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哲学基础与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2016-02-10庾虎
庾 虎
唯物史观哲学基础与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庾虎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马克思在创建唯物史观的过程中,逐渐自觉地将现实、实践、人的历史作用作为唯物史观的哲学基础。这些哲学基础能够成为中国梦实现路径的科学指南,要求在中国梦的构建过程中必须从现实出发,必须立于实践,必须依靠人民。唯物史观要实现的就是马克思辩证法要体现的,从辩证法的科学性来看,它是研究与践行中国梦的灵魂,为认知中国梦的现实与历史方位提供了根本方法。
关键词:马克思;唯物史观;根本方法;中国梦;历史方位
马克思从现实出发、从现实的人出发、从现实的人的活动出发来理解历史,将历史视为一个动态的、有规律的、必然生成的过程。马克思在理解历史时,从物质生产与人的现实生活来看待历史生成的必然性,构建了唯物的、辩证的历史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在全球时代的一个现实印证,是世界历史逻辑的必然要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程中,我们适时地提出了“中国梦”,表明社会主义力量在增强,也表明中国“铺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模式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如何在新的历史起点做好中国梦,如何铺实、铺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以唯物史观的哲学基础为逻辑出发点,以辩证法为根本理论指导,以实践的、为人的、辩证的方式实现中国梦。
一、唯物史观的哲学基础
哲学必须立足于现实,从现实中来,到现实中去,这是马克思唯物史观与其他哲学的根本分歧之一。那么,马克思唯物史观立足于什么样的哲学基础,或者说马克思唯物史观是在什么样的哲学域中形成的。马克思实现了新辩证法的确立,但不论这种新辩证法还是马克思的其他思想,都不是僵化的,而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现实的历史生成中实现着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历史的一部分,然而,伟大复兴,不存在于口舌之上,不存在于思维的辩证法中,只存在于历史的辩证法之中,须通过把握现实、立于实践、依靠人民的“三位一体”来确立它的存在与历史方位。从马克思辩证法的科学性来看,它将是研究中国梦的灵魂。
(一)立足于现实
当马克思开始走入哲学殿堂时,最先接触到的是康德、费希特的影响。但是,马克思在他们的影响下并试图先验地建构法的形而上学体系时,认识到了在现实世界中哲学表达的“理性”是说明不了什么实际问题的。随之,转向了黑格尔哲学。在黑格尔哲学中,马克思发现黑格尔指出了人类历史的这样一个现象:人类社会的任何部分、任何阶段都不是孤立的、都不是自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今日的社会存在,是接受了过往全部人类社会生活的遗产。不过,《莱茵报》的工作使马克思很快认识到黑格尔哲学的致命弱点是脱离现实,黑格尔将思想作为人类社会最高层级的东西,而这最高层级的东西,却是自身与自身的不断运动,即思想的历史,“它只能于产生自己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也可以说,只有当它发现它自己时,它才存在并且才是真实的。”[1]这种思想运动成为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点。马克思认识到哲学必须和现实发生作用,才能真正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将黑格尔思辩的王国降到现实的尘世。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明确了哲学是对于事物的思维着的考察,认识到特定的哲学体系只是同其产生的时代、国家相联系。只有从现实出发,才能理解哲学的本性。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立足点,是从现实中获得生成、发展的源泉。离开了现实,哲学要么是一种唯心的,要么就是一种坐落在天上的东西。
(二)立足于实践
马克思以现实为发展,区别了黑格尔的“思想为发展”,指出现实总是实践的。实践成为马克思唯物史观最基本的要素,也是马克思哲学的一个本质。由于旧唯物主义本身无法克服自身的机械性,无法理解黑格尔的意识、思维本体论与辩证法,却反过来成为被黑格尔扬弃的独断论的形而上学。马克思将哲学视为一种实践,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提出“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这一天才的方法论,为唯物史观找到了又一立足点以及生长点。实践成为马克思创立“社会存在论”的基本范畴,而且,社会存在对于马克思来说,不是一个已经被决定的、成为事实的事实,而是一个在实践的过程中自为生成的过程。马克思通过寻找构建唯物史观的立足点来生成他的“历史原则”,“历史原则”在马克思看来,就是社会领域。这个社会领域中,现实的实践活动的抽象就是建立在唯物之上的辩证法。唯物史观从本质上来说是关于历史生成的辩证法。
(三)立足于人的能动性
马克思没有从静止的现实出发,而是看到了现实的动态性,这种动态性就在于实践中的人的能动性。历史不外乎是人在现实中的实践。从而,在现实、实践成为唯物史观的基本域时,马克思还发现了人的能动性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把劳动视为人们相互交往的基础,把社会历史看成与人互动的结果。马克思(包括恩格斯)针对人的主体性在旧形而上学的失落时指出:“这种形而上学将永远屈服于现在为思辩本身的活动所完善化并和人道主义相吻合的唯物主义。”[3]从而,马克思将哲学的研究主体从理性、神秘性、抽象的人拉回到现实,指出历史的主体是人、而且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接着,马克思又将人放在了社会发展中去考察,认为历史主体始终是处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当中的人,人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性,人的社会性活动成为第一的历史活动。人和社会这两个概念是同一个东西,二者具有同一性,“社会本身,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4]人又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是已经被决定的,人必须在实际的生活中不断对实际生活进行改造,才能不断形成历史的发展。马克思用现实的实践的人取代了黑格尔抽象的自我意识,于是,黑格尔的意识辩证法变成了马克思的实践辩证法。这种辩证法就体现在:人通过实践能动地作用于外在物,外在物反过来又成为人的实践能动的前提。从而形成了一个实践的辩证过程。马克思升华了辩证法的内核,用现实的人的实践取代了黑格尔的思维过程的主体性,从而划清了与黑格尔的界限,确立了自己的哲学域。这种哲学域,就是实践辩证法思想。
二、实现中国梦的基本路径
从唯物史观的哲学基础来看,唯物史观形成了以现实为基准,以人的发展和人与社会规律之间的关系为载体,以实践为动力,以唯物辩证法为根本方法论的社会发展观。当前,中国的历史方位处在一个全球化时代的潮流中,如何在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全球化中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将中国梦进行到底,一方面除了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另一方面也须找到正确的实现路径,否则,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唯物史观的哲学基础为我们提供了实现路径的科学指南。
