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终人散》作品中的美国社会危机探析
2016-02-10宋琳琳
宋琳琳,张 玲
(1.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东北亚研究所,哈尔滨 150018; 2.黑河学院 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黑河 164300)
文化创新研究
《曲终人散》作品中的美国社会危机探析
宋琳琳1,张玲2
(1.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东北亚研究所,哈尔滨 150018; 2.黑河学院 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黑河 164300)
[摘要]当今世界是一个全新的政府危机时代,美国的国内社会危机层出不穷,有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都对美国的社会精神和大众心灵稳定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发表于2007年的美国当代黑色幽默小说代表作《曲终人散》就深刻地剖析了当代美国的社会危机。作者约书亚·弗里斯以黑色幽默的基调、第一人称复数“我们”的形式,讲述世纪之交网络泡沫破灭时代芝加哥一家广告公司里的故事,描述了现代白领群体的办公室生活:无处不在的流言蜚语,裁员的威胁,个人生活中的不幸与困惑,以及由此激发出来的深层思考和惊人之举。令人忍俊不禁的情节之后是重重压迫的感觉,总是曲终,余音犹在。小说对象征手法的反复运用,将一家看似稳固如金字塔的公司解构,重新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群时刻心惊胆战、患得患失的雇员和一位看似铁面无情却又极端孤独无助的女老板,“大厦将倾”的危机感重重地压在作品中每一个人物的心头,也让读者感同身受。作品对美国社会多重危机的显性和隐性表达以及象征手法的运用,更能体现出美国社会的重重危机,以及经济繁荣的盛宴结束后,人群散去、盛景不在的清凉之状。
[关键词]黑色幽默;美国社会;危机;象征
进入新世纪的美国社会似乎也同时进入了一个被忧患缠绕的时代,世贸大厦倾覆的悲伤尚未消除,几场远在万里之外的局部战争又把难以计数的美国家庭拖入了永无休止的痛苦泥潭。经济危机的长期潜伏和不时发作使看似平静的美国国内社会也笼罩上一层阴霾。所以,美国当代黑色幽默小说《曲终人散》一经面世,就获得了媒体和读者群的积极反馈。幽默的笔调缠绕着黑色的气息,令人捧腹的情节携带着重重压迫的感觉。在读者细细品味作品之后,《曲终人散》呈现出的是经济繁荣的盛宴结束后,人群散去、盛景不在的凄凉之状。
一、《曲终人散》中新世纪美国社会存在的多重危机
美国社会似乎总是不拒绝那些怀揣梦想、蜂拥而来的新移民,也一直被认为是机会的天堂,普通的人只要把握机遇、挥洒汗水就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美国梦”。进入新世纪,人们曾乐观地认为,以网络、通信、芯片等为代表的新型经济模式在美国率先发展起来后,美国作为“梦想天堂”的地位将更加稳固,福山的“历史终结论”也被宠为圣经。似乎发达的信息技术和便捷的网络覆盖真的可以克服批评者们口中那些资本主义市场信息不对称、供求不平衡、经济通胀和低迷反复出现的症结。然而,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较高速度的增长后,美国经济衰退不可避免地再次出现了,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危机和人文危机的爆发。作品描绘了在经济低迷、市场不振的大环境下,作为一个普通的白领,工作环境的挤压、减薪裁员的流言、个人生活的困境往往会迫使人做出异乎寻常的举动。这些有违于常理的行为举止在制造矛盾冲突、吸引读者眼球的同时,也体现出对现实的一种抗争。
(一)当代美国的经济危机
