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成逻辑、理论渊源与政党责任

2016-02-10陈蕴鸾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小康社会现代化建设

陈蕴鸾

(泰州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成逻辑、理论渊源与政党责任

陈蕴鸾

(泰州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在于“全面”,关键在于“建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成坚持了历史与逻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高度的内在统一;而其赖以生成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党的奋斗纲领、邓小平的“共富”思想以及人本主义理念。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本在于要有一个致力于实现治理制度化、现代化的强有力的政党,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引领整个社会以实干兴邦的实践价值导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不断进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政党责任生成逻辑理论渊源

“小康社会”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阶段性中国理想社会蓝图的构想和追求。此后,从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到十八大首次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念,直至中共在十八届五中全会庄严承诺,到二O二O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历经三十多年,饱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对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提出也引起了理论界极大兴趣,学者们纷纷在理论上从不同视角和研究领域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特征及实现路径等进行了诸多阐释和论证。而本文旨在从学理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成逻辑、理论渊源及政党责任进行冷静分析和深刻反思,以期对充分认识和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一些理论智识和实践价值。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成逻辑

“小康”被认为是一个极具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概念。它源于《诗经·大雅·民劳篇》,表述为“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是从孔子到孙中山很多思想家都孜孜追求和两千年来中国普通民众极度向往的一种仅次于传统 “大同社会”的理想社会生活模式。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它不仅具有自然经济的小生产特质和平均主义色彩,而且难免带有空想主义的成分。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自始至终都将广大劳苦大众摆脱受奴役的地位、过上幸福的生活作为自身奋斗的理想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此,在中国共产党人长期的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始终保持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六十多年来,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对建设中国特色的具有现代文明特质的小康社会进行了矢志不渝地探寻。建国之初,毛泽东曾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党的奋斗目标。虽然毛泽东没有明确提出“小康社会”的概念,但他强调“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看得见的物质福利”[1];一定“要把改良群众的生活,增加斗争的力量讲得十分实际”[2]。但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经受波折,广大人民的生活也受到极大影响。

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总结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结合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新趋势,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批判地吸收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小康概念的合理因素,创造性地提出了“小康社会”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新理念,并赋予 “小康社会”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科学内涵。譬如在改革之初,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将中国式四个现代化具体表述为 “小康之家”[3]。1984年,他又指出:“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此处,他将“翻两番”的战略目标与小康社会关联在一起。1986年,邓小平进一步强调,从生活角度看,“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4]。1987年,他又明确阐述了中国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指出,到20世纪末先走两步,实现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的标准,最低也不得低于800美元,这就是小康的状态。中共十三大则进一步立足于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根据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把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可见,邓小平所构想的小康社会,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所设想的建立在小生产基础上较为平均的农耕社会,而是一种建立在以共同富裕为发展目标,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性发展特征的,人民不愁吃穿、能够安居乐业的较为惬意的社会。此后,随着中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的全面推进,“小康”的意义和内涵也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

到21世纪初,邓小平“三步走”战略构想的前两步超额完成,总体上实现了小康建设目标。但中国地区、行业及城乡之间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却愈加突出,不同阶层之间贫富差距也有不断拉大的趋势,还有相当一部分老百姓的温饱问题也尚未得到解决。因此,中共十六大指出,我国虽已“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5]进而在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即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设惠及中国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并强调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6]党的十七大则进一步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五个方面的新要求,即在经济发展、民主完善、文化繁荣、生态协调、社会和谐上更进一步,让整个社会形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足、生态良好的健康发展环境。这一提法既顺应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求,又是对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重要拓展。

两次党代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十年间在实践中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落实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向纵深发展和改革的全面推进,我们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更为深刻和全面。党的十八大顺应国内外形势变化的新趋向,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和与时俱进的唯物史观,实事求是地提出了到二O二O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即把我国建设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文明素质更高;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良好、各项制度更加完善的国家。[7]从而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小康社会思想。

综上所述,纵观三十多年来在改革开放的不同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党对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不同定位和新的诠释可以看出,“小康”不是静态的一次性呈现,而是一个动态的历史性概念,是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从“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三个过渡性发展阶段,他们统一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正如有学者认为的,小康社会“既是中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某一特定历史阶段的特定社会形态,又是处在由温饱有余向现代化的转化期;它随着历史的演进、时间的推移而发展,总是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为更高水平的现代化发展准备着必要的条件。”[8]我们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既是对中华民族古老文明中“大同、小康”思想的扬弃,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致力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它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高度,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内在统一。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渊源

任何科学理论和重大战略思想的形成,都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原因。[9]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不仅有着深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蕴,更为重要的是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其理论基础,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共产党党情相结合的必然产物。