(一)必须把握现实
1.中国梦的提出,正是立于中国社会的发展,立足于对中国道路的自信。马克思将现实作为哲学发展的唯一要素,把现实作为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立足点,作为思维的前提。“我们党现阶段提出和实施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就是因为它们都是以我国现时代的社会存在为基础的。”[5]中国梦的提出,不是一时而兴,是立足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立足于对中国道路的自信,立足于对中国国情的正确把握。当前,中国的国家经济实力上升到世界第二,大国地位逐渐铺稳,社会和谐,人民幸福,“一带一路”更是提升了筑梦空间。我们知道,不是每个国家都有资格来做“梦”的,做“梦”必须立足于现实、现存;夸夸其谈,故意抬高国家实力,“梦”立足在虚幻的精神世界中,所做的“梦”将只是南柯一梦。迄今为止,敢以国家来“做梦”的,只有中国和美国这种大国。
2.实现中国梦必须紧紧把握国情与世情。中国社会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基础,而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曾经在世界历史中的光辉并超越这种光辉,则更需要进一步认清与把握全球现实与中国现实。例如,毛泽东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析出中国的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这一国情出发,提出了革命的任务、目标、道路,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但在“三大改造”完成之后,由于错误地估计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阶级问题,导致“以阶级斗争为纲”、出现了“文化大革命”,延缓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可见,能否正确地把握国情、世情,对于国家建设、实现中国梦的巨大重要性。面对新的形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不走“老路”、“邪路”,就是要直面现实,铺好道路。当前,第一,中国正处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激进改革之中,要处理的问题错综复杂。第二,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处理好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国内外问题。前者需要耐心,后者需要勇气,而更需要智慧去把握现实。探索很重要,认知须先行。只有认清现实、把握现实,下定决心,才能把握中国梦的未来。
(二)必须立于实践
1.基于实践要求适时地提出了中国梦。“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6]马克思指证,社会存在既是历史主体创造历史的前提,也是历史主体活动的结果,它既是在历史主体的实践中不断生成,又是在现实历史过程中的展示。实践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党的几代领导人都有过精辟的论述,如毛泽东的《实践论》、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江泽民的创新论、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都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过重大的推进作用。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到十二届六中全会的“三位一体”,从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四位一体”到十八大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和国家不断总结社会发展经验,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都是实践的丰富与深化,为中国梦的提出提供了主客观条件。没有以上的实践,就没有中国梦的提出。
2.必须不断实践,创新实践,为中国梦的实现夯实道路。中国梦,不仅仅是提出梦想,更是要通过努力实现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就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当前,我们已经有了追梦的物质前提,但离梦想的实现仍有较长的一段路要铺。据有关专家测算,如果美国年均增长3%,中国年均增长8%的话,中国的人均GDP需要68年时间才能与美国相同;如果美国年均增长4%,中国年均增长7%的话,中国则需要118年才能赶上美国。[7]面对如此差距,决不能掉以轻心,骄功自傲,只能以更大的实践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物质动力。正如马克思所说:“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8]可是,我们将如何“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就当前来看,只有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开拓创新、解放思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好我们的党,建设好我们的国家,建设好我们的民族,才能又好又快地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三)必须依靠人民
1.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中国梦是人民的梦。马克思将历史视为人的生存活动的历史,历史是人的生存活动的结果,又是人活动的前提。将人放在现实中、放在社会发展中、放在历史生成中,马克思指出了人的能动性,“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社会也是由人生产的。”[9]人民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主体,没有人民参与的社会发展,犹如盆栽里的树,无法长大。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人民在中国梦实现过程中不断发展、不断壮大。马克思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0]中国梦是所有中国人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依靠的是每一个人,只有中国梦深入民心,民众才会主动担责任、尽才智、迸力量,把中国梦筑好。
