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恩格斯与当代社会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2016-02-11王永贵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2期

路 媛,王永贵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马克思恩格斯与当代社会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路媛,王永贵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与当代社会主义暨纪念恩格斯逝世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10月14日至15日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国内外学者围绕“纪念恩格斯”的主题从多个维度展开交流,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做了很好的学术铺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当代社会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议综述

“马克思恩格斯与当代社会主义暨纪念恩格斯逝世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10月14日至15日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国内外学者围绕“纪念恩格斯”的主题从多个维度展开交流。笔者结合与会代表各方观点,从恩格斯卓越的理论贡献和超然的人格魅力、恩格斯思想的当代价值、恩格斯晚年的重要思想、恩格斯与马克思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本研究、当代资本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等角度,对会议论文和发言中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予以归纳整理。

一、恩格斯卓越的理论贡献和超然的人格魅力

北京大学教授王东以恩格斯的三大贡献为切入点,探讨了恩格斯早期与马克思共同创立唯物主义新世界观,中期全力支持马克思完成《资本论》,晚年更加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发展,在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交锋中充分显示了斗争方式的灵活性以及共产主义原则的坚定性等。王东还提出要对马克思主义重新学习,划清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思想真谛同苏联教条主义的根本区别。这是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必不可少的思想武器。

法国鲁昂大学学者Jean-Numa Ducange着眼于恩格斯生命的最后岁月,将恩格斯的著作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最新历史文献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在法国的传播及其法语译著的重要性。他还通过对比恩格斯同其他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的观点,提出恩格斯关于马克思主义历史研究的新视角:暴力革命的同时不放弃对和平过渡可能性的探求。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郝立新从恩格斯在社会历史领域的贡献谈起,认为恩格斯从来没有用自然取代社会,历史辩证法始终在他的视野内,揭示社会历史本身的辩证法、构建社会历史辩证法的理论恰恰是他毕生关注的科学事业。恩格斯还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恩格斯晚年总结了唯物史观的创立过程,提出“历史合力论”“意识形态相对论”等观点,对指导当今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学者Roland针对有人认为恩格斯比马克思略显愚钝,并将其在《反杜林论》中的批判指责为一种简约主义和机械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看法,从“再评价”的角度为恩格斯的清誉证明。第一,1842年恩格斯入伍,因而把他称为“将军”一点也不为过。恩格斯从早期关注战争转而关注欧洲军队的属性、训练等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军事理论。第二,恩格斯的第二大贡献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学方面,他论述了资本主义市场的长期不稳定性和危机缠身性,认为工人阶级将不可避免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预见到即将爆发的社会革命,并从实际和理论上挖掘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除此之外,恩格斯对《资本论》二、三卷等其他方面的贡献也是不容置疑的。

中山大学教授钟明华充分肯定了恩格斯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一,恩格斯在《乌培河谷的来信》等早期著作中最先关注工人的命运、开始了向共产主义迈进的步伐。第二,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等著作中提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最早提出工人阶级通过暴力革命实现共产主义,并促使了马克思的思想转变。第三,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最先阐明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第四,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最早系统地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第五,恩格斯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第六,恩格斯晚年将注意力转向对东方落后国家革命的关注。以上几点,对于苏联和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河海大学教授黄明理从解决三个困惑入手,即针对为什么恩格斯在现实中与在学界中享有的赞誉不匹配、为什么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对恩格斯的理论不那么坚定、当前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是否真的达到理论魅力与人格魅力并举展开讨论,并将恩格斯的伟大人格魅力归纳为知识渊博、学术严谨之求真典范,谦逊淡泊、非凡气质之大美风格,无私奉献、孜孜以求之大善情怀,展现了恩格斯真善美的立体人格。

