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呼吸科检验标本采集合格率原因分析及对策

2016-02-06靳爱红张喜燕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呼吸科不合格率合格率

张 静,靳爱红,张喜燕

(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 太原 030013)



·护理医学·

影响呼吸科检验标本采集合格率原因分析及对策

张 静,靳爱红,张喜燕

(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 太原 030013)

目的:分析影响呼吸科检验标本采集合格率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QC小组(质量控制小组)通过PDCA循环进行活动并分析活动效果。结果:检验标本采集合格率由活动前83.89%提高至活动后92.90%,达到活动目标,保证患儿医疗护理质量,提高了患儿满意度。结论:本次研究针对各种影响检验标本采集因素提出对策并积极实施,提高了呼吸科检验标本采集合格率,解决了困扰呼吸科标本质量控制的难题,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

检验标本采集;合格率; QC小组

1 选题理由

医院要求呼吸科检验标本采集合格率≥90%以上[1],QC小组成员对2015年1~4月检验标本采集合格率进行调查,结果为不达标,因此选定课题:提高呼吸科检验标本采集合格率。根据山西省儿童医院要求,确定本次活动目标:将呼吸科检验标本采集合格率提高至90%以上。

2 目标可行性分析

QC小组对呼吸科2015年1~4月住院患儿检验标本采集合格率进行调查分析,其检验标本采集合格率平均为83.89%,低于医院要求。QC小组针对呼吸科检验标本采集合格率低的问题,对不合格的421份标本按照采集标本的种类进行分层分析,呼吸科不合格的检验标本中痰标本不合格率最高,达到92.56%。QC小组针对不合格的痰标本按照疾病种类分层分析,支气管肺炎患儿的痰标本不合格率占比最高,达93.69%,是主要问题。QC小组针对365份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不合格痰标本,按照采集对象的年龄<3岁、3~7岁、7~10岁、10~12岁、>12岁进行分层分析,结果为支气管肺炎患儿痰标本中,<3岁患儿不合格率最高,达到92.88%。QC小组针对支气管肺炎患儿不合格的痰标本中,<3岁患儿的339份不合格痰标本,按照检验项目痰培养、咽拭子、灌洗液、痰涂片及其他进一步进行分层分析。<3岁支气管肺炎患儿不合格痰标本中的痰培养标本不合格率也最高,达91.45%,是主要问题,也是要解决的主要症结。通过现状调查找到了问题的主要症结,QC小组成员认为有信心将问题症结解决80%,计算出目标值为:

QC小组计算了主要问题占比:92.56%×93.69% × 92.88% ×91.45%= 73.65%

目标值测算:83.89%+(1~83.89%)×73.65%×80%=93.38%

纵向比较:QC小组选取呼吸科2014年9~12月检验标本采集合格率做比较。呼吸科2014年9月检验标本采集合格率接近目标值,而2014年10月的检验标本采集合格率明显高于目标值90%。说明呼吸科检验标本采集合格率历史水平曾达到或高于目标。

3 原因分析

QC小组成员应用头脑风暴法对影响痰培养标本质量的相关因素[2]进行了分析,共找出未告知家属痰培养留取相关知识、病情特殊、采集参数未、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标本采集后未及时通知运送5个末端因素。经QC小组成员讨论后,剔除1个不可控因素(病情特殊),针对其他4个因素,逐一进行了确认。

4 要因确认

4.1 末端因素一:未告知家属痰培养留取相关知识

对2015年2~5月呼吸科痰标本采集相关知识宣教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痰标本采集相关知识宣教覆盖率统计 例

为了进一步了解告知后患儿家属对痰培养标本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患儿家属对痰培养标本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例

结果显示,患者及家属主观意识缺乏[3],患儿家属对痰培养标本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1.64%,不符合要求。

QC小组继续对患者家属痰培养标本相关知识知晓与不知晓两组痰培标本的不合格率进行了χ2检验,具体结果见表3。结果显示两组人员痰培养标本不合格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未告知家属痰培养留取相关知识对痰培养标本不合格率影响较大。

表3 患者家属痰培养标本相关知识与痰培养标本合格率相关关系 %

4.2 末端因素二:采集参数未优化

由于采集痰培养标本时受到压力、吸引时间、吸痰管口径及采集时插入深度4个方面的影响,因此QC小组成员对护士采集痰培养标本时的具体操作情况进行现场查看。

4.2.1 采集时压力调节 QC小组成员对435名患儿进行痰培养标本采集时的压力调节情况进行了现场查看,其中采集时压力调节在<0.02 MPa的148名, 0.02~0.04 MPa之间的148名,>0.04 MPa的139名,压力调节正确者(0.02~0.04 MPa正确)仅占34.1%;QC小组继续对采集时压力不同的三组人员痰培养标本不合格率进行χ2检验,具体结果见表4。结果显示,3组人员痰培养标本不合格率总体有差别(χ2=64.32,P<0.05),采集时压力调节在0.02~0.04 MPa之间的不合格率最低,说明压力对痰培养标本不合格率有明显影响。

表4 3组不同采集压力者痰培养标本不合格率比较

4.2.2 采集时吸引时间(s) QC小组成员对60例患儿采集痰培养标本时吸引时间进行了现场查看,结果为吸引时间不符合要求,改进余地大。

4.2.3 吸痰管口径 QC小组现场查看了护士进行痰培养标本采集时对吸痰管口径的选择情况,经调查,护士进行痰培养标本采集时都选择了适合患儿呼吸道直径型号的吸痰管,吸痰管口径选择正确率100%。

