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开展急救教育的社会意义及方法探索
2016-02-07魏迪王丹妮严子涵何军
魏迪 王丹妮 严子涵 何军
大学开展急救教育的社会意义及方法探索
魏迪 王丹妮 严子涵 何军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主要群体之一,数量大且性质特殊,在大学开展急救教育具有哪些社会意义、该如何在大学高质量地开展急救教育并使之长效常态化,已然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作者走访了5所不同性质的高校,通过观察大学生自身特征条件以及在参考各类文献的基础上,调查这5所大学急救教育开展状况、培训方式等,归纳得出在大学开展急救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南京工业大学急救教育体系,探索在高校开展急救教育工作的相关方法。
大学生 急救教育 社会意义 方法
1 背景
1.1 急救教育的定义及内容
“急救教育”指通过教导大众正确的紧急救护知识,练习相应的急救操作技能,使大众能在突发意外伤害时,做到自救互救,从而减轻伤害,挽救生命。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现场急救理念的培养,现场救护技能的培训包括心肺复苏(CPR)、四项基本创伤救护技术(止血、包扎、骨折、搬运),灾难与事故现场的逃生避险与团队急救场景演练等(触电、溺水、火灾等)。
1.2 大学生群体特征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2014年我国在校本科专科生达2547.6999万人。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其固有的特殊性不可忽视:大学时期属于非常活跃的年龄阶段,意外伤害发生概率高,生活经验和处理意外伤害事件能力相对不足。目前国内高校持续扩招,大学生的数量依然在逐年增加。且大学新校区一般建立于郊区,距离城区较远,就医相对不方便。
1.3 国内与国外急救教育对比
根据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发布的《急救为明天—聚焦欧洲倡导报告》中的数据,德国和奥地利的急救培训率为80%,挪威高达95%。另有资料表明,在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心脏源性猝死抢救的成功率近30%,我国的抢救成功率不及5%。如此巨大的差异并非医疗水平和技术上的差距,而是国民心肺复苏技术普及程度不同造成的。在欧美发达国家,心肺复苏技术是一次全民普及教育,相比而言,我国情况并不乐观。2015年有学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不足5%的人了解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和做法,许多人根本就没有听说过心肺复苏技术。由此可见,我国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普及率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1.4 驻宁高校急救教育现状
2014年11月~2015年9月,本文作者走访了5所不同性质的高校:南京医科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森林警官学院,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及对医科类、政法类以及普通类共5所不同性质的在宁高校进行实地调研发现:选择的5所高校中,掌握急救知识与应急救护操作技能的大学生不足5%。驻宁高校30余所,南京市大学生占地区总人口比例约16%,居全国最高位,所以在南京开展急救教育意义重大,具有以点带面、向外辐射的效果。
2015年江苏省教育厅和省红十字会联合开展了“百万大学生应急救护提升行动”,旨在让大学生掌握基础急救知识,提升大学生自救互救水平。但是各所高校开展急救教育的条件、氛围参差不齐。
南京工业大学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在急救教育上不断创新,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走在了全国高校的前列。以我校为例,探寻如何搭建校园急救教育体系就有了实践和经验的支撑。
2 大学开展急救教育的意义
由背景可以发现,加强对大学生应急救护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刻不容缓且意义深远。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中流砥柱,其相关性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使其在接受急救教育后能带来巨大的社会影响。
2.1 需求旺盛
大学生普遍具有“活动面广泛、生活经验不足、意外伤害发生频率高、处理伤害事故能力低”的特点,且大学新校区一般选址于郊区,遇到紧急情况专业医护人员未必能及时到场。从其群体自身特征角度考虑,在大学开展急救教育,让大学生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理念尤为重要。
2.2 思想新潮、敏而好学
相比较于其他社会群体,大学生群体是迷信与偏见程度低以及文化水平高的群体,这一类群体往往更容易接受新理念,学习新知识。同时,大学生具有志愿服务意识与乐于奉献精神,普遍具有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能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3 时间充沛、学习力强
大学不同于小学、中学以及社会工作时期,这是每个人智力与能力水平最高的一个时期。同时,大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发展自身兴趣爱好。所以说大学生在时间与能力上都达到了学习急救知识的要求。
2.4 直接影响力大
在大学进行全面急救教育意味着每年全国约5‰的人将直接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有能力进行自救与互救。大学生作为一个人数庞大的群体,占全国人口一定比例。在大学开展急救教育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群体,使其获得一定的自救与互救知识技能。
2.5 间接影响广泛
大学开展急救教育具有庞大的辐射、带动、传承作用,能将急救理念、知识、技能传播到各个角落。
个人角度:主要指已接受急救教育的对象对他目前所在的家庭以及朋友圈产生“他救”功能,间接性地传播急救知识技能,发挥“互救”功能,从而得到更大范围的横向延伸发展。同时在未来他将组建自己新的家庭,将理念知识传承给下一代,形成持续性纵向发展;
