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35例新生儿肺炎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2016-02-10刘显鹏苏卫东黄育丹薛慧芬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11期
关键词:内酰胺酶阴性菌革兰

刘显鹏 苏卫东 黄育丹 薛慧芬 姜 毅

335例新生儿肺炎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刘显鹏 苏卫东 黄育丹 薛慧芬 姜 毅

新生儿;肺炎;病原菌;耐药性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常见疾病,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正确、合理、有效选择抗菌药物是尽早治愈新生儿肺炎、减少并发症及降低死亡率的关键。为分析新生儿肺炎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本文回顾性分析335例新生儿肺炎患儿的病原菌情况,以便更好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选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35例患儿选自2012年7月1日—2015年6月30日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新生儿肺炎。其中男182例,女153例;足月儿214例,早产儿121例;早发感染性肺炎245例,晚发感染性肺炎9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102例,院内获得性肺炎233例。本研究所有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化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均符合新生儿肺炎诊断标准[1]。

1.2 标本采集 抗菌药物使用前,在严格的无菌操作下用无菌吸痰管吸取下呼吸道分泌物或痰液,置无菌吸痰杯内立即送细菌培养。涂片见鳞状上皮细胞<10 个/低倍视野且白细胞>25个/低倍视野为合格标本。连续两次分离出相同菌株可以考虑为感染病原菌。

1.3 菌种培养及药敏试验 将标本接种于5%绵羊血琼脂平板和嗜血杆菌巧克力平板,分别置于35℃和35℃、7%CO2的孵箱中培养18~24h。肠杆菌科细菌分离后进一步做ESBLs检测。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结果判读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标准进行[2]。病原菌确定方法为:(1)连续两日痰培养均为同一优势菌者。(2)一次痰标本浓度>10CFU/mL。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WHONET 5.6软件对细菌鉴定数据及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病原菌种类 335份痰液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223株,培养阳性率为66.6%。其中革兰阳性菌62株(27.8%),金黄色葡萄球菌43株(19.3%),肺炎链球菌9株(4.0%),表皮葡萄球菌4株(1.8%),无乳链球菌3株(1.3%);革兰阴性菌152株(68.2%),包括大肠埃希菌53株(23.8%),肺炎克雷伯杆菌49株(22.0%),鲍氏不动杆菌18株(8.1%),铜绿假单胞菌12株(5.4%),阴沟肠杆菌9株(4.0%),其他11株(4.9%);真菌9株(4.0%),其中白色念株菌8株(3.6%),曲霉菌1株(0.4%)。

2.2 革兰阴性菌产ESBLs菌情况 152株革兰阴性菌中,53株大肠埃希菌检出产ESBLs菌24株,产酶率45.3%;49株肺炎克雷伯杆菌检出产ESBLs菌21株,产酶率42.9%;18株鲍氏不动杆菌检出产ESBLs 菌7株,产酶率38.9%;12株铜绿假单胞菌检出产ESBLs菌5株,产酶率41.7%;9株阴沟肠杆菌检出产ESBLs菌4株,产酶率44.4%;其他革兰阴性菌未检出产ESBLs菌株。革兰阴性杆菌总产酶率40.1%。

2.3 药敏情况 真菌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及伏立康唑均敏感。

革兰阴性菌与阳性菌药敏情况见表1~2。

3 讨论

感染性肺炎是新生儿常见疾病,也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重要病因。据统计,围生期感染性肺炎病死率约为5%~20%[3]。感染性肺炎常见病原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多见,近年机会致病菌如肺炎克雷伯杆菌、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等逐渐增多。但不同地域常见病原菌及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均存在差异,分析不同地区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情况对当地临床抗菌药物选择有指导意义。本组资料显示近3年来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常见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8.2%,其中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率最高,该结果与董方等[4]报道相近。革兰阳性菌占检出病原体的27.8%,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该结果与罗黎力等[5]报道相近。此外,真菌检出率达4.0%,以白色念株菌为主。

表1 常见革兰阴性菌耐药性[株(%)]

表2 常见革兰阳性菌耐药性[株(%)]

革兰阴性菌是新生儿肺炎首要致病菌,本组检出率占68.2%,临床上通常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来治疗。但随着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使用,革兰阴性菌对多种头孢菌素产生了耐药,这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革兰阴性菌有关。ESBLs产酶株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米诺环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耐药性高,并且对部分添加了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钾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高于周毅虹等[6]的报道,提示近年对添加了克拉维酸钾的β-内酰胺酶类抗菌药物耐药性有所增加。但本组结果提示对其他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舒巴坦及他唑巴坦等耐药率未见明显升高。此外本组美罗培南及亚胺培南均未产生耐药,这与国内大部分报道相一致,提示美罗培南及亚胺培南仍是当前革兰阴性菌尤其是ESBLs最敏感的药物。但鉴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保护抗菌药物的原则出发,我们建议在选择革兰阴性菌抗菌药物时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对ESBLs建议减少选择含克拉维酸钾类β-内酰胺酶类抗菌药物,应增加其他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舒巴坦及他唑巴坦等的选择。对以上抗菌药物耐药及极危重患儿建议选择美罗培南或者亚胺培南。

浙江省温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温州325000)

苏卫东,Tel:13605874265;E-mail:434732630@qq.com

猜你喜欢

内酰胺酶阴性菌革兰
产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研究现状
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简要版)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在不同细菌血流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婴幼儿下呼吸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临床分析
兔舍内气载革兰氏阴性菌群的检测
不同处理方式对乳中β-内酰胺酶稳定性的影响
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史话
基层医院ICU与非ICU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与耐药性差异
2011—2013年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