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校教师要做党校姓党的坚定践行者

2016-02-11廖富洲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责任意识理想信念

廖富洲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河南郑州451000)



党校教师要做党校姓党的坚定践行者

廖富洲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河南郑州451000)

摘要:党校教师必须做到自觉坚持党校姓党、党校教师姓党,必须时刻牢记自己党校教师的身份,热爱党校、珍惜荣誉,在自身党性锻炼上严格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学员。作为党的理论、党的信仰的传授者,党校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政治素质,党性更强,对党更忠诚,政治上更坚定更过硬,始终做党校姓党的坚定践行者。因此,党校教师必须具有更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具备对党更忠诚的政治品格,必须具有更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必须具有更强烈的责任意识。

关键词:党校姓党;理想信念;对党忠诚;责任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2月11日的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党校承担着为领导干部补钙壮骨、立根固本的重要任务,必须坚持党校姓党这个党校工作的根本原则。党校教师是我们党直接掌握的一支教师队伍,是我们党一支不可多得的理论力量。对党校教师来说,首先必须做到自觉坚持党校姓党、党校教师姓党,时刻牢记自己党校教师的身份,热爱党校,珍惜荣誉,并在自身党性锻炼上更加严格要求,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学员。党校教师与高校教师的不同之处在于,党校教师不是一般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党的理论、党的信仰的传授者,因此,必须具备更高的政治素质,党性更强,对党更忠诚,政治上更坚定更过硬,始终做党校姓党的坚定践行者。

一、党校教师必须具有更坚定的理想信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综观腐败分子违法犯罪的轨迹,理想信念的动摇与缺失是其腐化堕落的起点。对于共产党人而言,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党员干部讲党性的精髓和灵魂。只有理想信念坚定,才能在政治上经得起风浪考验,关键时刻信得过、靠得住、顶得上。党校作为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阵地,作为党性锻炼的大熔炉,决定了党校必须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干部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首先要求党校教师自身必须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共产主义者。只有自己立场端正了、理想信仰坚定了,才有说服别人打动别人的本领,才能让学员愿听、能懂、真信。当然,一个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基于对科学理论的深入理解和认知后的结果。党校教师要坚定理想信念,一要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真学习牢固树立坚定的信念信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学懂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领会了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才能心明眼亮,才能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二要坚定“三个自信”。坚定理想信念要从确立“三个自信”开始。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才能够有政治上的坚定。理论上清醒了,才能真正接受理论,拥护理论,而且把这种理论当成信仰,只有当成了信仰,政治上才会坚定,行动上才会自觉。党校教师只有从思想上、理论上真正搞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科学性、优越性和客观必然性,才能从内心深处真正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相信和拥护。三要加强个人思想道德修养。党校教师坚定的理想信念,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思想认识中,也表现在实际的言行中。党校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坚决反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忠诚布道者,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做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表率。

二、党校教师必须具备对党更忠诚的政治品格

坚持党校姓党,最重要、最核心的是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必须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把党校姓党的政治原则贯彻到党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全部工作中、落实到具体制度上,在各个方面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要求。在讲台上,教师自己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是很难隐藏的,教师的政治态度、政治倾向会对学员产生影响。正确的政治态度,可以成倍地扩散积极效应,而错误或模糊的政治立场则会误导学员,贻害无穷。因此,党校的职责决定了党校教师必须具有更高的政治标准,更加忠诚的政治品格,不仅要在工作上有本事,而且要在政治上靠得住,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具体来说,在党校的课堂上,党校教师要把强化政治意识、保持对党忠诚作为“第一要求”,坚持“在党爱党、在党信党、在党为党、在党捍卫党”,坚决拥护党的领导,维护党的形象。要正确处理学术研究和理论宣传、言论自由和政治纪律之间的关系,切实做到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则、思想解放不逾矩。要带头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在党校的课堂上旗帜鲜明地为党讲话,大张旗鼓地讲党性,理直气壮地讲政治,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不能有杂音,不能作局外人、旁观者,不能阳奉阴违、自行其是,不能对中央的大政方针说三道四,不能传播违背中央精神的错误观点和言论,更不能道听途说地传播政治谣言以及丑化抹黑党和国家形象的观点、言论。要牢记自己的身份,敢于坚持党的政治原则,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不能在政治方向上走岔走偏。即使在党校之外的课堂上,也要牢记自己是共产党员、党校人的身份,牢记自己是代表党的声音,代表党校的形象,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讲政治、讲党性、讲形象。凡与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不一致的观点不讲,有悖于党的政治原则的不讲,不利于学员增强党性锻炼的不讲,教师既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任意发挥、随意讲解,更不能曲解中央精神、背离政治方向。这是党校教师必须坚持的根本政治原则。

