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股东除名规则的反思与重构

2016-02-12李红润

天津法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事由出资公司法

李红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法学院,广西 桂林541004)

·金融法制·

股东除名规则的反思与重构

李红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法学院,广西 桂林541004)

作为一种解决有限责任公司所面临的人合性危机的制度设计,股东除名规则的产生既有因应公司法实践需要的社会基础,也有来自有限责任公司的团体性、人合性及其自治性的制度支撑。我国现行《公司法》没有确立股东除名规则,但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则有所规定。不过,该司法解释所规定的股东除名规则存在除名事由单一、除名程序规则过于原则等问题,导致该规则发布伊始就落后于公司法实践需要并难以操作。为使该司法解释所确立的股东除名规则得以发挥其固有功能,需要从除名事由的确定和除名程序的设计两方面对其进行重构。

股东除名;除名事由;除名程序;除名救济;重构

从经济学上说,公司是股东进行投资的工具。在经营公司过程中,股东之间常常发生纷争。当然,有些纷争是可以解决的,比如通过表决制度就可以解决大部分内部纠纷。但是,有些纷争则会严重威胁公司的经营。此时,为了保障公司得以正常运转,就需要设计一种能够排除“问题股东”的机制。我国现行《公司法》没有规定股东除名规则,一些学者就《公司法》是否应制定该规则展开了争论[1]。当然,这些争论和我国《公司法》对股东除名规则的“缺损”并没有给一些法院践行股东除名规则造成实质性障碍①。但是,这种各自为政的做法使得该类判决极不统一,并对司法的威信构成了严峻挑战。针对这一状况,最高人民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以下简称法释[2011]3号)第17条第1款中确立了股东除名规则。然而,对于该规则,学者们大都持批评态度,认为该规则“就其适用范围和除名事由而言,作用十分有限”[2],“欠缺除名程序、除名后果以及被除名股东的司法救济的规定”[3]。

本文赞同上述学者对我国股东除名规则的批评意见,认为作为一种解决公司内部纷争的制度设计,该规则应设置与其功能相匹配的除名事由,否则,其意义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失去其应有的功用。同时,作为一种法律规则,该规则不仅是有限责任公司及其股东的行为规则,也是法院的裁判规则,这显然需要该规则本身比较完备,比如应规定除名行为实施程序、对被除名股东的救济程序等内容,否则,该规则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就成为问题。

一、股东除名规则的形成

通常情况下,人们在论及某种法律规则的形成背景时总是倾向于考察该法律规则的产生是否具有某种正当性理由。本文无意于否定这一路径,但在笔者看来,与其抽象地研究一种法律规则产生的正当性基础,不如从社会生活出发探究该法律规则为什么会产生,以及从其所属领域中探寻其得以产生的制度环境。

(一)为什么需要股东除名规则

股东除名规则的生成和演进是“人类对经济生活需要的适应性反应”[4]。公司就其本质而言是股东开展营利活动的工具,其能否实现股东的营利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股东之间能否同舟共济。可以说,股东之间的协力对公司的经营成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一点对于有限责任公司来说尤为关键。这是因为,有限责任公司所具有的人合性和封闭性特点“隐含着对股东之间人身信任关系的需求”[5],意味着股东通常都亲自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因此,当“问题股东”的行为损害了公司和其他股东的合法利益以致严重削弱或动摇股东之间据以合作的信任基础时,或者因其自身存在的某些因素使其无法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时,公司的经营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导致公司陷入无法正常经营的境地。在此种情况下,理论上至少存在两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其一是“问题股东”通过转让其所持股权而自行退出公司;其二是公司自行解散或通过诉讼解散公司。

然而,这两种途径在很多场合下是不可行的或者是不经济的。就第一种途径而言,其能否用来解决前述问题就完全取决于“问题股东”的个人意愿。因此,若“问题股东”不愿意自行退出公司,该途径就很难发挥作用,尤其是在公司陷入内部纷争的时候该途径几乎是不可行的,甚至还会发生讹诈性退出情事②。就第二种途径而言,其面临的问题比较多。其一是在公司陷入内部纷争时股东会能否作出解散公司的决议是有很大疑问的;其二是股东提出解散公司诉讼需要具备一定条件③,而该等条件并非是容易满足的;其三是公司解散后的价值减损问题。此处的“价值减损问题”不仅包括因解散公司而给公司本身和其他股东造成的利益损失,还包括给社会带来的震荡,如工人失业、政府税收减少等。这说明,解散公司在通常情况下不具有合理性,其正当性应限制于公司功能不能正常发挥时。正因为如此,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判决解散公司的案例极为少见。

