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视域下开发与培育党的执政资源的逻辑与路径
2016-02-10杨媛媛
杨媛媛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上海200433)
民生视域下开发与培育党的执政资源的逻辑与路径
杨媛媛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上海200433)
我国现在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民生诉求日益凸显。从党的执政资源开发的角度看,民生建设是培育和拓展执政资源的重要领域,民生建设绩效能够有效拓展党的群众资源、合法性资源和时代资源等执政资源。在民生视野下可以通过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和正义感,拓展人民享受服务的领域和层次等路径拓展党的执政资源。我党应该加强民生建设,以达到拓展执政资源、巩固执政地位、提高服务能力的目的。
民生 执政资源 中国共产党 路径
民生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问题,也是当今世界研究最深入、内容最复杂、关注度最高的问题之一。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民生诉求日益凸显。围绕民生建设培育和开发执政资源、巩固强化党的执政地位成了中国共产党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服务民生是拓展和培育执政资源的重要领域
执政资源是执政党为了达到执政目的、提高执政效能、巩固执政地位而运用的各种有利资源的总称。现代性政党应根据不断变化的执政环境和执政条件适时地开发和转化执政资源才能获取和不断巩固执政地位。中国共产党拥有丰富的执政资源,其中我党最优势的资源是拥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民生资源是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与党的群众基础紧密相联的重要执政资源,因此民生无疑成为拓展执政资源的重要领域。
(一)服务民生是党的性质宗旨的集中体现
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我党的中心任务和最高责任。列宁曾经指出:“共同劳动的成果不应该归一小撮人享受,应该归全体劳动者享受。”[1]
人民利益是党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决定了党必须承担起服务民生的责任。保障民众利益在今天党的执政实践中体现为服务民生,是价值理念和性质宗旨规定性的实践形态。作为代表人民利益、为民执政的党,我们党一直以来都重视人民的生活和疾苦。2016年10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减贫行动与人权进步》白皮书中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7亿多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农村贫困人口减至去年的5575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5.7%。同时中国政府在教育、医疗、社会治理等方面进行了许多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创新。从上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通过民生建设来达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目的。
(二)服务民生是党执政理念的时代体现
一个政党的执政理念具体包括了其执政的宗旨、目的和任务,是以其执政宗旨、目的为核心建立起的价值理念的总体把握和理性认识,实践形态具体体现为为实现执政目标所采取的执政方针与执政手段。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自诞生起就为人民谋利益的党,自始自终都是将民生幸福作为一切工作的源动力和落脚点,就是要不断回应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美国著名组织理论学者丹哈特认为,“回应性问题是任何现代公共组织理论的核心”。[2]从现实的角度来看,积极有效的回应不仅仅是对公众需求和质询做出及时的反馈,同时也是满足公众需求的过程。政党虽然不同于一般的现代公共组织,但作为政治性现代公共组织,其回应性也应成为考量的重要标准。拉美一些国家的实践教训告诉我们,如果执政党不能有效回应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往往带来的不仅仅是执政党的垮台,而且会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中断或倒退,给人民生活带来重大灾难。在我国,随着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公共需求快速增长,如果不能够得到积极有效的回应和满足,将容易导致社会利益矛盾的复杂化和尖锐化。因此,适应全社会公共需求的变化,必须增强执政党的回应性能力。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就要对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利益诉求做出积极回应,与时俱进地代表人民利益,巩固执政地位。
服务民生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最为集中的体现,其本质就是必须在服务民生上下功夫。党和政府注重社会政策的体系建设,重点发展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消费性项目,努力建设机会均等、待遇均等的社会,真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生活水平。
(三)服务民生是提升党的公信力的现实要求
党的执政资源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要有助于提高党的公信力。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看,一个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公信力的执政党,即使不行使强制力,政治系统仍然能够驱动社会有序运转,如果执政党缺失公信力则会陷入“塔西佗陷阱”。阿尔蒙德认为:“政治体系如果不能很快地提高满足要求的能力以适应来势快得多的政治抱负和高涨的社会期望,行动就会陷入困境。”[3]中国共产党一诞生就肩负起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重任,建国后,我党带领人民群众迅速恢复国民经济、进行“三大改造”和改革开放,经历了挫折,更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一路走来,我党的公信力不断巩固和提高。