作者约书亚·弗里斯在考虑如何体现美国社会的经济危机时,使用了先扬后抑的写作逻辑,危机没有在第一天到来,但每一天却像压在骆驼身上的一根稻草,人们在惴惴不安的等待那终将到来的一根稻草。
作者没有在故事开端直接描述整个公司员工的落魄命运,而是描述了美国经济一幅欣欣向荣、“遍地黄金”的环境中,可被称之泡沫式繁荣下的隐忧,文中有着这样的形容:一个财政年度结束时,客户会付一大笔款子,让我们无所事事,这笔花费他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我们”中总是有某些人担心,这意味着末日即将到来,就像罗马帝国衰落之前的骄奢淫逸。钱如涓涓细流汇入口袋,只是很少一部分就能让“我们”跻身世界最富有的百分之一。这种生活不但会引起围观者的羡慕嫉妒,甚至从事这一行业的人们本身都感到惴惴不安。“我们”享受福利的种类之多、数额之高令人惊叹,有时候自己都会怀疑公司是不是划得来,靠双手劳动的冲动每一天、每一小时都在发生[1]277。对于未来悲惨境遇的设想或是哪怕一点点原有福利的减少都会让人极为紧张。
对于失业的恐惧预测。整体经济萧条或是行业经济不景气似乎一下子威胁到了每一个人,人们还没有亲身体验事业的痛苦和艰辛,却依靠一系列颇具逻辑的猜测预测了未来:如果失了业,我们就失去了收入来源,没有收入来源,就会被房东赶出来,被房东驱逐出门,就会流离失所,沦落到下层车道上与手推车加在一起,为自己建造一个仅仅占地几英尺、肮脏不堪的窝棚来御寒[1]49。身处这种环境,“我们”不会在争先恐后地想办法在自己现有的职衔上冠以高级二字,而是在丑陋的街巷里搜寻还可以抽上一口的烟头;过去的同事不会在途经下层车道时向“我们”鸣笛示意,“我们”也不会被从车灯照亮的汽油桶里探出身来,向他们招手致意。
在描述亲身体验的经济滑坡时,作者没有选择暴风骤雨的方式,而是剥茧抽丝的描写方式,描述了一个近似于“温水煮青蛙”的故事:紧缩措施在前厅率先实行,鲜花和盛在碗里的糖果被省掉。接着“我们”收到一个分公司范围内的备忘录,宣布取消暑假休假。一个月后的公司全体会议上,他们又宣布招聘冻结。接下来“我们”又得知免除了所有人的奖金。最后,裁员开始了。本尼说,鲜花、暑假、奖金我都无所谓了,只要还能保住工作[2]76。人们一点点地降低了自己奋起抗争的底线,直到有一天,再没有什么可以放弃的时候,就被公司彻底扫地出门,黑色幽默的无奈跃然纸上。
(二)当代美国的社会危机
在构思作品中如何体现美国的社会危机时,首先勾勒出贫富差距过大这一主要诱因,生活困顿的人们带给社会的必然是将不安和怨意反馈给这个社会;对于未来的悲观预期,使得越来越多的美国民众开始怀疑,他们一直坚信的“自己属于山巅之城的上帝子民”的想法濒于破灭;随着荣誉感和平衡心丧失,一些怨恨和恶念随之而来;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信任似乎也开始濒临瓦解。
贫富差距威胁着这个社会。作品的创作背景是新世纪之初,美国经济在创下了连续120个月强劲增长纪录后,正在呈现衰退。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2001年7月18日在国会作证时曾经指出:“这是因为我们并没有改变人的本性的手段。”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德克萨斯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贝里也提出,在一些情况下,即使有信息、网络技术的存在,但只要个人的贪婪仍旧在发挥作用,就同样会使“一条稳定、长时期的增长之路偏离固有方向”[2]67。当社会中精英阶层聚集了大量财富的同时,贫困人群的数量很难减少或是正在上升,这种贫富分化必然为社会带来风险隐患,即使是那些获益甚多的精英们也清楚这一点。低工资、就业率走低和失业率攀升如果纠缠在一起,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就不会走上正确的轨道。普通消费者的消费活动很大程度上是与其收入水平和消费预期呈正比,困难家庭、背负贷款的人在无法解决这些困难的时候,社会矛盾必然激增,也难以根治。
