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利用国际对比研究
2016-02-09张地珂赵天宇
■ 张地珂/赵天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 武汉 430074)
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利用国际对比研究
■ 张地珂/赵天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 武汉 430074)
从保护和开发利用理念、管理、法律法规、投入、调查评价、可持续利用路径、参与主体等七个方面,对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等主要国家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情况进行实践对比,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在地质保育和地质旅游开发进展较早较快,法律法规更为完善,社区参与度更高。启示与建议:①建立统一的地质遗迹管理机构,创新管理体制,加强法制建设,拓宽融资渠道;②加强地质遗迹资源的评价工作,深入地质遗迹调查,建立保护名录,确定保护对象;③重视地质多样性保护和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强地质保育,发展地质旅游;④加强社区参与,扩大地质保育和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参与主体。
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利用;国际对比;启示
0 引言
地质遗迹被誉为“地球的档案”“历史的记忆”和“沧桑的见证”,是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揭示地球环境演化规律的重要窗口,是关系全人类福祉和未来的宝贵财富。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地质遗迹资源在漫长的地球演化过程中,通过各种内外动力和地质作用共同形成和发展,具有较高的科学、经济、审美、文化和社会等价值,可被人类开发利用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成为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品味的物质基础。但在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过程中,由于受经济利益驱动,人们往往不能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只利用不保护,或开发利用不当,导致大量珍贵的地质遗迹资源受到严重破坏,无法实施抢救性保护,从而产生资源枯竭、生态环境破坏、水土流失等诸多问题。如何合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地质遗迹资源,探寻一条地质遗迹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之路,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
世界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工作经历了漫长的萌芽、发展和成熟阶段,世界地质公园在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和开发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通过提升大众对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意识、促进地学知识的普及、加大地质遗迹保护资金投入、深入开展地质遗迹调查和科学研究等举措,有利地促进了地质遗迹的保护;另一方面,通过地质公园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所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世界、区域、国家等三级地质公园网络体系中,成员遵守共同的协议和管理机制,实现参与主体利益共享,将地质遗迹保护和利用融合在区域经济可持续利用战略中的实践模式和质量标准,通过发展地质旅游等产业,实现地质遗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改善。
1 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国际实践对比
1.1 美国
美国是世界上最先设立地质遗迹保护区的国家。美国的国家公园都未加入国际地球科学与地质公园计划(IGGP),但在地质遗迹资源保育和管理利用等方面是有经验可循的。
(1)理念:地质遗迹资源“保护第一”。美国对于遗产和地质遗迹保护遵循的重要理念是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提供当代人欣赏上述资源的机会,也要保证子孙后代不受影响,提倡人与自然生态和谐、世代传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管理:中央集权、垂直管理、严格准入。1916年,美国成立国家公园管理局(National Park Service,简称NPS),隶属于联邦政府内政部,不受各州干涉,是集中统一、目的明确、国家所有、垂直管理的国家公园系统。对于不同的地质遗迹资源,由州或地方政府、印第安部落、个体部门或其他联邦机构管理。这些方式提供了充分的资源保护和公众欣赏机会,相互之间不重复、不交叉,同时又相互关联、互相促进,保障了地质遗迹资源和其他遗产的严格保护和科学管理。
(3)路径:合理有效的地质遗迹资源保育和利用方式。美国注重发挥地质遗迹资源观赏游憩价值,突出地质旅游特色,专设有地质旅游路线,重视地质公园科学解说,配套了导游解说项目,使游客在自然天成的环境中了解自然的魅力和地球的价值,更多地认知地质遗迹资源和地质多样性,从而自觉加强对地球家园的保护意识。
(4)主体: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参与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国家公园管理的参与主体包括政府、非政府机构、社区居民、私人企业和已有的或潜在的旅游者等,社区是参与美国国家公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政府与社区居民共享国家公园相关法律及政策规定、公园发展存在的问题与管理等信息,让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到公同规划的编制、公园资源与环境的保护、环境的评估等问题的决策中来[1]。
1.2 英国
