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主体
——从人民主体视角进行的分析

2016-02-10翟红芬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翟红芬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主体
——从人民主体视角进行的分析

翟红芬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山东济南250103)

摘要:人民群众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主体,是具体承载者和实践者。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应加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与把握,充分认同自身的价值主体地位,激发培育践行的内在自觉;应完善以人民为主体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机制、形成社会氛围,优化培育践行的外在条件。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人民主体

人民群众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主体和实践主体,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承载者和实践者。充分认识、高度重视、真正实现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中的主体地位,切实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才能够有效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成效。

一、人民群众作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体的双重角色

人民群众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中具有双重角色。一方面,作为受众,是培育践行的被施教者与被推动者;另一方面,作为具体实践者,承担着培育践行的实践任务,决定着培育践行的实践成效,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一)人民群众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受众角色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由知到行需要一个渐进的、持续进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民群众是核心价值观宣传、普及、教育的对象。概括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了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1]这样一个核心价值观得到全社会的共同认可,对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来说,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但是,人民大众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身价值追求的一致性,并把这种认同转化为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则绝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的宣传、普及、教育,才能逐步达到了解、认可、接受的目标。

(二)人民群众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创造者和实践者角色

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主体,决定了培育践行中承载着创造、实践、主导作用。“主体和标准问题在一切价值观中都居于统率和决定的地位,其他方面的原则和取向都由此确定。世界上各种对立价值观之间的根本区别,归根到底在于究竟是为什么人。”[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本质在于其人民主体性,顺应了人民的价值需要,直接来自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是人民智慧的总结,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价值观念系统的核心,其内容体现了顺应当代中国发展和时代潮流的价值选择,是与最广大人民群众命运息息相关的价值取向和选择。与此相应,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承载者和践行者,人民群众的认识程度和行为选择,最终决定着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进程和实效。

二、激发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中的主体自觉

(一)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认同

人民群众对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体地位认同与觉醒的现实必要性,主要来自于理论上的应然与实践中的差距。人民群众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中处于主体地位、发挥主体作用,这是理论上的应然。但在具体实践中,实现人民群众对于践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体地位的认知认同,需要多个环节和复杂的过程。

1.由人民群众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中角色定位的复杂性所决定。在实际运行中,若不注重突出人民的主体地位,而是一味强调党和政府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主体角色,只注重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中的受众角色,一味加强宣传培育力度,忽略人民作为主体的地位与作用,使人民群众成为被动接受者,则会出现实践中的上热下冷,第一,党和政府、党政官员和理论工作者大力宣传施教。第二,最广大人民群众处在被动地位,或者收效甚微,或者毫无成效。有的会认为事不关己、漠然处之;有的甚至会在大规模的宣传活动中产生排斥与逆反,从而演变成宣传施教者的自说自话,这就背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2.由价值认知与价值认同过程的复杂性所决定。一种价值观能否成为社会的价值共识,需要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价值观本身的科学性、真理性、合理性、核心性等自身所具备的基本特性,是构成价值共识的前提和基础,但是,这种前提和基础,只是为形成价值共识提供了可能。要使可能转化为现实,还需要其他多种因素的参与,其中主体的认知、认同是重要和关键的环节。人民群众对价值观念的认同和接受,需要经过一个审视、评价、选择的复杂过程。

实现个体对社会主导价值的认同,首要的是对价值观与自身的利益诉求、精神需求等建立联系。第一,社会主导价值观念与主体利益诉求的一致性。第二,社会公众个体对社会主导价值观的主动自觉追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实践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自身主体地位的认识,通过怎样的途径实现主体的价值认知与价值认同,是培育践行的基础性和关键性问题。以人民群众作为主体的认知与认同,形成推进个体社会行为的持久动力,提高培育践行的主动性和自愿性,自觉参与和真心体验。