美国成了一个不公平竞技场。“美国是个无阶级社会”的神话已被揭穿,在数以百万计失业者和其他为生计而挣扎的美国人勒紧裤带过节的时候,美国的精英阶层还有数不清的金钱滚滚而来。相对于其他国家,美国人一直认为自己生活在最完善、公正的制度之下。可当普通的美国人需要选购物美价廉的小棵圣诞树时,精英们却还能够得到巨额的资金收入,美国社会正朝着阶级分化的方向发展,缺房少车的普通人根本无法出人头地,成为中产阶级的目标、荣誉感和平衡心逐渐丧失,无阶级社会更是无从谈起。现在的美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斗兽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曾撰文评价,“占领华尔街”运动中“我们是99%”,“美国社会的不平等都源于寡头政治”等口号,在这个新的镀金时代,只有极少数的人才是最终赢家[3]。
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怀疑和恐惧看似完善和公正的制度是否能够为普通民众争取到更多的利益,中产阶级的荣誉感和平衡心丧失殆尽。作品中,职场人士矛盾心态不断闪现:无缘无故的厌恶,失去平衡心的嫉妒,基本人文关怀的缺失以及人际关系失衡导致的恶性循环[4]。无缘无故的厌恶:密歇根会议室窗外的风景使“我们”着了魔似得渴望能身临其境——在人行道上漫步,仰望高楼大厦,和衣着华丽的人摩肩接踵,享受和煦阳光——但只有“我们”都留在会议室窗口的时候才会产生如此迫切的愿望,我们会径直回家,满脑子就是想绕开那些该死的游客赶快回家。失去平衡心的嫉妒:职场评价的公司的媒体采购因为工作关系常常会收到各种礼物和体育比赛的入场券,这种光天化日之下的不公正待遇使我们无比愤慨,暗地里嫉妒得要命。我们觉得他们应该下到专门为贪污的市长、说客和媒体采购而设置的地狱里去。基本人文关怀的缺失和扭曲的人际交往关系:文中通过作者之笔叙述了一个故事,一个在弗吉尼亚阿灵顿工作的保险公司职员最近在办公桌前死于心脏病突发,四天之后,当其同事抱怨有股腐败的水果味道时候才被发现。“像我们这样工作的人大概能有,约莫,一亿五千万?”似乎这种事情注定会发生在某些人身上,约等于美国人口数量的估计代表着一种对全民的讽刺。人际关系失衡导致的恶性循环:例如,作品中卡伦·吴经常有新鲜事告诉“我们”,因为这个“我们”都讨厌她。“我们”有时会忧心忡忡,担心自己麻木不仁、感情冷漠、缺乏同情心,毫无理由地对别人心存怨恨,只是因为他们的亲和力和友善。
(三)当代美国社会的精神危机
了解美国文学的人都不会忘记《老人与海》中“一个老人与大海绝望的较量”,以及《白鲸》中“一船漂泊的水手只能通过追随一个拖着假腿的疯子来驱逐内心忧郁苦闷的描述”,两部小说的共同点是作品中的人物都陷入了无尽的精神危机,让人读起来都不免一次次陷入绝望。《曲终人散》中描述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的发生似乎还可以部分归咎于客观环境,但当人们开始将未来生活保障置于考虑的最优先位置,而将美国精神中的自律和牺牲精神放在一旁,将所有的同情心和敬畏心抛之脑后,精神危机也就显而易见了。
作品中,中产阶级的职员们表现反映出,面对多重压力下美国精神无力回归。作者在描述这一时期美国中产阶级精神困惑时依旧使用了大量幽默、矛盾的词汇甚至是反语。汤姆“屠杀”事件发生之后,“我们”又开始审视和评价自己的终极目标。自我牺牲、默默奉献和死得其所的想法也似乎重新占据了我们心灵深处最隐秘的圣地,通常情况下,那里只是记载着我们银行号和退休金总额。“幸亏,那种羞愧之感很快过去了”。当“我们”活着从地上爬起来,回到自己的写字台前,以及随后回到各自的阁楼、公寓或者城市边缘,心里的想法又有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我们”拥有的一切都是应得的,为了这一切,“我们”付出了长期艰辛的劳动,那个混蛋居然假装要生生拿走这一切。能够继续生活在世上享受应得的一切,我们心中充满了感恩之情[1]215。
二、 《曲终人散》中象征手法对于多重危机的反映
