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类高职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若干思考

2016-02-07吕艳玲

河北职业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实训室专业技能大赛

吕艳玲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江苏 常州 213016)

建筑类高职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若干思考

吕艳玲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江苏 常州 213016)

文章针对建筑行业的特点,把建筑类高职专业学生的技能分为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并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建设与专业及就业配套的实训室与校外合作基地出发,把建筑类职业资格的考试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让技能大赛作为推动学生技能提高的抓手,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始终等几个方面论述,全面提高学生技能,培养既符合建筑行业发展又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

建筑类高职;专业技能;综合技能

对于大多数建筑类高职学生,毕业后的第一站就是建筑类企业,因此,在学校不仅要使学生储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掌握与就业相对应的一种或多种技能。以建筑电气专业为例,该专业毕业生可以担任建筑电气工程技术员、施工员或工长、造价员等建筑施工管理岗位,或是相关职业岗位的物业管理人员,也可从事建筑电气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及造价咨询等工作,由此可以看出毕业生就业岗位多为施工一线的管理岗位或技术岗位,如建筑行业的五大员(造价员、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资料员等),也有少数学生继续学习提高后从事设计工作,因此,学生在校期间技能培养成为能否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并得到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从目前发展来看,职业教育已充分意识到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并逐步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于此同时,却不知不觉地忽视了学生的综合技能,如专业知识的储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等。而借鉴世界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成功之处在于:从逐步单纯满足专业技能的培养走向培养学生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的培养是当今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

通过对我校某建筑类高职专业毕业生近几年所就业的相关建筑类企业的抽样调研,主要内容包括: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如吃苦耐劳、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与人沟通协调能力等,并作汇总分析,统计如下表:

在本次调研中,多数建筑企业认为当今建筑类高职学生最需要培养的基本能力及素质是:合作协作能力、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同时所有的单位都认为毕业生的责任心最重要。大多数企业认为建筑类高职毕业生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吃苦耐劳的品质,但是接收、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能力不强,作为建筑管理人员,工作缺乏责任心和沟通的能力,虽然动手能力强也能吃苦,但缺乏更深的专业知识作为指导,手脑不统一,对自已要求不高,毕业前三年进步较快,但三年后的发展却停滞不前,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针对调研结果,为增强建筑类高职专业学生各类技能的培养,联系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和多年教学过程中的思考及总结,笔者认为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储备,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就业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无论何种专业技能,都必定有足够的专业理论知识作为支撑,学生不仅要学习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还应知道还可以怎么做,即所谓的举一反三。每个学校、每个老师都在进行课程改革,但课程改革的结果怎么样?有没有一个系统的评价体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课改的结果不是简单地让学生从课堂走到工厂,从动脑改为动手,而是让学生通过课改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更强的专业技能,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学生不仅仅局限于需要用到什么样的知识就学什么,而且将来会用到什么知识也要顾及到。众所周知,高职学生学习本身动力不足,教师如果照本宣科,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学生只会学得累,又乏味,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感觉更累,教学效果不佳。所以课程改革首先要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至少到目前为止,考试依然是学生学习主要的动力之一,作为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如果担心学生考不及格,每次在考试之前给学生画个圈,不但把自己圈了进去,也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磨灭了,这样课堂上还有多少学生会认真听课呢?所以学生的学习风气好与不好、学习氛围浓不浓厚,不是学生的问题,而恰恰是教师在日积月累的教与学过程中形成的。教师一方面要让课堂充满生命力,一方面让考试更具挑战性,同时充分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和整合教学资源,学生的知识要学而有用。作为专业教师,要不断从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入手,整合建筑专业的课程体系,根据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不断更新、调整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既要掌握建筑行业的新理念如绿色建筑、新能源等,又要不断学习新技术如预分支电缆技术、变风量空调技术、地源热泵技术、BIM技术等等。不断开拓学生的思路和知识面,使学生不但能“深入”,还要能“浅出”,做到“举一反三”。

二、建设与专业、就业配套的实训室与校外合作基地,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一)校内实训室的建立

实训室的建设必须符合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要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而且实训室的结构与布局要和专业实践教学组织相匹配,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但不是所有的专业实践内容都可以做成实训室,如对市政专业而言,桥梁和道路的学习是该专业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但并不适合建成也无法建成实训室,学生无法通过动手操作或实践学习教学内容。实训室的建设也不是越贵越好,前提条件是安全、实用、价廉,便于学生操作,如建筑电气专业的电缆终端的制作工艺,因电缆的价格昂贵,所以也不适于建成实训项目,只能通过课件、视频和教师的讲课或者参观工程实例来学习;如让设备专业的学生安装中央空调显然也不切实际,因此,并不是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所有的工作都可以通过实训室来体现的,尤其对于建筑行业的不可复制和多样性、造价高等特殊性,实训室必须具有典型性、实用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所以选用实训的设备应是产业和行业已经开始使用,并能代表本行业技术应用发展趋势的设备,而且具备至少在三至五年内能体现先进的技术手段。把握必需和够用之间的关系,寻求恰当的功能价格比和数量效率比。如有的设备明明市场的份额少、技术落后或早已被其他新型设备所替代,学校实训室却还在使用,显然是不合理的,学生毕业后又怎能尽快适应和胜任工作呢?

