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就业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探析

2016-11-19魏峰

成才之路 2016年33期
关键词:学风建设就业实践教学

魏峰

摘 要:学风是立校之本。文章从就业的视角研究当前高职院校学风现状,并分别从加强就业指导、推进协同育人、重视实践教学、做好职业规划、塑造学风文化等方面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学风建设;职业规范;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3-0012-02

当前,要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教育质量的提高,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根本标准,全面提升学校办学综合实力以及学生的成长成才能力、社会贡献力、国际竞争力,形成良好校风学风。学风是立校之本,加强学风建设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普遍重视的问题。高职院校总是服务于一定的行业或区域,所以在学风建设方面只有以就业为导向,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学生参与社会竞争力,进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1. 从学校方面看,课程设置与就业教育方式要健全

一些高职院校缺乏对市场人才需求的调研,专业课程的设置缺乏与企业需求的有效衔接,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学生发展的需求。同时,对教学的组织、问题的解决以及教育理论的实际运用、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等并未给予足够重视。这样,学生学非所用,导致他们不想学、不愿学。有些院校就业教育课程课时不足,流于形式,教学方法陈旧、老套,脱离学生专业、生活、思想和年龄实际,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有的学校就业指导课代替就业教育,目的是急于让学生就业,忽视了就业的全程指导和日常的个体就业关怀。另外,受评价体制的影响,高校就业率重视数字的背后是就业信息虚假、就业质量不高、就业层次不高、学生缺乏可持续发展动力等一系列问题,忽视了就业教育的服务功能。

2. 从就业形势来看,部分专业就业竞争激烈,导致学生学习劲头不足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学生就业压力也在持续增加。高校不断扩招,有些专业供过于求,学生对就业信心不足,感到所学专业与未来就业不对口,会有所顾虑。有些专业虽然就业形势好,但仍存在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比如,近几年学前教育行业在政府支持、社会需求增加等大背景下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但由于公办幼儿园招聘考试名额少,竞争激烈,合同制教师同工不同酬、待遇低,造成学生对就业前景不乐观,学习劲头不足。

3. 从学生自身来看,学习目标有偏差,专业认同感不足

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程度低,对于专业建设、专业发展缺乏了解,不感兴趣,上进心不足,精神状态萎靡,懒惰松懈,缺乏朝气,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学习目标。有的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困扰,心理承受能力较低,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有的学生学习兴趣通常建立在那些对找工作有用的实用型学科上,缺少全面发展观,学习目标带有明显的实用性与功利性。有部分学生学习目标有偏差,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实践工作的业务能力的提高上,忽视了文化知识学习的重要性。

4. 从家庭方面看,缺少积极培养及正确引导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与管理重点放在经济支持上,忽略了对孩子的思想教育,缺少与子女的思想沟通与交流,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抛之脑后,导致孩子不思进取,自私自利。有的家庭包办学生的就业,造成学生在安逸享乐中不思进取,丧失了终身学习的奋斗思想。有的学生在家庭教育的影响下,学习过程中时刻关注到目前的学习能否立刻实现自身在经济利益上的满足,不重视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有的学生想创业,但家长觉得创业的风险太大,对学生创业持反对态度。有的家庭经济条件有限,无法为孩子的自主创业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帮助,学生创业积极性受到挫伤。

5. 从社会方面看,多元价值观深刻影响学生学习

经济全球化引起的理论多元化冲击着部分大学生的思想,追求物质利益、贪图享乐、沉迷消费和攀比的行为倾向严重影响了部分大学生对积极精神的向往和追求。目前,以“网络社会”为主的成长环境使大学生的成长学习规律呈现新特点。一方面,网络扩大了成长空间,改变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增加了大学生选择信息和观念的机会。另一方面,网络信息的丰富也同时带来了内容上的良莠不齐,一些大学生在眼花缭乱的信息海洋中迷失了方向,课余时间低头刷屏,课堂上面对书本一蹶不振。

6. 从评价机制方面看,片面追求就业率影响学生择业

高校就业评价体系唯数据论的评价机制,只重视就业率,轻视“就业力”,忽视毕业生质量跟踪及对用人单位的回访。繁荣就业形式下,是就业信息的虚假泡沫,各校为了提高就业率总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就业,把压力传递到学生身上,影响了学生择业的自主性,结果导致违约率、离职率上升和学校的信用度受损,间接影响学风的建设。

