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本科院校本、专科学生共存状态下的学风建设研究*
——兼论教师对本、专科学生的教育认识的差异

2016-02-05李玉红高学德王甜甜

山西青年 2016年13期
关键词:学风建设

李玉红 高学德 王甜甜

1.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2.济南大学,山东 济南 250022



新建本科院校本、专科学生共存状态下的学风建设研究*
——兼论教师对本、专科学生的教育认识的差异

李玉红1**高学德2**王甜甜1*

1.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100;2.济南大学,山东济南250022

摘要:学风是高校发展的灵魂,对培养和塑造高素质大学生有着重要影响。新建本科院校在本、专科共存状态下,学风建设存在更为复杂的困难和挑战。承认本、专科学生的诸多不同,根据新建本科学校的特点,加强教学和管理手段的创新,对形成良好学风加强学校发展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建本科高校;本专科共存;学风建设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我国的高校办学层次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很多专科院校陆续升格为新建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体制上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但由于自身历史发展原因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层次提升后的相当长时间内,仍存在着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并存的局面。”①

本、专科学生年龄相当,所处时代也相同,但是因为学历起点、培养目标和知识层次不同,他们对待大学学习、生活的态度上也存在差别。在两种不同层次教育共存情况下,以合适的方式引导管理本、专科学生,使他们能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形成良好学风,是新建本科高校学风建设的核心任务,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新建本科高校学风状况样本调研

为掌握新建本科院校中本、专科学生的真实学习动机和学习状态,笔者选取了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在校学生作为调查的具体对象,对他们的学习状况进行调查分析。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是2013年新升格为本科院校的高校之一,目前设有10个教学系部,12个普通本科专业,42个普通专科专业,本、专科在校生比例为2:3。采用在一至三年级本、专科大学生中随机抽样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共发问卷500份,其中本科生200份,专科生300份,有效回收470份,回收率为94%),同时还配合运用了个别访问和举行座谈会等方式,以便全面地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和学习动机。

(二)调查结果

从调查数据看,学生学习整体情况分布不均衡,本、专科学生学习情况差别显著:

(1)就课堂出勤率看,专业课的出勤率本、专科学生分别为99.8%和94%;公共选修课的出勤率本、专科学生分别为86%和81%。(2)就学习动机看:本科学生中继续深造者占37%,提高自身素质者占46%,其他占17%。专科学生中继续深造的占11%,提高自身素质者占74%,其他占15%。(3)就学习计划看,有计划且执行良好者本、专科学生分别是38%和24%;有计划但执行不好的分别占47%和36%;无计划的分别占15%和40%。(4)就学习态度看,上课睡觉、玩手机、听音乐、看旁书、说话者,本科生占2.7%,专科生占7%。(5)就考风考纪方面看,从上两个学期期末考试学生作弊情况看,本科学生被通报者占0.3%,专科生占0.5%。

可见,无论是本科学生,还是专科学生,大家普遍重视专业课学习,尤其是本科学生,专业课几乎不存在无故缺课现象,而专科学生中有个别学生存在缺课现象;对于公共选修课,自我管理能力差的学生逃课现象明显。对于学习动机,大家普遍把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将来找到理想工作作为自己学习的直接动机,但本科学生进一步深造的愿望比专科学生强烈。对于学习计划,有部分专科学生不执行或者根本就没有计划;学习态度上,本科学生也明显优于专科学生。

二、新建本科高校本、专科学生学风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

本、专科共存高校新建阶段,在教育、管理、服务等各方面要有充分的准备。由于升格后的本科院校继承了原有的专科办学特色,既有专科教育、教学和管理的经验,又有本科院校人力、财力、物力和知识方面的优势,再加上学校教学设施是按照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要求建设的,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实习基地、图书馆等配套设施,可以为专科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更广泛的知识以及更多接触专业前沿领域的机会。

但本、专科共存状态下的高校,由于本、专科不同的培养计划、学生自身特点等原因,因而在学风建设方面存在更为复杂的困难和挑战,具体原因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学习目标

近年来,许多大学生学习缺乏明确目标,没有强有力的学习动机。部分专科学生认为大学学习只是为了混一张文凭,以便将来找份好工作;只有极少数专科生明确地表示参加专升本考试,继续深造。由于本科生就业形势严峻,导致大多数本科学生更倾向于投入到考研和考公务员的大军中。“部分大学生除了学习与考研相关的课程外!对其他课程则敷衍了事、蒙混过关,甚至考试时作弊作假”。②