(二)发展校外实训基地,建立深度校企合作,弥补校内实训设备的不足

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不是所有的内容和技能训练都可以搬到有限的校内实训室来,学生在学校实训室接受的技能训练,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因此,校外实训基地是实践性教学环节得以实现的不可或缺的条件,相对校内实训室而言,校外实训基地可以根据专业的设置、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需要与建筑公司、建筑安装公司、监理公司、造价咨询公司或房地产公司等建立,采取的形式可以是“请进来”,请建筑类企业技术人员走进课堂,也可以是“走出去”,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企业。当然上述目的实现的前提是建立在学校与企业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如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向企业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学校向企业推荐优秀毕业生等,实现所谓的“紧密型”合作企业,企业为学校提供助学,当然,如果能有政策的扶持或倾向性,即政府对校企合作企业政策性的倾向或补助,实现“校企深度合作”不是没有可能的。

(三)探索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

“工学交替”模式是让学生除了在学校学习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外,由学校定期、系统地、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到与专业相关的建筑企业实习,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和企业文化,缩短学生毕业后对工作岗位适应时间。时间可以利用寒暑假或正常教学周中的一周或几周,如讲到建筑工程的桩基工程时,由教师布置任务,如针对某关键工序的施工,可以让学生完成以下任务:计算工序所需的材料,掌握施工方法或施工程序及所用到的施工机具和设备等,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去建筑企业,有目的进行学习和观摩,深入到施工一线,从工程实践知道了“怎么做”,然后再回到课堂上听课,学习“为什么这么做”。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首先解决了学校实训场地和设备不足的问题,扩充了教育资源,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增强了对建筑企业和社会的了解,从而对自已将来所从事的工作内容、就业岗位和所学专业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因此,提高了学生回校后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就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但是,采用这种教学模式,由于建筑企业的特殊性,学生在企业的安全是学校和老师需要重点解决的课题之一。

三、把技能大赛作为推动学生技能提高的抓手,每个学生都能分享到技能大赛的成果并从中受益

时下技能大赛是各类职业学校追逐的目标,这对建筑类高职院校也不例外,各建筑类的技能大赛开展的如火如荼,如钢筋工、砌筑工程、工程测量、工程算量。业界也把学生在各级技能大赛取得的成绩作为考量学校办学水平的条件之一,对于技能大赛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技能大赛带来积极意义

建筑类技能大赛的项目大多遵循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项目的选题一般是建筑一线行业小型案例的浓缩,也就是说技能大赛源于实践却高于实践,所以参加过技能大赛的学生,无论从专业技能、心理素质,还是品格或素质(如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品格、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和提高,为学生的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的经历和磨砺对其未来的职业生涯甚至人生都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技能大赛的意义体现为:成为学生就业、学校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的主要推手,激励学生刻苦钻研技术技能,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推进教师提升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势必也提高了学校的竞争力。

(二)让每个学生都能分享到技能大赛的成果

众所周知,承载着技能大赛丰厚成果的毕竟是职业学校里极少数的几个同学,他们付出了,所以也收获了,为此,他们可能使用着行业最先进的教学设备,占用着学校最优秀的教学团队或师资,但他们只是职业院校个别。怎么样才能使每个职业院校的学生都能享受到技能大赛的成果,尽管他们没有参加技能大赛,但可以和参加的学生一样,技能等方面也能获得同等程度的提高呢?这应该是思考和面对的一个课题。

四、把建筑类职业资格的考试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

鉴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建筑类职业资格证是某些建筑就业岗位的敲门砖,如造价员、施工员等五大员证,造价师、建造师等职业资格证等,“有证”就业机会肯定会大于“无证”的学生,因此,“考证”大势所趋,也是社会公平竞争的一种方式,学生考证的过程,也是专业知识和技能再次巩固和学习的过程。因此,可以把各类“考证”的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如在建筑类施工课上增加质检员或施工员的学习内容,在建筑安装造价类课程中增加造价员考试的内容或题型,当然也可开设各类资格证的选修课,即提高了学生技能的学习,也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机会。

五、把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堂外,“做人”的教育是终身的教育,优秀的品质和人格对学生是受益终身的。对建筑类职业院校的学生,要把职业技能培养和建筑行业所必须的职业素质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因此,作为教师,无论是专业课和基础课,都应该把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作为课堂的教学目标之一。这就要求学生学的过程不仅仅是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优秀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锻炼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奉献拼搏和团结协作的品格,因此,教师的教学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既传授了知识和技能,又培养了学生职业素质,这点不但切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是建筑企业所需要的员工的基本素质。

[1] 吴雪萍.培养关键能力:世界职业教育的新热点[J].浙江大学学报,2000,(6):56-59.

2016-09-13

吕艳玲(1971-),女,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电气及安装造价。

猜你喜欢

实训室专业技能大赛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高职院校信号工程施工实训室建设探讨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实训室设计与实现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说谎大赛
药学专科学生专业技能考核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