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教育对学生的人格塑造
2016-02-05章暄晗
章暄晗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00
高校艺术教育对学生的人格塑造
章暄晗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100000
摘要:高校艺术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于“美”的鉴赏能力与理解能力。“美”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艺术教育能够激发高校学生的艺术灵感与艺术潜能,能够培养他们对“美”的追求。艺术是通往人内在心灵和精神世界的桥梁,它是一种感性的趋向,它能使人的感性世界更加丰富,使精神世界得到提升,人格得到完善。
关键词:高校艺术教育;文艺复兴;宋代艺术
通讯发达的现代社会,信息以难以想象的速度传播着,在受到大量信息的冲击之后,人们显然不会再像前人那般静心思考揣摩、反复推敲问题。社会文明仿佛已经进入到了“快餐时代”。当代大学生在这样快节奏的环境下成长,很难以平稳沉静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学业与人生。并且在大学生人格教育方面,传统的塑造健康人格的方法,已经不足以达到理想效果,应当努力探索新的教育途径与模式。因此,在高校大力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实现完美人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列举西方与中国古典时期艺术大师创作作品的案例来详细解释如何通过艺术教育来塑造学生的人格。
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
(一)波提切利
文艺复兴时期从来不缺乏大师,学者和艺术家们一生都埋首沉浸在艺术、科学、哲学的探索中。伟大的作品遗留之多,以至于像弗洛伦萨这样的城市艺术珍品随处可见。除了耳熟能详的“文艺三杰”以外,波提切利也是一位不容忽视的艺术大师。桑德罗.波提切利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艺术中心弗洛伦萨画派的著名画家,他的代表作《春》影响深远。波提切利的作品影响之大,得益于他多方面的努力。在创作《春》的过程中,波提切利用了一年时间来准备。这是一幅大尺寸的作品,画中九位人物依次排开,从左到右分别是商业之神或者称雄辩之神的赫尔墨斯,美惠三女神,美神维纳斯,森林女神或称春之女神普利玛薇拉,花神芙罗拉和西风之神塞弗罗斯,人物近乎真人大小。从技术方面,《春》是绘画技术上的一大胜利。波提切利用其独特的坦培拉绘画技法将画中人物衣裳布料描绘的极其精细,极具感官美感的人体和挑战性颇高的构图,浓厚的情绪和轻盈笔触的结合,堪称文艺复兴时期的罕见之作。除了绘画技法与感性层面,《春》也有它知性的一面。在主题方面,波提切利突破了当时普遍流行的基督宗教题材,在画面中引入了前卫的新柏拉图主义思想。这种大胆的尝试也是《春》能从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的原因之一。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波提切利对于画面细节的严谨探究。《春》中有数量、种类繁多的花,画面中大概有好几百种不同的植物,某些植物的品种引起植物学家们的激烈辩论。波提切利对于单朵植物花卉的描绘精准无比,以至于我们能准确的辨认出花的品种与出处。并且画中的花朵不仅只有装饰作用,每种植物都有其象征意义。在文艺复兴时期,石头、动物、几何图形、植物都具有意义。因为《春》的主题要是对于爱的表达,因此波提切利使用了大量的代表着爱与婚姻的植物。普利玛薇拉的发髻、婚纱和花束中都有草莓,草莓代表诱惑。因为草莓没有核,而且滋味甜美。她的手中拿着象征新娘的康乃馨。画中其他与婚姻有关的花,包括风信子、玫瑰,和芙罗拉口中吐出的长春花。好莱坞导演彼得.波丹诺维兹在欣赏《春》时,震撼不已,随后拍摄了同名短片。19世纪英国拉斐尔前派的三位年轻画家——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但丁.加百利.罗塞蒂和威廉.霍尔曼.亨特从《春》的忧郁气质中得到了灵感,逐渐形成了与学院派对立的前卫画风。
(二)乌切洛
