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造淮河生态经济走廊的若干政策建议
2016-02-10朱学明
朱学明
(蚌埠市委党校,安徽蚌埠233040)
关于打造淮河生态经济走廊的若干政策建议
朱学明
(蚌埠市委党校,安徽蚌埠233040)
在中国的地理版图中,横跨皖北、苏北、豫东的拥有1.7亿人口的淮河流域依然是经济发展的洼地,而就我省来说,地处淮河流域的国土面积约占安徽1/3、人口约占一半的皖北地区依然是我省发展的短板,无论是从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还是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要求出发,这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目前,《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战略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编制完成。该规划如果顺利上升为国家战略,我省应如何抓住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充分运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一条苦难之河打造为绿色生态之河、富裕文明的黄金水道?本文试图在《规划》的基础上,针对皖北地区的发展现状,作出一些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一、皖北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生于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淮河并不长,也不宽,但没有哪条河流能像她这样把偌大的中国地理版图如此清晰地勾勒出了南北。因为战争和洪水的影响,这块土地上灾难深重,经济发展滞后。新中国成立后,从没有哪条河流能如此牵动国家领导人的心,从毛泽东同志发出的“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和近二十年来投入巨资的治污治水历程可见一斑。目前,淮河“水多、水少、水脏”的局面已有较大改观,但是皖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一直是全省的短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治淮理念落后
在淮河治理上,尽管上世纪50年代以来有了很大投入,但治理思路仅以蓄洪、滞洪、排洪、减灾为主而忽视发展,从开发利用、变废为宝的角度考虑较少,尚未建立起以发展为主的治淮理念。同时由于缺乏流域发展总体规划,相关部门各行其是,防洪、灌溉与航运之间,农业、工业与交通之间,未能统筹考虑;三省产业发展和交通运输自成体系,沿河至今没有便捷的陆路通道,人为割裂了上中下游之间的经济内在联系。
2.难以享受政策的阳光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两点一线”的沿江开发战略,重点开发合肥和芜湖、铜陵、马鞍山等沿江地区,政策优势、重点产业布局、资金和重大项目安排等都向这些地区倾斜,皖北地区基本处于边缘地带,虽然2002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加快皖北的发展、2009年开展南北结对合作共建园区,但限于省级财政的压力和沿江地区自身发展的繁重任务,对皖北地区的牵动效果不是特别明显。
3.开放意识不够
皖北地区一直是我国典型的传统农区,一产占比高,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明显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加上淮河水患未能根除、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压力大、产业发育程度不高等原因,导致小农意识强烈,开放意识不强,“等靠要”思想严重。
4.缺乏大城市带动
纵观经济发展史以及国际国内对大江大河流域治理的成功经验,无不是遵循人类依水而居、城市因水而兴的规律。因为有水就有交通,有交通才有商业繁荣,有商业繁荣就会有产业的大发展,著名城市因此而诞生。同时大城市又带动周边中小城市的发展,大中小城市就像大江大河边一粒粒珍珠,镶嵌在大江大河边相映成趣。而淮河流域仍然属于欠发达区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淮河流域没有大城市,缺乏大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整条淮河都黯然无光。
二、相关政策建议
1.创新治淮思路,打造绿色淮河
目前五年或十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已明显偏低,随着国力的增强,必须紧抓国家扩大内需、寻求新的投资热点和经济增长点的机遇,吸引社会各类资本积极参与,加大投入,兴利除害,使千年水患彻底根治,使淮河流域人民永远摆脱旱涝灾害之苦。在此基础上,转换淮河治理理念,由以防御水患为主向综合开发利用为主转变,打造黄金水道,建设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推动流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沿岸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生态淮河、绿色淮河。
2.坚持开放发展,夯实发展基础
构建全面开放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铁路方面,建议适时启动东起盐城大丰港,依次经过蚌埠、阜阳、淮南的直达兰州的横贯东西的沿淮铁路交通大动脉——“新陇海铁路”,发展集装箱运输,开展铁海联运。水运方面,加大干支流航道升级和沿淮港口建设,直通万吨轮,建设亿吨港,同时完善港口“大通关”物流体系。空运方面,合理布局支线机场,支持蚌埠建设民航机场,加强对外交流力度,开辟更多国内外新航线,发展空港物流。
