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反倾销对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贸易效应影响的实证分析

2016-02-07刘爱东禹露谭圆奕

关键词:服装业竞争力纺织

刘爱东,禹露,谭圆奕

(中南大学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国外反倾销对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贸易效应影响的实证分析

刘爱东,禹露,谭圆奕

(中南大学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运用1990—2015年纺织服装业时间序列数据,在对被诉反倾销前后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含有滞后项的动态联立方程模型;并通过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中国遭遇反倾销对行业出口规模、出口国际竞争力、出口市场结构的影响,以及各变量之间相互作用下的贸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反倾销案件的增加将导致产业出口规模的缩减;但产品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出口市场分散效应带来的贸易增长,又将冲减反倾销产生的不利影响,故国外反倾销的贸易破坏效应不显著。从短期静态看,反倾销将削弱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竞争力;但从长期动态测算,只要应对有效,则对提升产品出口竞争力有正向影响;而国外反倾销对中国产生贸易偏转效应,又将促进产品出口市场多元化。

国外反倾销;纺织服装业;联立方程模型;出口贸易效应

一、引言

纺织服装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为我国出口创汇、贸易顺差以及外汇储备做出了重大贡献。据统计,我国始终是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第一大国,近年来其出口额已超过世界同类产品出口总额的1/3。这正是我国纺织服装产品频繁遭受国外反倾销调查重要原因所在。WTO反倾销统计数据显示:1995—2014年,全球对纺织服装产品共发起反倾销调查346起。其中,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案件就有86起,占了24.9%;全球对纺织服装产品实施最终反倾销措施共253起,而针对中国的裁定则为70起,占比27.7%。产品立案数与裁定率之高,市场需求的进一步萎缩,以及常年被征收歧视性反倾销税,阻碍了中国纺织服装业向国际市场挺进,削弱了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关于国际反倾销所产生的贸易效应,Staiger、 Wolak首次提出反倾销的贸易破坏效应,认为反倾销调查和征税均会对被诉国造成不利影响[1]。Bown和Crowley总结了反倾销的贸易效应,包含贸易破坏效应、贸易转向效应、贸易偏转效应和贸易抑制效应[2]。Khatibi以欧盟对外发起的反倾销案件为例,考察了反倾销调查前后6年产生的效应,认为反倾销措施会在欧盟内部成员国之间产生显著的贸易转移效应。而处于比较劣势的涉案产品贸易转移效应较弱,出口贸易破坏效应较强[3]。Konings和Vandenbussche则探讨了发起反倾销对企业生产率及竞争力的影响[4]。Hylke Vandenbussche和Maurizio Zanardi运用贸易模型,发现反倾销政策的使用对于进口国总进口量有很大影响,但在不同的区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5]。Chad Bown检验了美国保障措施政策和歧视性反倾销这两种不同的贸易壁垒对贸易效应影响的区别,发现二者效果类似[6]。

国内学者对国外反倾销所产生的贸易效应研究中,杨仕辉、许乐生、邓莹莹通过对1998—2006年印度反倾销主要被诉国相关数据的分析,发现反倾销结案后将出现贸易破坏效应及贸易转移效应,但不能保证贸易效应的持续性,而申诉国的国际竞争力有所提升[7]。张永分析了美国1994—2008年反倾销申诉案件,发现只产生了市场转移效应,而不存在贸易转移效应[8]。谢建国、黄秋月发现中国遭遇美国反倾销调查对相关涉案产品出口的抑制作用只在短期发生效力,且第一年的贸易抑制作用最强,从第二年起逐渐减弱或消失。此外,遭遇反倾销调查造成的出口转移效应有长期持续性[9]。奚俊芳、陈波认为国外反倾销有助于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从而对企业竞争力产生一定影响[10]。梁志鹏从涉案产品出口竞争力的角度分析了印度对中国反倾销的贸易效应,并发现出口市场结构发生转变[11]。刘爱东、罗文兵通过CiteSpaceII软件对国际反倾销相关文献进行了归纳整理,梳理了反倾销措施对贸易、产业、公共福利的影响,提出三位一体的反倾销应对策略[12]。针对作为反倾销重灾区的纺织服装业,周灏以部分涉案产品为例,探讨了国外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反倾销现状与其产生的价格效应,认为出口价格上升和下降的涉案产品比例均衡,但出口价格整体变动幅度呈下降趋势[13]。