(一)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唯物史观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表明,人类社会必然要经历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演进,而中国目前正经历这样一种社会转型。清醒认识现阶段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即我国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所设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头两步目标已顺利实现。在此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历史创造性,不失时机地抓住历史机遇,提出到二O二O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中国共产党人基于我国国情做出的一项科学抉择,是一个可以实现的历史选择。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说的全面性,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讲,就是要用全面的观点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是要建成一个全方位的小康社会,其整个实施过程不能顾此失彼、挂一漏万,包括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及任务都必须考虑周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在“全面”,重点则在于“建成”,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全局观”和“重点论”思想所蕴含的科学世界观和完整方法论的充分体现。[10]它是一个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等各个发展领域,覆盖中国社会各阶层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一个有机统一整体,舍弃其中任何一方面,都会剥离全面小康的实质意义。只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全面协调发展了,城乡、地区、行业发展的不平衡得到有效解决了,消除了贫富差距,全体人民真正实现共同富裕了,才能最终建成小康社会。[11]因此,不仅要“全面“,关键在于“建成”,要让每一个中国百姓,不论其身处何地,从事何业,都能切实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12]

(二)党的纲领的充分展现

中国共产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一直坚持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有机统一。最低纲领亦指现阶段的基本纲领,是无产阶级在革命、建设和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具体国情,与时俱进地制定出具有时代鲜明特征和要求的中心任务和具体目标及实现这些任务、目标的具体实施举措;最高纲领则是指党的最长远的理想、最远大的目标和任务。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使人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党的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指明前进的方向,决定着最低纲领的性质和特征;最低纲领则是最高纲领的阶段性要求,是实现最高纲领的具体实施步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纲领中国化的具体实践;它以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理想为导向,着眼于未来可实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要经历的一个发展阶段和需要达到的一个具体目标。因此,它使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实践中获得高度统一,体现了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之间理想与现实、实现目标与具体实施路径的有机统一。

(三)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实践的新阶段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进行理论探索,逐渐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 “共同富裕”思想。“共同富裕”思想的核心观点就是要消除“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的贫富差距的两极分化,通过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全国人民都走上富裕的道路。这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宗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中国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大多数人的日子已经比较好过,但还存在一部分人的生活还没有实现小康甚至温饱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提出的一个惠及全国十几亿人口的奋斗目标。因此,它是在贫富分配不均的情况下,实现从温饱到共同富裕的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缩小并逐步消除贫富差距的两极分化。这正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基本内涵和题中应有之义。由此可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新阶段与必要准备,而共同富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结果。[13]

(四)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本质体现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发展是具体的、历史的,是与特定的社会发展,特别是与生产发展相联系的。人的发展将经历从自然发生的“人的依赖关系”到“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直至进入 “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14]马克思同时强调,“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路,——以便最后都达到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既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15]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就是为最广大的人民大众争取自由、民主、平等、尊严和福利,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16]中国共产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其指导思想的执政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始终把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和价值旨趣。从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从改革开放到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无不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使广大人民在政治上摆脱受奴役的地位、经济上获得免于物质匮乏的自由、社会生活环境更加和谐美好等,最终为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所做的不懈努力和孜孜追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重要阶段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一个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实现的过程,它的根本目标就是既要让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全面提高,又要让个人的正当权益得到维护、文化权益得以保证及自我价值的充分实现。因此,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不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价值旨趣和内在要求。

一言以蔽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基础,从保障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全面推进各方面改革与协调发展,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大公约数,在历史的关键时期,所描绘并致力于如期实现的一个阶段性奋斗目标。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党责任

只有在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成的历史逻辑、理论渊源及价值诉求,才能有的放矢地谋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方略。为此,自十八大提出到二O二O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中央高度重视,从战略高度谋篇布局、指明方向,强调指出,必须“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和不变……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17]。就国内理论界而言,不仅一致认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发展是第一要务,而且从不同层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实现路径在理论上进行了深入探讨。如一些研究者认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强化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党的意识形态水平;要用党的纯洁性建设来引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不断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转变党的作风,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根本政治保证。①另一些研究者认为,必须通过深化政治改革,扩大民主,建立现代法治社会,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以确保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正确处理保障人民权利和集中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通过健全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扩大人民权利;推进法治政府、效能政府、阳光政府与廉洁政府建设;不断推进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制度化、法制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和实行依法执政。②还有一些研究者则认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积极应对和破解各种社会风险难题,探索风险最小化的发展道路。[18]必须在增进民生福祉、协调利益冲突、激发社会活力及创新社会管理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19]上述表明,理论界从不同层面和各个角度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实现路径进行了细致入微地探讨,从论及的领域和范围可以看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及党建等诸多紧密联系的子系统,各系统内部又包含若干密不可分的要素。因此,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树立整体观念,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路径,正确处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要素与要素之间、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复杂关系,才能使整个系统运行不断走上良性的轨道。但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显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既需要有通盘考虑、谋篇布局的智慧和谋略,又需要有认识和克服前进中困难和风险的信心与胆识。