在弗洛伦萨画派当中重要的画家还有透视学的创始人之一奥洛.乌切洛(Paolo Uccello,1397-1475)。乌切洛是一个透视学痴迷者,这使他的绘画非常有秩序感,即使是战争题材也丝毫不凌乱,他非常享受在画画时每一个物体都严格运用透视学原理来处理的过程,可以说乌切洛是文艺复兴时期透视原理运用最精准的画家。《圣罗马诺之战》是乌切洛的传世之作。1432年弗洛伦萨军队在小村罗马诺附近与锡耶纳和米兰军队狭路相逢,这件作品向观众显现了整个战斗的经过。这幅画作清楚的让观众感受到了战争激烈碰撞的力度,不仅生动鲜活的显现了战争场面,在绘画技巧方面也走在了最前端。我们在观看这幅作品时,迷人的不只是画作的笔法、技巧,其背后的理论也让人啧啧称奇。在3世纪初期,透视法风靡整个意大利,许多艺术家沉迷其中。乌切洛青年时期学习艺术的时机很好,当时艺术家的创作手法即将出现巨大变革。中世纪宗教意味浓厚的艺术品,平板、缺乏深度,它们将被新的艺术作品所取代。这一时期的艺术运动的关键,是菲利波.布鲁捏内斯基发现的线性透视原理。乌切洛的《圣罗马诺之战》使用并发展了这项原理,他归纳出来近大远小的规律。乌切洛在创作时尽全力记录了这场战役,但他也巧妙的将这场战役幻化成一件美丽的艺术品。他显示了绘画技巧可与自然相辅相成,画中盔甲的细节令人惊叹。为了重现战场,他很可能参考了作战手册和目击证人的证词。创造力残酷、精确的细节。画中每一个元素都很完整,每个细节都环环相扣。研究专家推测乌切洛可能在好几个月里花了700-1000小时作画。乌切洛的挑战在于如何将透视法原理套用在混乱的场景上。他使用了繁密的透视网格,精确的计算出不同远近物体的大小。在一般情况下,透视网格会在上色后被覆盖,但散落在地上的武器有秩序的摆放成网格状,多少留给我们一些蛛丝马迹。乌切洛沉迷于透视科学,在创作前会做很多透视法的实验,钻研直至每个微小细节。如《圣罗马诺之战》中战士所带的一种小圆帽就由数以百计的交错几何形组成。
二、我国宋代时期艺术
宋代绘画是继唐代之后,中国绘画历史上又一高峰。特别是在山水画方面,堪称国画艺术的古典时代。宋代绘画的兴盛,得益于几个方面:首先,皇家画院的创立。自五代以来,宫廷画派成为传统画艺术的主流,延至北宋,成立了专门的画院,画风精致严谨。其次,地方画学的兴办。除了宫廷画院,地方上也出现了作坊式的学画机构,内容相对丰富,画风也更加随意。第三,文人士大夫绘画的兴起。文人士大夫是宋代文化的精神支持,他们平时喜好丹青水墨,借书画抒发胸中之意气,他们的精神影响着绘画的形式。这一时期的绘画特点是对“真”与“搜妙创真”的追求,画面相较于唐代没有了富丽堂皇的色彩,取而代之的是古朴精致的画面效果。
(一)范宽
范宽,又名中正,字中立,是北宋时期的著名画家,尤善画山水。他的代表作有《溪山行旅图》、《关山雪渡图》、《万里江山图》等。中国传统绘画讲究“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六法,其中“传移模写”指的是临摹前人之作品。文人、画家喜好在书房模仿前人之作品,因而大多画作均是师法前人。而在范宽的绘画思想中,他主张师法自然,鼓励画家要不畏艰辛,走进自然山川,去观察和体验不同气候不同环境下自然山水的形态上的变化。将这些变化与特征记录下来,根据自身的体验和感触对眼前所见之山水进行再创作,创作出与前人不同的景色,突破前人之画法。所谓,“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指的就是范宽的绘画理论思想。
(二)郭熙
郭熙,字淳夫,是北宋著名的画家与绘画理论家。与北宋时期其他画家不同的是,郭熙的画更注重意境与取景,画面中树林溪水、山水楼阁的布置颇有讲究、富有新意。正是他画面的精巧设计,使得他的画受到当时的士大夫名流的青睐。郭熙的成就不仅体现在绘画方面,更重要的是在理论方面的,代表著作有《林泉高致》。《林泉高致》代表着郭熙的绘画主张,他认为绘画不能只单纯的追求对自然景观的模仿,相较于“真”,意境的表达更为重要,山水画要表现林泉之意,使位居朝堂的士大夫通过山水画欣赏能“不下堂筵,坐穷泉壑”,满足他们“泉石啸傲”的精神追求。
(三)赵佶
宋徽宗赵佶,他在艺术上以花鸟画成就最高,留下了大量的精美花鸟画作品。他的花鸟画,以极其严谨的创作态度,既从形象上充分掌握了对象的生长规律,且以特有的笔调活灵活现地传达出对象的精神特质,达到了高度成熟的艺术化境。据传在宣和殿前面种植了荔枝,荔枝结果之时,有孔雀飞落荔枝树下,徽宗赶紧召集画院的画师们,让他们画孔雀。众画师都尽量发挥自己的才能,画得色彩绚丽,但孔雀攀登藤墩的动态,都是画得先抬起右脚。宋徽宗说:“没有画好啊!”众画师感到惊愕而又不知缘故。过了几天,宋徽宗再叫众画师来问他们,仍然不知如何答对。宋徽宗就说:“孔雀升高,必先举左。”画师们惊骇而佩服。
