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悬吊牵引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2016-02-10王仁灿潘伟江黄炎洪杨柏龙吕成超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11期
关键词:椎间盘腰椎间盘手法

王仁灿 潘伟江 黄炎洪 杨柏龙 吕成超

运用“悬吊牵引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王仁灿 潘伟江 黄炎洪 杨柏龙 吕成超

腰椎间盘突出症;悬吊牵引床;牵引下撞击腰椎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骨伤科、推拿科常见疾病之一,L4~5、L5~S1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好发部位[1],推拿牵引治疗是比较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结合倒悬牵引和骨盆牵引技术,总结归纳出一种在“悬吊牵引床(专利号:ZL 2015 2 0134000.0;发明人:王仁灿)”牵引下撞击腰椎疗法治疗LDH的治疗方法[2]。笔者应用该疗法治疗LDH患者10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集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LDH患者共210例,其中L4~5椎间盘突出者150例,L5~S1椎间盘突出者60例,均来自于本院推拿科住院及门诊患者,男111例,女99例,平均年龄(46.04±9.41)岁,平均病程(3.36±3.34)个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05例,男57例,女48例,平均年龄(45.95±9.15)岁,平均病程(3.19± 3.54)个月;对照组105例,男54例,女51例,平均年龄(46.16±9.78)岁,平均病程(3.19±3.54)个月。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符合诊断标准,能配合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诊断标准[3]:(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和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2)常发生于青壮年;(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时(如咳嗽、喷嚏)疼痛加重;(4)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6)X线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和程度。

1.3 排除标准 (1)<20周岁或>70周岁者;(2)脊柱肿瘤、结核及骨折患者;(3)骨密度T值≤-2.5的骨质疏松患者;(4)有手法禁忌证(如妊娠期、急性传染病、脊柱骨折、严重的内脏疾病等)者;(5)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有水肿、剧烈疼痛患者;(6)精神神志异常,无法正确表述症状者。

2 方 法

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悬吊牵引床”牵引下撞击腰椎疗法(见图1):患者俯卧位,以固定绑带将患者肩部固定在一侧床头,将患者的双足伸直靠拢,双内踝之间留8~10cm距离以B型布带固定,以牵引索钩钩住布带作成角肩踝悬吊牵引,头低脚高位,牵引重量为体质量的40%~60%[4]左右。以患者神阙部位皮肤离开床面2cm为标准,牵引5~10min后,医者伸臂叠掌撞击患者L4~S1椎体中央棘突部3~5下,医者双臂与患者的腰椎成90度角,撞击力约为300~500牛顿(使用“3000型应变式标准测力仪”测定撞击力)。撞击力度:以患者神阙部位皮肤接近床面为目标,撞击后解除牵引,腰椎用腰围固定,即为完成一次悬吊牵引治疗。隔天治疗1次,共10次。对照组采用传统骨盆牵引法:患者俯卧位,牵引带固定于骨盆及肋腰部,通过拉紧带固定于固定杆拉紧牵引。牵引重量为体质量40%~60%左右,牵引20min后解除牵引,腰椎用腰围固定,即为完成一次骨盘牵引治疗。隔天治疗1次,共10次。治疗后两组患者均采用飞燕式[5]及倒退行走二法进行功能锻炼,强壮腰部肌肉,加强腰椎关节稳定性。

图1“悬吊牵引床”牵引下撞击腰椎疗法实景图

2.2 观察指标[6]自觉症状及临床检查(其中自觉症状3项,每项3分;临床检查3项,每项2分。最高15分):腰痛、下肢麻木/疼痛、步行能力、直腿抬高试验、感觉、肌力。日常生活动作(含7项,每项2分,最高14分):睡觉翻身、站起、后伸、行走、长时间坐位、持重物上举、向前弯腰等。

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 )表示,治疗前后自身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3、8]痊愈: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或明显减轻,肌力正常,腰、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总积分减少90%以上。显效:症状体征减轻,腰腿疼痛减轻,腰、肢体功能改善,总积分减少70%~90%。有效:症状、体征较治疗前减轻,总积分减少50%~70%。无效;症状无改善,总积分减少<50%。3.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3.3 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比较(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

?