然而,我们应清楚地看到,党的公信力并非永远牢固,也会随着党的自身形象的改变而改变。有些地方政府服务能力低下,官僚主义严重,施政能力受到群众质疑,造成社会矛盾的积聚,致使群众性突发事件增多,干群关系紧张,造成社会的局部动荡,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威信。特别是党内腐败问题的存在,极大地破坏了党的形象和威信,使党的公信力受到前所未有的挫折。再加上西方国家的意识渗透和攻击,使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有所下降,使一些人动摇了对党的信心和对党的信赖。苏联解体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我们要汲取苏联的教训,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巩固和提升党的公信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二、民生建设绩效能够有效拓展党的执政资源
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在改革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民生建设有利于市民社会的成长,同时民生建设的发展也丰富了党的执政资源。
(一)在人民性要求中巩固党执政的群众资源
从现代政治学意义上讲,人民性要求就是人民意向的表达,包括政治要求、经济要求、文化要求、社会要求和环境要求等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党执政最根本的依靠力量,人民性要求体现了人民作为历史发展主体的需求。人民性的要求解决了为什么人、由谁享有这个根本问题,体现了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
为回应人民性要求,党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来自人民、满足人民、服务人民。党章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当前对人民群众来说,最大的实际是利益,利益问题至关重要。在现代政党政治中,任何政党只有代表一定利益主体的利益才能获得长远发展。为人民谋利益恰恰是中国共产党长远发展的立党之本。没有一种力量比人民群众更强大,没有一种执政资源比人民群众更坚实。
我们党的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是群众路线。党章规定:“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坚持群众路线,满足民众的各种需求,获取人民群众的自觉支持和认同,同时也有助于巩固党的群众基础。而人民的支持,是党执政最大的合法性基础。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更好地将人民群众的诉求转化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更好地造福人民。党和政府坚持群众路线,才能真正从实际出发,回应人民诉求。
(二)在服务性要求中提升党执政的合法性资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民生政治是我党的理性选择,建设服务型执政党也成为我党努力的目标。如何建设服务型执政党?这就要求执政党的任何类型的执政活动,都要坚持人民群众为利益主体,必须以人民作为中心来开展工作。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权力行使的考量标准,也就使得权力的行使不仅获得了合法性基础,也有了方向。相反,如果党违背大多数人的利益,势必受到人民的唾弃,就难以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在众多执政资源中,合法性资源是最基础的也是最核心的,直接决定着其他执政资源要素的得失。面对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不断夯实党执政的基础,不断拓展党执政的合法性。服务人民,只有服务人民,以人民的利益为至上原则,才能更好地争取民心,巩固民心,才能不断巩固党执政的根基。须知,党执政最深厚的基础在人民。在不断回应人民需求、加强民生建设的新形势下,党的功能从替人民当家作主转变为支持和鼓励人民当家作主,也自然更多地体现为服务民生。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中不断提升为人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执政党以服务人民为目标,保持良好的执政绩效,人民群众就会信任、认同执政党,从而使执政党的合法性资源不断厚实。
(三)在回应性要求中拓展党执政的时代资源
回应性是指党对公民和社会的要求做出积极有效的反应和答复,旨在寻求党与公民之间互信合作的良性关系模式。尤其在信息网络化时代,回应性的要求考验着党的执政能力。党在执政过程中应注重收集民意、分析民意、回应民意,避免无意回应、滞后回应和被动回应等现象的发生。这种回应与公民参与是双向互动的,往往积极主动的回应可以促进公民参与的发展,而公民参与的发展又可以促进回应性的增强,从而形成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信任关系的发展。
党对人民诉求的回应,推进了回应制度建构,不论是市场准入方面政府权力清单、负面清单制度的实行,还是权力的日益公开透明,都体现了对人民诉求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回应。这种回应,加强了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强化了党的回应能力的人民性。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它使党始终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与时代步伐相协调,更加强化了回应能力的时代性,使党始终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回应不仅包括被动回应公众的需求,更应发挥主观能动性,未雨绸缪来研究和解决问题,在回应性要求中拓展时代资源。
三、民生视野下执政资源拓展的主要路径
当前,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成为党执政布局中五大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生政治成为我国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改革促民生成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拓展党执政资源的重要领域。
(一)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让人们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是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提出的。获得感是基于收入增加、生活改善、品质提升等产生的心理感受,其实质与人民群众心里诉求相一致,是检验党的工作的一把重要的“标尺”。
