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党员干部遵守党的政治规矩的调查与思考

2016-02-11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2期

王 勇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万州分校公共管理教研部,重庆404000)



基层党员干部遵守党的政治规矩的调查与思考

王勇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万州分校公共管理教研部,重庆404000)

摘要:纪律和规矩是党的生命线,守纪律、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当前,在基层党员干部中存在着不守纪律、不讲规矩的各种现象。为此,依据调查问卷与访谈的数据,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进一步强化基层党员干部遵守党的政治规矩的具体措施,意义重大。

关键词:基层党员干部;政治规矩;调查与思考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1]。守纪律、讲规矩既是我们党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是我们党最基层的执政主体,他们无时无刻不面对和接触广大人民群众,他们的一言一行往往最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研究、探讨基层党员干部遵守党的政治规矩的相关问题,对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基层党员干部对党的政治规矩的认知度调查

只有知规矩、懂规矩,才有可能守规矩。调查表明,大多数基层党员干部知晓党的政治规矩,赞成和支持严明党的政治规矩,并且对遵守政治规矩的自我评价较高。但是,也有一些党员干部对党的政治规矩认识模糊,对党的政治规矩能否得到严格执行存有疑虑和困惑。

1.对党的政治规矩的知晓度较高,但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调查显示,基层党员干部中36.2%的表示“非常了解”党的政治规矩,52.2%的表示“基本了解”,8.5%的表示“部分了解”,3.1%的表示“不了解”。在座谈讨论中,大多数的党员干部能够明确说出党的政治规矩的具体内容,认同“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国家法律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是不成文的规矩”。然而,也有部分基层党员干部对党的政治规矩不太了解,甚至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有的认为政治规矩是针对高层干部提的要求,与基层党员干部关系不大;有的认为只要自己没有腐败问题就行了,其他都无关紧要。

2.对严明党的政治规矩普遍支持,但对能否得到切实遵守存在疑虑和困惑。调查显示,基层党员干部中66.4%的认为严明党的政治规矩“很有必要”,25.5%的认为“要求很好,落实较难”,7.1%的表示“没有多大必要”。在“您身边的党员干部是否有不守政治规矩的现象”的问卷调查中,基层党员干部中62.3%的认为“有,极个别现象”,16.5%的认为“有,非常多”,18.8%的认为“没有”,2.4%的表示“不清楚”。以上数据表明,大多数基层党员干部对严明党的政治规矩普遍支持,能够充分认识严明党的政治规矩的重要性。多数基层党员干部认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一个政党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约束性规范,是首要纪律,决定政党的兴衰,决定政党事业的成败。然而,在基层政治生态中,仍然存在着不遵守政治规矩的现象,少数基层党员干部对党的政治规矩能否得到切实遵守还存在着疑虑和困惑。

3.对党的政治规矩总体执行状况较满意,但认为执行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强。在“您对当前党的政治规矩执行情况的评价”问卷调查中,基层党员干部中62.6%的认为“总体状况较好,基本满意”,8.7%的认为“总体状况很好,非常满意”,22.2%的认为“总体状况一般,不太满意”,6.5%的认为“总体状况堪忧,很不满意”。在“您认为党的政治规矩执行力不强体现在哪些方面”的问卷调查中,居前三位的是“组织纪律涣散,管理不到位”“对各种违规违纪现象不较真、不碰硬”“不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出现问题不追责”,分别占37.8%、30.6%、22.6%。以上调查表明,大多数基层党员干部对党的政治规矩的执行状况总体满意,但认为对政治规矩的执行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强。

4.对遵守党的政治规矩的自我评价较高,但认为与组织的要求仍存在差距。调查显示,基层党员干部在遵守党的政治规矩的自我评价方面,70.7%的认为“严格遵守,不折不扣”,17.1%的认为“与组织要求存在差距”,7.7%的认为“遵守得较差”,4.5%的认为“不好说”。在“您对部分党员干部借婚丧事宜收钱敛财行为的看法”的问卷调查中,基层党员干部中50.5%的选择“反对,违反党的政治纪律”,33.2%的选择“既不支持,也不反对”,5.9%的选择“支持,礼尚往来,人之常情”,10.4%的认为“不好说”。这表明,多数基层党员干部对遵守党的政治规矩的自我评价较高,能够懂规矩、讲规矩、守规矩。同时,他们能够主动解剖自己在遵守党的政治规矩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但在具体执行党的政治规矩的过程中又存在着复杂而矛盾的心态。

二、当前基层党员干部不守政治规矩现象的主要特征

调查数据分析和座谈会上收集的情况表明,当前基层党员干部不守政治规矩的现象显现四个方面的特征。

1.表现层次多级化。调查显示,当前不守政治规矩的基层党员干部层次趋于多级化,不论处级干部、科级干部和普通党员都存在着不遵守政治规矩的现象。其中,处级干部不守政治规矩的主要表现是“政治行为不讲程序”“搞小圈子”,科级干部和普通党员主要表现为“口无遮拦、毫无顾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一些领导干部在遵守政治规矩方面无法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甚至带来消极、负面的因素,导致一些级别较低的干部和普通党员更易受到错误行为的影响。