4 讨 论

作为骨伤科、推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L4~L5与L5~S1的椎间盘突出约占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95%[7]。由于其多数是由于前后纵韧带长期受到椎体牵拉变形所引起,因此多以后侧突出为主[8]。“悬吊牵引床”牵引下撞击腰椎疗法思路源自于笔者数十年临床经验的总结,根据大量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认为45°下的悬吊牵引的治疗效果是最理想的。相关研究[9]表明,该方法治疗L4~L5及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本研究显示,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悬吊牵引床”牵引下撞击腰椎疗法治疗效果优于传统骨盆牵引。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的病理变化是椎管和根管内的神经根受到椎间盘的压迫和刺激,产生相应的神经根性痛及功能障碍[10],解除神经根压迫是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重点和难点。在肩踝悬吊牵引下能够增大下段腰椎的椎间隙,从而产生负压[11],通过在突出局部施以垂直腰椎的撞击力,可以短时间内缓解突出的椎间盘对前后纵韧带的牵拉压迫作用,为突出的椎间盘复位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空间,有利于髓核的回纳[12],也降低了各节段髓核内压力[13],对于腰椎突出物与神经根轻度粘连患者,可减轻或消除神经根的激惹和受压状况[14],解除卡压与粘连,让疼痛得到明显的缓解[15]。牵引时垂直的撞击力使腰椎神经根发生相对位移,并且手法结束后持续的牵引能够保持一段时间内该位移状态持续存在,牵引悬吊结合手法两者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能够提高腰椎稳定性[16],故对于下肢放射痛及腰痛症状的改善作用优于传统骨盆牵引。既避免了传统骨盘牵引对胸腹腔的压迫出现的头晕、胸闷、心慌[17],也避免了倒悬牵引使多数患者产生疼痛、疲乏、晕厥等不良反应[18],提高患者耐受度。

综上所述,“悬吊牵引床”牵引下撞击腰椎疗法,在操作的简约性、患者的舒适性及治疗效果上优于传统骨盆牵引,结合推拿整复手法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尤其是下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上有一定优势。

[1]鲁玉来.腰椎间盘突出症[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150-152.

[2]杨柏龙.王仁灿临证验案举隅[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24(1):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214.

[4]李红卫,马勇,俞鹏飞,等.镇痛下大剂量牵引结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 (4):326-328.

[5]杨朝华,李克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Guide of China Medicine,2012,10(18):408-409.

[6]余维豪,霍速.介绍一种腰椎功能评定方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8,13(5):214-215.

[7]赖庆钟,吕立江,袁元辉,等.吕立江教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经验[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8 (9):1103-1105.

[8]葛继文,杨伟伟.牵引、传统手法配合麦肯基自我治疗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6):925-926.

[9]王仁灿,潘伟江,黄炎洪,等.45°肩踝悬吊牵引下撞击腰椎疗法治疗L4/L5椎间盘突出症150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9(11):830-833.

[10]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74.

[11]范德辉,苏关意,刘建,等.倒悬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正交设计临床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2014,30 (10):6-9.

[12]丁益群.推拿牵引结合运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4):390-392.

[13]李成山,张晓刚.模拟拔伸按压手法对腰部结构生物力学变化的影响[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3,21(3):15-17.

[14]郑时珍.牵引联合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3):233-234.

[15]黄彪,杨巧萍,黄达,等.牵引下瞬间冲击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3,45(2):108.

[16]冯喆,初真秋.吕立江五步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J].浙江中医杂志,2013,48(3):218.

[17]吕文儿,胡伟芳,张兰君.腰椎牵引对老年患者心率和血压影响的观察[J].浙江创伤外科,2009,14(3):293.

[18]张素兰,胡起茂.腰腿痛施行倒悬推拿疗法出现异常情况的防护[J].中医正骨,2007,19(8):95.

(收稿:2016-04-05 修回:2016-06-23)

浙江省新昌县中医院推拿科(新昌 312500)

吕成超,Tel:13484398705

猜你喜欢

椎间盘腰椎间盘手法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锻炼首选蛙泳
七步洗手法
CT引导下靶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火龙灸联合针刺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
《了不起的盖茨比》多元叙事手法研究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1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