(二)促进人民群众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行统一

承认一种价值观的正确,还只是一种价值判断,并不意味着在实践中按照这种价值观的要求去行动。在知与行之间,还需要一个转化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人民群众的认知认同,但并不意味着转化为实际行动。要使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民大众的自觉追求,发挥主体能动性,就要坚持系统、长期、合理的推进,做到知行合一;就必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实现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辩证统一。

1.注重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贯穿融合。人们能否接受一种价值观念,并将这种价值观念诉诸于行动,不是脱离社会生活的单纯精神追求,而是融入于社会生活之中,以社会生活为基础和支撑。价值观念的产生是奠基于一定社会生活实践,习近平指出:“价值观是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产生与发挥作用的。”[4]一个社会主导的价值观念,是对社会有机体中蕴含的主流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的凝练,反映了社会主体成员的根本利益和价值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实践中孕育而成的,其培育践行的过程,也应深深扎根于社会生活之中。

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过程中,只有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连接,才能够真正深入群众,才能够使群众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受、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这个过程,既需要人民群众主人翁意识的觉醒,也需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的阐释更贴近人民大众。就此,习近平强调要“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注重以人民为主体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实现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辩证统一。核心价值观体现一个社会的价值共识,“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与我们的民族历史文化和国家正在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的,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其价值主体是人民群众。“人民”是个集合概念,是众多人的集合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本质在于以人民为主体,体现人民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但这并不意味着与现实的具体个人的割裂,而恰恰是与个体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体现个人的追求与目标。正如习近平所强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承载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6]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统一的。在培育践行中强调个人发展的出发点与极端个人主义思潮有着本质的区别。极端个人主义思潮是不顾道德底线与秩序,极端追求个人利益、无视他人的基本权利,在思想层面破坏社会共同遵守的底线与价值共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充分尊重个人权利与诉求,则是适应改革开放实践中人们主体意识的强化、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意识的增强和多元价值观念共同存在的现状,以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导向,探索经验,使每个个体作为自觉的参与者,内化为个人的道德自觉和价值追求,在行动上自觉遵守与维护,真正实现行动自觉。

三、创设发挥人民群众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体作用的优良环境

(一)完善以人民为主体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机制

1.完善以人民为主体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机制。第一,挖掘人民群众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动力,实现内循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主体、客体、联系主体与客体的结构等要素。实现这个复杂系统的良性运转,关键点在于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主体能动性来源于内在动力。而这种内在动力,产生于需要的满足;没有需要,就很难形成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以人民为主体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中,首先要准确把握人民群众需求,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需要,促进内在动力的形成。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动力不断发挥作用,就能够有力推进整个系统的良性循环。

第二,促进人民群众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中的自我教育、督促与监督。依靠人民群众自身的力量,增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取得实效的重要途径。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挖掘内在主动性与外在督促和监督的结合。若这种督促和监督完全来源于外部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主体心理的排斥。虽然各种刚性的制度约束不可或缺,但完全依靠刚性制度约束,则难以适应对人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转变的现实需求。而人民群众内部自觉地相互督促与监督,恰恰能够弥补刚性约束在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中的缺陷。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与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通过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相互督促,达到积极践行目标的可能性和现实性,来自于人民群众的需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本质的一致性,来自于人民群众的价值共识。

2.完善以人民为主体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保障机制。第一,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格局,形成完善的利益调节机制。人民群众能否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根本的动力来自于内在需求的满足。“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它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7]群众的内在需求是多层面的,既包括物质利益的需求,也包括政治参与、精神文化、安全环境等等多层面。在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实践中,应着眼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立有利于形成思想共识的合理利益关系,是凝聚共识的基础。

第二,有效改善民生,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实践证明:只有切实改善民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人民群众的权益保障紧密结合,才能够得到真正认同。任何脱离人的需求而进行的宣传教育,最终只会导致人民群众的疏离。培育核心价值观的前提是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需求,及时回应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获得感,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基础。

第三,加强服务型党组织、服务型政府建设,建立完善的组织保障机制。以人民为主体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领导力量和引导力量。各级党组织、各级政府承载着领导和引导作用。而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号召力、影响力,则是影响实践效果的重要因素。要增强人民群众的信任度、认同度,第一,要以建立服务型党组织、服务型政府为目标,提升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能力。第二,树立服务理念,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愿望,由命令管理转为引导协调,实现功能的转型。

