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事件视域下图书馆应急预防机制刍议
2016-02-11曲泽静
曲泽静,姚 明
(1.铜陵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安徽铜陵244061;2.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安徽池州247000)
突发公共事件视域下图书馆应急预防机制刍议
曲泽静1,姚明2
(1.铜陵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安徽铜陵244061;2.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安徽池州247000)
摘要:突发公共事件具有爆发突然、社会危害性大、处置困难等特点。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和信息资料的重要机构,承担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进行社会教育等多项重要职能。突发公共事件一旦波及图书馆,就有可能对宝贵的图书信息资料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建立和完善图书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防机制,有助于预防危机的发生,当危急真正来临时,图书馆管理体系能够正常和高效运转。图书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防机制主要包括:建立应急预案,加强馆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教育与培训,完善图书馆应急硬件设施等。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图书馆;应急预防机制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突发公共事件具有爆发突然、社会危害性大、处置困难等特点。不论是自然因素引发的地震、洪水等灾害,还是人为因素引发的政治动乱、社会骚乱等事件,一旦波及图书馆,都有可能对宝贵的图书信息资料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始建于公元前1364年托勒密一世的亚历山大图书馆,曾藏书达40余万卷,拥有亚历山大帝国及周边一些国家几乎所有哲学家、文学家的主要著作,图书信息资料涉及希腊文、古埃及文、腓尼基文、希伯来文等多个语种,曾经同亚历山大灯塔一样驰名于世,却于公元3世纪被两场战火毁坏,许多承载了人类文明的图书资料损失殆尽;2002年,捷克发生水灾,布拉格图书馆损失惨重,包括1488年出版的《布拉格圣经》等珍本在内的共计50余万册图书信息资料受损。诸如以上图书馆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受损的事例不胜枚举。因此,当前我们应当重视和认真思考图书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防机制的构建问题。
一、建立图书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防机制的必要性
1.建立图书馆公共事件应急预防机制是图书馆的社会价值与功能所决定的。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和信息资料的重要机构,是文献信息资源的集散地,是传播文献信息资源的重要枢纽,承担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进行社会教育等多项重要的社会职能。当前,应当立足现实,以史为鉴,防患于未然,认真思考在突发公共事件的“事前阶段”图书馆的预防工作,从而保证当公共事件发生后,最大限度地保护图书信息资料以及人员的安全。
2.建立图书馆公共事件应急预防机制是中国传统的居安思危思想所决定的。中国古代先哲们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宜未雨绸缪,勿临渴掘井”,这些精辟的至理名言都在强调树立危机意识的意义。基于此,图书馆管理工作者们应当从古人的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心存忧患、重视预防,构建应急预防机制,从而保证当危机真正来临后,做到“危而不慌,急而不乱”,各项工作有条不紊。
3.建立图书馆公共事件应急预防机制是预防机制自身的整合功能所决定的。“机制”一词最早发源于希腊文。《辞海》认为机制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现主要指事物及其工作的内在方式、相互关联以及变化过程。社会学家郑杭生等人认为,机制一词的基本含义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事物各个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即结构。二是指事物在有规律的运动中发挥的作用及效能,即功能。三是指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1]。机制具有以一定的运作方式,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联系整合起来,使它们协调运行而发挥作用的功能,一个设计科学、运行良好的机制可以起到提升工作效率、减少工作成本、保证工作规范化、有序化的目的。突发公共事件是一个具有多重特性的复杂客体,这决定了图书馆预防突发公共事件的各项工作具有庞杂性、多元性等特征,需要图书馆各系统、机构、部门以及相关人员的配合、协调与支持。要保证该项工作的科学化、高效化与可行化,就必须对预防工作进行整合,使其协调、有机、平衡,而建立图书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防机制是实现该目的的最好保证。
二、图书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防机制的构建
1.建立图书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面对复杂多变的突发公共事件,图书馆必须做好应急预案管理的准备工作,防患于未然。所谓图书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是指,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图书信息资料,确保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各项工作能够科学、高效、有序,图书馆管理机构从突发公共事件的特性出发,以降低损失、防范风险为目的,针对有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在分析与评估的基础上,预先制订的计划和方案。第一,划分图书馆应急预案的类别。图书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从类别上可以进行多元划分。根据制订主体不同,划分为:国家级应急预案、省级应急预案、地市级应急预案、县区级应急预案;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外在表象和特征不同,可以划分为: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事故灾难类应急预案、社会安全类应急预案;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危害程度,划分为:Ⅰ级(特别重大)应急预案、Ⅱ级(重大)应急预案、Ⅲ级(较大)应急预案、Ⅳ(一般)应急预案。第二,确定图书馆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图书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一是总则。该部分对图书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目的、依据、工作原则、适用范围、预案体系等内容进行阐释和说明。二是组织体系。