二、恩格斯思想的当代价值

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俞良早基于对恩格斯《〈论俄国的社会问题〉跋》的研读,提出了关于社会发展的审视与思考。第一,恩格斯关于俄国社会发展途径的两种设想,即俄国社会沿着世界历史的一般途径前进(经由资本主义再向社会主义过渡)和经历特殊的途径(借用“农村公社”直接走向共产主义),具体怎样发展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第二,俄国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先决条件”具体表现为三个环节,即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并且成为西方社会主义革命的信号——西方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为俄国树立榜样——俄国在西方的帮助下走向社会主义。然而,历史事实证明,俄国走向社会主义社会没有得到上述先决条件,因此走了许多弯路。第三,恩格斯“先决条件”思想的当代审视:俄国社会主义历史的发展反衬了恩格斯“先决条件”思想的可靠性;“先决条件”思想的精神实质在于东方落后国家应向西方学习,这与当前提出的学习态度有一致性;西方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制度的思想,具有当代研究价值。

比利时布鲁塞尔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学者Maria McGavigan紧密结合21世纪经济危机下欧洲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从欧元战争视角通过详尽可靠的数据比较,生动阐述了它们没有预见金融危机的海啸将吞噬地中海沿岸的事实。Maria在发言结尾发出了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的呐喊:“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中央编译局学者Olga Migunov(凤玲)在发言中为我们展示了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梦:一方面,从中国梦的首次提出到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在国家、民族、人民三个维度的详细阐述,说明中国梦是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相连接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核心价值。另一方面,中国梦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是和平的梦、和谐的梦。她对中国梦的阐释,不仅肯定了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最新成果,而且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丰富而又创新的当代价值。

俄国社会科学院学者Broff从经典的马克思主义观谈起,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学说、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是武装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是党带领人民打天下的学说等,但它并不是经典的教条。Broff也谈到中苏在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努力问题,认为苏联的“新经济政策”是一个暂时的、过渡的手段,而毛泽东领导的中国革命则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从而跳出了国民党的恐怖阴影。Broff对中国所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充分肯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当代价值高度赞扬。

东南大学教授刘魁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分析了恩格斯的生态和谐思想,充分肯定了恩格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第一,人类的肉体与精神都隶属于自然系统,人类对自然的每一次巨大干预的成功都会招致自然的报复。第二,恩格斯的“自然界报复”思想是一种朴素而又深刻的系统哲学思想,与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人类超越工业文明、建设崭新的生态文明进行了理论探索。第三,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一种不同于工业文明的建设,不只是对工业文明在发展方式上的反思与补救,而且是对工业文明野蛮性的否定,是农业文明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第四,提出重建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等,倡导发展正义、生态正义,实现社会主义的生态化、本土化与人本化,为生态文明建设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

苏州大学教授田芝建以恩格斯的国家理论为逻辑起点,提出关于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几点思考。第一,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一书中从国家的一般与特殊、国家的形式与本质角度进行探讨,提出国家是应社会的需要而产生的,具有目的性。第二,国家自产生开始就难以避免地带有社会还未完全褪去的劣根性,这种国家与社会“超越不超脱”的特质使得我们在国家治理的过程中必须防止异化,以此为指导来更好地治理国家。第三,如何把国家治理与治理国家有机结合、如何使国家政权组织有序运行、如何实现国家治理与治理国家结构优质化等,也正是恩格斯的国家理论留给当代的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探究价值。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汪青松认为,研究恩格斯的理想信念观对于准确把握恩格斯晚年的政治思想意义重大。第一,对恩格斯的共产主义理想从现实基础、实现力量、具体道路方面进行分析。就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中国梦的理想目标就是现实基础,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就是中国梦的实现力量,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中国梦的具体道路。第二,要整体研究恩格斯的早、中、晚期思想,用“三不弃”(理想目标不放弃、理想力量不抛弃、理想道路不背弃)和“三个不动摇”(坚持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立场不动摇、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动摇、坚持无产阶级革命道路不动摇),对恩格斯一生的崇高事业进行了高度的总结和赞扬。