4.2.4 吸痰管插入深度 a)对护士进行痰培养标本采集时吸痰管的插入深度进行了现场查看,并根据具体结果绘制直方图(图1)。采集痰培养标本时插入深度直方图为左偏型直方图,73%的样本落在规格下线之外,护士采集痰培养标本时吸痰管插入深度不符合要求,需要进行干预。b)继续对不同插入深度的上皮细胞检出(>10个/高倍视野为不合格标本)不合格率进行统计,具体结果见表5。c)将插入深度14~20 cm的分为正确组,将插入深度<14 cm和>20 cm的分为错误组,并对两组标本中的上皮细胞检出不合格率进行χ2检验,见表6。结果显示,吸痰管插入深度正确组与错误组两组标本的上皮细胞检出数不合格率有统计学差异(χ2=67.20,P<0.05),说明吸痰管插入深度对痰培养标本不合格率影响大。

图1 60例护士采集痰培养标本时吸痰管插入深度统计直方图

插入深度上皮细胞<10个/高倍视野>10个/高倍视野不合格率(%)<14cm3510675.214~20cm983626.9>20cm447964.2

经调查统计,插入深度在14~2 0cm之间的上皮细胞检出数不合格率最低。

表6 两组上皮细胞检出不合格率比较 份

4.3 末端因素三: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首先对护士无菌技术操作的操作考试成绩进行了查看,其次对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执行现场查看,结果为护士操作均符合要求。

4.4 末端因素五:标本采集后未及时通知运送

QC小组对当天痰培养标本采集后通知运送中心收取标本的时间进行现场查看,符合要求。

经要因确认,QC小组成员共找出了2个要因即未告知家属痰培养留取相关知识、采集参数未优化。

5 对策实施

5.1 实施一:告知家属痰培养留取相关知识

制定《呼吸科健康宣教手册》,重新修订标本采集部分。加强健康宣教,对检验标本的重要性进行强调,并宣教留取时需注意的事项及需家长配合的方面。在对家属的问卷调查中增加关于检验标本留取的注意事项宣教及调查,以便提高家属对此问题的知晓率。将痰培养标本采集注意事项制作成微课在病区内宣传播放。对策实施后,QC小组再次查看了呼吸科痰标本采集相关知识宣教覆盖率,为93.96%,高于标准90%。QC小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取了呼吸科46住院患儿家属对痰标本采集相关知识知晓率,家属对痰标本采集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至94.87%,超过标准值。引进新的痰标本采集容器,达到无菌容器的要求,并在科室推广使用。

5.2 实施二:采集参数未优化

邀请检验科专家对护士进行痰标本相关知识培训。科内高年资护士对低年资护士进行一对一培训,同时加大考核力度。实施后,QC小组再次调查抽取了2015年7~10月份护士采集检验标本相关知识培训覆盖率。培训覆盖率达到了95%,高于要求。QC小组调查了2015年7~10月呼吸科护士参加采集痰标本相关知识培训时间,培训时间平均超过4 h。

6 效果检查

6.1 目标实现情况

2015年11月所有对策实施后,QC小组进入效果检查阶段。QC小组成员统计2015年12月~2016年2月呼吸科检验标本合格率,结果见表7。

表7 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呼吸科检验标本合格率统计

结果可知QC小组目标实现了,并且优于目标值,接下来QC小组对问题的症结进行验证,QC小组对2015年12月~2016年2月176份不合格标本进行种类调查,结果见表8。由结果可知,痰培养标本采集不合格已经由主要问题变为次要问题。

表8 2015年12月~2016年2月呼吸科不合格的

6.2 无形效益

提高呼吸科检验标本合格率,可以在第一时间准确无误地为患儿提供有效治疗,极大程度地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从而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升了儿童医院形象,取得了良好的声望和社会效益。

7 巩固措施

7.1 巩固措施(见表9)

表9 有效措施标准化表

7.2 巩固期效果检查

通过以上的巩固期措施,呼吸科检验标本合格率在巩固期仍稳定在90%以上,超过预定目标值,QC 活动的巩固效果非常理想。巩固期内效果持续有效,效果稳定。

8 结论

本次研究中,QC小组完全是在QC质量管理方法的指导下,进行了团队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活动,QC小组成员不仅能很好地科学地运用QC方法和工具,结合实际工作来提升工作的效率,而且在团队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精神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为今后日常工作的改进打下基础。

[1] 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质量控制考核标准[S].2015.

[2] Guest J.Specimen Collection.Part5-obtaining a Sputum Sample [J].Nuts Times,2008,104(21):26-27.

[3] 章玉珍,王亚莲,梁红梅,住院患者痰标本采集不及时的原因及对策[J].临床肺科杂志,2007,12(3):263-264.

本文编辑:王 霞

张 静,女,副主任护师,从事护理管理工作

R446.5

B

1671-0126(2016)06-0061-04

猜你喜欢

呼吸科不合格率合格率
提高肉鸡出栏合格率的综合措施
CBL教学模式在提高呼吸科教学质量中的应用探索
风雨中逆行的抗“疫”巾帼战士——记呼吸科副主任张磊
13省市洗面器、浴缸抽查不合格率7.8%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
7省市电冰箱抽查不合格率12%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降低护理记录书写不合格率
品管圈在降低灭菌物品包装标识固定不合格率中的应用
我国生鲜乳连续7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