集体角度: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理区域,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学习,在其毕业后将再度分散至全国各地、各行各业,他们将会影响一片区域、一个行业对急救的认识看法,做到大范围的传播急救知识理念。
2.6 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若采用同伴教育的方式,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一带一甚至一带多,那么大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比如授课、语言表达、形象仪态等方面,使其成为社会所需的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优秀人才。
3 大学开展急救教育的方法探索----以南京工业大学红十字会为例
通过与其它五个高校的交流可以发现,在高校中较为常见的急救教学方式为:各校与急救教育相关的组织(如:红十字会下的急救部门)合作,派个别相关的同学前往省、市红十字会学习,之后这些同学负责教学并举办急救教育活动,由学生主动报名参加;或是省、市红十字会教师每学年前往各校1至2次进行教学。此种急救教学方式的弊端为参加学生少、学生积极性低,以及校方不重视,最后都导致了急救教育的普及度不高。
而我校积极培养师资力量,并通过人才储备、服务实践、综合拓展,全面覆盖三方面来构建校园急救培训体系,同时充分发挥同伴教育在急救理念和知识技能培训中的作用。
3.1 构建校园急救培训体系
我校红十字会通过多层次教学与全面宣传相结合,开展急救理念宣传与技能培训,探索构建切实可行的校园急救培训体系,为预防和控制突发事故及意外伤害提供“第一目击者”,为社会输送并储备大量应急救护人才。
3.1.1 人才储备,搭建框架
每一届新生入学时,南工红十字会开展应急救护知识普及性培训,目前我校接受急救知识普及性培训人数已达30000人,包括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教职工等。在每学年11月至12月期间按照6:1或4:1的新生比例开展初级救护员培训,保证每间宿舍都有一名初级救护员。深入的还有急救员培训以及选拔优秀人才参与救护师资培训。
3.1.2 服务实践,学有所用
在校内外各项活动中,南工红十字会锐意实践,启用救护队员作为现场救护保障的有生力量,配合校医院医务人员的工作。队员通过实践巩固救护知识和技能。从新生军训保健,到校运动会,甚至于南京国际马拉松赛,校内外运动赛事都可以看到南工救护员积极投身于现场医疗保障工作的身影,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据不完全统计,南工红十字会自着力搭建校园应急救护培训体系以来,在
实践扩展方面,开展了以下工作:连续四年设立新生军训服务保障点,服务救治706人次;积极配合校医院安排,共参与赛事保障48次,有效服务65例;为省内外的大型赛事和活动如2015首届南京国际马拉松赛、上海松江半程马拉松赛等培训并外派医疗保障志愿者千余人次;应急救护理念、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得到辐射传播,近两年,以江苏省、南京市红十字会暑期博爱青春项目为平台,申报并成功完成省级项目2个,市级项目4个,受益人群从本校扩展到中小学校园、社区、机关和工地。
3.1.3 综合拓展,全面覆盖
每学年向全校学生开设四次24课时的《初级救护员培训》通识课,容量共达600人,通过学习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编写的《救护员指南》教材,并且最终成功完成考核的学员不仅获得初级救护员证书,同时也能获得2.0学分。自2015年江苏省、南京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南京工业大学培训基地建成后,大学生应急救护体验式培训应运而生,旨在向全校新生普及应急救护理念,并揽入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培训项目。
与此同时,我校红十字会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课题立项计划、党建工作创新计划等有计划、多层次的理论与科研探索工作。近年来,在教学和实战的同时,我校注重理论研究和宣传。先后在《中国红十字报》上刊登南京工业大学红十字救护培训工作相关报道四篇;承制《江苏省红十字会应急救护教学演示视频》,此视频作为操作规范与公益教学资料发放到全国;南工首部公益微电影《亲密接触》形成良好反响;七项“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课题”获校内立项,在项目中期汇报后,一项获评省级重点立项、一项获省级一般立项、两项获校级重点项目,目前三项已顺利结题,相关论文已进入修改和待发表阶段。
3.2 发挥同伴教育在急救理念和知识技能培训中的作用
同伴教育是指人们通常愿意听取年龄相仿、知识背景与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朋友的意见和建议。同伴教育理论在急救教育的推广应用中较少,而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能很好地适应我国目前亟需的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普及推广应用。
运用同伴教育的方式开展初级救护员培训、急救员培训以及复训。由拥有救护教师资格的教师或学生进行课堂讲学,由拥有急救员证或者初级救护员证的学生作为教辅,在学员操作练习中加以辅助纠正,推动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的进程。
在各种赛事保健中,每名急救员对应三名初级救护员,在救护开展的过程中,由急救员进行主要操作,初级救护员辅助的同时,感受真实应急事件现场,学习危机情形下的正确处理方式,提升自身应急反应能力。
2015年7月,江苏省、南京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南京工业大学培训基地建成。基地的讲解、培训都由大学生志愿者承担。以基地作为全新的平台,参加应急救护培训的同学可通过心肺复苏模拟人进行CPR的练习,以及通过三角巾、绷带、固定夹板、担架等器械进行四项基本创伤救护培训。
综上可知,同伴教育模式迅速推动了南工红十字会急救教育工作的开展进程。也证明了同伴教育是一个可复制、易推广、成效显著的推广途经。
通过校园急救培训体系的构建以及同伴教育在应急救护培训中的应用,自2009年至2016年7月,在人才储备方面,本校现有救护培训师资50余名,红十字急救员300多名,初级救护员3000多名;接受急救知识普及性培训30000人。参加培训人员对应急救护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从不了解、不熟悉到较好掌握。