2.表现领域广泛化。调查显示,不守政治规矩的现象在党委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的党员干部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所占比例分别是19.8%、35.7%、30.6%、13.9%。这表明,当前,基层党员干部不守政治规矩的情况不只是在某些单位和部门存在,其表现领域已呈现广泛化的特征。

3.表现形式复杂化。在“您认为基层党员干部不守政治规矩的主要表现”的多项选择问卷调查中,有72.8%的人选择“政治方向较模糊,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说三道四”,有76.7%的人选择“政治立场不坚定,在原则问题面前立场摇摆”,有90.2%的人选择“政治言论不谨慎,口无遮拦”,有68.3%的人选择“办事不讲程序,重大事项不向组织请示报告”。这表明,基层党员干部不守政治规矩的表现形式是比较复杂的。调研中还发现,有的党员干部对党的大政方针妄加评论,甚至散布一些与党中央不一致的论调,把听来的小道消息当作“新闻”传播,对社会舆论产生了错误导向。有的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表现出“爱国爱党”,但在网络发帖中却随意制造、传播政治谣言,做“两面人”。有的党员干部对社会上流传的政治笑话和灰色顺口溜不制止、不斗争,当政治逃兵,扮“绅士”、装“深沉”。有的党员干部热衷于拉帮结派,以地域、同学、战友或者出身、经历划界,编织关系网,把正常的同志关系扭曲成庸俗的人身依附关系。这些情况表明,基层党员干部不守政治规矩的表现形式是比较复杂的。

4.表现心态从众化。从众心态是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的心理状态。调查显示,当前不守政治规矩的基层党员干部在心态上表现出从众化的特征。67.4%的党员干部认为自己的政治言论不谨慎是“跟着大家说”,77.3%的党员干部是“抱有侥幸心理”“很随性地转发”传播小道消息。这表明,有些党员干部缺乏自主、理性,政治立场不坚定,纪律意识不强,从众和随大流的思想比较严重,容易受到他人不良行为的干扰。

三、基层党员干部不守政治规矩的原因分析

基层党员干部不守政治规矩,既有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客观上的原因,主要原因有五个方面。

1.学习不够,思想政治素质不高,不懂规矩。不断学习、善于学习,是新形势下做一名合格党员干部的内在要求,是党员干部讲规矩、守纪律,履行好职责的必经之路,也是检验党员干部党性有没有、强不强的重要指标。然而,调研中发现,基层党员干部中普遍存在着不重视学习、不注意学习、不善于学习的现象。比如,有的缺乏学习的热情和动力,热衷迎来送往,忙于事务和应酬;有的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把学习当成任务、当成负担,装装门面、摆摆样子;有的学习“空对空”“两张皮”,学的一套,说的一套,干的又是一套。这样,造成了一些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基础差、思想政治素质不高,对党的规矩不了解、不明白,或是知之甚少、认识模糊,进而导致不守政治规矩的现象时有发生。

2.党性锻炼不足,角色意识不强。加强党性锻炼,让党员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自觉运用党性原则规范自己的行为,克服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是增强党员角色意识,促使党员讲规矩、守纪律的重要途径。然而,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党员干部由于不重视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放松了主观世界改造,致使党性不纯、党员角色意识不强。突出表现为个人意识增强,组织观念弱化;本位意识增强,大局意识弱化;名利意识增强,公仆意识弱化。个别党员干部甚至把强调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视为束缚手脚,认为只要个人不贪不占、不违反国家法律就足够了,将自己视为普通民众。这也是一些党员干部不守政治规矩的重要原因。

3.执纪监督问责的刚性约束不力。强化执纪监督问责的刚性约束,特别是加大对违纪行为的教育、监督、惩处力度,是突显党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权威性,确保制度全面准确有效落实,促使党员干部讲规矩、守纪律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一些制度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不同程度地被软化、弱化、打折、变通,以致一些基层党员干部对这些制度心无敬畏,甚至明知故犯。比如,有的基层党组织,尤其是村级党组织对一些党员干部思想行为上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不闻不问,缺乏有效的教育和监管,甚至当追究某些党员干部的违纪行为时还帮其说情开脱。有的基层党组织不坚持党的组织原则,造成一些党员长年不参加组织生活,成为不受党纪约束的“特殊党员”。有的基层党组织执纪不严,对违犯政治纪律的党员干部放任不管,致使违纪者胆大妄为,成为反面示范。执纪监督问责的刚性约束不力,是导致基层党员干部不守政治规矩的重要外部原因。

4.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形式,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基础性工作。正常的党内政治生活对党员具有教育、改造、管理、监督的作用,能够较好地促使党员讲规矩、守纪律。然而,调研中我们发现,有些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生活状况不容乐观,一些优良传统逐渐丧失,党内的政治生活出现娱乐化、庸俗化倾向。有的部门自由主义、分散主义、好人主义盛行,以致个别党员干部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意识淡漠,在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认识不清醒,甚至站不稳立场。有的地方对中央的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心口不一,合意的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有的基层党组织“一把手”搞家长制,独断专行,民主集中制被破坏。有的党员干部搞江湖义气,不称同志称“老大”“老板”,不讲平等讲依附,不讲原则讲关系,不讲制度讲“潜规则”。这也是导致基层党员干部不守政治规矩的重要原因。