综上,国内外文献基本上是从申诉国出发,比较被诉方出口贸易额的变化以研究国际反倾销所产生的贸易效应。理论上,被诉国遭遇反倾销将抑制该国的出口,但由于现实经济领域中诸多因素的影响,最终的贸易效应是不确定的。因此,本文利用1990—2015年全球范围内的样本,从被诉国家和具体行业两个层面,基于出口规模、出口竞争力、出口市场结构多个角度系统分析反倾销对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贸易效应的影响,为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应对反倾销战略创新提供实证支持。

二、国外反倾销对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竞争力影响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为了更好地研究反倾销对行业出口贸易效应的影响机理,从多角度对反倾销贸易壁垒下中国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变化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统计数据中,所有反倾销案件样本皆取自世界银行反倾销数据库,涉案产品进出口贸易数据(6位HS海关编码)取自联合国贸易数据库(UNCOMTRADE)。

(一) 反倾销对国别市场竞争力的影响

通过比较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在两类国家的显示性比较优势变化,研究反倾销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国别市场竞争力的影响。其中,一类为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频繁提起反倾销诉讼的国家,包含美国和欧盟两个纺织服装产品进口大国,以及土耳其、印度、南非、秘鲁、墨西哥;另一类为较少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提起反倾销诉讼,且大量进口纺织服装产品的国家,包括韩国、加拿大,以及进口贸易大国日本。

美国经济学家巴尔萨(Balass)1965年提出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RCA)。他指出,产品或行业在某国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全球贸易中该产品占总贸易额的份额之比可以表示国家在产品或行业贸易上的比较优势。如果需要比较两国之间的竞争优势变化,单靠传统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难以得出有意义的结果,因此沈国兵构造中国产品对美国出口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14],本文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国产品对特定市场出口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即以向特定市场的出口额为重点把握某种产品的竞争力,以比较两组国家的出口优势。市场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可以测定某种产品在特定市场上的比较优势,指数大于1时表明具备竞争力,其计算公式是:

式中:Xi,j为特定出口国对j国市场的i商品出口总额,为j国市场i商品在全世界的总进口额。为特定出口国在j国市场的总出口额,为j国市场在全世界的总进口额。

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在第一组国家的RCA指数如图1。本文将我国遭遇反倾销调查前2年、遭遇调查当年和反倾销调查后4年作为三个统计时间段,设2000年以后首次对我国纺织服装产品提起反倾销诉讼的年份为t,自t年开始,产品在7国分别遭受多起反倾销立案调查。结合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在开始遭遇反倾销前2年及后4年的趋势变化,发现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在该类市场保持比较优势。然而,RCA值在反倾销调查发生前呈上涨趋势,但从被发起反倾销调查当年起,呈现出下降趋势。其中,墨西哥的下降幅度最大,受影响程度最大,在t+1年到达RCA值的低谷。可见,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在反倾销诉讼国市场上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自遭受反倾销后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在反倾销诉讼较频繁的时间段,该趋势尤为显著,但在部分国家,几年后基于行业强竞争力得以回升。

对比图2可知,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在非诉讼国市场的RCA值大于3且维持稳定上升趋势,说明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在该类市场始终保持强竞争优势。