显然,解决公司内部纷争的客观需要对公司法的制度供给提出了“要求”。于是,一些国家纷纷以判例或立法形式创制各自的股东除名规则。在德国,其股东除名规则是“学理演进与法官判例造法共同推动的产物”[6]。在美国和俄罗斯,其股东除名规则被分别规定在美国《统一有限责任公司法》第601条和《俄罗斯联邦有限责任公司法》第10条中。在我国,该规则是由法释[2011]3号第17条确立的。根据该等判例或立法的设计,股东除名规则是公司解散制度的替代机制,其功能是,在不过分损及“问题股东”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将其逐出公司以最大限度地保存公司的营运价值、维护公司和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努力打造包括公司、股东、员工等主体在内的公司参与者的多赢格局。这充分印证了这样一个道理:“社会的需求就是一切新生事物发生、发展的基础”[7]。

(二)股东除名规则何以存在

上述讨论表明,股东除名规则是因应公司法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但是,仅此一点并不能为该规则的产生提供足够的解释。这是因为,对于“问题股东”来说,尽管其行为或其自身存在的某些因素令其他股东“不快”或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但值得提出疑问的是,在发生此等情况时公司及其他股东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强制“问题股东”退出公司吗?该疑问的核心是,这种强制退出决定在私法上是否具有妥当性。毕竟,公司与股东均为平等的民事主体,相互之间并不存在强制的可能性。因此,单纯从逻辑上看,公司将“问题股东”除名与私法的品性似乎不甚相符。然而,如果我们从有限责任公司的团体性与人合性出发来重新审视这一问题,就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传统民法理论认为,社团法人是一种私法上的“人”的联合体,此处所称的“人”就是联合体的成员或称社员。在社团法人中,社员与社员之间具有人身信任关系,此即为社团法人的人合性。同时,社团法人虽然享有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但其并不具有像自然人那样的自我行动能力。因此,为了确保社团法人能够通过其治理机关确立统一的意思,并进行联合活动,社团法人需要制定一个章程,该章程即为社团法人的“自治规范”。如果说社员设立和加入社团法人是私法自治的结果,那么社员制定章程就是其享受社团自治的前奏,此后社员在法律的框架下通过章程和多数表决机制自己规定其内部关系就是私法自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此外,“基于社团系人的结合关系,社员负有一般的忠实义务,一方面不得从事侵害社团目的或妨害社团活动的行为;另一方面须促进实现社团之目的及参与社团活动”[8]。毫无疑问,该项义务为维护社团内部秩序所必需,因而应构成社团自治规范的一部分。因此,当社员不遵守该项义务规范或因存在于自身的某些因素而不能履行该项义务时,社团必须作出被称为社团罚的反应,目的是“强行贯彻由其社员所提出的行为规范”[9]。从实践上看,这种社团罚的表现形式多样,比如可以对特定社员进行罚款,还可以剥夺特定社员的资格,即除名。可见,包括剥夺社员资格在内的社团罚是社团为确保其“自治规范”被遵守而设计的制裁机制,“可以归因于成员对章程的同意,因此是与私法自由原则相吻合的”[10]。

通常来说,有限责任公司是一种社团法人,因而也是“人”的联合体。此处所称的“人”即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鉴于社团法人具有人合性这一事实,可以认为有限责任公司当然也具有人合性。基于这种人合性,我们可以认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理当负有上述社团法人的社员所承担的忠实义务。该义务的存在与履行是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得以存续的基础。同时,由于在私法领域内设立和加入社团是私法自治的结果,因而股东成为有限责任公司这一联合体的成员也是其践行私法自治理念的体现。同样地,尽管有限责任公司享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但其也不具有像自然人那样的自治能力。因此,有限责任公司也需要制定章程,以便对其内部事务的治理作出安排。此章程即为有限责任公司内部的“宪法”,其不仅约束有限责任公司设立时的股东,也对后来的加入者有效。显然,股东所负有的上述义务应成为该“宪法”的必备内容。不过,如同上述,该项义务并非总是能得到股东的主动履行。因此,设计一种机制以便对股东不履行该项义务的行为作出反应就成为必需。这种反应的主要形式就是剥夺“问题股东”的资格,即股东除名。

