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对启蒙理性的批判

2016-02-10

知与行 2016年5期
关键词:唯物史观马克思

周 丽

(黑龙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80)



马克思对启蒙理性的批判

周丽

(黑龙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80)

[摘要]:马克思曾深受启蒙理性传统的影响,但在德法年鉴时期面对“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他以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为核心厘清了启蒙逻辑陷入困境的原因,从社会历史领域开启了对启蒙理性的反思和批判。进而,他以政治经济学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及空想社会主义批判三个维度入手展开了对理性原则的全面批判,从而拉开了唯物史观的帷幕,这无疑是对马克思最初的启蒙理想——实现人类幸福和自我的完善的一种改造和重建。

[关键词]马克思;启蒙理性;唯物史观

一、马克思时代的启蒙传统与困境

谈起18世纪的启蒙运动,最能表达其核心力量和信奉思想的便是“理性”一词,理性是天赋的、永恒的,是衡量现世一切事物的基点与准则,宗教、社会、国家等都要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而辩护,理性成为该世纪追求和奋斗的中心和焦点。正如怀特海所说,这是一个“基于信仰的理性时代”,是对不含形而上学成分的科学的信仰,相信一切都可以在理性的指引下被认识的信仰。尤其以牛顿为代表建立起来的自然科学体系更是加强了对理性的崇拜。这种理性实为强调一种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可以通过自然科学来展现,启蒙思想家相信人类社会也与自然界一样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则,那么将自然科学的模式如法炮制到人类社会当中也依然可行,这也同样可以使理性发挥其功效并建立自由、平等的幸福社会。由此他们认为启蒙运动应担负两种责任:一是实现思想领域的启蒙,即破除封建迷信,进行宗教批判,摧毁对神的盲目崇拜,驱除人的愚昧和无知,使人能够自由理性地生活与思考;二是实现政治解放,即冲破宗教神学的束缚,推翻封建社会的等级压迫,使政治国家从教会统治中独立出来,用制度与法律来保障自身权利,实现人们的自由、平等与博爱。

启蒙理性呈现的一大特点便是主体性自由,这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逻辑相一致。笛卡尔的“我思”实为理智、思维、自我意识,由笛卡尔开启的近代哲学就是把自我意识确立为其他存在者存在的依据,它处于绝对优先的位置,凌驾于一切事物之上使其极具抽象性,并抱有统摄一切其他事物的支配力量。如此一来,对于自身来说,自我意识将人还原为抽象,在封闭的领域内实现自身圆满,成为原子式的个人;对于社会来说,在自我意识的作用下社会成为由孤立的原子式个人组成的只为自己谋求私利的市民社会;对于他人来说,是主体的对抗性存在,是主体压制剥夺的对象,是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和工具。在这种主体性思维的主导运行下,社会将成为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场。可见,对于主体性的强调虽然使人走出宗教神学的殿堂,但却也带来社会自身的分裂和动荡,失去了宗教予人的统一精神信仰,这种启蒙理性直接导致人类精神上的困境。

在现实社会中,启蒙思想的实践也并未完全按照启蒙运动所宣告的那样走向自由、民主、平等、公正的美好世界,而是逐渐走向自己的反面。最具启蒙代表性的法国大革命虽然推翻封建制度,但也造成了耸人听闻的大屠杀,随后的拿破仑复辟更是使人们重新审视理性时代的种种假设前提。到了19、20世纪,这种启蒙的变体更是愈演愈烈,大机器生产使分工越发细化,工人被固定在单一的工作岗位上主体性逐渐丧失;各国为销售大量的剩余产品而积极抢占海外市场,殖民扩张与战争不断升级;人们生活全面异化,普遍成为金钱的奴仆,受工具理性的驱使价值理性泯灭,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个人主义之风席卷全球。这种不断地提醒世人的启蒙思想所标榜的理性是抽象的,是没有现实土壤的,它给予我们更多的是思想领域的祛魅,是相信主体的力量,勾画未来美好的信念,而不是给人类提供具体变革的途径和措施,从这个意义上讲启蒙思想是破坏性的而非建设性的,所以单纯依赖启蒙理性是不能够构建理想王国的。

回顾西方思想史,马克思正是在面对“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的思索中,从社会历史领域开启了对启蒙理性的反思和批判。