图1 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在诉讼国市场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图2 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在非诉讼国市场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由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在其市场上遭受较多反倾销诉讼的国家与极少遭受反倾销诉讼的国家的显示性比较优势对比分析,发现反倾销对显示性比较优势的上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国外反倾销诉讼将加快RCA值的下降速度。虽然反倾销对显性比较优势有抑制作用,但总体上中国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显性比较优势,受影响不大。说明反倾销只在诉讼国市场有短期的贸易破坏效应。

(二) 反倾销对涉案产品竞争力的影响

为比较某种产品遭遇反倾销前后的竞争力大小,引用迪尔多夫(Deardorff)1980年提出的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 Competitive Index, TC),测算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其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例,以表示某产品净出口或净进口的相对规模,判断出口竞争力的大小。计算公式为:

式中:TC表示贸易竞争力指数,Mi,t、Xi,t为t时期某国i产品的进口额、出口额。TC指数的取值在-1至1之间,数值越大时竞争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图3表示近年来中国对美国、印度、土耳其出口商品受到反倾销调查,并且最终进行裁决之后,具体产品在申诉国市场的TC值变化,t为受到反倾销调查的年份。如图可知,在贸易活动中,中国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是不断改变的。图中9种产品显示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TC值大多在0.8~1,具备极强的竞争优势,而国外反倾销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产品的竞争力造成影响。

图3 国外反倾销对中国出口纺织服装产品的TC值影响

以上9种产品在遭受反倾销调查和裁决后,TC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大多数保持在0.8~1的稳定状态。其中,带织边窄幅织带(HS580632)的TC值从0.94下降到了0.77,艺术画布(HS590190)从0.99下降到0.34,竞争优势从极强降低至较强,降低了一个层次。但均在t+3年有一定回升,分别增长至0.81与0.79。而黏胶短纤维(HS550410)的TC值从0.83下降到了-0.77,窗帘及装饰布(HS630392)的TC值从0.93下降到了-0.39,产品从具备较强竞争优势降低至处于较大劣势。而合成聚酯短纤维(HS550320)、编织电热毯(HS630110)、短纤缝纫线(HS5508)、聚酯长丝纱线(HS540233)、亚麻织物(HS5309)等其余产品,虽然呈现出下降趋势,但程度微弱,几乎不受到影响,依然保持着强竞争力。可见,国外反倾销对于具体产品竞争力产生的影响不同。通常情况下,国外反倾销将削弱中国涉案产品的竞争力,对我国部分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主要在遭遇反倾销调查后3年内发生效力。而对于一些本身具有极强竞争力商品的抑制效应并不显著。

(三) 反倾销对纺织服装业整体竞争力的影响

上文测算了具体涉案产品在申诉国的TC指数,现以中国纺织服装业所有产品在全球市场上的TC指数来衡量行业整体竞争力,发现国外反倾销在短期内对行业整体竞争力有一定的损害。自1998年起,中国纺织服装业的TC指数皆在0.5之上,可知中国纺织服装产品以出口为主导,保持强竞争优势。2001—2005年,TC指数的上升速率较快,而2005年中国纺织服装产品遭受反倾销诉讼案件数量激增,其上升速率大幅下降,自此逐年降低,2009年甚至减到负值,该年反倾销案件数高达峰值12件。综上可得,中国纺织服装产品TC指数较强且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在遭受反倾销较为严重的年度,其上升速率相对减慢。故国外反倾销诉讼会抑制TC指数的增长。

从长期动态来看,虽然遭遇反倾销贸易壁垒,但产业整体保持强国际竞争力,伴随出口额的增长呈较稳定上升状态。说明反倾销对我国纺织服装业在全球市场上的贸易破坏效应较弱,对具体涉案产品在诉讼国市场上的贸易破坏效应更为明显。

三、国外反倾销对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贸易效应影响的模型分析

在现实经济领域对外贸易中,产品出口规模、出口市场结构、出口国际竞争力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产品出口遭受反倾销后,各变量之间也应存在一定的影响。联立方程模型从系统的角度分析多个变量相互之间的作用及影响,可以更准确可靠地反映出经济系统间的相互因果数量关系。相比于单一方程模型,联立方程模型更适合分析多因素下反倾销与出口贸易效应的系统性问题,从而得到更为有效的估计结果。