上述分析表明,有限责任公司将“问题股东”予以除名是公司行使自治权限的结果,该自治权限从根本上说来源于股东在设立或加入公司时所表达的“法律行为上的同意”[11],其载体即为公司章程。不过,此处所称的“法律行为上的同意”不仅包括公司章程的明确记载,也包括公司法所规定的股东除名规则。首先,公司章程的内容不仅包括其明确记载的事项,也包括那些经由“合同漏洞的填补作业”而获致的事项。其次,由于“公司法具有公司合同的模本作用”[12],因而在公司章程未作明确排除的情况下,公司法规定的某些权利义务就会自动成为公司章程的内容。

二、股东除名规则的反思

我们知道,但凡是一种“处罚”,就意味着对被处罚人权益的强制性剥夺。因此,为保证处罚得以公正进行,必须遵循一套处罚规则,其具体内容应包括处罚的条件、处罚的程序、处罚的效力以及对被处罚人的救济等。如上所述,对“问题股东”来说,公司将其除名是一种社团“处罚”。就此而言,有限责任公司将“问题股东”除名时也应遵循股东除名规则。对于该规则,法释[2011]3号第17条第1款作了较为集中地规定,下文将对该规则的构造与不足展开研究。

(一)股东除名规则的构造

从法释[2011]3号第17条第1款的内容来看,股东除名规则由三个具体规则构成:其一是除名事由规则;其二是除名程序规则;其三是除名效力规则。除名事由规则回答的问题是有限责任公司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将“问题股东”除名。除名程序规则是指有限责任公司“开除”“问题股东”时所应遵守的程序,该规则主要涉及除名的前置程序、除名行为的实施方式以及被除名股东的救济程序三个方面的问题。除名效力规则解决的问题是合法的股东除名行为应具备何种法律效力。

从形式上看,法释[2011]3号第17条第1款规定了两个除名事由,即未履行出资义务和抽逃全部出资,但实际上只有一个除名事由,即未履行出资义务。原因在于,抽逃全部出资是未履行出资义务的一种具体形态[13]。就此而言,将二者并列规定在逻辑上是存在问题的。不过,为消除该款在逻辑上的歧见,我们可以将“未履行出资义务”一词的含义进行限缩,仅将其解释为在形式上与实质上均从未出资,同时将“抽逃全部出资”解释为在形式上出资而实质上根本未出资。然而,此所谓“未出资”如何认定呢?关于这一点,在不同的出资缴纳制度下答案是不一样的。在2005年《公司法》的框架下,所谓“未出资”既指股东未按照公司章程的约定履行出资义务,也指股东未自公司成立之日起2年内或5年内履行出资义务。而在2013年《公司法》的框架下,所谓“未出资”仅指股东未按照公司章程的约定履行出资义务,判断的基准为公司章程对出资缴纳期限所作的约定。鉴于2013年《公司法》已于2014年3月1日生效,因而法释[2011]3号第17条第1款所称的“未履行出资义务”或“抽逃全部出资”均应以公司章程约定的出资缴纳期限作为判断基准。

在除名程序问题上,法释[2011]3号第17条第1款的规定比较简略。关于除名的前置程序,该条仅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在其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或抽逃全部出资的情况下若欲将该股东除名,应先向该股东发出“缴纳或者返还”出资的催告,并应给予其“合理期间”的宽限期。关于除名行为实施方式和对被除名股东的司法救济程序,该条除了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行使除名权的方式为股东会决议(以下简称除名决议)、被除名股东可以就该决议的效力向法院提起确认之诉之外再无其他规定。此外,从法释[2011]3号第17条第1款的表述上看,合法的除名行为一经做出即为有效,原则上不再受制于其他程序。也就是说,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会以“除名决议”形式作出的合法“开除行为”是有效的,其生效不需要法院或其他机构的另行确认,也不取决于被除名股东的同意。

(二)股东除名规则的不足

在我国法治实践中,一直存在着一个奇怪的现象,即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一经颁布实施,很快就会被实施细则、司法解释甚至地方性法规、规章所取代和架空。这些实施细则、司法解释和地方性法规、规章最终成为具有约束力的法律规范,而法律本身则成为仅供抽象法律原则栖身的宣示性文件。笔者认为,这一现象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法律的规定过于原则或者落后于司法实践的需要,以至于如果不制定这些实施细则、司法解释和地方性法规、规章,法律要么无法实施,要么无法为社会提供必要的法律规范。当然,此处所称的“规定过于原则或者落后于司法实践需要”的情况不仅存在法律中,在司法解释中也经常能发现其“身影”。

