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
2016-02-05赵富华
赵富华
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
赵富华
目的 探讨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220例丙肝患者的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结果 经过调查后,引起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吸毒混合使用注射器、易造成皮肤创伤的职业、输血造成感染、外科手术引起的感染、内窥镜检查、母婴感染,其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吸毒混合使用注射器和易造成皮肤创伤的职业。结论 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而且较为复杂,引起感染率很大,所以要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降低丙肝病毒感染的发生。
丙肝病毒感染;危险因素;防治对策
丙肝病毒的传染率较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丙肝主要以血液传播为主,然后发展成为肝炎、肝癌等,丙肝病毒的基因序列变异性较强,目前还没有预防丙肝的疫苗[1]。因此只能减少丙肝病毒的传染以降低丙肝病毒对人们身体的伤害。本文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220例丙肝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调查丙肝病毒传染的危险因素,便于确定防治对策,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220例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36例,女性84例,年龄25~71岁,平均年龄(34.6±2.8)岁,病程5个月~14年,平均病程(4.2±2.1)年,学历本科17例、专科23例、高中52例、初中61例、小学6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丙肝的诊断标准,对其传染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
1.2 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确定丙肝病毒传染的危险因素,然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引起丙肝病毒传染的因素有:输血、母婴传染、发生性行为、造成皮肤轻微创伤(纹身、打耳孔)、吸毒混合使用注射器、手术、共用牙刷、一同进食、治疗丙肝患者的医护人员、易造成皮肤创伤的职业、使用同一个剃须刀等。调查时尽量安排患者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条件下作答,确保调查的准确性。
1.3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表示,采取χ2检验,对比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调查后,引起丙肝病毒传染的危险因素有吸毒混合使用注射器的患者68例(30.91%),易造成皮肤创伤的职业的患者有54例(24.55%),输血造成感染的患者38例(17.27%),外科手术引起的感染有24例(10.91%),内窥镜检查引起的感染有22例(10.0%),母婴感染的有14例(6.36%),其中引起丙肝病毒感染的最危险的因素是吸毒混合使用注射器以及易造成皮肤创伤的职业。
3 讨论
目前,丙肝病毒的感染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2]。本文中研究表明引起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吸毒混合使用注射器、易造成皮肤创伤的职业、输血造成感染、外科手术引起的感染、内窥镜检查、母婴感染,其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吸毒混合使用注射器、易造成皮肤创伤的职业,分别占调查总数的30.91%、24.55%[3]。由于目前还没有预防丙肝的疫苗,因此要在传染源杜绝丙肝病毒的传染。其具体防治对策有:(1)相关部门加强对血液制品的检测和控制力度,加强对献血者血液质量的检测,提醒献血者到正规献血站或者是医院进行献血。需要纹身或者是打耳孔等有血液传播的相关单位需要对采用的器械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不得使用相同的剃须刀、牙刷等容易引起出血的个人用品,防止丙肝病毒的传染[4]。(2)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如共用办公用品、拥抱、共用劳动工具等,虽然不会引起病毒的传染,但是在此过程中也要倍加小心。(3)坚决抵制毒品,发现有吸毒人员可立即向相关部门进行举报,杜绝丙肝病毒的传染,做文明守法的好公民。(4)对于一些容易造成皮肤创伤的职业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及时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包扎,避免丙肝病毒的感染[5]。(5)相关部门加大对丙肝病毒的预防宣传,提高人们对丙肝病毒的认识,提升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6)在可能感染丙肝病毒或者已经患有丙肝的患者,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确诊和治疗,以便控制病情的发展,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是可以完全治愈丙肝的。因此,对于丙肝病毒的传染要在传染源进行控制,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有效控制丙肝病毒的发展[6]。
综上所述,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而且较为复杂,引起感染率很大,严重损伤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要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降低丙肝病毒感染的发生。
[1] 吴传芳,谢和宾,姚小红,等.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控制进展[J]. 中国血液净化,2015,14(4):234-236.
[2] 陈卿,冯永亮,石璟,等. 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交互作用[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14,32(5):293-298.
[3] 刘雷,张连生,汤恒,等.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 现代预防医学,2014,41(6):1115-1117.
[4] 郭异凡,冯志伟,刘志萍,等. 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6):1452-1454.
[5] 李洁,马彦民,杨文杰,等. 河南省汉族居民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4,48(11):985-989.
[6] 王国见. 浅谈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J]. 求医问药(学术版),2013,11(1):77-78.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of Hepatitis C Virus(HCV)Infection
ZHAO Fuhua Internal Medicine Department,Xiping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Zhumadian He'nan 4639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isk factors of hepatitis C virus(HCV)infection and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4 in our hospital for health check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220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C,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alysis,to take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Results After investigation,the cause of hepatitis C virus(HCV)infection risk factors including drug mix syringes,easy to cause skin trauma caused by infection,surgery with professional,blood transfusion infection,endoscopy,mother-to-child infection,one of the main risk factors are drug mixture of syringe and cause skin trauma career. Conclusion A risk factor for hepatitis C virus(HCV)infection is more and more complex,the most likely cause infection,so adopt the right prevention measures,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hepatitis c virus(HCV)infection.
Hepatitis C virus(HCV)infection,Risk factors,Prevention and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R183
A
1674-9316(2016)15-0019-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15.011
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中医院内科,河南 驻马店 46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