(一) 变量定义

考虑到统计资料的可获得性,选取数据较为完整的1990—2015年作为样本区间,以保证模型的准确性。模型中具体变量定义如下:

1. 反倾销调查案件数量(Y)

将历年世界各国(地区)对华纺织服装产品反倾销的案件数量进行统计,其中包括当年发起调查、正在调查、作出终裁并征收反倾销税的全部案件,相关数据取自世界银行反倾销数据库与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2. 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额(EX)

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额代表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从国内向国外出口纺织服装产品的全部价值。因此,纺织服装产品出口规模可用中国历年纺织服装产品出口总额表示,相关数据来源于1991—2016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

3. 贸易竞争力指数(TC)

考虑到RCA指数只计算了单个产业的出口份额,忽略了产品进口与其他产业出口的影响。方程选用贸易竞争力指数来衡量行业出口竞争力的大小。贸易竞争力指数可以及时反映产品在某一时点或连续某一时段出口竞争力的变化,同时剔除宏观因素的影响。

4. 赫芬达尔指数(HHI)

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是经济学界和政府部门测量行业市场集中度常用的指标,能较好地反映出口市场结构的变动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X表示某产品出口总额,Xi表示该产品在i市场的出口额,HHI指数的大小在0~1,HHI值越大表明市场集中度越高。为分析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外贸市场结构,选择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拉丁美洲以及大洋洲市场的出口额进行测算。相关数据来自1991—2016年《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

5. WTO虚拟变量(D)

引入虚拟变量以衡量中国加入WTO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加入WTO之前的年份记为0,之后的年份记为1。

表1为上述主要指标的描述性统计情况。

表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二) 平稳性检验

为了提高计量模型估计结果的可靠性,有必要在回归分析前检验变量的平稳性。考虑到各个变量取值单位不同,对数值变化幅度过大的变量Y与变量EX取自然对数,使数据更加平稳,减弱模型的异方差性。得到的结果记作lnY和lnEX。使用ADF检验方法对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并依据AIC及SC最小准则选择滞后阶数。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变量的ADF检验结果

由表2可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lnY、lnEX、TC和HHI的ADF统计量小于临界值,说明各变量初始水平值上是非平稳的。一阶差分处理后的进一步检验结果显示,ΔlnY、ΔlnEX、ΔTC和ΔHHI都是平稳的,皆为一阶单整序列。

(三) Johansen协整检验

选择适用于多个变量的Johansen协整检验法,检验模型中四个主要变量的协整关系,所得结果见表3。由此可得出结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三个协整方程,证明了变量lnY、lnEX、TC、HHI之间的协整关系。

表3 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

(四) 联立方程模型的回归结果与分析

鉴于反倾销对出口规模、出口国际竞争力与出口市场结构的影响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构建单方程模型可能出现内生性问题,导致估计结果不一致,因此系统地构造由相互关联的三个方程组成的联立模型,以研究反倾销对出口贸易的影响。考虑到各被解释变量滞后项可能存在影响,通过检验加入了lnEX(-1),TC(-1),HHI(-1)三个对应的一阶滞后项。借鉴汪五一等人研究贸易摩擦与钢铁行业出口关系时构建的方程[15],得到我国遭遇反倾销下关于出口规模、出口国际竞争力、出口市场结构的联立方程组模型,具体形式如下:

式中:βi、αi、γi(i=1,2,3,4,5)分别表示相应变量的系数,εj(j=1,2,3)为模型的误差项。式(4)、(5)、(6)联立构成反映反倾销对出口贸易效应影响的基本模型。需要说明的是:联立方程基本模型中选择的解释变量只是考虑到其与被解释变量可能存在的关联性,而联立方程最终模型中确定的解释变量主要决定于实证检验的回归结果,即根据统计量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值与拟合优度来对具体解释变量的合理性做出取舍。