二、转变高职院校学风的对策

1. 树立服务意识,加强就业指导

当前高职院校最根本、最集中、最迫切的是牢固树立科学的质量观,转变思维定式,扭转工作惯性,增强提高质量的自觉性、主动性、紧迫感。学校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按照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完善就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服务。要加快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信息化建设,把就业创业课程纳入学分管理,使用具有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教材。就业指导要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及专业实践,从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出发,用鲜活通俗的语言、生动典型的事例、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国际前沿学术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高职院校要把提高就业率的视角转向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上,以就业环境、就业岗位质量和人职匹配度等来衡量就业优劣,把功夫用在平常。把就业率、欠费率、违纪率、优秀率、用人单位满意度等指标作为开展学风建设的指导,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要关注待就业群体,对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持续提供就业信息和指导服务,切实做到“离校不离心、服务不断线”。

2. 推进协同育人,形成工作合理

提高育人质量,不能脱离经济社会主战场的需要,要把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和育人目标,搭建政府、高校、企业、社会等多维度融合教育平台,相互补充,互通互容。就高校内部而言,也要建立学风与职业生涯规划联动机制,就业不是一个部门的责任,学风不仅仅是教务处和学工处的责任。要打通传统的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界限,推进教务处、学工处、团委、共青团、后勤管理处等部门形成合力,把价值观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实现全员育人。完善就业扶持政策,对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正确的学生要予以全校统筹、院系协作、多元参与、运行有力的学业帮扶机制。对学有特长、有独创精神的学生的就业创业服务也要协同健康发展。倡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思想,促进学生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相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要提高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实习指导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思想政治教育意识,自尊、自律、自强,以身作则,以良好的服务态度来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为促进学风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

3. 重视实践教学,强化专业素养

高职院校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要真正把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要依据区域性、行业性的需求,加快发展适应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发展的新专业,完善教学管理职能,拓展传统学科专业内涵,强化学生专业素养。要着重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刻苦学习的思想。严格考试制度,严肃考风考纪,以考试倒逼学风建设,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竞争意识,努力营造出公平公正的成绩评比环境。要循序渐进地开展各项专业实践活动,如通过举办从业技能大赛等活动提升学生就业水平,帮助学生尽快了解专业、熟悉专业、喜欢专业,进而产生献身专业的稳固思想和干好专业的娴熟技能技巧。

4. 搞好职业规划,树立职业目标

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压力大,但也要引导学生看到机遇和挑战,如人口城镇化带动就业机会增长,经济服务化提供给大学生良好的就业创业机会。要帮助学生适应经济发展,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年龄特点分专业、分年级、分层次地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做到就业服务全员化、全程化、全面化。从学生进校起,就要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认真开展学风创优系列活动和基础文明养成特色活动,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新生进校,可开展“与国奖学生零距离”活动,由历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与其分享学习方法、成长经历、创新创业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通过学习方法交流会、新老生见面会、专题工作坊、一对一辅导等形式,帮助新生适应从高中到大学学习方式的转变,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高职二三年级的时候,学校可以开展经验分享会、优秀毕业生报告会、就业心得与就业经验介绍、社会实践、实习实训等系列活动,提高学生对未来就业的认识,教育学生正视竞争、正确竞争。

5. 塑造学风文化,提升就业实力

创建积极、健康、高雅的学风文化,既可以建设优良学风,又可以提升学生就业实力。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政策观念。要以绿色发展引领教育风尚,立足学风创优,注重对学生的日常教育与管理,对学生进行规章制度教育,引导学生正确掌握和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并在执行过程中通过奖惩手段,促进大学生基础文明养成。鼓励学生积极阅读,营造良好的书香校园氛围,开展各专业的名师荐书和读书沙龙活动。要充分利用信息化这个新常态下的新引擎,加强对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影响,营造出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舆论环境,促进大学生养成文明举止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提供就业服务精准化、科学化,提高就业服务能力,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三、结束语

总之,学风建设关系着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教师要认识到当前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努力抓好学风建设,做好就业教育,并将两者协调推进,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武正林.坚持就业导向增强高职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度[J].中国高等教育,2006(24).

[2]谢寅翠.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观的偏差及重构[J].教育现代化,2016(20).

[3]于成文,刘冰.新常态下高校学风建设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08).

[4]张彩云,赵冬,丁黎明.高职院校学科建设的必要性与策略取向[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2).

猜你喜欢

学风建设就业实践教学
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