三、恩格斯晚年的重要思想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严书翰的有关研究可归为三方面:第一,针对当前开放的研究状态和澄清错误思潮的要求,提出把恩格斯的晚年作为独立的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第二,在对恩格斯晚年思想的研究中要重点研究贯穿于其中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第三,在具体的研究中要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此外,今天的研究还要避免一刀切,应当明白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在理论主张和实践指向方面都有着根本的分歧,但求同存异、加强合作才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复旦大学教授陈学明针对当前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修正,以恩格斯1886年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和1895年的《卡·马克思〈1848-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这两个文献的解读为基础,研究恩格斯晚年的思想变化。恩格斯青年时期的思想有不完善之处并且对共产主义的认识前后时期也有差异。但是,恩格斯在原则上始终坚持认为共产主义超过资本主义,否认阶级调和。恩格斯还明确反对用移花接木的方法把对《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所论述的那种不成熟的共产主义学说的否定说成是对三大名篇(《共产党宣言》《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中所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否定的论断。同时,恩格斯生前就对有人利用其著述把他说成是认为工人阶级在任何情况下都只能通过和平途径取得政权表示不满。恩格斯确实肯定利用普选权,但同时又反对迷恋普选权,也从来没有否认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的重要性。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进芬通过研读恩格斯晚年给各国工人领袖和社会主义活动家的大量书信,围绕工人阶级政党的党内民主提出一系列有价值的主张。第一,党的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全党的重大事情必须实行年会制的原则。第二,工人阶级党内要开展充分的自由讨论,不能粗暴地压制党内的不同意见,批评和党内争论是实现党内和谐的关键。第三,恩格斯提出党刊的重要性,使党的刊物成为自由、公开讨论甚至批评党的理论和政策的舆论平台。第四,极力反对个人崇拜,全体党员一律平等,只有让党员群众批评监督党的领导干部,党的民主才能充分实现。恩格斯晚年的思想更加深入透彻,对党内民主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陈锡喜以《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三部著作为基础,着眼于恩格斯晚年的主体能动性思想进行研究。第一,劳动在从猿到人的发展过程中有决定性作用。第二,恩格斯晚年的主体能动性思想以社会主体的作用形式表现出来。第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首要的观点,人在发挥自身主体性的同时也在用自己的实践改变世界。这对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立场有着重要价值。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教授布成良针对企图通过贬低恩格斯来解构马克思主义的行径,把恩格斯的贡献从三大方面进行梳理。第一,提出了历史合力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第二,编辑出版了《资本论》,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完整呈现。第三,与时俱进地批判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度,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革命实践。布成良认为,要用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恩格斯与时俱进的蓬勃朝气激励着我们后人按照他所指引的方向和道路前进,为他未竟的事业努力奋斗,从而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四、恩格斯与马克思的关系

武汉大学教授朱传棨针对《马克思哲学思想恩格斯化》一文中反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观并将其武断地分割为“劳动本体论”和“物质本体论”的做法,指出这种所谓的“马克思哲学思想恩格斯化”的分析,既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本身哲学观点的曲解,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亵渎,还显露了不良的学术之风。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工作、互相理解、同心同德的革命友谊毋庸置疑,他们情投意合、原则一致、理想高远的信念不容贬损。

王东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关系归纳为根本一致、个性差异,关系互补、不可替代。根本一致、个性差异:恩格斯和马克思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理想根本一致,如在唯物主义哲学观点上同其他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斗争、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而无私奉献的精神等。由于二人的家庭背景和人生经历有较大差异,因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初创时期二人从不同的方向开始理论研究,他们的哲学理论思想独具特色、各放异彩。关系互补、不可替代:马克思哲学文本更富有深刻性、原创性,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不可替代的深入堂奥之道——通过马克思哲学文本我们能够把恩格斯哲学阐释得更加深入。恩格斯的哲学文本更具有简明扼要的系统性和深入浅出的通俗性,因而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不可替代的通俗入门之道——通过恩格斯哲学文本大众可以简明扼要地把握马克思哲学的深刻内容。

