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都市圈生态空间布局与空间共建重点领域研究
2016-02-10孔令刚
孔令刚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安徽 合肥 230051)
合肥都市圈生态空间布局与空间共建重点领域研究
孔令刚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安徽合肥230051)
构建都市圈生态文明一体化机制,建设生态共同体和生态都市圈是都市圈发展方向。合肥都市圈已经跨过省会经济圈和合肥经济圈两个阶段,正在向合肥都市圈方向演化,需要在生态空间总体布局、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共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共建等方面加强研究,推动建立起符合区域整体利益、长远战略利益的协同发展机制。
合肥都市圈生态空间共建生态文明一体化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带来全球经济结构的整合,另一方面也推动各种城镇群体空间结构的加速整合,都市圈成为城镇群空间结构的整合趋势并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都市圈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区,也是资源环境问题高度集中的地区,有关都市圈的研究成为热点,都市圈区域生态污染和保护问题也日益成为学界、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共同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生态共同体和生态都市圈,应该是都市圈各城市的共同努力方向。
一、关于都市圈生态一体化研究综述及启示
城市的空间本质特征是聚集,城市群是城市空间聚集的高级阶段,而都市圈空间结构又是城市群结构的高级化。王玉明(2015)认为面对城市群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引入城市群环境共同体的新思维,打破分割式的环境治理模式,通过构建城市群环境共同体,充分发挥共同体的功能,推动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1]汪波(2015)认为中国城市群不断扩展,核心城市群已呈现连绵一体的发展态势,也会使环境保护失去自然缓冲带,导致环境污染的叠加效应,区域性生态污染已使传统发展道路无法延续,走出区域生态治理的“公共困境”是城市群发展面临的新问题,这逼迫城市群区域必须推进生态一体化治理。[2]吴殿倬在研究京津冀都市圈环境保护一体化问题时针对京津冀都市圈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出现的由于缺乏严格的资源环境空间管制措施,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居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大大降低等问题,认为京津冀三省市同处一个生态单元,地理相连,在生态环境问题上,三省市任何一方都不可独善其身,而必须是 “同呼吸、共命运”,提出都市圈各城市要打破“一亩三分地”各自为政的现状,采取统一行动,实行联防联治。[3]
以上关于城市群和都市圈生态一体化建设的研究对合肥都市圈健康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合肥都市圈目前包括合肥、淮南、六安、滁州、桐城五市,2015年总面积 4.6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194.8万人,地区生产总值9107.1亿元,分别占安徽全省的33.5%、36.1%和41.4%,不仅在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功能,在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新格局中也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合肥都市圈的前身是2006年成立的省会经济圈,2009年又拓展为合肥经济圈。合肥都市圈区位条件优越,科教优势明显,自然与人文资源较为丰富,产业基础较好,经济实力较强。10年来,基于成员城市的共同努力,在会商机制、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共建、产业分工合作、联合招商引资、市场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旅游资源开发、科教资源共享、干部人才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效,经济实力大为增强,社会发展明显加快,成员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核心城市合肥成长为长三角城市群的副中心,带动经济圈向都市圈战略升级,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但是,随着合肥都市圈区域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与人口、产业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在空间上更加高度关联。加之各开发建设主体不考虑生态环境外部效应粗放式发展,这种过度利用资源,占用生态空间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模式极大损害了区域整体发展的利益。同时,在现行政绩考核体制下,只重视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发展利益的开发建设行为几乎难以收到约束和管控。因此,合肥都市圈发展模式必须转型,在生态空间总体布局、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共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共建等方面加强研究,推动建立起符合区域整体利益、长远战略利益的协同发展机制。
