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在无张力腹股沟斜疝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2016-02-06邢云龙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17期
关键词:补片疝囊修补术

邢云龙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在无张力腹股沟斜疝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邢云龙

目的 探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治疗无张力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 抽选腹股沟斜疝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腹膜前间隙腹股沟斜疝修补术以及疝环充填式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治疗,评估其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3%)、复发率(1.7%)、疼痛缓解时间及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膜前间隙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患者效果良好。

腹膜前间隙腹股沟斜疝修补术;腹股沟斜疝;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peritoneal tension-free inguinal hernia repair in the treatment of tension-free inguinal hernia effect. Methods Decimation in inguinal hernia patients with 120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were given pleural gap indirect inguinal hernia neoplasty and hernia ring filling type inguinal hernia repair for the treatment,the effect of treatment was evaluat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3.3%),recurrence rate(1.7%),pain relief time and pain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pleural space before inguinal hernia repair in the treatment of inguinal hernia in patients with significant effect.

【Key words】Preperitoneal tension-free inguinal hernia repair,Inguinal hernia,Effect

腹股沟斜疝是当前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疝气类型,其约占所有腹外疝患者数量的90%、占腹股沟疝患者数量的95%左右,对患者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2]。本次研究将探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在无张力腹股沟斜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选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无张力腹股沟斜疝患者12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18~72岁,平均(45.8±6.7)岁;对照组(60例)张男35例,女25例,年龄8~70岁,平均(45.6±7.2)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硬膜外麻醉,于患者腹股沟韧带上方作5 cm斜切口,切开提睾肌,寻找疝囊并游离高位结扎疝囊,使用锥形网塞填塞内环,周围与腹横肌缝合固定。精索后方则放置补片,分别与腹股沟韧带,耻骨结节,腹横肌缝合数针固定补片,逐层缝合切口。

观察组患者麻醉方法、切口大小等均同对照组,寻找疝囊并游离回纳疝囊,于疝囊颈下缘切开腹横肌等相关组织,精索去腹膜化,游离腹膜前间隙,补片平铺患者腹膜前间隙(覆盖Bogros间隙及Retzius间隙),而后固定补片、修复缝合腹横筋膜。复位精索后逐层缝合切口。

患者术后均随访1年。

1.3观察指标[3-4]

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环节时间、术后复发率,并评估患者疼痛程度(VAS评分法)。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表达方式包括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两种类型,检验方式则分别为t检验和χ2检验,若最终P<0.05则表示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3%)低于对照组(18.3%)(P<0.05)。其中观察组中切口感染1例、腹腔异物1例;对照组中切口感染3例、腹腔异物5例、阴囊水肿3例。

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1.4±0.8)h、疼痛评分(5.3±1.4)分;对照组依次为(2.4±0.9)h、(7.2±1.8)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复发率(1.7%,1例)低于对照组(11.7%,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统计显示[5],腹股沟斜疝患者多发于老年群体,同时男性患者发病率高于女性。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于生理解剖结构的差异性,而腹股沟斜疝对患者生活、工作等都造成了严重影响[6]。有关研究认为[7],修复患者腹横筋膜缺口、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是腹股沟斜疝患者的治疗关键。

本次研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腹膜前间隙无张力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治疗,腹膜前间隙无张力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是在常规疝环充填式无张力腹股沟斜疝修补术上的一次重要进步,手术过程中患者不需要强行缝合腹壁存在的缝隙,术者可以使用术前准备好的补片进行缝合固定,与患者腹壁各项结构缝合固定以形成致密纤维结缔组织层,全面弥补缝隙的同时提升患者腹壁的抗压能力,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其相较于常规疝环充填式修补术更加贴近人体生理结构,不会使患者产生较强的异物感。而临床研究显示[8],疝环充填式无张力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在修补面积上存在一定缺陷,无法完全覆盖患者肌耻骨孔,患者复发率由此大大增加。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则更接近人体生理结构,不需要对患者疝囊进行填充,能够有效增强并修复患者全部腹股沟区域,完成解剖意义上的全方面修补。

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疼痛程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证明腹膜前间隙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患者效果良好。

[1] 路来社,马锋. 开放式腹膜前间隙修补术与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分析[J].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2015,9(6):45-47.

[2] 杜国明. 轻量型补片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0):103-104.

[3] 崔磊,谢嵘,张清,等.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29(2):4-6.

[4] 王忠潮.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斜疝治疗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5):145.

[5] 杨吉荣.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疝气的临床探讨[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0):84-85.

[6] 时菊明,陈敏政.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腹股沟斜疝65例的治疗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23):3151-3152.

[7] 朱响,梅拥平,王馨,等. 经腹腔镜与开放式腹膜外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分析[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14,34(10):1412-1415.

[8] 江志霞.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治疗无张力腹股沟斜疝的效果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2016,23(7):29-31.

Application of Preperitoneal Tension Repair of Inguinal Hernia in Treatment of Tension-free Inguinal Hernia

XING Yunlong General Surgery Department,Changchun Municipal People's Hospital,Changchun Jilin 130012,China

R656.2

A

1674-9316(2016)17-0052-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17.035

长春市人民医院普外二科,吉林 长春 130012

猜你喜欢

补片疝囊修补术
不同假疝囊处理方法对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比较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污染和感染区域中应用生物补片的研究进展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补片的选择与固定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采用疝囊剥离与横断处理治疗Ⅲ型腹股沟疝的对比研究
自固定补片与普通聚丙烯补片在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的对比研究
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腹膜前Kugel补片法治疗股疝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