该部分对图书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运行过程中的组织体系进行构建,明确突发公共事件图书馆应急管理工作的应对处置机构及其人员的相应职责。三是运行机制。该部分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运行进行构建,主要包括:预防工作、应急介入、善后处置等内容。四是保障措施。该部分对图书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保障措施进行构建,主要包括应急队伍保障与财政物质保障两个方面。第三,明确图书馆应急预案的制订原则。一是服从性原则。图书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是从图书馆的实际工作出发,以保护相关人员以及图书信息资料为目的而订立的应急方案,该方案虽然具有一定的行业性,但从本质上说该预案属于《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子预案,因此,在制订原则、内容安排等方面必须服从《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基本精神、原则和目标价值追求。二是科学性原则。图书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预案制订的价值追求是促使图书馆各职能部门在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保护相关人员以及图书信息资料工作中实现有序、高效之目的,因此,该预案在指导思想、工作机制、实施措施等方面必须采取科学的态度,从突发公共事件的客观实际和图书馆工作的自身属性出发,确保预案在实施中的可行性。三是系统性原则。一个完整的突发公共事件包括事前阶段、爆发阶段、缓解阶段和消退阶段,因此,图书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预案的制订应当涵盖以上各个环节,明确在突发公共事件的不同阶段中,图书馆应急工作应该如何做、谁来做、怎么做等事项,形成一个系统化、体系化的方案。
2.加强馆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教育与培训。
第一,培养馆员的危机意识,提升其心理素质。如果图书馆馆员不具备危机意识和较强的心理素质,一旦公共事件发生,就会产生恐慌、焦虑、困惑等负面心理。因此,提前打好“预防针”、提升图书馆管理工作者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素质刻不容缓。培养图书馆馆员危机意识,提升其心理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图书馆馆员对突发公共事件基本常识的认识与了解,提升其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识别能力、自救能力、生存能力和应急能力。二是打好心理预防针,使图书馆馆员树立居安思危的意识和有备无患的理念,当突发公共事件真正来临时,能够做到处乱不惊、遇危不慌、临事不乱。第二,加强馆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其职业素养。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特别是在一些破坏程度大、危害剧烈的突发公共事件中,图书馆日常管理、运行等各项工作有可能处于一种“无约束、无监管”的真空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作为社会普通人的图书馆馆员,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的职业道德规范、日常伦理规范都会受到巨大的冲击和考验,如果缺乏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就有可能出现道德失范,从而影响和制约图书馆应急管理的各项工作。因此,必须加强馆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其职业素养。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加强图书馆馆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教育,应做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图书馆馆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图书馆管理工作应急性强、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在这种非常状态下,对他们的职业素养要求也更高,只有加强教育,通过不断提升职业道德素养,才能保证在危急关头,图书馆馆员能够完成非常时期的应急管理任务。二是加强图书馆馆员的日常伦理道德教育。只有通过这方面的教育,他们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才能形成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团结、相互帮助的人际交往关系,才能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最后克服困难,战胜危机。
3.完善图书馆应急硬件设施。突发公共事件图书馆应急预防不仅需要忧患意识、职业素养这些“软要素”,而且需要相关设备设施等“硬要素”,只有实现软件与硬件的结合,才能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真正有效地保证图书信息资料的安全以及相关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针对突发公共事件,完善图书馆应急硬件设施,应当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实现经费保障。针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硬件设施的配置与维护,各级图书馆切不可心存侥幸,应给予较多的资金支持。应当未雨绸缪,在馆舍维护经费中单列资金、专设项目,充分保障应急硬件设施的配置与维护,保证资金足额到位。第二,实现人员保障。任何硬件设施的使用与维护都需要人,离开人的操作与维护,再好的硬件也会失去其应有的价值与功能。因此,各级图书馆应当根据自身情况,设置专职或兼职岗位,以实现对应急设施设备的日常保养与维护,同时,还应当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做到对相关应急设施设备,人人会使用,人人能使用。第三,实现硬件设备设施保障。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图书馆应急工作主要保障两项安全,一是馆员及读者的生命安全,二是图书信息资料的安全。鉴于此,图书馆应急管理中应有的放矢地对硬件设备设施进行选择与配置,例如,针对有可能对图书信息资料威胁最大的水灾与火灾,配置相关的消防器具以及防水隔离材料,有条件的图书馆还可以建立地下隔离应急书库,当危机到来时,对图书信息资料,特别是对孤本、珍本进行及时转移封存保护。针对人员安全,应当建立绿色应急通道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隔离区。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等.社会运行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348.
[责任编辑王亚伟]
作者简介:曲泽静(1982—),女,山东烟台人,博士,铜陵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讲师;姚明(1978—),男,陕西宝鸡人,博士,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
收稿日期:2015-12-10
中图分类号:G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701(2016)02-006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