三、高校艺术教育对学生的人格塑造
高校艺术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于“美”的鉴赏能力与理解能力。“美”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艺术教育能够激发高校学生的艺术灵感与艺术潜能,能够培养他们对“美”的追求。艺术是通往人内在心灵和精神世界的桥梁,它是一种感性的趋向,它能使人的感性世界更
加丰富,使精神世界得到提升,人格得到完善。
(一)艺术教育可以培养正确的审美认知能力和审美情感
艺术能够唤起人们对美的事物的追求。二次大战期间,意大利小镇圣墓镇发生了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翁布里亚画派代表画家皮耶罗.弗朗切斯卡的画作《基督复活》平息了一场战争拯救了这座小镇和众多镇民的性命。一幅画如何沉寂了战争的枪声?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丽新世界》的作者作家赫胥黎曾经到过圣墓镇参观了《基督复活》。他在书中写道“它光滑灿烂的矗立在我们眼前时”,“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画作”。他词藻华丽的陈述对这幅画和周围的人产生了莫大的影响。1944年,联盟军一路扫荡意大利直逼德军占领的圣墓镇,在那里,一名年轻的英国陆军军官的抗命之举让他成为地方上的英雄,他叫安东尼.克拉克。1944年9月,安东尼和他所属的炮兵连执行力上级下达的命令,开始炮轰圣墓镇。刚开始安东尼一直感到隐隐的不安,后来他终于想到了他在战前看过一本书,书上提到圣墓镇上藏着世界上最伟大的画作——《基督复活》。安东尼马上下达命令停止炮轰。事后意大利游击队队员告诉安东尼,他们在炮轰时德军早已经撤出圣墓镇,正是他的举动拯救了镇上的居民。他的举动可以说是个艺术拯救人类并反之亦然的特例。这个非凡的例子表明有些力量比战争还要强大。艺术的力量,美的力量强过战争与仇恨。
(二)艺术教育促进学生意志心理的完善
正如前面所列举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和我国宋代时期的艺术大师,他们的创作历程的严谨,不厌繁琐精益求精的精神令人折服。为了探索和完成一个微小的细节,他们不惜查遍经卷、访遍山岭。反观当代艺术,艺术品如商品般“过季”就得淘汰,这个时代已经无法留下经典。我们只能仰望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的作品。当我们感到灵感枯竭时,回头看看这些作品,总是能提供给我们智慧和力量。因为它们凝聚着创作者的时间和生命在其中。17世纪荷兰现实主义画家伦勃朗突破僵硬呆板的肖像画模式,以戏剧场景的形式独出心裁的创作了杰作《夜巡》,却因为当时的荷兰资产阶级只能欣赏浅薄、庸俗的东西而饱受非议,甚至被告上法庭。虽然日后伦勃朗生活贫困潦倒,但是他却不向金钱和名贵低头,一直坚持恪守着自己的创作原则。
(三)艺术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中国传统绘画中除了绘画技巧外还体现着一种民族精神。中国画重人品,重修养,并且重节操。北宋以后绘画中对于品德的表现更加明显,文人如黄庭坚、苏东坡、沈括等,都主张画上人品的表现。黄庭坚论李公麟的画,有“画格与文章同一关纽”之语,苏东坡画竹不画节。这种重人品的思想影响着中国的绘画,所以有人说:“人品不高,用墨无法”。南宋画家马远素有“马一角”的称号,因为他总是画景物的一角,这也影射着他感叹南宋国土的残山剩水之貌。元代时期绘画艺术萧条,当时的画家极少画艳丽的色彩画。他们的目的无非是在对异族统治的抗议,所谓“萧疏淡泊,寄托遥深”。又如倪瓒,他画竹不过是抒胸中之意气,“逸笔草草”而已。他画上很少画人,据说只有两三张画有过人物。他为什么不画人物?明代的元卓林替他回答了:“不言世上无人物,眼底无人欲画难。”可见中国画上文人墨客们借笔墨来抒发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傅抱石,山谷编著.《傅抱石谈中国画》.中国青年出版社.
[2]朱明艳.《两宋院体花鸟研究》.武汉理工大学.
[3]杨银巧.《试析宋徽宗花鸟画艺术的独特性和对后代的影响力》.青年文学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3-007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