二、合肥都市圈生态空间布局及生态空间共建重点区域
塑造都市圈生态空间特色。适应都市圈扩容调整后城乡建设出现的新情况,进一步强化不同区域的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控制开发强度,加强开发管控,保持良好的城乡空间形态,建立稳定的区域生态网络,塑造山水田园水绿交融的生态空间特色。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构建城乡协调发展新格局,形成有特色、可持续的发展模式。[4]
1.优化都市圈生态空间格局
都市圈生态空间建设以环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统领,共建“一核、一区、四廊、多斑块”的生态空间格局。“一核”为巢湖生态核,要打造成为“长江经济带”的生态“坐标”[5];“一区”为大别山生态保育区,构建长江经济带生态屏障;“四廊”包括淮河、江淮运河(裕溪河+兆河)、滁河-驷马山生态廊道①、江淮分水岭生态廊道,“多斑块”包括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在内的各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公园,山、湖、采煤沉陷区和饮用水源地等重点生态保育板块和生态点源。到2020年,都市圈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国前列,基本建成产业绿色发展、资源高效利用、环境有效保护的生态经济圈。
2.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共建
加快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以 “城湖共生”和“三生”协调发展为目标,建立示范区生态功能评估体系,以全面控污与生态修复为核心,合力推进环巢湖流域山、岭、矿区森林保育,推进流域水环境、区域大气环境治理,强化重点矿区、重点污染源及重点污染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共建环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将环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打造成都市圈优质“三生”核心区。到2020年,巢湖流域率先建成清洁生产示范基地,10%以上的重点工业企业达到清洁生产国际先进水平,40%以上的重点企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90%以上的重点企业达到国内平均水平。
推动巢湖流域水质持续改善。把巢湖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坚持应急防控与长效治理并重,恢复巢湖环境容量,使巢湖成为具有持续自净能力的生态大湖。加快巢湖流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布局,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深化工业污染防治,加强重点污染行业的治理和管控。加强环湖城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及截污管网建设,对城镇污水处理厂执行比一级A更严格的排放标准,主要污水处理厂出水氨氮和总磷等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IV类水质标准。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控制,发展环巢湖生态农业。实施龙河口引水工程、西河兆河引水工程、驷马山引江西输工程和“引江济巢”工程,有序恢复江湖自然沟通,加快水体循环与交换,增强湖泊自净能力。对塘西河外湖和十五里河入湖区蓝藻实行物理-生态拦截,提高蓝藻应急处置能力。实施巢湖污染底泥疏挖及处置工程。开展入湖河渠生态清淤,建设河道防护林,保护滨岸湿地自然植被带,构建不同类型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
3.大别山生态保育区共建
将大别山生态保育区建成长三角和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加大力度继续开展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飞播造林,营造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强化中幼林抚育和低质低效林改造,增加森林植被,提高混交林比例,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提高林地生产力,增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引导超载人口有序转移。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风景名胜区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将桐城市龙眠山森林公园由省级上升为国家级,岳西县枯井园省级自然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加强大别山区水资源保护和统一管理。以维护水库、河流、湖泊健康,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全面提升防洪保安能力和水资源保障能力。加强水源地库区一线及淠河总干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开展水库网箱养鱼和各类船只专项治理,合理发展库区旅游,确保库区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严格保护现有水体,禁止减少水域面积。不改变原有的水域形态,尽量保留生态自然岸线。除水产适度适量养殖、水利工程、农业生产发展需要外,不得进行其他项目建设。加强对水域环境的保护,直接或间接向水域排水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杜绝各类污染。加强水源统一管理,全面建设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完善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重点推进城市防洪、淠史杭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病险水库和水闸除险加固、机电排灌站改造、水土流失治理、农村饮水安全、农田水利等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合肥、淮南两市引入大别山优质水源工程建设,提高合肥、淮南两市城市供水质量,建立健全供水价格形成机制、大别山优质水资源保护和生态补偿机制、占用农业灌溉水源补偿机制等。