5.市场经济的冲击给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选择带来了不良影响。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各种复杂情况凸显。从国内来看,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带来的是社会生活日趋多样化,各种价值观念相互交织、相互碰撞、相互影响,给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选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市场经济追求等价交换、追求利益最大化,引发了诸如社会风气败坏、不正之风蔓延、一切向钱看等问题的出现,给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选择带来了不良影响,致使一些基层党员干部在追逐自身利益的时候,往往忽视甚至践踏党的政治规矩,干出违法乱纪的事情。

四、进一步强化基层党员干部遵守党的政治规矩的具体措施

当前,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强化基层党员干部遵守党的政治规矩的有关措施,对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以培育党章意识为切入点,让基层党员干部知规矩、懂规矩。党章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总章程,是每一个党组织和党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的总规矩。党员的党章意识强,就能够自觉地坚信和遵守党章;党员的党章意识缺乏或党章意识较弱,就不可能遵守好党章。一是要切实增强学习党章的自觉性。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党章作为“规定动作”,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学习党章的自觉性、主动性,从而使他们牢记党员身份,铭记党员标准,增强对党的归属感。二是要注重营造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党章的良好氛围。各级党组织在制定党章教育培训计划时,要将党章意识的养成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教育培训全过程,真正使基层党员干部把党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要不断改进培育和增强党章意识的方法。要善于运用矛盾论、实践论、辩证法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努力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使他们真正能够把握住党章的实质和精髓。四是要进一步健全党章执行监督的机制。要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遵守党章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他们将党章意识转化为践行党章的实际行动。

2.以规范组织程序为立足点,不断健全和完善基层党组织生活。党的组织生活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服务的重要形式。基层党组织生活一般包括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党课、民主评议党员等。严格、规范、有序的组织程序,是过好党的组织生活的关键。一是要树立程序意识。程序就是规矩。基层党组织集体研究讨论问题,必须遵循“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方针,严格按照“确定议题、准备预案、提前通知、充分酝酿、民主讨论、会议表决、形成决议、决策实施”八个步骤进行。二是严格遵守议事规则。要坚持重大问题会议决定,严格按照议事范围、流程和方法办事,必须将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纳入集体研究决定的范围。三是严格推行基层组织重要议事决策票决制。党组织的每个成员都必须坚决执行“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这个全党的最高组织原则。对重要事项的表决,要坚决实行票决制。

3.以落实“两个责任”为着力点,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的刚性约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应制定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则对落实“两个责任”进行了具体部署。这些部署和要求对落实“两个责任”,严明党的政治规矩,强化执纪监督问责的刚性约束指明了方向。一是要增强主体责任意识。各级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加强对“两个责任”的学习理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新要求上来,主动作为,敢于担当。要始终把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措施。二是要强化执纪监督问责。各级纪检机关要认真落实监督责任,敢于碰硬较真,敢抓敢管,坚决同违反党的政治规矩的行为做斗争,确保党规党纪的刚性约束。要抓早抓小,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防止小错酿成大错,以铁的纪律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三是要严格责任追究。要把管辖范围内的党员干部不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问题作为责任追究的重点。同时,还要强化典型案件的查办,用典型案件形成震慑力。

4.以践行“三严三实”为支撑点,实现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常态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是每一个共产党员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准则,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重要检验标准,也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重要抓手。因此,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严格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坚持从严要求,强化问题导向,聚焦对党忠诚、个人干净,真正把自己摆进去,着力解决“不严不实”问题,切实增强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切实把“三严三实”作为修身做人、用权律己的基本遵循和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争做“三严三实”的好干部,实现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常态化。

5.以强化领导干部示范为突破点,努力传导严明党的政治规矩的正能量。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治党,严明党的政治规矩,关键在于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高度重视和示范带动。抓住了这个“关键少数”,确保其率先垂范,就抓住了严明党的政治规矩的“牛鼻子”。实践经验表明,领导干部在严明党的政治规矩上带了头,发挥了示范作用,就能够起到团结鼓劲的正向激励效能,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就可以学有标杆、行有指引。反之,领导干部如果无视党的政治规矩,对党不忠诚、做人不老实,或阳奉阴违、自行其是,甚至心中无党纪、眼里无国法,那么,一个地方和单位的政治生态就会“塌方”,就会严重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因此,严明党的政治规矩,要将各级领导干部作为重点和焦点,强化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进而传导严明党的政治规矩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 5-01/13/c_1113982249.htm,2015-01-13/2015-11-20.

[责任编辑陈静]

作者简介:王勇(1984—),男,青海西宁人,硕士,中共重庆市委党校万州分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讲师。

收稿日期:2015-12-23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701(2016)02-0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