4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本校的现状是个案,但是如何保持目前急救教育的成果,使之常态长效,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另外,在调研中,笔者也发现其它高校在急救教育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4.1 各个层面的关注与重视程度不够
社会大环境:传统的观念认为急救尤其是院前救护应由专业医务人员来完成,普通人不能在意外和灾害现场自救或互救。所以急救理念在社会上还未得到广泛深入的传播;
校方:目前个人急救知识技能掌握程度与高校重点关注的学生学业情况以及将来的就业率关联程度低,校方普遍未意识到普及急救知识的重要性。即使意识到了,也缺少相应的师资力量和器材物资等方面的支持;
个人:大部分个体现实主义思想严重,过于关注眼前利益,而没有意识到急救知识对其个人以及社会的深远意义。
社会各个群体的关注、重视与支持是使急救教育普及的最好的动力与保证。校方提高关注度并大力支持不仅能够解
决部分日常校园意外伤害,还会使学生意识到急救的重要性,掌握急救知识技能,从而发挥辐射作用,使更多的人了解急救、掌握急救。因此提高社会各个层面的关注与重视程度刻不容缓。
4.2 人员衔接不流畅、知识技能更新对接不及时
目前大学中开展急救培训的大部分为学生组织,且仅采用同伴教育(一传一甚至一传多)的方式进行传播。一般的学生组织中,人员流动性较大,衔接性差,一旦人员(指具有教师资格者)变动且没有及时跟进,那么其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可能就此失传,需要从头再来。同时,每个学校的救护员培训一般为一学期一次,且绝大部分同学只会参加一次,从而导致其急救知识与技能缺乏牢固掌握和及时更新。
建议与校方多做沟通,请校方支持参与救护师资培训,储备自身的救护师资力量;随后进行较大范围的急救普及培训,提高学生的急救意识;在学生中建立固定的急救培训队伍,使之能够长期发展;建立固定的急救教学场所,使同学可经常前往学习。
5 结语
如今突发急症、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意外伤害防不胜防,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与技能,在危难时刻能自救互救。及时有效地实施抢救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并发症,减少医疗费用,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在学生中普及应急救护技术的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国民急救技术素质,也有生命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多重意义。大学开展急救教育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探索合适的方法来完善急救教育体系仍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的责任与义务,也有开展急救教育得天独厚的软硬件条件与师资力量,可以产生以点带面的巨大社会效应。急救教育,造福社会,造福人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作者单位: 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1]王蕊. 高校大学生急救知识课程实施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J]. 运动, 2010, 01(5): 126-127.
[2]汪婕, 汤思洁, 林天跃, 邹圣强. 在校大学生常见意外伤害自救互救知识的掌握现状及对策研究[J]. 高校科技, 2014, (11): 133-133.
[3]海丽曼. 海丽曼委员:关于加强交通参与者应急救护知识培训与普及并提升其应对突发事故能力的建议[EB/OL]. http://politics.gmw.cn/2016-03/05/ content_19181524.htm.
[4]罗书臻. “让心跳继续”[N]. 人民法院报, 2016年03月06日(07).
[5]刘凤芹. 在大学生中开展急救培训的必要性[J]. 中国校医, 2012, 26(3): 225-227.
[6]赵璇, 郑丹, 丁钰,等. 大学生院前急救能力普及教育对策探讨[J]. 科教文汇, 2014, (298): 96-97.
[7]董杰, 朱美意, 王霞. 非医学类专业大学生急救普及状况调查及 影响因素分析 *[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13, 23(6): 70-73.
[8]陆宁. 《现场急救处置》课程开设的可行性与实施办法初探*[J].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 2014, (2): 192-195.
[9]丰胜萍. 急救培训在高校的实践与成效[J].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4, 9(5): 396-398.
[10]何艳, 吴宗辉, 孙炯,等. 重庆市大学生现场急救知识知晓现状[J]. 中国学校卫生, 2014, 35(10): 1494-1496.
[11]王敏佳. 非医学类大学生院前急救知识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2, 15(6): 78-80.
[12]陈梦洁, 张丽萍*, 于瑞梅, 等. 大学生急救护理知识的调查与分析[J]. 护理管理杂志, 2010, 10(3): 187-188.
[13]黄友华. 大学生现场急救知识推广普及对策[J]. 临床合理用药, 2012, 5(8B): 173-175.
[14]何红, 陈庭佳, 戴洁红, 等. 中山大学2012级新生急救知识水平的调查[J].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4, 32(5): 723-725.
[15]刘岩. 论在普通高校开展急救与自救技能选修课的重要性[J]. 才智, 2014, (33): 165-165.
[16]田玉梅, 杨小仙, 谢日华. 美国学校健康教育现状[J]. 实用医技杂志, 2016, 23(5): 514-515.
[17]秦艳红, 高, 君, 王景新, 等. 灾害护理教育的现状[J].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 2012, 1(3):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