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基于大学生情绪管理的思考
2016-02-05谭凤娇
谭凤娇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925
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基于大学生情绪管理的思考
谭凤娇*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925
摘要:高校网络舆论的引导既是当今高校管理与发展的一个热点和敏感问题,也是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情绪管理所面临的一个难点问题。本文基于大学生情绪管理的思考探究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舆论;情绪管理
高校网络舆论的引导既是当今高校管理与发展的一个热点和敏感问题,也是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情绪管理所面临的一个难点问题。当前高校大学生情绪管理的方式存在诸多问题,高校网络舆论在大学生情绪管理中未能发挥应有的引导作用。高度重视高校网络舆论的引导,这对加强大学生情绪管理、促进校园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舆论概述
网络舆论是指公众以网络为平台,通过网络语言或其他方式围绕公共事务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的特殊舆论形式。
众所周知,网络舆论具有双面性,正面的网络舆论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而负面的网络舆论,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消极的作用。随着互联网和电信网络的普及,网络舆论已经逐渐成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崭新的、特殊的舆论形态,再加上近些年来网络舆论事件层出不穷,促使网络舆论成为研究的热潮。目前关于网络舆论的学术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对网络舆论引导和管理措施还不够完善,或者说相对较弱。网络舆论研究是一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新课题。
我国网络舆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国民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舆论在网络中不仅能维护社会公平公正,保障人民的切身利益,而且还有效地促进了党和政府与公众的双向沟通,成为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标杆。网络舆论的快速发展,体现了我国公民享有的自由表达权得到保障,也为国家的民主进程做出了贡献。然而,中国的互联网发展起步较晚,还没有一套建立健全的管理监督体系。再加上网络的不确定性产生的一些问题,大大加大了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难度。我国网络舆论监督不健全,使网络舆论还存在许多负面影响。
二、高校网络舆论与大学生情绪管理
(一)高校网络舆论
高校网络舆论是指高校师生依托校园网络平台,针对一些社会焦点和热点问题所发表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看法、态度和情绪的总和。在当代的高校校园中,网络已经遥遥领先于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和传播信息的主要渠道。
(二)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指通过研究个体和群体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识,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并由此产生良好的管理效果。情绪管理是对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感知、控制、调节的过程。大学生情绪管理即对大学生情绪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过程。笔者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情绪调节——基于大学生群体的研究》①的调研结果显示,47.8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情绪调节能力较强,32.48%的认为自己的情绪调节能力一般,13.81%的认为自己的情绪调节能力很强,很少认为自己的情绪调节能力很差等。此外,57.54%的大学生认为提高情绪调节能力对自身发展“帮助很大”,35.81%的认为“比较有帮助”。总的来说,大学生对自己情绪调节能力的评价还是比较高的。在大学生看来,提高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对其自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我国,大学生多数处于18-24岁这一年龄阶段,他们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复杂的自身和社会问题,往往容易导致大学生情绪复杂多变,他们的个性、思想、行为、价值取向、心理和需求等方面都呈现出许多网络时代的新特点。网络舆论特别是对热点事件的评价最有可能影响大学生的情绪,这种影响力远远超过传统媒体。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使得大学生们轻易就接触到一些极端言论并深受网络舆论的影响,导致大学生情绪出现从众性、起伏性以及极端性等特点。
(三)网络舆论的正确引导是大学生情绪管理的有效手段
大学生作为网络舆论的主要接受群体之一,其情绪表达方式深受网络舆论的影响。随着网络的广泛普及,以及网络舆论对高校校园和大学生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都迫切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大大提高引导网络舆论的水平。不可否认,网络舆论的正确引导应当成为大学生情绪管理的有效手段。
三、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对策探究
笔者以为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应注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增强网络舆论引导的校园保障
一是发挥网络优势,打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平台。当前,要积极推进思想教育信息资源库建设,针对当今社会大学生们关心的热点,热议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现代多媒体设备、数字技术,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内容更生动形象,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二是主动公开信息,优化舆论环境。对于高校党建思政、改革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校园突发事件等社会关切的事项,要通过设立信息公开平台、建立科学合理的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以适当的形式及时在校园网、微博、微信等平台予以公布。主动公开信息,做好正面引导,是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基础。
(二)强化高校网络舆论引导队伍建设
高校要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把握网络传播的规律和特点,大力加强网络舆论引导队伍建设。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注重培养一支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具有较高的网络技术水平的复合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组织网络舆论引导队伍学习并运用网络传播的方式和工具,积极发出真实的、有质量、有价值的声音,帮助大学生厘清
是非界限,引导他们多看主流、认清本质。
此外,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要准确地把握受众特点,不断强化网络舆论引导队伍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与底线意识,恪守政治底线、法律底线与道德底线,善于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等方式,及时回应学生关切,以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全面引领舆论。
(三)加强高校网络舆论引导主体教育
随着网络舆论载体多样化,社交平台影响力增强,高校要愈加注重加强对舆论引导主体的教育。
一是加强大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高校在大学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大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一线教育作用,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于无形间引导学生主动关注新闻,学会从多渠道多方关注并收集相关信息,以求得到准确的信息,避免盲目跟风。此外,还要引导大学生多阅读勤思考,提高个人综合文化素养,以便理性看待问题,避免极端化。
二是加强大学生网络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高校要针对网络的不确定性,结合大学生网络行为现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大力加强网络文明以及网络安全教育,引导大学生提高自身的网络文明素养。此外,高校还可以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注意结合大学生自身实际情况,根据大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生理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课程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
四、结束语
高校网络舆论是直接反应高校稳定、健康的一面镜子。高校要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工作,有效避免网络问题对大学生情绪产生的负面影响,促进高校校园和谐稳定发展。
[注释]
①笔者自行编制《大学生情绪调节及其影响因素现状调查问卷》,对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东培正学院、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等四所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91份,其中有效问卷391份,有效回收率97.75%.
[参考文献]
[1]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齐原.大学生情绪调节的现状研究[J].科教导刊,2011.11.
[3]李秀英.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环境—情绪与情感[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2,29(2).
[4]张钦.探析网络社会“新意见群体”的舆论诉求与引导管理[D].兰州理工大学,2011.
[5]冯淑珍.公共管理视角下的网络舆论引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3-0244-02
*作者简介:谭凤娇,女,思想政治教育讲师、政工师、高级职业指导师,主要从事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