二、马克思对启蒙理性的质疑与反思

起初,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坚决地信奉和践行着启蒙的基本原则和根本立场。在就职莱茵报期间,他试图用理性主义、自由主义的观念来理解现实生活并付诸实践活动,还理所当然地要求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运作也是合乎理性的,他寄希望于普遍理性的法律和国家,希望它们能够冲破个人的狭隘,实现普遍利益,而新闻出版自由、言论自由正是启蒙理性在现实社会规范中的合理运用。所以当这种坚定的信念在与林木盗窃法案等现实问题接二连三地相遇之时,马克思发现自己陷入了“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之中,他整套的启蒙价值观和理性信仰受到冲击,代表普遍理性的法律和国家在物质利益面前那么软弱无力,并不是理性为自然立法,而是理性让位于物质利益关系。正是在这一基础上,马克思开始质疑并反思启蒙理性的内在逻辑发展以及现实的延伸性问题。

首先,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中发现了市民社会与国家的秘密,厘清了二者的关系。黑格尔作为启蒙理性的集大成者当然看到了启蒙理性的抽象性及主体原则势必带来的社会内部分裂,但是他仍试图用主体哲学来解决这一理性问题。他认为理性既然能使内部分裂就同样能使其统一起来,于是他创造了“绝对精神”,通过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来实现社会由分裂到统一。他将国家视为绝对精神在现实的展开,是普遍利益的代表,而家庭和市民社会不过是国家的分化和展开。马克思在认清国家的本质后将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颠倒过来,指出国家不过是虚幻的共同体,代表虚幻的共同利益,国家不过是主体政治活动异化的产物,而主体政治活动异化则是市民社会自身分裂的结果。由此,马克思得出结论,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马克思进一步论述,政治解放之后也并非带来自由和平等,而是使人过着双重的生活,在政治共同体中,人们具有社会的属性,视彼此为社会存在物;而在市民社会中,人作为私人进行活动,把彼此视为手段和工具。政治解放只是实现了形式上的平等和自由,根本的是确立了市民社会中利己的原子式个人,造成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分裂,即人的自我分裂和对立。这便提出了问题的根源:即现实的国家为何不像启蒙理性设计般的完美,而是逐渐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关键问题在于市民社会本身而非国家的设计理念,进而问题转换到对市民社会的批判上。也就是说,批判不能仅仅指向“副本”,而是要针对“原本”,才能揭示其隐含的内在逻辑。在对市民社会批判的过程中,马克思提出必须由政治解放上升到人类解放,从根本上颠覆资本主义社会结构,消除人的自我异化,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这样通过社会变革来实现人类解放的思想,表明青年马克思对启蒙理性的突破与超越,开启了唯物史观的创立进程。

不过,即便马克思看到了启蒙理想的界限,但他也并非全然否定启蒙,而是对其成就宗教批判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即宗教的批判为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思想准备。而且马克思深信启蒙时代的理想和信念:为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纵然理论基础和立足点发生了变化,但是青年时就确定的奋斗目标没有变,是马克思终身为之的向往,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始终是一位启蒙思想家,为人类勾画出美好生活的宏伟蓝图。

三、马克思对启蒙理性的全面批判

马克思在德法年鉴时期以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为核心厘清了启蒙逻辑陷入困境的原因,进而从政治经济学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及空想社会主义批判三个维度入手逐步展开对理性原则的全面批判,从而拉开了唯物史观的帷幕。

(一)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

启蒙思想与政治经济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后者可以说是自然科学精神在社会领域的发展与运用,它致力于寻求与牛顿定律一样的普遍法则应用于社会,只要遵循我们确定的经济法则,社会就可以自行运转,实现自由、放任,这种经济科学完全与启蒙世界观相契合。具体说来,对于这种经济科学来说,经济学把永远追求个人幸福最大化的“经济人”作为自己的基本假设,这就成为日后个人利己主义发展的理论基础。同时这种经济学还将经济个人主义视为另一前提,即社会上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孤立的单子。所以国民经济学家就把这种经济人当作既定事实接受下来,从原子式的利己主义的个人出发构建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系,说明其内部系统的运行规律,尤其肯定了私有制的合理性和永恒性。他们肯定劳动创造价值,却将劳动抽象化,没有看到感性具体的特性;他们将社会结构固化、合理化,即社会由获取地租的地主、获取利润的资本家和赚取工资的雇佣工人三者构成,他们的相互推动构成了社会的运行,其核心是获取私有财产。他们用这套理论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合理性、自足性及稳定性做出了完美的诠释,却将人抽象化,视为自私自利的工具。总地说来,国民经济学家没有看到在资本主义社会体系下劳动的异化性质,说明人的异化状态,那么马克思欲勾画出人类解放的图景必然展开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首先对工资、资本、地租等经济范畴展开了批判,用国民经济学自己的话语方式来揭穿他们的谎言,打破他们的静态思维。马克思认为,“工资”并不是静态的抽象物,是劳动与资本和地产分离的产物,所以它是一种与资本家结合在一起的社会关系,“工资实际上就决定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敌对关系”[1]7。而“资本”在国民经济学看来是积累起来的劳动,是一种死物,它是工具、原料,但是其前提是“资金只有当他给自己的所有者带来收入和利润时,才叫资本”[1]21。换言之,资本必须能够自我增值。所以,资本也不是物,而是能够实现增值的社会关系,是“对他人劳动产品的私有权”,“是对劳动及其产品的支配权力”[1]37。再有在国民经济学那里,地租被认为是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而获得的收入,是由“土地肥力程度”“土地的位置”等因素决定的。马克思批判国民经济学家是“颠倒概念,竟把土地富饶程度变成土地占有者的特性”,地租不是永恒的经济范畴,而是“通过租地农场主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斗争确立的”[1]52,仍然体现的是一种社会关系。