是物质财富的获得还是精神境界的丰富?诚然物质财富的获得是不可或缺的,但只有物质的获得是远远不够的,精神上的财富使获得感更有价值和内涵。物质财富的获得还牵涉到公平分配的问题,只有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分配原则才能保证群众的获得感。除了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以外,还要加强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建设和完善,只有真正做到这些,才能使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上富足。
(二)拓展人民群众享受服务的领域
现代化建设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与之相应也带来了对精神文化、民主权利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更高要求。
满足人民群众对更高精神文化追求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在公共文化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特别是对一些公共文化共享工程,加大推广力度,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尤其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提升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加大了对网络的治理,清除一些黄色网站、非法网站,努力建设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为广大公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更加良好的网络平台。
满足人民群众对民主权利追求的需要。政治自由和社会参与一直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内容,政府应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的渐进性的深刻变革,向多元治理的法治型、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应注重代表性治理创新,包括基层选举为特征的自治实践和公共事务管理中的公民参与,以扩大民众的参与机会。随着基层社会治理中多元合作治理不断涌现,不仅政党、政府是治理的主体,社会组织、市场主体甚至公民个体都可以成为治理的主体,每一个主体都有了更多的平台和制度依托可以参与公共生活,可以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极大地提升了公民权利的享有和对政治生活的参与。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公民对民主权利的追求将逐步得到更大的实现。
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环境追求的需要。习近平同志曾经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作为环境污染的直接受害者,民众对环境问题反映更加强烈,对影响环境的项目投诉更加频繁,对良好环境的追求前所未有的迫切。政府应努力建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高度和谐的社会,最大限度发挥人类的创造力,确保稳定、协调与永续发展,满足人民对良好环境的渴求。我国已经开始实施“史上最严”的环境保护法,回应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发展的需求,对一些破坏环境、造成污染的企业和当事人依法进行处罚,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三)提升人民群众的公平感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崇高追求,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本质属性。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有可能实现,而这样的制度是正义所要求的。《论语》有云:“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作为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一直平衡着效益和公平两个方面。既患寡又患不均,既患贫又患不安。
经济实力的增加固然能巩固执政党的合法性地位,但人民群众同样重视社会的公平正义。人民群众大多通过社会的公平正义的程度高低去判断一个执政党的好坏,所以仅仅靠经济效益的增长还远远不够,还要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证公平正义。为了保障公民权利,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党和政府应致力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地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国家必须不断调整完善各项教育、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制度架构,调整全社会居民的利益分配,满足不同利益群体的需求,在保证基本公共服务的基础上提升人民群众的公平感。
习近平同志曾经说:“把人民的期待变成我们的行动,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生活的现实。”[4]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要不断加强民生建设,让人民群众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在获得感的不断提高中,增强对党执政绩效的认同,拓展党的执政资源,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1]列宁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22.
[2][美]罗伯特·丹哈特.公共组织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5.
[3][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与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343.
[4]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24.
责任编辑:马俊
2016-11-15
杨媛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政治学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