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开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2016-02-05彭银梅

山西青年 2016年13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独立学院

彭银梅 汤 恒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江西 九江 332020



独立学院开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彭银梅汤恒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江西九江332020

摘要:推进《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已得到普遍共识,开展双语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相关的专业技能。其双语教学改革必须立足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际情况、学生基础实际情况、课程实际情况及当今国际贸易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务实有效地推进改革,以提高双语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独立学院;国际贸易;双语教学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商务英语等相关专业的重要核心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涉外性和实践性。目前,大多数有条件的学校对该门课程的教学都采用了双语教学的方式。国际贸易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熟练运用国际通用的外经贸语言,加强国际交流,并能正确理解和运用外经贸理论知识进行国际商务谈判交流与沟通,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为今后在实际岗位上顺利开展国际商务交流活动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应用基础。本文从课程的性质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以及国际贸易发展变化新形势,在开展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改革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思考。

一、因“才(材)”施教,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和课程的性质与内容出发组织开展双语教学

本文中的“才(材)”,首先指人才,专指学生,因“才”施教,即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组织开展双语教学。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双语教学一般在大二下学期到大三期间开设。虽然总体上学生都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仍存在很大的不足。独立学院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普通现象就是“读”、“写”有余,而“听”、“说”不足;考试做题有余,语言表达欠缺。“哑巴”和“聋子”英语普遍。主要是因为学习氛围和语言环境严重制约着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英语交流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美国加州大学克拉申教授曾提出过“输入假设理论”,该理论以学生现有的理解能力和语言水平为基础。强调提升学生自信心的前提是输入内容不可太难,一旦现有水平跟不上,其接受能力将很难提高,其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也会相应受到打击。反之,如果输入内容能被学生理解和认知,就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也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动力和自信心就会上升。其次是指教材,因“材”施教即因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施教。

二、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引,从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手段出发组织开展双语教学

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而《国际贸易实务》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其双语教学不同于大学英语教学。重点应该是帮助学生正确认知和理解相关外经贸知识,熟悉外贸业务流程,同时能熟悉地运用专业英语进行听说读写译,为今后在实际岗位上顺利开展国际商务交流活动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应用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从学习语言的角度还应该从外贸业务流程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角度来解释和翻译概念、知识。同时,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一)选择适合有效的教学方法。国际上流行的双语教学方法主要有浸润式、保持式、过渡式、双重式等几种教学类型。根据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实行过渡式的教学比较符合独立学院开展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实际,条件成熟后再向浸润式教学模式过渡。当然,这需要反复调研,逐步完善国际贸易双语教学模式。

实施双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和外贸专业技能。应根据岗位和职业的需求来进行教学设计,满足学生技术吸收、转化、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概念较抽象的“贸易术语”,在具体课堂授课过程中一般可适当加大中文的讲解比例。以增强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而对于专业性、实践性较强的“合同磋商、信用证”等知识,则可以完全用英语来讲授。另外,教师在讲授的同时,还要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

(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主要可借助多媒体课件以及引进经贸方面的英文原声视听材料以支持双语教学,另外还可采用相关的国际贸易模拟操作软件进行实战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在自己动手模拟操作的环境下更能尽快掌握所学课程知识。针对跨境电子商务知识技能的学习,可引入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作为该课程双语教学实训平台。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充分熟悉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环境,将课程中讲述的国际商务专业英语知识运用于国际商务实践,使“教学做”融为一体。

三、拓展教学内容,根据国际贸易方式发展变化的实际出发来组织开展双语教学

当前,以快捷、便利、个性化为特征的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新型国际贸易形式正在迅猛发展。独立学院最大的办学特色就在于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特点和要求及时调整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内容。学生既要学习外贸易业务知识,又要掌握新型的跨境电子商务知识,还要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

就跨文化交流知识来说,主要包括:英汉交际风格的对比;英汉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对比;英汉文化中动物的“文化附加义”的异同;英汉对颜色的联想意义的异同;英汉社交礼仪的对比;同时,还可借助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文学作品等介绍英美文化。

总之,《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改革的目标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技能,提升语言交流能力。作为独立学院,其人才培养的出发点主要以实际应用为主体,在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改革中也应立足于专业培养目标、学生基础和课程实际情况及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状况实际情况,以务实有效、与时俱进的态度推进国际贸易课程的双语教学改革,从而构建科学合理有效并符合自身特色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周琪.独立学院双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3.

[2]袁泽礼.输入假设理论在商务英语写作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99).

[3]范莉.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与我国对外贸易模式转型[J].商业经济研究,2015(31).

中图分类号:F740.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3-0042-01

*江西省2015年省社科规划“江西高校外国语言教学研究专项课题”(项目编号:15WX324)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独立学院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国际贸易实务人才培养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