当作小偷而被误抓的‘蒙难记’”,引起现场阵阵笑声。可爱的老人甚至将台湾诗坛“六君子”的平溪裸泳照放大在现场展示,并将这幅展现诗人洒脱青春、浪漫情怀的照片赠与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无数掌声和尖叫声顿时响彻会场。
提到诗歌创作,张默认为,中国古代诗歌词句精炼,韵律优美,建议同学们要多读好诗,静下心来,“先把文字学好了,再进行诗歌创作”。他并建议诗歌新手们,“不要贪多,先写短诗,注意对文字的雕琢更重要”。
演讲一结束,同学们争相就自己关心的文学写作、诗歌创作、兴趣培养等问题发问,张默一一耐心作答,并将自己小幅画作赠给提问同学以资鼓励。
最后,热情不减的学子又将诗人团团围住,索要签名、虚心求教。原定于五点半结束的讲座,到六点多才散场。文学院院长邵宁宁教授也自称“追星”一族,他表示,此次机会着实难得,衷心希望以后有更多两岸诗人走进师大的校园与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