象征是文学作品最为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黑色幽默作品通常会运用大量笔墨对此着色。《曲终人散》中反复出现的几条线索都没有脱离开象征手法,恐怖至极的“走过走廊”,毫无价值的“人体模型”,压抑矛盾的“手术前夜”,气氛紧张的“恐怖屠杀”,给读者塑造出一个完整的、对于美国社会多重危机的概念。
(一)“同西班牙海盗一起走过长廊”的象征意义
这一例子最明显的目的是将失业的危险与死亡做出比较。充分自由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解雇权是企业家用工自由的重要体现,对于完善管理、保障领导权威有着重要的意义,当企业所雇佣的员工无法获取较高效率的工作后,实现生产经营目标。
作品中,本可以使用解雇、走人等中性词汇表达某人的失业,作者却选用了“与西班牙海盗一起走过长廊”的恐怖说法,描述被辞掉的人那种举步维艰、沮丧至极、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状态。先是即将遭到解雇的人艰难走过铺着地毯的长长走廊,身影消失在女老板的办公室。由于电压的下降使得灯光发出的嘶嘶的响声,“被烤熟的人肉味”会弥漫到一个个隔离开的小房间里[1]178。此时此刻,“我们”心里无一例外都在想,感谢上帝,不是我。
老板掌握生杀大权。办公区的某些地方有相当长的时间没有人占用,那都是“和西班牙海盗一起走过长廊的人”空出来的工作间。被解雇的汤姆,看上去像是经历船只失事后被海浪冲上岸边,衣衫褴褛,紧紧抱着一块船板。你们都知道当她(林恩)坐在写字台前面,身体前倾,眼睛盯着你看的时候,目光像激光一样具有穿透力,仿佛要把你整个露骨的形状雕刻出来[5]175。你知道她会用什么样的眼神打量你,那种目光简直就像激光一样,要把你的脑子烧毁。
(二)“飞扑到街上的人体模型”的象征意义
人体模型在展示服装时,就存在着令人摆布的特性。但当它们被剥光了衣服并拆散后,没有了使用价值的物品自然也就更没有了价值。当人们被比作一堆堆被毫不在意地丢弃在路旁的废旧人体模型后,他们的自我价值也随之降到了最低点。
作品中和现实中都存在这样的例子,人被工作异化,工作成为实现自身价值的唯一途径。雇员们自然认为,工作就是一切。“我们”愿意把它当作家庭,当作上帝,当作每个星期日关注的足球赛,当作和女孩子们一起上街购物,当作星期六晚上的烈酒,当作爱情,当作为退休做打算;“我们”有各种各样的账单要付,裁员的阴云也正笼罩在“我们”的头上,工作完全只是工作。“我们”正处在加薪冻结和招聘冻结的时期,被解雇的人像是被拆除的人体模型一般被丢弃,成群结队的飞扑到门外[1]69。
职场职位风雨飘摇,信任消失殆尽。这座办公楼里杀机隐藏,似乎真正的驱动力是杀戮的原始欲望——成为这座大楼里最出色的广告人,激起旁人的艳羡和嫉妒,让其余人都望尘莫及。雇员们总是抓住一切机会大发牢骚,创意部的人抱怨客户部,客户部的人抱怨客户,每个人都会时不时抱怨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的人则彼此互相诉苦,编排每个人的不是。进入经济衰退时期,雇员们本身就是管理不善的库存,将会像供大于求的进口电路板一样被抛弃。裁员开始之后,很多人仅仅在公司继续停留了“二点五秒”[1]114。
(三)“林恩手术前夜种种举动”的象征意义
作品通篇介绍和展示了雇员们由盛转衰的遭遇和女老板林恩的境遇,特别是林恩手术前夜的反常举动体现了作者对于人性的呼唤。女老板仍旧可以不顾病痛、舍弃爱情、通宵达旦地完成了手头工作,并转达自身对病症的焦虑和担心。
工作可以“战胜”病痛。手术前夜,女老板林恩本不希望用工作打发这个夜晚,但在一系列的事情之后,还是莫名地乘出租车回办公室工作到天亮,而哪怕是乘出租车的这段时间,她总会觉得焦灼不安。时钟已过子夜一点,她坐在写字台前,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几个月来,每天都疲惫不堪,此时却精力充沛,仿佛晚上睡了很长时间,神清气爽地醒来,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她一直工作到六点钟,精疲力竭地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窗边。整个夜晚所经历的绝望和无助、孤立无援全都消失殆尽,人们都说白昼具有改变一切的力量,她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她又一次感觉自己信心百倍。