英国是地质学科早期发展的中心,是最早进行地质遗迹保护和发展地质旅游的国家之一。英国在地质遗迹登录和评价、地质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做法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示范作用。
(1)管理:英国自然署指导下的国家公园管理局负责制,英国自然署(English Nature)直接负责地质遗迹资源的管理和保护,负责评价遴选符合国家公园标准的地质区域,协助政府制定地质公园立法和决策,评价国家公园成效,指导国家公园管理局(National Park Authorities,NPAs)工作等。国家公园管理局负责英国国家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保护公园内生物多样性和地质多样性,为公众提供了解自然和环境的科普教育活动,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2)评价:地质遗迹资源登录和评价工作全面广泛。1977年,为了确认国家地质遗迹内容,英国通过对已有的地质保育点进行资料确认,对其科学、教育、美学、历史价值进行评估和分类,并将同类地质遗迹联接成网络,为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奠定了基础[2]。
(3)参与:地质遗迹保育团体和民间资源整合。1999 年以来,英国保育单位积极推动区域重要地质遗迹资源计划,鼓励地方保育社团调查和登录地质遗迹资源、出版刊物,开展解说教育、绘画、雕刻、工艺品、赏石等科普活动,唤醒公众对地质遗迹资源和地质多样性的认识,自觉进行地质保育。目前英国已有超过30个区域或地方性的地质遗迹保育团体。英国自然署重点加强对地方级地质遗迹的保护,让地方社区居民能够参与评估当地地质遗迹的地方区域独特性,实现地方归属感和认同感。
1.3 德国
德国作为欧洲地质公园网络的首批成员国,被誉为“欧洲绿色心脏”,在地质遗迹保育、地质遗迹资源调查和登录、珍稀动植物栖息地保护和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
(1)管理:地方自治的管理模式。德国联邦自然保护局(BFN)致力于自然保护、地质遗迹资源保护、遗产保护、景观维护和濒危动植物的保护工作,为大尺度的地质遗迹保护和科研项目提供资金资助。联邦各州通过立法组建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各州单独进行标准化的地质遗迹资源评价和保护,其保护权限和保护措施各有不同。
(2)评价:地质遗迹资源综合评估专项。德国设有地质遗迹评价和国家地质公园专项。联邦各州分别对其地质遗迹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估,对每一处地质遗迹都作了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包括其名称和地理位置、分类、代表性、稀缺性、与其他自然景观、地质多样性等要素的组合性、基础和服务设施、区位条件、可进入性、保护和利用情况、环境的脆弱性等元素进行综合评估,并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计划制订其发展规划。
(3)利用:重视地质旅游和科普教育。德国根据各遗产地不同的资源和文化内涵,整合遗产地和各地质公园,形成富有国家吸引力的地质旅游路线,让旅游者在享受旅游的同时,获得地质知识和感受地学文化。德国还出版《Geoheritage》杂志,专门研究地质遗产保护和开发地质旅游。同时,德国将每年9月的第三个周末设为地质遗址日,号召广大市民参观地质遗址和地质遗迹资源,了解地球的历史和形成过程,并建立网络信息数据库,展示活动项目和成效。
(4)参与:社区民众参与广泛。德国在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中,十分注重地区受益,加强与民众的对话交流,避免出现民众不知情和参与渠道不通畅等情况,消除民众的担心和顾虑,唤醒民众自觉参与地质保育的意识,共同保护地质遗迹资源和地球家园,从而实现政府、投资者和社区的和谐共赢。
1.4 加拿大
加拿大是世界上第一个设立国家公园管理机构的国家,国家公园的管理经验已有100余年之久,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建立保护区的国家之一,其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世界领先,制定了严格的法规体系和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
(1)理念:非盈利性和可持续利用理念。加拿大地质公园的建设规定明确指出,一切以加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保障世世代代理解、鉴赏、享受遗产的权益,为了保护公园内地质遗迹等自然遗产和其他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尽量保持其原样,宁可限制旅游业发展的规模[3],切实保障国家公园内的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
(2)管理:垂直管理体制和严格管理制度。加拿大国家公园管理局实行严格的国家公园确认制度、管理计划制度、资源保护制度和社区参与制度。一是国家公园确认制度。国家公园管理局在批准设立国家公园之前,向社会推出可能设立国家公园的区域名录,终止这些区域的资源开采和开发活动,并向地方团体、非政府组织和公众开展咨询活动。二是国家公园管理计划制度。获批为国家公园后,须有详细的国家公园管理计划,由国会批准后方具有法律效力,用于指导国家公园内资源保护、资源开发、土地利用和社区规划等。三是国家公园资源保护制度。在加拿大国家公园区划体系中,设有五个功能区,即特别保护区、野生生物区、自然景观游览区、户外娱乐区和公园服务区[4]。四是社区参与制度。加拿大国家公园管理局充分尊重社区居民的权利,充分调动社区民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实现公众全面参与公园规划等顶层设计和保护管理。
1.5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十分重视地质遗迹资源、地质景观的保护,在地质遗迹评价和社区参与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评价:重视地质遗迹资源评价和统一登记。澳大利亚参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评价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合本国实际的系统的地质遗迹资源评价方法,对重要的地质遗迹点进行评价。澳大利亚的地质遗迹资源评价主要包括专业评价、同辈评价和敏感度评价。