积极申报设立综合保税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方面具有特殊作用,是一个地区外向度是否发达的标志之一。目前,我省的出口加工区和综合保税区主要集中于合肥和沿江地区,皖北地区投入运营的只有蚌埠保税物流中心。建议在省级层面积极向上争取将蚌埠保税物流中心升级为综合保税区,带动皖北地区参与全球经济分工合作。
3.强化产业支撑,力推产业转型升级
谋篇布局重大产业。鼓励皖北地区全方位、多层次地承接长三角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出台政策积极引导中央及省属企业来皖北地区投资。推动皖北地区依托当地资源禀赋重点发展优势产业,设立若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支持符合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为基础研究项目和高新技术开发项目提供支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建议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在科技创新、技改补贴等政策扶持上,适当放宽企业的规模、税收标准,加大对皖北地区企业申报项目的扶持力度。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支持地方按规定设立产业绿色发展与转型基金,实行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绿色信贷政策。
争取设立淮河银行。在《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淮河流域金融主体建设,沿淮各地市联合,通过政府资金引导,吸引社会资金加入,成立淮河银行、淮河产业投资基金等融资平台,专事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沿淮产业结构升级。而就我省来说,目前还没有这样的一家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建议通过省级层面积极向上争取设立淮河银行。
4.培育中心城市,统筹协调区域发展
以点带面,加强蚌(埠)淮(南)同城化发展。在《规划》中明确提出“三核”的概念,即要重点建设淮安、蚌淮(蚌埠-淮南)、信阳三个中心城市,而蚌淮正好处于淮河生态经济带的中心位置,对全流域的发展起着核心带头作用。蚌埠是安徽最早建市的市,省委省政府明确把蚌埠定位为皖北中心城市。蚌埠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具有一定的政策承接能力。同时要充分利用好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驻地蚌埠的优势,建议以蚌埠为中心,西连淮南,共同研究编制同城化发展规划、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打造蚌淮经济走廊。向东与凤阳对接,充分利用凤阳的石英砂资源和蚌埠在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共同申报国家级硅基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培育壮大千亿元产业,打造中国硅谷。
5.加快先行先试步伐,推动土地制度改革
淮河流域一直不缺乏改革的精神和勇气。30多年前,地处淮河岸边的凤阳小岗村因为首创“大包干”而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建议将蚌埠设为国家土地流转示范基地、新型城镇化示范区,探索在耕地不减少情况下的土地流转模式,为我国土地制度的改革积累经验。推行征地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土地、劳动力和资金等生产要素的集聚。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建设,推行农村土地信托流转,“托转分离”,实现土地集约经营。加大农民宅基地有偿退出、建设用地“增减挂”由整村推进到整户推进、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贷款的探索和创新,允许农民对园区土地、自有住房进行抵押以置换财产性收益,或者直接以农村宅基地来置换城市住房。探索设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引导基金,在蚌埠市辖三县选择一些乡镇试点,对有意愿、有能力的农业转移人口实行一次性补偿,吸引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推动城乡户籍政策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要创新占补平衡政策,以省市为单位而不是以县为单位进行平衡,以流动人口而不是以户籍人口为基数进行平衡。
6.强化组织保障,凝聚发展合力
鉴于淮河流域经济相对落后、发展面临问题较多、跨省际协调难度大的现状,应在《规划》中明确提出将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总体布局中,从整体与全局角度协调各种资源与政策,协调沿淮各地市,科学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并给予政策扶持,特别是在重大项目安排上予以支持。参照国家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开发三峡的模式,在国家层面成立淮河发展领导小组,由国务院主要领导做组长,各职能部委、涉淮省份为成员。小组下面常设办公室,作为协调、组织淮河流域发展的办事机构,拟定推进淮河流域发展的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协调有关重大事项。建议我省也要完善流域协调机制,将安徽省皖北地区发展办公室升格为安徽省淮河流域发展办公室,在国家淮河流域办公室的指导下,对外协调全流域省际关系,如地区主要党政领导定期会晤磋商机制、淮河流域经济定期交流机制等,步调一致,统一行动,坚持全流域规划,避免地区分割,对内协调皖北各市的关系。
责任编辑:许岭
2016—11—16
朱学明,蚌埠市委党校正县级组织员、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