法释 [2011]3号第17条第1款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其所规定的除名事由单一,以至于其发布伊始就“落后于司法实践需要”。除名事由是有限责任公司得以将“问题股东”除名的事实基础,其存在是有限责任公司启动除名程序的前提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除名事由的多少决定了股东除名规则的适用范围,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股东除名规则效用的发挥。因此,欲使该规则能够发挥其效用,实现其解决有限责任公司内部纷争的规范功能,就必须从其规范意旨出发设定除名事由。

前已述及,股东除名规则的产生源于解决有限责任公司内部纷争的需要。从实践层面看,导致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之间人身信任关系动摇的事由很多,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股东的义务违反行为,比如股东不履行出资义务、不履行竞业禁止义务以及发表不正当的言论损害其他股东名誉等;另一类是股东自身存在的客观事由,该等事由通常不具有可归责性,比如年老、疾病以及不再具备成为股东的条件等。这些事由一旦出现,就可能引发有限责任公司内部的人合性危机,招致纷争四起,公司的正常经营被打乱,甚至难以为继。在此种情况下,为了保护公司及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通过股东除名规则将“问题股东”逐出公司就成为一种可行的途径。这说明,为了维护公司的正常经营秩序,应将该等事由均确定为除名事由。相比之下,法释[2011]3号第17条第1款所规定的除名事由实际上只有一个,即未履行出资义务。同时,该款并未赋予有限责任公司可以通过章程另行约定除名事由。这就意味着,该款对除名事由的确定完全采取了“法定化”路径。在该路径之下,只有在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的情况下,有限责任公司方可启动除名程序,除此之外的任何足以动摇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基础的事由都不是除名事由,因而在该等事由出现并致使股东之间的和谐关系不再、公司正常经营受阻的情况下,公司也不能针对“问题股东”启动除名程序。显然,法释[2011]3号第17条第1款所规定的除名事由远不能适应公司法实践的需要。

法释[2011]3号第17条第1款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程序规则过于原则,以至于难以操作。就除名前置程序而言,该款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应先行“催告”未履行出资义务或抽逃全部出资的股东“缴纳或返还出资”,但应采取何种方式“催告”呢?从理论上说,不规定催告的具体方式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适应多样化的公司法实践,但由此也导致了催告规则的不确定性。就除名行为实施方式而言,该款仅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可以“除名决议”方式将“问题股东”予以除名,但没有对该决议的表决规则作出规定,如没有规定“问题股东”是否享有表决权,也没有规定应采取何种决议形成规则。于此处,《公司法》第43条似乎有“用武之地”。然而,该条除对公司章程修改、注册资本增减等特别事项规定了决议形成规则外,对其他事项则授权公司章程对决议形成规则作出规定。这就意味着,在公司章程未就此等事项另行规定决议形成规则的情况下,将“问题股东”予以除名的“除名决议”是没有可遵循的决议形成规则的。就对被除名股东的救济程序而言,该款仅规定被除名股东可以针对该除名决议向法院提起确认诉讼,请求后者确认该决议无效。但是,该款并未规定除名决议作出后的通知程序,也没有规定被除名股东提起该项确认之诉的期间。这一方面可能使得被除名股东因不知自己被公司除名的事实而无法提起该项确认之诉,也使得被除名股东提起该项诉讼的权利欠缺明确的时间限制。此外,该期间的缺失也导致法院无法审查被除名股东提起确认之诉的诉讼行为在时间上是否合法,因而也难以作出是否受理该起诉的决定。

三、股东除名规则的重构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种法律规则能否发挥其规范社会生活的功能并不是以其内容的完备、逻辑的周延为充分条件的。但是,内容完备与逻辑周延却是一种法律规则得以对社会生活发挥规范功能的必要条件。换句话说,如果一种法律规则在内容上与社会生活疏离、在逻辑上欠缺必要的构成部分,那么我们就很难期待该法律规则既能为人们提供明确的行为指引,又能为法院提供可资适用的裁判指南。遗憾的是,法释[2011]3号第17条第1款所确立的股东除名规则就是这样一种法律规则。因此,在下文中笔者将从除名事由与除名程序这两个方面讨论该规则的重构问题。