(2)利用:地质知识普及和地质旅游发展。澳大利亚十分注重地质遗迹的科普宣传和保护,在地质公园电视、电子显示屏、宣传图板上介绍大量地质遗迹、地质成因和地学文化内容,旨在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公众普及地质知识。同时,加大非物质性的投入,与学校和科研机构广泛合作,大量印发宣传单和宣传册,普及地质知识,提醒公众尊重当地文化和风俗,提升公众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地学文化素养。在保护地质遗产和矿物化石方面,重视发挥博物馆的作用,例如在澳大利亚博物馆会举办世界科技节,还会组织地质旅游,助力地质遗产保护。
(3)主体: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管理。澳大利亚在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和地质公园建设中特别注重社区居民的参与和建议,对于基础设施项目,在通过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审批之外,还举行当地居民听证会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对信息和决定予以公示。同时,还鼓励当地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地质遗迹的保护和地质旅游活动。
(4)管理:严格立法、保护第一。通过立法手段保护地质遗迹,也是澳大利亚地质遗迹管理的重点。1999年,澳大利亚颁布的《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存法》中明确提出,澳大利亚保护区体系分为五种类型,即世界遗产地、生物圈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联邦保护区、保存区[5]。其中,联邦保护区是澳大利亚保护区的主体部分,包括自然保护区、荒野地保护区、国家公园和资源管理保护区等类型。
1.6 中国
中国地质遗迹资源丰富,有些甚至是世界独有,是世界上少数的种类齐全、分布地域广的国家之一,有地质类、地貌景观类和地质灾害类地质遗迹等。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国共调查有5810处重要地质遗迹资源,包括2433处基础地质遗迹大类,3269处地貌景观地质遗迹大类,108处地质灾害地质遗迹;综合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来评价地质遗迹,共评鉴出247处世界级地质遗迹,1526处国家级地质遗迹,4037处省级地质遗迹。(图1)
(1)管理:政府职能为主的管理体制。199年,国土资源部组建后,被国务院任命为地质遗迹资源的主管部门,同年,国土资源部将建立国家地质公园划入“十年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并在2000年成立了专门小组和专家评审委员会,为地质遗迹资源的开发利用准备了理论基础;同时这一举措也标志着我国地质遗迹的保护理念由单一的保护走向“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2)保护:形式多样、共同管理。中国现已建立了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三级地质遗迹保护区、地质遗迹保护段、地质遗迹保护点或地质公园。独立存在的地质遗迹保护区由其所在地的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管理;分布在其他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地质遗迹保护区由地质遗迹保护区审批机关提出具体保护要求,由其所在地的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要求对其实施管理。
(3)利用:保护为主、适度开发。中国推进以保护重要地质遗迹为主的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湿地公园等建设工作,以开发促进保护,促进地质遗迹资源价值的实现,提升各级管理者和民众自觉保护地质遗迹的意识。目前保护为主、适度开发的地质公园已经成为我国地质遗迹保护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方式,通过建立世界、国家和省三级地质公园网络体系,对地质遗迹实施有效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1.7 国际实践对比
根据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等主要国家地质保育和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利用的情况分析,从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理念、管理、法律法规、投入、调查评价、可持续利用路径、参与主体等七个方面进行对比,详见表1。
图1 中国重要地质遗迹资源分布情况
表1 主要国家地质保育和地质遗迹资源利用情况对比
2 启示和借鉴
世界各国在地质遗迹资源保育和利用方面都有经验可循,各主要国家对地质遗迹资源都进行严格的统一管理、科学的地质遗迹调查评价和登录,发达国家在地质保育和地质旅游开发进展较早较快,法律法规更为完善,社区参与度更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各国的经验对我国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启示一:建立统一的地质遗迹管理机构,创新管理体制,加强法制建设,拓宽融资渠道。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工作亟需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将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矿山公园等在国家公园的概念下加以整合,逐步建立以地质遗迹保护为基础的国家公园管理体系。同时,加大地质遗迹资源的管理经费投入,拓展融资渠道,吸纳社会资本,完善运行保障机制,避免以创收为目地而进行盈利性经营活动。
启示二:加强地质遗迹资源的评价工作,深入地质遗迹调查,确定保护对象。动态科学的地质遗迹资源评价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按科学意义的重要程度列出地质遗迹资源遗迹保护重点,建立保护名录。
启示三:重视地质多样性保护和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强地质保育,发展地质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要贯穿于地质保育和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利用的整个过程中。推进地质多样性的协调性利用,在地质公园建设中采取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相结合的模式,依托政府、开发公司、市场等各部门和单位,通过发展地质旅游,加强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从而产生对地质多样性保护的正面效应。