本文选择广义矩阵估计法(generalized method of moment, GMM)检验模型的有效性,广义矩阵估计法允许随机误差项存在异方差和序列相关,且不需要知道扰动项的确切分布,能得到较为稳健的参数估计量,同时避免了普通最小二乘法(OLS)、极大似然法(ML)等方法存在的局限性。在联立方程模型的设定中,出口额、贸易竞争力指数、赫芬达尔指数为模型的内生变量,其他前定变量均作工具变量,其中包括外部变量与滞后期变量。选用HAC矩阵为加权矩阵检验时间序列数据,三个方程均满足联立方程组模型识别的阶条件和秩条件。实证分析软件采用eviews8.0。

表4为运用GMM方法估计的反倾销对出口贸易效应影响的回归结果。三个方程的拟合情况良好,除个别常数项,方程中各变量系数均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所有方程经Sargan检验的P值大于0.05,说明不存在严重的过度识别问题,工具变量有效。而二阶自相关检验AR(2)值也大于0.05,表明满足扰动项二阶不相关的条件。由DW检验结果可知随机误差项的序列自相关性不显著。总体来说,联立方程的回归结果质量较好,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出反倾销对产品出口的影响。联立方程模型的具体形式如下:

表4 联立方程模型的估计结果

方程(7)的回归结果显示:反倾销案件数量对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额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即被诉反倾销案件数量越多,产品出口规模越小。由此可知,反倾销导致的贸易破坏效应,对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规模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给中国对外贸易造成了负面影响。同时,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对出口额显著的正效应,说明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对出口规模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国涉案产品强国际竞争力在促进申诉国从中国进口的同时,对申诉国从非被诉方的进口转移产生削减作用,维持我国在纺织服装产品行业长期保持的优势地位。而赫芬达尔指数对出口额存在高度的负效应,说明出口集中度的降低有助于减弱反倾销对出口的抑制效应,降低我国受到的损害。此外,出口额的一阶滞后项对出口额的正向效应证明出口历史惯性(上期出口)亦是本期出口的重要影响因素。

方程(8)的回归结果显示:反倾销案件数量对贸易竞争力指数有正向影响,被诉反倾销案件的增加将刺激出口竞争力的增强。此结论与传统意义下反倾销抑制被诉国产品竞争力的观点有所不同,可以从长期动态的角度来解释。从短期静态看,反倾销将削弱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竞争力;但从长期动态测算,只要应对有效,亦有可能对增强产品出口竞争力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15]。结合上文描述性统计分析可知,反倾销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破坏效应的持续性不强,对全球范围内出口竞争力的抑制效果不明显,不足以显著削弱我国的传统产业优势。其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遭遇反倾销后,企业竞争激发了优胜劣汰效应,促进技术进步与创新升级。此外,出口规模的扩大与前期强竞争力基础对出口竞争力的提高亦有所帮助。

方程(9)的回归结果显示:反倾销案件数量对赫芬达尔指数具有显著的负效应,说明随着被诉反倾销的日益频繁,出口市场集中度逐渐下降。这一结果显示,反倾销所产生的贸易偏转效应平衡各个市场出口分布,使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市场更加均匀与分散,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市场多元化的实现存在正面推动作用。产品出口额与赫芬达尔指数负相关,说明出口规模的扩大将提升出口市场的分散度。其次,赫芬达尔指数的一阶滞后项的系数为正,说明出口地理方向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上年出口市场结构的影响。

综上所述,得到国外反倾销对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贸易效应关系如图4所示。

图4 国外反倾销对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出口贸易效应关系

四、结论与启示

综上所述,以中国纺织服装业1990—2015年遭遇的反倾销案件为例,通过构建动态联立方程模型,运用GMM估计方法从出口规模、出口国际竞争力、出口市场结构多个视角,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国外反倾销对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出口贸易效应的影响,研究结论与启示如下。