郝立新针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谱系里把恩格斯置于与马克思相异甚至截然相反的角色的状况,提出马克思和恩格斯是相连的,是一个整体,反对任何试图将二者对立起来的论断。在人生漫长而又短暂的岁月里,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致力于人类的解放事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郝立新还强调,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一个整体,这是一个理论常识,常识就需要不断强调。

钟明华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既有根本一致之处又有个性差异,这与王东的主张颇有相似之处。马克思沿着理论研究的道路,一步一步将理论结合实践,建立起关于无产阶级自我解放、实现共产主义的理论体系。恩格斯从社会实践出发,深入工人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正是由于青年时期的恩格斯对于政治经济学的关注,引导了马克思对于政治经济领域的关注,从而一步步实现向唯物主义和革命主义的转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根本原则、立场和方法上有绝对的一致性,但也存在着个性差异。根本一致、个性差异,也是学界多数的观点。

汪青松认为,要准确把握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关系,这是正确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前提。汪青松将二者的关系概括为并列、合作,分工、互补,差异、包容。并列、合作:马克思和恩格斯殊途同归,共同致力于人类的解放事业,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分工、互补:从质的方面来说,马克思在哲学经济学领域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恩格斯一生都致力于科学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被尊称为“科学社会主义之父”。从量的方面来说,据马克思和恩格斯文献的不完全统计,其中大部分是马克思完成的,其余部分或由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而成或由恩格斯单独完成。分工与合作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关系的写照。差异、包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差异不可避免,这是由于他们的生活阅历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二者在马克思主义根本原则、立场和方法上的坚守乃是他们对差异予以包容的重要基础。

五、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本研究

德国柏林MEGA项目促进会学者Rolf Hecker在发言中提出了七点研究倡议。第一,恩格斯总是为自己设置新的理论要求,因而倡导当代研究也要有发现性和个体性。第二,恩格斯解决了广泛的政治、社会、历史、哲学以及其他科学问题,当代研究要注重对恩格斯贡献的肯定,学习他谦虚的态度以及灵活的学术风范。第三,要公正评价恩格斯在科学方面的成就,必须将他丰富的新闻工作及全面而广泛的研究考虑在内。第四,要注重对恩格斯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通信的研究,以书信等材料为蓝本进行研究能够体现文本意识。第五,从“最后的百科全书式”学者的角度对恩格斯进行全面研究和整体把握。第六,尽管对恩格斯的研究材料规模小,却也显示了恩格斯学习与研究的过程、集中而系统的工作方法,要注重对恩格斯的科学成果进行综合把握。第七,要客观地评价恩格斯的事业,了解其一生的各种斗争与挣扎。Rolf的发言为马克思主义事业的研究做了总结性倡议,体现出很强的史、著、论相结合的文本研究的特点和要求。

东京一桥大学学者Tairako从对《资本论》的解读和分析入手,立足于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人与商品之间等关系的分析,从事化和物化、物的人化、作为物化共同体的物、异化等方面展开论述,试图详细地阐述马克思的事化理论,揭开事化理论的真实面目。除此之外,他还十分重视文本研究的重要性,立足于对文本及原始资料的考证、分析和梳理,在对文本进行详细研究、系统梳理的基础上逐步展开对理论的研究。

学者Sean Philip Sayers认为,马克思的“异化”是这样一种环境:“人的活动或生产的产品以独立于人的形式存在,并与人相互对立;不仅是指主观感觉或表象,更多是客观的社会和历史环境。”他的整个发言都具有很强的文本意识,在广泛而翔实的文献解读的基础上,分别从政治异化、异化劳动、经济关系、异化与资本主义批判等角度展开对“异化”理论的阐释。Sean Philip Sayers在发言中指出,社会不可能出现这样的倒退,我们不能够忽略经济发展带来的物质与道德方面的变化。