(二)建立以人民为主体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桥梁纽带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具体化。第一,要体现时代性。价值观念反映社会实践中的价值关系,是历史的产物,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内容。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8]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应注重时代性的表达,体现时代要求,与培育践行主体的社会环境、思想观念状态相适应,改变泛政治化的宣传教育内容,避免与社会现实产生差距。

第二,要融入大众生活。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多元价值基础上形成的价值共识,内容概括上具有高度抽象性和总体性的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的概括,指明了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但在培育践行的过程中,被人民群众作为主体来认知、接受,还需要一个转化的过程,即把高度凝练的总结,转化为具体的内容,深入大众生活。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转化为人的现实生活的一部份,实现与群众现实生活的统一,才能够真正实现有效的培育。否则,单纯依赖高度凝练的理论,往往导致人们思想行为中的分裂,即在主流宣传中脱离现实、被动接受;而在实际生活中,又往往违背教育内容的状况。这就要求,将内容再具体细化,增强针对性,落实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方式的多样化。第一,宣传方式灵活,避免教条化。落实人民群众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唤醒主体意识,发挥主体能动性。而人民作为主体形成行动自觉的前提是注意、理解、接受社会主导价值观念。若在主导价值观念宣传中简单化、空洞化、表面化,则会造成受众因缺乏兴趣和关注点,主动将信息屏蔽、不予接收,理解、接受、行动等都无从谈起。实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者和传播者,往往因为历史的惯性,陷入传统的宣教模式,语言、形式等经年不变,听之无味。这种教条化的宣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民群众作为主体对核心价值观关注的缺失,甚至造成对社会主导观念的疏离。为此,要增强宣传教育的灵活性,避免口号式和理想化的道德教育模式内容;要从人的现实生活和现实生活中的人出发,依据思想活动规律,真正深入了解群众所需,增加群众情感体验,由单向灌输转变为交往互动。

第二,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契合现实,在更高层次上说明现实,体现当前时代人们的共同价值追求。但不能以此否认社会多元价值观念的客观存在。以何种态度、采取何种方式对待实际存在的多元价值观念,就成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中不容回避的问题。教条化的宣传教育方式,回避现实的复杂性,收效甚微也就成为必然。社会多元价值观念有其产生、存在的社会土壤,并不会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提出和倡导而自动消失隐藏,依旧会在一定社会群体、一定阶层、一定范围内发挥影响。因此,要直面现实,直面实践,在宣传引导中承认多元价值观念的存在,尊重多元价值差异。在此基础上,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民群众的深度连接,激发人民群众从内心深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向往,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三)营造以人民为主体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氛围

1.建设信仰坚定、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队伍。干部队伍的作风形象,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态度。领导干部在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是增强人民群众主动性的重要因素。建设信仰坚定、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队伍,要切实加强干部队伍的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党性修养,提升宗旨意识;要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为广大干部增强为民服务理念提供动力支撑;要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为干部队伍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2.推进良好的社会环境构建。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目标,但同时又反作用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任何个体都离不开社会群体的整体影响,在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第一,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个体人格的塑造功能,社会个体通过融入和接受主流价值观念,推进和谐社会有机体的构建,从而形成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第二,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形成良好文化底蕴。第三,要立体推进社会宣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势与任务结合,明确当下目标任务。第四,要充分运用新媒体,加强舆论引导,增进共识。

参考文献:

[1][4][5][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9、168—169、168、169、171.

[2]李德顺.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新论[J].西安政治学院报,2001(02).

[3]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C]. 2013:12.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06.

责任编辑:马树勋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994(2016)02-0061-04

收稿日期:2016-02-17

作者简介:翟红芬(1975-),女,山东邹平人,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副教授;山东省廉政研究中心、济南市廉政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微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困境与思考
少先队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浅析高职院校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整体合力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