(一) 结论

(1)反倾销调查给中国产品出口带来贸易破坏效应,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到申诉国的抑制作用较强,产品在申诉国的出口份额显著减少。出口国际竞争力上升促进进口商从中国进口产品,并对申诉国从非被诉方的进口转移产生削减作用。而出口市场多元化能减弱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在调查国市场萎缩对我国整体出口额的影响,二者与反倾销交互对国外从中国进口产生正向贸易效应。这表明具有较高贸易竞争力指数的中国产品即使遭受到国外反倾销,产品较强国际竞争力带来的贸易出口增加,以及出口地理多元化减小的出口风险,能够克服反倾销带来的不利影响,结果使得反倾销的贸易破坏效应不显著。

(2)从短期静态看,反倾销将削弱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竞争力;从长期动态来看,若应对得当可能增强产品出口竞争力。反倾销一旦实施,前期高额的反倾销税以及大幅提升的产品出口价格将削弱中国现有的成本优势,致使出口额明显下降;而且随着反倾销扩散效应的显现,必将进一步削弱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竞争力,甚至大大增加中小纺织企业的关停风险。但从长期角度看,若应对得当,其产生的优胜劣汰效应将形成产品技术创新增强效应、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和对外投资扩大效应,激化企业竞争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淘汰低竞争力的企业有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创新可持续发展,提高行业整体的生产效率与国际竞争力。

(3)反倾销促进产品出口市场多元化。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对外贸易地理方向的集中和贸易发展的不平衡,不但限制了国际市场占有率的提升与贸易市场开发,同时易招致国外对中国的反倾销。实证分析显示,中国纺织服装产品被诉反倾销的增多导致了纺织服装业出口市场赫芬达尔指数的下降。纺织服装产品遭遇反倾销继而引发贸易偏转效应,有效均衡出口市场结构,避免出口额与国际竞争力的大幅度降低,推动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市场多元化,促进对外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 主要启示

(1)鉴于中国产品的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有助于抑制反倾销带来的贸易破坏效应,应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增强产品竞争力[16]。政府需要加强政策支持以促进产品升级,鼓励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行业应根据现有竞争优势调整贸易方向和贸易结构;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提升高技术附加值出口产品占比,推动贸易模式的转型优化,促进中国外贸出口经济可持续增长。

(2)调整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出口市场多元化发展战略有助于我国分散对外贸易分布,减轻同他国在目标市场上的剧烈竞争,避免为争夺国际市场份额而采取低价措施,降低反倾销风险。应改变我国外贸出口市场分布不合理的情况,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以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依照各国消费情况差异,合理制定商品出口价格。在逐步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的同时,调整经济发展方式,控制外贸增长速度,关注出口地贸易状况及市场规模,避免商品出口额短期内大幅增长,依照公平、公正、有序的原则发展对外贸易。

(3)重视国外对华反倾销,重点关注被诉行业与我国优势产业。建立反倾销预警体系,规范中国出口商的贸易出口,相关部门发现预警信号后,应及时调整产品价格与出口市场结构,避免被提起反倾销。即使遭遇立案调查,涉案企业也应该积极应诉,避免高额征税,最大程度地减小反倾销造成的损失。前文分析显示,反倾销对我国造成的贸易损害主要集中于反倾销开始头三年,因此被调查国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是降低损失的关键。这需要企业加强反倾销发生初期阶段的应诉,从源头降低贸易损失。同时,中国也要合理利用对外反倾销,以有效保护国内相关产业,对频繁向华提起反倾销的国家发挥一定的威慑效用。

参考文献:

[1] Staiger R W, Wolak F A. Measuring industry specific protection: Antidump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J].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Microeconomics, 1994, 26(1): 51-118.

[2] Bown C P, Crowley M A. Trade deflection and trade depression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7, 72(1): 176-201.