建立碳汇补偿机制试点。在国家启动大别山碳汇补偿机制试点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安徽大别山生态保育区碳汇补偿机制,提高大别山区森林湿地固碳增汇能力。
4.淮河生态廊道共建
以 “淮河水系”为框架构筑网状生态廊道系统。加强淮河沿线湿地保护与恢复,严格保护水体环境,保持岸线的生态功能。建设沿淮景观带、生态湿地和农家休闲旅游产业带,将区域内生态园、苗圃、农田、生态农庄、自然保护地等纳入绿色网络,使水系廊道围绕、穿越城市、村镇,形成承载区域生态环境的稳定性骨架和展示区域景观的风景线。在沿淮湖洼地区建立若干个湿地生态保护区,开展以防洪和治污为主要目的的湿地农林渔业复合经营模式,发展沿淮湿地生态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休闲度假保健旅游,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转移提供条件,促进自然生态与城镇人居环境的协调发展。
推进淮河流域治污。加强入河排污口的治理和监管,严格控制入河污染物总量。全面开展沿岸工业园区和主要污染企业整治,严格限制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医药制造、化学纤维制造、有色冶金、纺织、危险化学品仓储等相关建设项目,重点防治有机毒物污染,严禁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毒物和内分泌干扰物质排入淮河。加强淮河主要支流沿线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和集中治理,以合成氨、磷化工等行业为重点,集中排查环境事件多发、易发的重点地区。强化水质监控预警和应急处理能力建设,加强有毒化学品运输船舶的风险防范,制定重大污染事故的应急预案,支持城郊结合部的开发园与主城区集中污水处理,确保沿岸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到2020年,淮河干流安徽段水质达到Ⅳ类标准。
5.江淮分水岭生态廊道共建
将江淮分水岭生态廊道打造成合肥都市圈生态中心。严格控制建设容量,实施持续的生态修复,推进生产生活方式转型,改善分水岭区域生态环境,推进农田防护林改扩建,建立带、片、网相结合的多树种、多层次稳定的农田防护林体系,构筑都市圈粮食高产稳产的生态屏障,形成各种资源配置合理,生产要素有序流动,空间形态和谐共生的城乡示范区。
加强江淮分水岭水系治理。通过荒山还林、还草、还果和乡镇、村庄、水边、路边、田间绿化,提高森林覆盖率。推进农田水利建设,以中小水库、当家塘、小微型水源工程建设和灌溉泵站新建与改扩建为重点,加强水源工程建设,对现有沟渠进行清淤、整修,蓄引堤相结合,提高蓄水供水能力。加快实施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建设,推广管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扩大节水灌溉面积,增强蓄水和抗旱能力。加快焦岗湖生态湿地修复,推进凤凰湖水系治理,提高瓦埠湖和高塘湖水质。
6.江淮运河生态廊道共建
建设重要生态功能区。在运河两侧营造高标准防护林带和农田林网,防止污染,保护水质安全,建成集景观效应、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生态走廊。在沿线城镇城市边缘段建设园林景观,将运河生态走廊打造成为都市圈重要的生态功能区。
强化建设控制与引导。统筹江淮运河及生态廊道对沟通江淮水系,提升其航运、调水及生态保育等综合功能,发挥江淮运河廊道生态系统质量对于改善都市圈人居环境、塑造城市空间特色的重要作用,在保持生态廊道连续性、维持总体环境质量的同时,充分考虑与江淮运河流域周边地区的功能与空间关系,控制江淮运河生态廊道无序建设行为,强化建设控制,引导区域产业转型与发展,促进区域生产生活方式转型,打造新型复合型生态廊道。
注释:
①滁河干渠是合肥市经淠河总干渠从大别山引水的重要通道,也是驷马山引江西输工程的应急水源通道,提供沿途农业用水及合肥市区、肥东县饮用水源,沿线生态景观资源良好。
[1]王玉明.城市群环境共同体:概念、特征及形成逻辑[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5(5):19-27.
[2]汪波.论城市群生态一体化治理:梗阻、理论与政策工具[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6-62.
[3]吴殿倬.京津冀都市圈环境保护一体化问题探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1):210-211.
[4]安徽省战略研究会联合课题组.合肥经济(都市)圈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 (2016年—2025年)(讨论稿)(D),2015年10月。
[5]王蓓 .合肥打造“长江经济带”生态“坐标”[N],中国妇女报,2016-04-05第一版.
责任编辑:江浩
2015年度安徽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新科技革命背景下的安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研究”(立项编号:AHSKZ2015D07)
2016—04—20
孔令刚,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城乡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