(一)除名事由规则的重构

在公司法理论上,除名事由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法定事由,即公司法明文规定的可以将“问题股东”除名的事由;二是意定事由,即公司章程约定的可以将“问题股东”除名的事由。不过,何谓法定事由和意定事由,在公司法立法与实践中则存在两种不同的确定路径。一种是义务违反路径;另一种是条件缺失路径。根据义务违反路径,只有当“问题股东”不履行其依法应负的义务,且严重威胁公司的生存时,公司方可将其除名;根据条件缺失路径,只有当“问题股东”因年老、疾病、丧失特定资格等因素而在实质上不具有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条件时,公司方可将其除名。

那么,我国公司法应采取何种路径来确立除名事由呢?笔者认为,尽管“问题股东”的义务违反行为通常属于除名事由,但股东除名规则的核心功能并非是惩罚存在义务违反行为的“问题股东”,而是旨在解决有限责任公司的内部纷争。循着这一思路,我们就不能将那些虽非“问题股东”的义务违反行为,但存在于其身的足以导致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基础动摇的因素排除在除名事由之外。同时,我们也不应期待立法者能够预料到足以导致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基础动摇的所有因素,并将该等因素详尽地规定在公司法中。也就是说,立法者的理性也是有限的。既然如此,我们也就不应走除名事由“法定化”的道路,而应为有限责任公司通过章程约定除名事由提供空间。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对法释[2011]3号第17条第1款所确立的除名事由规则进行重构的一种可行的思路是除名事由的法定化与意定化并举,即一方面在公司法中对除名事由作出规定,另一方面允许有限责任公司在其章程中作出有别于公司法的约定。当然,无论是法定,还是意定,除名事由都应兼采义务违反和条件缺失路径予以确定。在除名事由规则的具体设计上,可以考虑采取例示性条款、兜底性条款与授权性条款相结合的立法模式,即先尽可能例举公认的除名事由,然后辅以兜底性条款加以规定,同时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可以在章程中对除名事由作出约定,以便有限责任公司能根据自身情况作出自主安排,更好地享有并行使其在除名事由上的自治权。需要指出的是,不论是法定除名事由,还是意定除名事由,此等事由均应为“重大事由”,其判断标准是,继续保留“问题股东”的股东身份将使有限责任公司的继续存在成为不可能或者被真实地威胁到。

(二)除名程序规则的重构

1.应对除名前置程序进行重构。股东除名是公司在面临内部纷争时为摆脱困境而采取的非常之策,对“问题股东”的利益影响至巨。为避免该非常之策的实施给“问题股东”带来严重伤害,公司应本着诚信原则为“问题股东”提供补救的机会,由其主动采取措施消除因其不当行为而给公司及其他股东造成的不利影响。这是设置除名前置程序的实质意义之所在。那么,怎样设置除名前置程序规则呢?笔者认为,于此处需要讨论的问题是催告的方式。就理论而言,以口头或书面方式进行催告都是可以的,但从有利于举证的角度看似乎应以书面方式催告为妥。因此,公司法应明确规定公司应采用书面方式进行催告。当然,这不应妨碍公司章程另行约定催告的方式。

