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想挑战杯畅想挑战杯,共谋创青春——“新挑战”的思考
2016-02-10团中央学校部
文 | 团中央学校部
畅想挑战杯畅想挑战杯,共谋创青春——“新挑战”的思考
文 | 团中央学校部
17年前,共青团“敢为天下先”,在首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上,树起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大旗;两年前,共青团再开先河,在首届“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暨第九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喊出了“创新创业创青春”的时代强音;如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浪潮已把大学生创新创业推向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十届磨砺,“挑战杯”满载荣光,已成为大学生心目中创新创业的奥利匹克盛会;十届积淀,“创青春”砥砺前行,必将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奥林匹克圣火。回眸十届,展望未来:
——我们将继续坚持品牌战略,秉承“众创、众筹、众评、众包”的办赛理念,进一步打响以“挑战杯”“创青春”为龙头的创新创业赛事品牌。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和“挑战杯”“创青春”赛事改革的指挥棒下,通过专业化组织、社会化运作,扩大赛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好“众创”牌,搭建项目-资本和项目-园区展示交易的双向选择平台,推动优秀参赛项目顺利涌现并落地孵化,释放创新驱动的原动力,助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打好“众筹”牌,在组委会统筹办赛的基础上,依托大赛指导委员会和基金委员会整合社会各界力量,推动大赛“管、办、评”相对独立,提升办赛的科学化水平;打好“众评”牌,在推选专家评委、完善评审规则、公开评审结果、引入公证机制等方面发力提速,进一步强化评审纪律、优化评审机制,提升评审工作的权威性、专业性和公信力;打好“众包”牌,树立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手段,最大限度发挥大赛平台和信息优势,扩大赛事资源供给的覆盖面,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满足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需求。
——我们将继续坚持平台思维,以赛事组织为牵引,在教育训练、平台搭建等共青团优势领域多点突破,进一步打造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组合拳”。一是要当好大学生与导师之间的桥梁,搭建“创青春”慕课平台,推广KAB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训体系,推行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构建“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二是要当好大学生与党政之间的桥梁,发挥团学组织优势,与“青年之声”平台充分融合,“翻译”政策、整合资讯、汇集诉求,打造大学生创业政策服务平台;三是要当好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桥梁,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完善组织构架,广泛吸纳优秀大学生双创人才和支持创新创业的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挑战杯”“创青春”赛事,筹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峰会,搭建创新创业人才朋辈互助的聚合平台;四是要当好大学生与市场之间的桥梁,依托“中国青创板”“高创板”,破解大学生创新创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打造团属创新资本驱动工作新模式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为大学生闯新路、创新业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和帮助。
——我们将继续坚持育人导向,以青年大学生为本,进一步在双创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双创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双创事业中凝聚人才。更加注重扩大双创赛事活动的覆盖面,发挥各级团学组织优势,鼓励和动员境内外高校广泛参与“挑战杯”“创青春”各项赛事,完善“挑战杯”港区选拔赛的项目输送机制,深耕全国大学生创业实训营、“寻访大学生创业英雄”等品牌活动,加大资源向中西部高校和职业院校倾斜力度;更加注重提升在双创赛事活动中的获得感,通过汇编出版相关书籍,举办报告会、座谈会、推介会等形式,及时提炼、培养和树立大学生双创典型,让创新创业离大学生更近,让大学生创新创业者的模范作用更强,激发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更加注重增强双创赛事活动的导向性。以重点课题申报、重大项目招标等为牵引,引导广大学生挑战前沿科学问题、挖掘“蓝海”市场,力争涌现一批符合科技突破方向、国家战略导向,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作品,有效增强大学生的科研攻坚、市场开拓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
回望过去,自1999年中国大学生创业“元年”起,“挑战杯”“创青春”成就了一代大学生追逐创业的青春梦想。立足当下,恰逢共青团改革“元年”和创新创业“最好的时代”,伴随着群团改革的号角,2016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正在让蕴藏在当代大学生中的创新潜能和创业热情竞相迸发。展望未来,共青团将牢牢把握群团改革的主攻方向,以品牌促双创、以平台促服务、以育人促发展,让大学生创新创业者在时代的聚光灯下尽情挥洒才智、成就梦想,让大学生创新创业者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焕发更加夺目的青春光彩!
量级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