[3] Khatibi A. The trade effects of European antidumping policy [R]. ECIPE Working Paper. Brussels: The European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2009.

[4] Konings J, Vandenbussche H. Heterogeneous responses of firms to trade protection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8, 76(2): 371-383.

[5] Vandenbussche H, Zanardi M. The chilling trade effects of antidumping proliferation [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2010, 54(6): 760-777.

[6] Bown C P. How different are safeguards from antidumping? Evidence from US trade policies toward steel [J]. 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2013, 42(4): 449-481.

[7] 杨仕辉, 许乐生, 邓莹莹. 印度对华反倾销贸易效应的实证分析与比较[J]. 中国软科学, 2012(5): 48-57.

[8] 张永. 美国反倾销申诉的贸易转移效应分析[J]. 国际经贸探索, 2013, 29(4): 16-26.

[9] 谢建国, 黄秋月. 反倾销与中国的出口损害——基于美国对华贸易反倾销案例数据的研究[J]. 世界经济研究, 2014(2): 41-47.

[10] 奚俊芳, 陈波. 国外对华反倾销对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的影响: 以美国对华反倾销为例[J]. 世界经济研究, 2014(3): 59-65.

[11] 梁志鹏. 印度对华反倾销贸易效应研究[J]. 上海经济研究, 2015(6): 115-122.

[12] 刘爱东, 罗文兵. 基于CiteSpaceII的国际反倾销研究的主要聚类分析[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20(1): 1-6.

[13] 周灏. 基于博弈心理的对华纺织品服装反倾销价格效应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 2015(1): 135-139.

[14] 沈国兵. 显性比较优势与美国对中国产品反倾销的贸易效应[J]. 世界经济, 2012(12): 62-82.

[15] 汪五一, 滕蔚然, 刘鹏. 贸易摩擦对中国钢铁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 2015, 29(1): 88-94.

[16] 刘爱东, 谭圆奕, 李小霞. 我国反倾销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以2012年化工行业对外反倾销为例[J]. 国际贸易问题, 2016(10): 165-176.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antidumping on China’s export trade of textile and apparel industry

LIU Aidong, YU Lu, TAN Yuanyi
(School of Business,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China)

Based on time-series data of the textile and apparel industry from 1990 to 2015, and using the GMM, the present essay attempts to build a model with simultaneous equations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n China’s export trade by foreign antidumping measur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though the increasing antidumping cases have a negative effect on reducing the export scale, the stronger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products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trade caused by dispersion effect of export market reduce the negative impact caused by antidumping. Therefore, the destroying effect of foreign antidumping trade is not remarkable. Antidumping will weaken the export competitiveness of the textile and apparel industry in China in the short term, but has positive effect on enhancing products' export competitiveness in the long run. Meanwhile, foreign antidumping actions have certain trade deflection effect, which is beneficial to achieving export market diversification.

foreign antidumping; textile and apparel industry; simultaneous equations model; the impacts of export trade

F741.2

A

1672-3104(2016)06-0117-08

[编辑: 谭晓萍]

2016- 07-06;

2016-10-26

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会计信息证据效力保障机制研究”(71272068);教育部2013年度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会计信息证据生成机制研究”(20130162110074);201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企业应诉反倾销的会计证据生成及维系研究”(13CGL035);2014湖南省高校科研资助项目“企业应对反倾销会计信息证据效力三体联动机制研究”(14B018)

刘爱东(1950-),女,山东高唐人,中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反倾销会计战略与公司理财;禹露(1992-),女,湖南长沙人,中南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反倾销会计战略与公司理财;谭圆奕(1993-),女,湖南茶陵人,中南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反倾销会计战略与公司理财

猜你喜欢

服装业竞争力纺织
澳洋纺织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蓝青松:让竞争力武装到牙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服装业如何进行供应链管理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
OEM服装业的自主品牌战略研究
论服装供应链中的物流管理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