2.应对除名行为实施程序进行重构。对此,需要讨论的问题是除名决议的表决规则。该规则主要涉及两个问题:其一是“问题股东”就除名决议的作出是否享有表决权;其二是就除名决议的作出应遵循何种决议形成规则。就前者而言,基于“任何人不得担任自己事务之法官”的程序正义理念,“问题股东”就除名决议之作出不应享有表决权。也就是说,公司法应明确规定在除名决议之作出问题上表决权回避规则也有适用空间。就后者而言,学者们意见纷呈,有的学者主张应采取单纯的资本多数决,有的学者主张应采取股东人数决,还有学者主张应采取股东人数决结合资本多数决。本文认为,我国公司法应采取股东人数决作为除名决议的形成规则,即除名决议的通过应经“问题股东”以外的过半数股东同意。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二:其一是有限责任公司并非纯粹资合公司,而是具有很强的人合性,这是股东除名规则得以适用的基础,应以此为基础制定除名决议的形成规则,采取股东人数决与该基础具有高度契合性;其二是尽管股东除名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对外转让股权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但二者在改变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构成与股权结构上具有相似性,基于类似情况类似处理的法观念,除名决议的形成也应当经过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3.应对被除名股东的救济程序进行重构。对此,需要讨论的问题有二:其一是除名决议作出后的通知程序;其二是被除名股东提起确认之诉的期间。就前者而言,由于被除名股东可能并没有参与据以作出除名决议的股东会议,因而其可能并不知晓其已被公司除名的事实。因此,为保障被除名股东的知情权并能够启动司法救济程序,公司法应规定公司在作出除名决议后即应以书面方式通知被除名股东。就后者而言,学者之中主张应确定为15日者有之,主张应确定为30日者亦有之。本文认为,无论是15日,还是30日,该等期间都稍显过于短暂。实际上,于此处存在两种价值的冲突:其一是尽快解决公司内部纷争以保护公司及其他股东的利益;其二是确保被除名股东有充裕的时间来提起确认之诉以维护其合法权益。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可以参照《公司法》第22条第2款的规定将该期间确定为60日,且自除名决议作出之日起算。这是因为,在期间的确定问题上,股东就股东会决议提起撤销之诉与被除名股东就除名决议提出确认之诉所面临的价值冲突具有相似性,因而基于类似情况类似处理的法观念,应将被除名股东提出确认之诉的期间确定为60日。

股东除名规则对于有限责任公司摆脱其面临的人合性危机具有重要意义。该规则的产生一方面是因应公司法实践的需要,另一方面,有限责任公司的团体性、人合性以及随之而来的自治性也为其提供了制度基础。尽管如此,我国现行《公司法》并没有规定该规则,但法释[2011]3号第17条则有所涉及。然而,该条的规定至少存在除名事由单一和程序规则过于原则的问题。因此,为使该规则得以发挥其固有功能,需要从除名事由和除名程序这两个方面对其予以重构。

注释:

①潍坊市奎文区法院(2006)奎民二初字第110号民事判决书、四川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2006)成民终字第1780号民事判决书、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06)沪二中民三(商)再终字第1号民事判决书。

②讹诈性退出是指“问题股东”以拒不退出公司相要挟,逼迫公司或其它股东以不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

③我国2005年《公司法》183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第1条。

[1]章兢兢.浅谈我国股东除名制度[J].法制与社会,2013,(10):32.

[2]徐翔.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除名规则的基本构造[J].研究生法学,2011,(3):22.

[3]朱培安,张玲玲.公司股东除名法律问题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0,(5):70.

[4]蔡立东.公司自治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3. [5]张凡.有限公司股东除名机制之理论基础与构建[J].金陵法律评论,2012,(1):108.

[6]凤建军.公司股东的“除名”与“失权”:从概念到规范[J].法律科学,2013,(2):153.

[7]张军建.信托法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78.

[8]王泽鉴.民法总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187.

[9](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229.

[10](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838.

[11]王泽鉴.民法总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192.

[12]罗培新.公司法的合同解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

[13]赵旭东.公司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61.

Refle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Expulsion of Shareholder Rules

LI Hong-run
(Law School of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Guilin Guangxi 541004,China)

As a kind of system designed to resolve the crisis of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the generation of shareholders expulsion rules has two causes.One is its social basis which is in response to the practice of Company Law;the other is the institutional support which comes from group,people combination and autonomy of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China's current Company Law has not established the rule of expulsion of shareholders,but the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issued by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is specified.There are two problems in the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on the expulsion of shareholders rules.One is that the removal subject is single,the other is that the procedural rules are too principle which leads to the rules have been lagged behind the practical needs and difficult to operate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rule released.To make the rules to play its proper function,we need to reconstruct the rules from such two aspects as the determination of removal subject and the design of expulsion procedures.

expulsion of shareholders;removal subject;expulsion procedures;expulsion relief;reconstruction

DF411.91

A

1674-828X(2016)03-0069-06

2016-05-11

李红润,男,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公司法和商标法学研究。

(责任编辑:杜爱农)

猜你喜欢

事由出资公司法
民法典侵权责任免责事由体系的构造与适用
分析公司法与公司监管体系研究
上市公司拟出资1950万美元整合莱州矿山及石材产业
完善FDI外国投资者出资确认登记管理
试论撤销仲裁裁决中的隐瞒证据事由
论案外人提起执行异议之诉的事由
从法条的公司法到实践的公司法
论股东出资瑕疵的民事责任
联想“又”上市了
公司法上的利益归入:功能界定与计算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