(二)学习状态

进入大学后,部分大学生对学习开始松懈,自以为可以高枕无忧,再加上当今有些学生把“大学是混的,是享受人生的天堂”、把“六十分万岁”奉为“真理”,还有的学生受社会负面信息影响等,认为学习好不如“拼爹”、“拼关系”,出现了“读书无用论”等错误的人生价值观。在这些错误观念影响下,逃课、旷课、抄袭、作弊等一系列问题比比皆是。调查显示,本科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明显优于专科学生,本科生学习自觉性、自控力和再钻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比专科生强,这很大程度上是以往学习状态和学习习惯的延续。

(三)学习方法

中学学习方法往往是被动的,大学里失去了老师的监督,面对各类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很多学生变得无所适从,成绩下滑严重。据调查,本科生的学习自主能力和约束力更强一些,能较快的适应中学与大学的跨度和转换,而专科生适应能力相对较慢,相当一部分同学学习缺乏主动性,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所授知识,满足于简单的听课、做笔记和考前的死记硬背。

三、新建本科院校本、专科共存状态下学风提升策略

(一)承认差异、调整培养目标

在本、专科学生共存高校中,部分教师存在着“拿对本科生的学习要求看待专科生”的着急心理以及“对专科生的要求来管理本科生”的惯性思维,抹杀了二者在教育中的差异性。新建本科高校的学风建设,首先要看到本、专科学生之间差异,对本专科学生的教育管理应区别对待。

在本科新建阶段,尤其应避免本科生培养专科化倾向。由于多年的惯性,对本科授课,部分教师课堂讲授仍以专科模式为主,导致本科生学业吃不饱,培养低位化。为此,教师应按本科教学大纲要求,及时调整自己教学规划,从增加课业难度等方面加强引导,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应由单一的课堂讲授转变为形式多样的案例教学、参与研究等,强调其自主学习、创新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管理上也应进行相应改革,调整考试考查方法,加大选修课的比例,提升教学高度。教师还应合理规划学生的学业发展目标,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对专科学生,则主要从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着眼,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虽然专科生与本科生相比“学习成绩有一定差距,学习的自觉性和遵守纪律的自觉性相对较薄弱,但他们往往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有较深的才艺潜质”③和人际交往能力。据调查,个别的专科生高考成绩差,是由于偏科造成的,进入大学后,却在自己喜欢的专业里领域能取得较好的成绩。相反,个别本科生,自认为优于专科生,放松了学习,生活懒散,缺乏奋斗目标、反而会出现不及格等现象。

在本专科共存的情况下,专科生往往有更大的压力,比如对学历低而自卑等。针对这种现象,管理者要对他们更加的关心尊重和肯定,而不是批评、否定。因此在本专科共存的院系,教师应对本、专科生一视同仁,无论是学生会的竞聘、一系列活动的参与等,都应该让本专科生公平竞争,共同参与。

(二)重视基础,加强交流协作

在新建阶段,学校特别要重视基础性工作。除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还要注意在考核机制和管理制度方面加强对学风的引导。比如,建立与学风建设相关的激励机制,发挥综合测评、评优评奖对学生学习的激励作用;加强学风监督,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对课堂出勤、晚自习、晚归及就寝等工作的管理。依托广大教师和教辅人员,形成全员育人的教育格局。“以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为目标,以教风带学风,以考风正学风,以管理促学风,标本兼治,齐抓共管,积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④在一定范围内加强本、专科的交流协作,通过学习竞赛等活动加以引导,加深本专科学生间的相互了解,使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上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培养他们自律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进一步促进学风建设。

新建本科高校在本、专科共存的时期,引导好学风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当务之急和长久之计,学校应立足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学风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为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注释]

①杨光,熊惠平.新建本科院校转型期专科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9):34.

②王丽.《C大学学风状况及分析》[J].学习月刊,2010(11):95.

③刘杰.如何做好专科院校辅导员工作[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78.

④成燕.高校学风建设的意义与措施[J].学理论,2012(8):153.

*作者简介:李玉红(1981-),女,山东菏泽人,硕士,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学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研究工作;高学德(1981-),男,山东滨州人,硕士,济南大学音乐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王甜甜(1989-),女,山东济南人,学士,山东农业工程学院,辅导员,主要从事学生管理和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3-0035-02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2014年教学研究项目“本、专科共存状态下学风提升建设研究”(编号:14XJZ07)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学风建设
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辅导员作用探讨
三本院校音乐专业学风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基于学生工作视阈下的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探析
手机依赖影响下的高职学院学风建设新途径
高校学风建设“供给侧”改革刍议
关于民办独立院校学风建设的思考
就业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探析
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
浅议武夷学院“无手机课堂”学风建设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