我们从国民经济学的前提出发最终得出的必然是整个社会被分化成有产和无产两个阶级,而不是他们设想的三个阶层的社会结构。这皆因为他们从私有财产的一般规律出发,却不理解私有财产的本质,不理解运动的联系。而现实当中,劳动处于全面异化的状态:“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同劳动相对立”[1]61,说明工人生产的产品越多他越贫困;而工人对他自己的活动也表现为一种异己的、不属于他的活动,即劳动行为发生异化;进而说明人不再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人类来对待,而是工具;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势必造成人与人相异化。在这个过程中,工人生产出不付出劳动却享受成果的资本家,自己的劳动却累积了资本家的私有财产,所以马克思说:“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对自然界和对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1]101而并非是前提性的存在,不是自然而然的状态,而是社会历史运动发展的结果。而异化劳动的揭示也暴露出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与资本家、劳动与资本、死劳动与活劳动的矛盾与对立,这不是仅通过国家内部的修正和完善就能改变的,必须要诉诸革命,彻底消灭私有制,变革社会内部结构及运行机制,扬弃人的自我异化恢复其全面本质,才能实现最终解放。

可见,马克思与国民经济学家的根本区别在于,国民经济学不加批判地对私有财产加以继承和肯定,将资本主义永恒化;而马克思则质疑其思想的前提,即是考察私有财产的本质及与异化劳动的关系,揭示资本主义的内在运行机制,从而提出消灭私有制进行社会变革的结论。这一结论可以视为马克思对现代启蒙意义上的经济自由主义的彻底否定。

(二)对黑格尔理性哲学及整个近代西方形而上学的批判

近代启蒙思想是黑格尔哲学及整个德国古典哲学的思想基础,他用“实体即主体”理论完成了对启蒙理性主体性可能造成的内部分裂的完美诠释,用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实现了社会的内部统一。可以说他批判地完成了启蒙的思想传统,是启蒙哲学最集中的代表,也是整个西方形而上学的集大成者。马克思作为新时代的启蒙思想家,有着深厚的启蒙情节,执着于实现人类幸福的人道主义理想。但他发现要想实现这个愿望,需要突破启蒙传统,进行哲学变革。而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就是实现对启蒙理性的超越,对近代形而上学的批判,于是马克思对理性形而上学展开了批判。

首先马克思肯定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历史功绩,即“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非对象化,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可见,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人、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1]80。黑格尔通过劳动的外化和展开,说明了自身及整个人类社会的实现过程,他把劳动视为人的本质的自我确定,人通过劳动将自己本质力量的外化创造出这个世界,又通过扬弃创造的对象来实现本质力量的复归,通过这个圆圈运动实现自我,所以人类通过这种对象性活动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人类历史与自身。不过这样的运动过程在黑格尔看来都是精神领域思辨的表达,是自我意识的不同环节。基于此,马克思肯定了其辩证法的否定性,吸收了人类发展过程性的优秀成果,但也指出其缺陷:“唯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1]92即与国民经济学家一样,只认识抽象的劳动,通过这种活动,串联起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生成人类历史与世界图景,进而展开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强调劳动的实践本质,用感性的对象性实践活动来瓦解整个形而上学体系,最终实现哲学变革。

在冲破黑格尔哲学的封闭体系,将世界历史的发展从天国拉回尘世的路途中,费尔巴哈作了马克思的领路人,他提出感性的自然人给马克思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为马克思在对象性实践活动基础上建构人的世界提供了思想基础。首先,人是自然长期发展的结果,是自然的存在物,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无机的身体。自然不仅给人提供生存的环境,也提供生存的来源。另外,人也是不同于自然存在物的对象化存在,人要将自己的本质外化给其他的事物才能展现出来。人首先的对象就是自然界,人将自己的本质附于自然物中,使自然具有了人的属性和特征,日益按照人的生活规律产生其原本不具有的新特质。可见,人不但创造着自身,而且也创造着对象世界,自觉地引发、调整自然界的物质交换,实现人化自然。正如马克思所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1]81。可见,马克思超越了近代形而上学的基本视域,全面发动新的哲学变革,新的世界观的核心概念(实践即感性对象性活动)及新历史观(唯物史观)在这里也已初见雏形。