一方面,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非一帆风顺。各级政党切不可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取得成绩的“功劳簿”上,妄自尊大、盲目乐观,甚至等待坐享其成。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改革道路上已经出现了一系列困难和问题,一些还较为突出,如地区、行业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社会发展的两极分化和阶层固化;城乡居民、不同阶层收入拉大,贫富差距悬殊;一些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群体性事件明显增多;地方政府唯“GDP”主义导致的产业发展结构失衡;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的不可持续问题;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较为严重;“党内政治生态环境恶化,潜规则盛行,一些领导干部理想信念缺失”[20]。此外,国际环境不确定因素也加大对我国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些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现实挑战,是需要加以防范和妥善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另一方面,又要不失信心。党的十八大提出,全党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今后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这不仅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政治承诺,也是拥有“三个自信”的表现。这种自信源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在经济建设、文化繁荣、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等各方面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及制度所提供的充分保障。而 “三个自信”归根结底就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自信。相信有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定能够如期实现。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面对一些人对改革成败与否的怀疑时就曾说过,“不要小视我们的党”[21]。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也曾研究指出,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一党制度较之多元政党体制更趋向于稳定;就政治发展而言,重要的不是政党的数量而是政党制度的力量和适应性。[22]这无疑充分证明了,处于现代化转型中的中国,目前的政党制度不仅符合执政党本身发展演进的规律,而且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因此,既要充满信心,不颓废沮丧,又要切忌急于求成,好大喜功,以实干兴邦的实践价值导向为一切工作的准绳。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深刻指出:“每一历史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23]只有踏踏实实的努力实践,坚持重在实干的做事方式,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想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面向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不要为了显示所谓政绩去另搞一套,真正做到一张好的蓝图一干到底,不折腾,不反复,切实干出成效来。”[24]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由一个强大的政党引领整个社会去实干兴邦。建立一个强大的政党,首先要努力实现政党治理的制度化、现代化。因为“在中国的政治体系里,如果没有政党治理的制度化、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国家治理的制度化、现代化。”[25]而且“那些在实际上已经达到或者可以被认为达到政治高度稳定的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至少拥有一个强大的政党”[26]。这样的政党必须在探寻国家现代化的过程中,勇于面对各种复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难题,能够在坚持执政党建设的灵魂的同时,与时俱进地把握执政党建设的未来趋向,科学揭示执政党建设的新逻辑,谋划执政党建设的布局,选择执政党建设的战略。[27]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作为担负着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国共产党必须是这样的政党。

这样的政党,还必须勇于创新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体制、方式方法,突破陈旧的与科学发展相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能够铲除党内特殊利益集团对党的肌体的腐蚀和对百姓根本利益的蚕食;能够全面提高党依法执政、依法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擅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协同推进经济体制尤其是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机制、政治体制尤其是协商民主和民权保障制度、文化体制尤其是文化创新机制、社会体制尤其是收入分配体制、生态体制尤其是生态管理体制等的改革与发展;能够更加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并落实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领域,“不断在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28]以此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营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社会发展环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不断进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将在人们的热切期盼中顺利实现。

注释:

①参见徐玉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与固化路径探论 [J].社会主义研究,2013(4).金慧.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5(2).史成虎、张晓红.党的纯洁性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3(4).侯羿君.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吴桂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辩证关系[J].江西社会科学,2014(4).

②参见房宁.建设现代治理体系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J].理论视野,2014(1).陈界.协商民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发展载体[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3).李军鹏.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服务型政府建设[J].行政论坛,2013(1).陈卫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倡导平等价值观[J].探索与争鸣,2012(12).

[1]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95.

[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4.

[3][2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37、267.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1.

[5][6]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759、14-15.

[7]杨宜勇.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战略分析[J].学术前沿,2015(07)上.

[8][9]岳彬: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思考[J].学术论坛,2011(1).

[10]徐晓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哲学意蕴[J].学术交流,2015(4).

[11]肖贵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战略地位和制度保障[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9).

[12]杨宜勇.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战略分析[J].学术前沿,2015(07)上.

[13]魏良益.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及其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启示[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5(4).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2.

[16]俞可平.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和根本价值[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5).

[17]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15.

[18]袁初明.试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我国面临的发展风险[J].理论月刊,2014(11).

[19]任远.社会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1).

[20][25]张广昭,陈振凯.习近平“四个全面”里的中国复兴逻辑 [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01-15 (05).

[22][26][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388,377.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1.

[24]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2-16.

[27]周知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布局中执政党建设的新逻辑[J].长白学刊,2013(1).

[28]王伟光.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J].求是,2013 (3).

责任编辑:马俊

2016—04—26

陈蕴鸾,泰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现代化建设
边疆治理现代化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新形势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