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招呼语对比及文化原因

2016-02-05姜利竹

山西青年 2016年13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姜利竹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2



中西招呼语对比及文化原因

姜利竹*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长春130022

摘要:中西方人士在日常交际中,常会因为各地所依附的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交际障碍,为了克服种种的交际困难,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语言知识,除此以外,对目的语与母语的语用文化差异的掌握也是十分必要的。在这篇文章里,我们主要介绍一下中西方招呼语的异同以及造成他们不同的主要文化原因是什么。

关键词:招呼语;跨文化交际;原因

一、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易产生的文化误解

在中西方交往中,大多数中国人都不清楚招呼语的背后的思维文化差异及其可能造成的误解冲突。在问候西方人时,中国人喜欢将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招呼语生搬硬套,或者干脆将汉语直译成简单的英文。这样做会造成许多误解甚至文化冲突。招呼语的误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有些招呼语被理解为是对别人隐私的探听或干扰

中国人爱以询问的口吻向别人打招呼,例如“干吗去?”、“去哪儿啊?”。西方人认为这是在打探别人去向的隐私,自己的去向没必要告诉别人,所以当中国人这样询问时,可能会被误解为有什么其他企图。在中国的招呼语中,这一类最为外国人所不理解。其实,这类型的招呼语并不意味着打探别人私事,只是关系亲近的人对对方的关心、问候,能使受话人感到亲切温暖。对中国人来说,越是关系近的人,可能越涉及对方的私人领域。而西方人则不同,他们认为隐私就是隐私,再亲近的人也不该触及。

(二)外国人还认为中国人爱说一些莫名其妙、明知故问的事实

中国人在街上碰到熟人,招呼语常常是以对方正在从事的事情为判断,随机问好。比如,对方刚从教室出来会问“下课啦”,在去食堂的路上会打招呼“要去吃饭去啊”,这些都是关心友好的招呼方式。外国人因思维差异,会觉得这些语句是交际中的无效语句。他们认为,招呼人明明看到被招呼人正在做一件事,还要通过话语表达出来,对此不解。中国人打招呼的另一种形式,是询问当前的活动,比如,“回来啦?”“买菜去了?”“修车呢?”等等。招呼人看到被招呼人手头正在做的事情,出于友好而做出一种猜测、验证,无疑而问,只是一种情景性的象征性问候。中国人这样打招呼后,外国人可能还会反感,明明看到正在吃饭,还要多此一举地问道“吃饭呢?”,他们认为这是很愚蠢的问题。

(三)中国人用称谓语打招呼也会为外国人所不解

直接用称谓语作为招呼语,这样的表达形式现在被运用的最为广泛,上到长辈称呼,下到小孩之间,都广泛运用,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外国的“hi”。一般少对长,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先叫,如:爸爸、叔叔、老师等。此类招呼语表礼貌,并不一定要有后文交代。外国人会以为称呼对方是有事相告,停下来等你后文。

二、汉英招呼语的相同之处

从相同点来说,中文和英文的招呼语基本功能并无大异,都表示“我看到你了,向你表示礼貌性问候”,是一种表示愿意与之交往的礼貌交际。两种语言的招呼语的相似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都有问候型招呼语

英语中有“Good morning”“Hello”“Hi”。汉语中没有英语问候语的对应用语。但是目前,好多人已经逐渐使用“早上好”“晚上好”来问候亲朋好友,但这些仍然还是属于外来语,现在社会上通用的“你好”也是舶来品。

(二)中西方文化中都存在询问型招呼语

汉语中有“买东西去啦?”、“逛街去了?”等;英语中有“How are you?”“How are you doing?”等,西方人士还喜欢谈论天气表示问候,如果以中国人的思维询问老外“干嘛去?”则可能会招致反感,会被以为探听隐私。如果以西方人的方式询问中国人“你怎么样?(How are you?)”,中国人也会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是好。中西方虽都有询问型招呼语,但其中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

(三)评论型招呼语

评论型招呼语,即见人在干什么事时,就以所见事情为题,用一种赞扬或祝愿的说法打招呼。但是在这一类型中,汉英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文化差异:中国人见景评论时既有赞扬语,也有大量的中性描述。例如,见到某人正在打扫屋子,既可以说“打扫屋子呢,真勤快”也可以说“打扫呢”。而英语国家的人对汉语中的中性评论难以理解,倾向于表达主观感情的西方人认为不加评论的招呼语是一种无意义的“大实话”。在这种情况下应当用类似这样的赞扬语“You’re doing a good job!”表达出一定的感情态度,也算对别人的尊敬。了解到这一区别后,就不难理解两地形式各异的招呼语所蕴含的内容了。