(三)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

从法国唯物主义借鉴过来的社会主义家们同启蒙学者一样,秉承着启蒙精神,按照理性的原则构建理想的正义王国,实现人们的自由、平等和幸福。政治革命作为启蒙理性的产物应该是践行启蒙理想的,但实则不然,自由和平等只是作为形式加以确定,现实生活中无产阶级仍然深受欺凌与压迫。于是他们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现实的猛烈批判,甚至包括私有制。可以说这是他们对启蒙思想的一种推进,但是他们仍然没有突破启蒙理性,因为他们并未否定这种思维方式,而是认为建立的制度不合乎理性。所以他们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依赖足够理性的有识之士的出现,发明一套更完整理性的治国方案,并通过宣传和典型示范从外面强加于社会。这种改良之路注定是一种空想,他们不能理解私有财产,更不能理解资本主义运动的实质。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批判了两种共产主义并提出了自己的共产主义思想。首先,“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1]101。马克思从异化劳动入手说明私有制的起源,后者是前者发展的必然结果,所以消灭私有制必然扬弃自我异化,而自我异化劳动暴露出工人与资本家、劳动与资本、死劳动与活劳动等一系列的矛盾与对立,不是仅是那些空想家们通过修正国家内部体制就能改变的,必须要诉诸革命,彻底消灭私有制,使自身得以解放,人类本质才能得以重建,即人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全部本质。第二,这种共产主义具有历史性,它是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1]81。换言之,这种共产主义不是固定不变的现实状态,而是建立在现有基础上而又不断超越现存的现实运动。每个人现有的成果,包括自己的本质都不是凭空而来的,都是建立在前一代人创造性活动的基础上,吸收着前人的经验,享受着前人的果实,进而再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而得来的,这是历史性的结果,更是动态的过程。其中揭示了人类本质的另一方面,即社会性,人类活动无法脱离社会关系而独自完成,个人的成果也无法摆脱社会关系而独自创造。而在资本主义现实中,人被抽象化、片面化成为利己主义的个人,那么,这种共产主义便要求人恢复其社会性,完成自身向社会人的复归,这是共产主义第三方面的要求。第四,人作为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无机的身体。同时人又是对象性存在物,人将自己的本质外化给自然物,使自然具有了人的属性和特征。人在创造自身的同时也创造着自然界,因而可以说,人与自然本是同一的。所以“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1]81共产主义重建人类全面本质必然包含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统一。

马克思在洞穿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实践的人道主义”的共产主义思想,在让人看清了启蒙的界限和现实的困境之下,还描绘了未来美好蓝图给人以无尽的希望。至此,马克思根本超越了启蒙传统的羁绊,完成了对现代社会的整体性批判奠定了理论基础。正是通过对黑格尔及其代表的全部近代西方形而上学、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马克思建构了一种理解人类历史的全新的理论——唯物史观。“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态,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因而也就能够描述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了。”[2]32这种历史观强调不再是从抽象理性出发解释或者构造现实,而是从现实历史出发阐明观念的东西,以实现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这是马克思突破理性思维而又坚持启蒙理想,对启蒙重建的重要理论成果和现实指导。

总之,纵观青年马克思的历程,他始终坚守着启蒙思想最初的理想:实现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善。只是他看到由启蒙理性构想出的理想国家在现实中并非如人所愿,政治解放只实现了人形式上的自由和平等,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却使人陷入全面异化,丧失主体性,自由平等更无从谈起。马克思从自我意识的束缚中跳脱出来投身于现实社会,发现了以启蒙理性为出发点的政治解放的局限从而呼唤人类解放;突破启蒙理性的思想局限,批判了政治经济学、近代形而上学及空想社会主义,从思想、政治、社会领域说明他们其内在的一致性,开启了建立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从根本上超越启蒙理性,变革现存世界,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唯物史观之路,这无疑是对马克思最初的启蒙理想——实现人类幸福和自我的完善的一种重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崔家善〕

[收稿日期]2016-04-20

[作者简介]周丽(1987—),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研究生,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6)05-0011-05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马克思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资本主义发展史教学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共产党宣言》看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初心
一个半世纪后的卡尔·马克思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习近平: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
唯物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岳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