启示四:加强社区参与,扩大地质保育和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参与主体。提升社区居民的自觉性和责任意识,让社区成为地质保育、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和监管的重要力量。
[1]EZZOURA ERRAMI,MARGARET BROCX,VIC SEMENIUK. From Geoheritage to Geoparks: Case Studies from Africa and Beyond[M].Springer eBooks,2015.
[2]王民,史海珍,张鹏韬.德国、英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和环境科普情况介绍[J].地理教育,2013,8(2):121-122.
[3]ULRICH LAGALLY, ROSEMIRE LOTH,CHRISTINE SCHINDELMANN.The“Day of Geosites”in Germany -a Successful Promotion Tool for Earth Sciences[J].Geoheritage,2015,7(2):195-204.
[4]Canadian Federation of Earth Sciences.Four Billion Years and Counting: Canada's Geologic Heritage[M].Nimbus Publishing,2014.
[5]余绍华,杨世瑜.澳大利亚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经验与启示[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 (1):1-6.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on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Geological Heritage Resources
ZHANG Dike, ZHAO Tianyu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Wuhan Hubei 430074)
In this paper, we has made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util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geological heritage resources in the United States, Britain, Germany, Canada, Australia and China from the seven aspects as follows: protection, development, management, laws and regulations, investment,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sustainable use path and participant. We can see that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proceed earlier in geological conservation and geological tourism development, made more perfect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their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s higher. We made some suggestions as follows: Firstly, to establish a unifed geological heritage management institutions, innovation the management system, strengthen the legal system, broaden the fnancing channels. Secondly, to strengthen the evaluation of geological heritage resources, conduct in-depth geological heritage investigation, establish the protection list, and determine the protection of the object. Thirdly,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protection of geological diversity and the sustainable use of geological heritage resources, strengthening geological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ing geological tourism. Fourthly, to strengthen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expand participation in the process of geological preserva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geological heritage resources.
geological heritage resources;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enlightenment
F407.1;F062.1
A
1672-6995(2016)12-0033-06
2016-11-25;
2016-11-28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地学文化产业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研究”(16G040)
张地珂(1984-),女,河南省内乡县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地学文化产业开发,地质遗迹资源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