工作可以“替代”爱情。林恩与正牌男友的爱情,还没有一个家人和朋友知道,就已名存实亡。她的一生没有实现“美国梦”——她对幸福的追求谁也不能剥夺,男友马丁不能,任何人都不能,只有死神能够做到。面对新的工作,死神恐怕得等一等。女老板在等待送餐员到来之前,曾有一刻放纵畅想:如果送餐员长得够帅,就勾引他。敲门的是一个亚裔小伙子,有着讨人喜欢的地方,但她在最后一刻失去了勇气。
(四)“失业白领职员手中工具”的象征意义
每个白领字典里最害怕出现的就是“辞退”和“失业”。汤姆不肯放弃的电脑恰恰是他最重要的安身之物。汤姆接到正式的辞退声明后,使用铝棒将办公电脑和所有可击碎的物品击碎。
安身立命的工具——电脑。“屠杀”恶作剧的背后是职场压力和生活压力催生暴力。仍以汤姆为例,汤姆在公司最后的一个小时里,想把他的电脑砸到窗户上,可是他无法保证电脑能够打碎玻璃,然后坠到下面的街道上。由于担心连玻璃都打不碎被别人嘲笑,汤姆不再抱着电脑乱走一气,最后泄气地蹲在了地上[1]101。
毫不相关的工具——铝棒。而当他得知两个孩子去了外祖母家,就拿了一根铝棒回到内珀维尔的家里,挥舞着那根铝棒,对着离婚协议中法律认定“属于汤姆”的所有物品,以及所有过去是汤姆的,并且可以用一根铝棒打个粉碎的东西一通乱砸,直到警方赶来制服了他。
善恶兼具的工具——漆弹枪。为了安抚一位刚刚失去女儿的母亲,汤姆曾经独自一人驾车来到巨大的寻人启事广告牌前,用滚筒刷和漆弹枪一点一点遮盖着女孩的面孔。虽然,他在木板上来来回回地装弹,射击,每次只能把死去的女孩那凄苦的面容掩盖一点点。打扮成小丑的汤姆端着漆弹枪,门也没敲就走进了卡尔的办公室,死死盯着卡尔。“你们这些混蛋真的认为我会回到这儿来进行射击练习,是不是?我就知道,我早就知道。我没疯,我是个小丑。我们内心深处无比忧伤,我们这些小丑,穷困潦倒,心中充满悲哀,为了让我们快乐一些,我们就要搞点恶作剧。”[1]299
三、结语
新世纪美国小说《曲终人散》可称之为现代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的精品力作,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文学奖是市场对这部作品和作者约书亚的极高褒奖。作品以“我们”这个第一人称复数形式描述了发生在新世纪经济危机下一家芝加哥广告公司的故事。这部作品除了具有传统黑色幽默的基本功底和理论基础,又融入了黑色幽默对于现代社会发展方向和模式的解读。作品中体现出美国社会中经济、社会、精神危机到处显现;作者用一系列的象征手法,将老板与员工之间,人们与工作之间的扭曲关系鲜活的表现出来,使人印象深刻,对于真实反映这一时期美国社会现状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Joshua Ferris.Then We Came to the End[M].New York:Hachette Book Group, 2007.
[2]王勇.21世纪初美国经济衰退探究[J].历史教学,2004,(6):63—67.
[3]于海青.美国社会已身处险境[N].环球时报,2012-07-10.
[4]宋琳琳.《曲终人散》的黑色幽默风格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1).
[5]宋琳琳.《曲终人散》对黑色幽默小说的继承与创新[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2).
〔责任编辑:屈海燕〕
[收稿日期]2016-02-27
[基金项目]2014年黑河学院青年课题“《曲终人散》的黑色幽默研究”( RWY201421)
[作者简介]宋琳琳(1980—),女,黑龙江双鸭山人,助理研究员,从事东北亚国情、美国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6)05-006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