三、党校教师必须具有更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

党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高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理论素质。党校教师要想发挥好在理论宣传上的“播种机”“宣传队”的作用,就必须具有更加深厚的理论功底,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能够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现在来党校学习的领导干部,不仅学历高(博士、硕士占的比例很大)、理论水平高,而且实践经验也很丰富,他们当中很多要么是本学科、本领域很有成就的专家,要么是改革开放的领导者和实践者。“打铁还需自身硬”,党校教师要想胜任教学工作,就必须具备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

怎样才能具有更加深厚的理论功底?教育别人先教育自己,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必须要有一桶水。一要全面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到真学真懂真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和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党校教师必须争当理论学习的排头兵,政策研究的先行者,先学一步,学深一些,要系统全面脚踏实地、原原本本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性、科学性,全面打牢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二要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要深入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并结合当前我国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一些理论和现实问题,善于启发引导学员进行深入思考,引起学员的共鸣,使学员在学习思考中受到教育。要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与本地本单位改革发展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用活生生的、真实的实践做教材,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讲深讲透,坚定学员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要深入基层和实践学习。党校教师必须坚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践、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全面深入地了解、认真研究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和回答现实问题,使党校教育更好地为大局服务、为提高干部素质服务。四要虚心地向学员学习。现在党校学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都是很高很丰富的,他们都是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直接执行者和实践者,是党校教师用之不竭的智力资源库,是党校老师的“老师”。党校教师应虚心向他们学习,相互交流沟通,做到教学相长,既能使自己增长知识、开阔思路,又能够深入了解学员的所思所想所需,并及时调整、完善自己的教学内容,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党校教师必须具有更强烈的责任意识

党校教师面对水平越来越高的学员,教学压力很大。但是,党校的职能、党校教师的职责又决定了党校教师必须具有更加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崇高的使命感。党校是培养党的领导干部的学校,这些领导干部又是现在与未来执政一方、践行和传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者、实践者,党校教师作为教育培训这些党员领导干部的人,既非常光荣又责任重大。因此,党校教师必须树立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一要牢记神圣使命,认真履行党校教师的职责。党校是领导干部的家,是共产党员的大熔炉,对于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党校是一个神圣的殿堂,是心目中向往的地方。作为党校教师来说,能够走上党校讲台,给党员领导干部讲课,是十分光荣而神圣的事业,因此,党校教师要始终牢记岗位的重要性、始终牢记组织的信任和重托、始终牢记自己的责任、始终牢记学员的期盼,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刻苦钻研、努力拼搏,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本职工作,在岗位上做出贡献,把教学搞得更好,让学员怀着向往来,带着满意归。二要守土有责,坚守阵地。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党校也是各种思想观念交锋、碰撞的前沿,党校教师必须时时处处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牢记党校姓党,党校教师更姓党,自觉地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作为自己的政治责任和价值追求,通过党校的课堂,把党的意图、主张、决策变为广大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把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过程变为统一思想认识、加强党性修养、再鼓干劲的过程。三要锻造自己高尚的人品。党校是教重要书、育关键人的地方。如果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党校的教师就是塑造党员干部政治灵魂的工程师,这就要求党校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人品,把做人与做学问、修德与修才结合起来,专心致志、爱岗敬业,吾日三省,谦虚谨慎,讲政治、重品行、做表率,使自己成为身正学高、为官师表的典范,成为德才兼备,恪守职业道德和人格操守的典范,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员、影响学员。

总之,作为党校教师,只有自己具有更加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不移地坚持“三个自信”,才能有说服人、教育人的本领,才能影响和教育学员;只有自己具有对党更加忠诚的政治品格,具有更加坚定的政治立场,才能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旗帜鲜明地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弘扬正能量,传播好声音;只有自己具有更加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才会有实力和能力胜任党校教学工作,才能正确引导学员深入学习,真正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只有自己具有更加强烈的责任意识,党校教师才能真正从内心深处热爱本职工作,珍惜荣誉,牢记使命,认真履行职责,做党校姓党的坚定践行者。

[责任编辑张敬燕]

作者简介:廖富洲(1964—),男,河南邓州人,硕士,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收稿日期:2016-02-20

中图分类号:D26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701(2016)02-0011-03

猜你喜欢

责任意识理想信念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走进东山学校,寻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新时代小教全科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原则与路径探析
高校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丰富和规范党内仪式是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的重要途径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