2.实现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2013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第一,必须依靠人民的首创精神。人民的创造力、创新精神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源泉,“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第二,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人民是推进改革的参与者和设计的源头,没有人民参与的改革,改革面临着走歪走偏的风险;只有将人民与改革紧密结合,唯有如此,改革才能大有作为。而要实现人民与改革的紧密结合,又唯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中国梦的历史方位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曾经指出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地位:“在《资本论》中,唯物主义的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不必要三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都应用于一门科学。”[11]唯物史观这一哲学本身,就是辩证法的体现;唯物史观要实现的,就是辩证法要体现的。“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12]马克思的辩证法为我们认知中国梦的实现路径与历史方位提供了根本方法。
(一)中国梦是中国伟大民族历史的一部分
从马克思的辩证法来看,中国梦是伟大民族历史的一部分。一个伟大的民族,就是一部伟大的历史,是人民来书写。从孙中山先生的“恢复中华”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到改革开放,再“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两个一百年,中国梦的不断生成,唤醒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树立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实现着中国人的道路自信。
当前,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觉阶段,国人的觉悟意识和实践积极性越来越高,要善于利用这种条件实现质(伟大复兴完成)的进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不是永远处于复兴阶段,也不是复兴之后中华民族就停滞前进了;而是要把“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看作一个历史的过程,即要处理好复兴阶段的现实任务,又要着眼于复兴之后的中国历史发展趋势,才能更好地坚定民族自信。
(二)中国梦是社会主义运动史的一部分
从马克思的辩证法来看,中国梦是社会主义运动史的一部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猜想到规律,由理想到现实,由高潮到挫折,在经历了无数次的风风雨雨之后,依然在全世界充满生机,社会主义体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历史形式变革的需求。中国梦始于民主革命,孙中山先生是最早读到《共产党宣言》的中国人,公开表示了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景仰和尊敬,三民主义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主义流派。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共产党紧密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国情相结合。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更是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抵住了苏东剧变对中国社会主义的破坏性,坚定地扛举起社会主义大旗。当前,中国作为社会主义运动中最有影响、最具实力的民族国家,要在全世界树立社会主义民族国家发展的榜样,引领社会主义运动的潮流;要把实现中国梦作为社会主义运动史的一部分,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在全球的自信。
(三)中国梦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
从马克思的辩证法来看,中国梦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认为:“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13]自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以来,共产主义就与世界历史紧密连在一起了。离开了世界历史,“共产主义就只能作为某种地域性的东西而存在。”[14]从中国梦的诞生到自觉践行,中国梦不是在封闭的、形而上的历史中做梦,而是一个不断融入世界历史,推进世界历史的过程。因而,在构筑中国梦的过程中,要明确世界历史中的中国与其他民族——国家的关系,更要明确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辨析西方的全球化意识与作为客观的世界历史之间的关系;[15]进而明确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是为了共产主义的胜利,社会主义的发展须始终紧紧围绕其终极目的不断在理论与实践上实现创新。
综上所述,马克思在找到唯物史观的哲学基础后,不以理论形成为终点,而是运用理论批判现实,运用辩证法构建未来。这种批判与构建是建立在分析现存的社会关系及变革的必然性之上。2013 年1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11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马克思的唯物历观揭示了社会历史生成的普遍规律,把握了社会历史生成的矛盾论,关怀了社会发展问题解决的关键因素,进而指出了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只有坚持唯物史观,我们才能不断地把对中国梦实现路径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在构建与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不断开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在理论创新之上,达到同心共筑中国梦,开启新的伟大历史。
参考文献:
[1]黑格尔著.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1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
[3][6][9][10][13][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72、196、187、287、87、86.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08.
[5]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N].人民日报,2013-12-05.
[7]邹东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97.
[8][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1、112.
[11]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90.
[15]庾虎.马克思“世界化”思想的全球化境遇[J].社会科学论坛,2011(06).
责任编辑:刘建文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994(2016)02-0015-04
收稿日期:2015-09-14
作者简介:庾虎(1981-),男,广西全州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教授,博士,山东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