三、汉英招呼语的不同之处

汉英招呼语最根本的不同在于,汉语招呼语重在关切和尊敬,而英语招呼语则重在问候。汉英招呼语的差异是由中西方两种不同文化思维方式决定的。西方文化往往以个体为中心,尊重个体,重视个体行为,强调个人隐私的神圣不可侵犯性。所以西方的招呼语就体现出了这一特点,重形式,少情感。中国文化常常以群体为中心,重视个人在群体中的作用和个人对群体的贡献,注重相互关切和自谦尊人,强调感情的沟通和彼此的关切。因此,称谓型和询问型的招呼语正体现了这一文化特点。主要表现为:

(一)英语没有称谓型招呼语,而汉语中有很多称谓型招呼语

英语中不用单纯的称呼语做问候语,中国人在家庭、朋友、同事等经常见面的相识者之间用称呼语打招呼的方法的使用却极为频繁,并且要注重尊称的使用。孩子们从小就懂得见到长辈要叫“叔叔、阿姨”以示礼貌。西方人听到这类招呼语会以为说话人有事要找他,因而会等候“下文”。而且在西方,成年人直接可以直接称呼名字,无论长辈或是下属。但这在中国是万万不行的。

(二)汉语招呼语意在关切,英语招呼语重在问候

问候语类型的招呼语在英语国家的人中最为常用,例如“Good morning”、“Good evening”等等,这种招呼语内容简单,一般只表示礼貌性问候,而不代表一定的感情色彩。汉语中询问型招呼语的使用较为频繁,这类型的问候语往往是由信息问答的形式组成,内容大多涉及别人的起居寒暖,给人以亲切关心之感。表达关切之情是中国文化礼貌的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因此,询问型招呼语最为普通老百姓所使用。

四、汉英招呼语不同的原因

西方指导礼貌交际的通用理论是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利奇的“礼貌原则”,以及布朗和列文森的“面子挽救论”。中国则遵循贬己尊人的准则与谦虚准则。这些理论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遵循贬己尊人准则与谦虚准则。谦虚准则相当于汉语中贬己尊人准则的一部分,即以贬己来抬别人,指以尽量缩小对自己的标榜为准则。在汉语言文化中,贬己尊人准则是核心。在谈到自己或和自己有关的事的时候要“贬”要“谦”,而谈到听者或者和听者有关的事的时候就要“抬”要“尊”。“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但是中国人的“谦虚”与利奇提到的谦虚准则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汉语中经常听到“一点薄礼,略表心意,不成敬意”、“粗茶淡饭请海涵”、“鄙人拙见”、“不敢当”等类似的客套话,真正把对自身的贬损夸大到最大程度,以此来表示礼貌。另外,中国人和西方人受到赞扬后的回应也存在很大差异。当受到称赞时,西方人会欣然接受,说“thank you”,避免损害对方的积极面子,符合礼貌准则。中国人受到别人赞扬时,往往是否定对方的赞美之词,贬低自己,以示自谦。如“哪里,哪里”、“不敢当”、“我做的还不够好”等。然而这种答辞在英美文化中却被看作是虚伪、缺乏自信的表现,使西方人感到自己的话被直言否决而认为对方不讲礼貌。因此,在不同的思维文化中,与不同国家的人交流,一定要注意双方语用文化方面的差异,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言语交际是一种双边的或多边的言语行为,语言应用者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才能使我们更好的完成交际任务。但是原则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可能适应所有的交际行为,在不同的交际场合下,常会因时因地随时调整、变化交际原则。无论是遵循还是违背,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为了顺利的实现交际者的交际目的。原则不同相对应也会有不一样的语用方式,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当重视并尊重这些差异,恰当地掌握礼貌用语,避免语用失误,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北京语言大学,2009.

[2]栾译闻.汉英招呼语的跨文化适用差异及其教学研究.留学生,2016(1).

[3]唐汉谷.跨文化视角下招呼语“你好”语用失误表现及原因探析.英语广场,2014(10).

[4]赵宝玲.英汉招呼语对比研究.上海海事大学,2007.

*作者简介:姜利竹(1991-),女,汉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

中图分类号:H136;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3-0086-02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因素在中美商务谈判中的体现
从《推手》看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浅谈中日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