浙江大学教授刘同舫在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本区分解读的基础上,要求确切把握他们的思想主张及观点变化,理清文本归属问题,处理好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关系。刘同舫反对两种错误做法:第一,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本不加区分,混为一谈。这既是对文本研究的不负责,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术不端。第二,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本胡乱区分,随意对待。此外,还有人试图通过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文本的明确区分来割裂二者的关联,以此解构马克思主义,这是极端错误的。刘同舫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本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种是马克思独著的文本,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第二种是恩格斯独著的文本,如《反杜林论》等;第三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完成的文本,包括他们在同一时间段内分别完成和二人共同商议由一人执笔完成两种情况,如《共产党宣言》等。他认为,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本区分研究是很有必要的。这是步入马克思和恩格斯话语世界的最佳路径,是正确认识他们之间学术思想关系最有力的文本根据。文本归属问题,恰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也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精髓所在。应把握他们的理论实质,发现其个性差异,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解读。

六、当代资本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副会长杨金海提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发展道路的理论框架,尤其是恩格斯晚年对东方落后国家如何走向社会主义等问题的探讨,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源头。中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取得了令世界惊叹的巨大进步的成绩,充分显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实践特性及与时俱进的特质。当代中国的五大建设展现出中国道路充满希望的未来,“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未有穷期”,中国道路将对世界乃至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美国杜肯大学学者Tom Rockmore着重介绍了马克思早期的无产阶级理论观点,通过四个维度对马克思的无产阶级动态理论、无产阶级和实用哲学、马克思对作为革命性变革代表的无产阶级发表的论述、《共产党宣言》中的无产阶级是通过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来改变世界的一个手段进行重新审视。Tom Rockmore认为,在经历大萧条以及不可思议的大衰退后,资本主义时代的终结可能不再是无法避免或者貌似很快实现的,马克思所理解的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理论高于其实践性。Tom Rockmore的理论不仅对现今的中国理论发展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及各种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学者Nikola从文明理论的角度,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道路。第一,实事求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论原则,展示出中国独特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心理状态以及直面错误的勇气和态度。第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具有多元性,中国社会主义实践道路的突出贡献在于,即使在同一种意识形态下也不存在相同的社会政治结构。第三,Nikola将中国的社会发展解读为一种中国文明,我们将见证中国这种特殊类型国家的全新理念在学术界和公众意识中逐渐成型,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文明思考比重。

武汉大学教授左亚文结合会议主旨从人本的角度对“自由人联合体”进行解读。第一,“自由人”思想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是马克思整个思想特别是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思想的核心理念和精神实质。第二,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是多线的,从对人的类本质、类特性的关注转向对历史现实生活领域的关注再到对社会实践领域的关注。第三,人自身解放的实质就是人的自由。一方面是人类本质发展的最高境界,另一方面共产主义的实践则为这种自由境界开辟了新的广阔道路。第四,将“自由人联合体”落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俄罗斯科学院哲学所研究院学者Shevchenko的发言主要从文明的角度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马克思注重从文明这一关注点来研究苏联特殊的社会主义事业。同样,特殊的国情决定着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第二,俄国奉行的马克思主义是结合俄国实际的俄化马克思主义。当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是如此,但更应相互借鉴,共谋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足胜利。第三,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既是对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肯定,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肯定。

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着眼于中国的现实发展,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今实践;提倡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的研究;鼓励加强学术与政治研究相结合;强调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当代价值的解读和研究。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在研究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同意见及观点争鸣等。这些都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做了很好的学术铺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意义。

[责任编辑陈静]

作者简介:路媛(1992—),女,山西运城人,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王永贵(1964—),男,山东莒县人,博士,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基金项目:2013年度江苏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编号:13ZD001)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6-02-25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701(2016)02-00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